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就一凡人-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凡沉寂死冷的心激动直至沸腾,在逍遥殿坐立不安、彻夜不眠。

第二天,张凡就是顶着巨大的黑眼圈出现在煦国的大殿上。早朝的过程,张凡并不是很明白,周围也没有人给他解释。

只是前天晚上,昭派人给他送来了一大堆典章奏折。张凡虽说也是学习过淄陆的语言,可是容华原来别有用心的教学,让他没有很多机会去看书写字。在大将军府也多是学武。所以,这大量的典章和奏折对于凡来说,其实是比较困难的。看得头晕眼花、云里雾里的张凡,终于放弃了自我折磨。他选择“实践出真知”。

可是真到了大殿上,听那些大臣们说着一些拗口的言语,张凡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政治语言都是一门学问。

虽然极度讨厌政治,他还是硬着头皮开始了他的参政生涯。

每天都很忙碌,他要学习煦国的历史,煦国的地理,了解煦国的文化,参详历代帝王的奏折,旁听昭和大臣们的朝会。而且,他还需要和昭学习一些奇怪的秘术。

而昭,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教了不久,就将张凡扔给了国师要离。

要离,很美。

连张凡都不得不承认,要离很美,比自己现在这个皮囊,还要美。但是奇怪的是——没有人会将要离看成女人。他凌厉的气势和高贵典雅的姿态、以及传说中深不可测的实力,让任何人都明白,这是个男人。一个不可以逾越、不可以亵渎、不可以怠慢的男人。

张凡很郁卒。虽然自己也是男人、虽然也长得不像女人,为什么就能碰见那么多变态呢?难道说是自己前世造孽太多,还是说体质有问题!

他总会细细地观察,这个要离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而自己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相对于张凡的勤学好问,要离对于这个天神最后的遗脉其实是很不屑的。

这个今生名叫轩辕惊鸿,前生名叫张凡的男子,两生两世、实在是窝囊到了极点,也倒霉到了极点。而这个男人,竟然不反抗、不抗争,总是一味的妥协、一味地和稀泥。不断地原谅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委屈自己、欺骗自己、甚至伤害自己,也不会狠狠地反击伤害自己的敌人和亲人。

只要敢对我不利,我就杀了对方——这是国师要离的观点。

所以以这一代国师要离的看法,轩辕惊鸿根本就不具备做帝王的资格。他在周国、昙国、璗国、雅达族、以及燕地的表现,除了在战场上可算是勇猛,可是他的心术、他的手腕、他的权谋,几乎可以算的上是——零。而且、太纠结于感情、太过于感情用事,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是致命的弱点!这么一个人,如何能做神子封地的主人,如何能做整个淄国的主人呢?!

可恨昭却在长老会上力保这个不算男人的男人。硬说什么惊鸿是最适合的人选。还肉麻兮兮地说什么和他在一起,会是最好的搭档。

冷笑,我倒要看看,他能撑到几时?!

国师大人非常懂得整人的精髓。每天安排无数的术法训练,在折磨张凡小身板的同时,还辅以无数的白眼和比较锐利的言语,对张凡的身心都给予了全方位的照顾,张凡同学在每天高强度的术法练习中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支离破碎,在国师大人无言的蔑视和90度的扭头中,体会到什么叫做尊严的重要性。

恨?

不会。

这样的算什么。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逼之!

张凡将小强精神发扬光大,以大无畏的、刻苦耐劳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奋进着,学习着。心中暗暗不看好张凡的大臣和长老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在密报和民间传言中妖孽祸国、以身侍人、有时凶残如修罗、有时慈悲如得道仙人的矛盾集合体,竟然是如此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吃得苦、耐得劳,永远是微笑地拼命。

国师大人有些不以为然。虽然他也承认那个人也算是努力。

张凡有些不爽了:我的成绩,有目共睹,为什么国师总是不承认我呢?!

两人隐隐地就有些敌对的意思。而煦国朝堂,已经因为继承人选的问题而四分五裂了:有的说,殿下承天神之血脉,又勤奋好学,假以时日必能成大器,奉此主为帝王实在是煦国之幸!

立马有人跳出来:轩辕惊鸿虽然是天神血脉,可是以男身侍人、雌伏于同性之下,乱 伦、淫 乱,不一而足!此等天神一族的耻辱,怎可轻易就奉为帝王!

一边就有人附和:是啊是啊,天神也有交代:后若有不配为帝者,废之。无后,则选贤聚能。天神说的很清楚,可以另选贤能之士。

旁边一人立马跳出来指着那人破口大骂:竖子!竟敢窥伺天神之封地,淄陆之权柄!野心昭然若揭,应诛之!

那还了得!先前说话的就和这位掐起架来~囧

好端端的一个朝会,文武大臣三两成群,在大殿上,就明晃晃地动起手来。国师大人站在王座旁边,一向是冷冰冰的脸,气得青筋之冒。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神家的血统有恶作剧和幸灾乐祸的遗传因子。昭津津有味地坐在宝座上看满殿的大臣们掐架,而凡呢,则在瞟到国师大人的青筋后,心里暗爽的快要升仙啦!

打架归打架,张凡作为一国的继承者还是要说话的。在满朝文武衣冠不整、鼻青脸肿地相互扶着气喘吁吁之后,张凡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朋党之争”拿出来讲解了一番。

一殿大臣羞愧不提,连昭也讪讪地。

最后,昭发了罪己诏,又责令满朝文武写悔过书。纵然心中再有想法,大臣们也担不起祸国乱民、分权违上的罪名。这一储位之争才算告一段落。

国师要离很是不满:真本事没有,只会些嘴皮子上的功夫。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乡村野语,胡编滥造!朝堂和帝竟然还真相信了!自此,更是不待见张凡,那折磨,越发地厉害了。

张凡也曾安慰过自己:对方只是有些偏见,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国师自然能了解自己的为人。

哪里知道,这人有偏见的时候,总是禁不住要将对方的缺点放大了看,有时候,那优点也是能变成缺点来看的。

张凡日日被国师大人折腾的死去活来,实在是忍受不住,跑去与昭诉苦。你猜昭是怎么说的?

