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乱世出枭雄-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官给他就是了,若非此人欲投我大秦,我计划非泡汤不可。公达兄,麻烦你把他带到草房找我。”

“谨遵吩咐。”

却说司马懿在府中坐了好久,自己心里甚至开始想着:“难道周弘那厮真的傻到和董枫一起入川了吗?要真是如此,我司马懿可从心底里看不起他。”

正在这时,荀攸推门而入道:“先生跟我来吧。”

随着荀攸,司马懿来到了宛城的农地,在一间普通民房外停了下来。民房十分普通,内有一屋子供人居住,外有一院子饲养家禽,还有一个女人蹲在地上给小鸡喂食。

可司马懿何许人也,他仔细打量着那个女人,只见她虽衣着朴素,却无一个补丁,唇红齿白,双手纤细如玉,可见她就算干活,也很少干重活。虽然不知道这个女人叫什么,但她八成是周弘夫人,而这里就是周弘的住处。

却见一衣冠楚楚,比司马懿大不过几岁的男子从屋内走出,道:“这位就是司马先生吧,我就是周弘,因为行动保密,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说罢,周弘便看到张宁还在一旁斗鸡玩,便道:“宁儿,有客人来了。”

张宁听到周弘的声音,娇躯一震,仿佛被他吵醒了美梦一般。却也无丝毫不满,便跑回房间,嘴里还念叨着:“婉妹妹,把棋盘收了吧。”

“我妻子就是这样,还望见谅,请。”

“不打紧,请。”

屋子是传统的农家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位置谈话,两人便在炕上摆了个小桌,面对而坐。

周弘先道:“先生远道而来,想必已经知道我的战略意图了。”

“让袁曹两军两败俱伤,而秦军取益州壮大实力吧。”

“正是,先生能猜到我军意图,已是大才。而我亦知先生意图,先生是想受重用而无门路。”说到这里,周弘故意放慢了语速道:“而且连装死都会,可见先生有的不仅是谋略,还有权术。先生放心,我虽无法让出军师之位,却也会许将军以重职的。”

“不愧是周弘,一针见血。”司马懿心中如惊涛骇浪,而脸上则不动声色道。“周军师既知在下曾于袁绍做官,为何不问在下袁军的情报,反而直接提及官职之事?”

“给人所需,才能得己所需。若先生是无功不受禄之人倒也无妨。”说着,周弘从床底取出一卷地图,摊在地上道:“此中原河北之图,我欲用骑兵同时袭击两方的粮草,只是对于袁军的动向还不清楚,还望先生指点。”

“以骑兵袭击?”司马懿虽然心中好奇,却还是先看了看地图,却见周弘取袁军粮仓的路线是由虎牢关出发,向北奔袭绕过可能布置在官渡西北方向的守军后,直袭乌巢,再袭后方的延津,平丘。

看来周弘已经把乌巢当做了袁绍最可能屯放粮草的地方,司马懿惊愕道:“周军师安知袁绍已将粮草屯于乌巢?”

周弘笑道:“只是觉得可能性最大,自从曹操向我军借粮后,袁绍自负胜券在握,乌巢向官渡供应粮草最近,袁绍自不想舍近求远。而且换一种想法,乌巢最接近袁军大营,袁绍自侍士兵骁勇善战,料定曹操必不敢到离其大营如此之近的乌巢偷袭。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袁绍此人,常听郭图,逢纪小人之言,而不听田丰,沮授逆耳忠言。我料定以田丰,沮授二人之才,必让袁绍稳扎稳打,把粮草屯于后方。他们这些忠言,反而会使袁绍自大,坚持把粮草屯放于乌巢。”

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就连司马懿也觉得,袁绍就该把粮草屯放于乌巢,他说道:“周军师智慧过人,懿自愧不如。”

“先生并非之前并非我军中人,能考虑到我身在南阳已实属不易。”周弘笑道:“不管怎么说,知道乌巢必屯放粮草还是让我的计划稳了许多。却不知袁绍军是否有防备我军来袭?”

“有是有,但袁绍似乎并不认为秦军会干扰战局,先生安排的路线又剑走偏锋,并不会受到袁军拦截。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情报,恐怕就算是周军师也想不到。”

“请先生名言。”

“实际上,在下虽心向秦国,兄长却得曹公赏识,一心为曹。他与我共同入袁军大营,意在找时机离间许攸与袁绍,从而得知袁绍的屯粮所在。”

“先生的兄长真是煞费苦心,而先生却不用离间计便轻易得到了袁军粮草的情报。可见先生之胜兄长远矣。”

“军师谬赞了,只是还望军师尽早行动,若曹军在许昌的粮草耗尽之前许攸便投降,让曹操先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若袁绍救援不及,他必取袁绍之粮以充其军,到时就算烧了曹操之粮也是无用。”

周弘想了想,道:“我常年为司州牧,若想及时从洛阳得到许攸的动向实属不易,这个任务便交给你了。若许攸真的去投曹,你带两千五百骑兵即克出发,烧掉袁军粮草,同时派轻骑前往南阳向我汇报。我即刻发兵至徐州,烧徐州之粮。”

当日,周弘给司马懿演示了骑兵攻城的方法,让他与赵云带走两千五百骑兵秘密屯于虎牢关。同时,又向董枫写信,叙述司马懿之才,表其为军师祭酒,征东将军,司州牧。这在秦国是属于相当大的官了。因为要说秦国现在虽为一国,却并不是帝国,还没有设三公九卿。而且也没什么禁卫军,羽林军之类的特设军队,常用军由各位将军,中郎将以及君主按官职大小分派人数,都自成一军。而守卫的地方军由州牧,太守这些地方官职掌管,必要时也可受将军调动。地方政务由州牧,太守管理