“你若为帝,国师就是你的左右手,就是你头顶高悬的一把利剑,你若连他都无法压服,还谈什么为帝为皇!不如到你夫家那里,伺候你那三个恩客吧!”

一句话,让张凡无地自容,恨不能将自己的脸皮剥下藏起来。有些事情,说出来比心照不宣更加地要不得。

自此,不必国师大人折磨张凡。张凡自己先折磨自己。若是国师大人要他练习一百遍,张凡课下,必挤出时间练上一千遍。

昭的奏折和历代帝王地批奏也是详详细细地参阅,甚至还记起笔记,写写读后感。

满朝的大臣越来越满意,连挑剔要死的长老们也开始松口。只有国师大人越来越不满,越来讨厌那个讨巧卖乖、装模作样的人。

虚伪、懦弱——国师在头脑里给张凡盖了章、定了性。

纵全国上下都要立你为帝,我也要力挽狂澜,不让你的阴谋得逞!国师大人阴阴脸,恶狠狠地想道。

治水

如此争锋相对的两人,身后都各有支持者,也都有反对者。

国师虽然精通神术,地位超然。但是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偏偏还为人孤傲,朝中就有那么一批人看不顺眼他。虽然对张凡也不是没有顾虑,可是只要能杀杀那个一天到晚冷着张脸,傲气十足的家伙,他们也是很爽快就对了。

张凡如今虽然也算是有些支持者,身世也占了些优势,可是无论如何,他那不堪的过往,终究是让朝中大臣心有顾忌。

只是承平日久的朝廷总需要一些新的玩意儿,满朝的大臣们闲的无聊,于是借着太子之位设立的由头斗斗玩玩,也是乐趣无穷。

就这样天天闹,直到煦国突兀间发了有史以来都未发过的大水,才打断了这些无所事事的大臣们无谓的游戏。

因为是神子的封地,可以这么说吧,煦国一直被幸运所包围。拥有丰沃的土地和宜人的气候,淳朴的民风和如画的风景,无衣食之烦忧、无乱世之流离,确实是一个天堂般的所在,而这里,从来没有如此大的灾难过。

朝中众臣虽不是庸人,可是冷不丁来了这么个天灾,真是完全击蒙了这些人的脑袋:难道说,天神已经遗弃我们了吗?还是说。。。

这个巨大灾难的消息实在半夜时分传到京城。朝臣们惊闻之下,一个个衣衫不整摸黑奔集到了大殿上。

纵观大殿上下,只有煦国皇帝昭还是那么镇定自若,虽然面色有些沉重。其他的人,不是慌乱惊惧、就是心浮气躁、坐立不安。张凡在看到昭的镇定后,也赶紧调试好自己的心绪,心中自叹弗如。瞟瞟一边依旧是冰山脸的要离,不由有些失落,可是他糟糕的心情在看到要离袖下神经质般抽动的手后,刚刚还灰暗的心如突然射进一缕阳光,实在是让人欢欣鼓舞的紧。

昭有些不满地瞪了瞪他,开口道:“肃静!如此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大殿上如热锅上蚂蚁的众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现在是在大殿上,一番讨论争执。最后,昭终于厌烦了朝臣们无聊空洞的书生言语,下了旨意:命,皇子凡与国师要离即刻奔赴吉安州,治水救灾,准暂时调用朝中人员与物资;命,户部调用钱粮,不得有误;命,所有驻地军队待命;命,朝中御医及各地官署医师火速集合,听从皇子与国师调遣;命,各周边州调配集聚救灾所需物资,不得延误!

昭吩咐完,歪头看看凡和要离:“此事就交给你们了。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说完,打了个呵欠,挥挥手示意退朝。然后,——回小院补眠去了!

满朝黑线。

张凡暗想:这、这、这会不会被后世史官们批评成为昏君之举啊?我是不是应该去跟昭进言一下,免得她遗臭万年?

要离居高临下藐视了他一下:“别再打你的小算盘了。你也该收起你的那些算计,为天下百姓做点事儿。好歹也对得起你血里的神脉!”

张凡挑眉直视国师大人:“说起来,国师大人也应该稍稍放低您那高傲的头颅,免得煦国的朝臣百姓只能看到国师大人完美的下巴!”

两人在皇座边的小小交锋,让身边的侍从苦笑不已:唉,只怕这次,吉安州的百姓要倒霉了~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一向互相不顺眼的两人虽然言语上依旧是你刺我、我刺你,可是斗争之外,却异乎寻常的行为迅速、动作一致。实在是惊掉了朝中众人并皇帝的下巴。

话说那天两人各自回到自己的殿中,就开始收拾东西。

这边收拾着东西,张凡就寻思着是不是要跟国师大人商量着何时启程还有协商一下救灾事宜。可是,说老实话,他还真拉不下这个脸——毕竟两人也是有些芥蒂。左思右想,张凡还是决定放弃那些无谓的自尊心:也许,该趁着这个机会,试着拉拢一下国师大人。

张凡和要离在相识的这些日子里,除了日益上升的敌意,伴之的还有无法避免的了解。虽然这个了解是打了折扣的。

张凡觉得:国师虽然为人太过孤傲、固执己见,有时候甚至于偏激,但在煦国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地位超然。而最重要的是,爱民如子,有着一种天下子民都是自己责任的“博大”情怀。

如果利用这个有利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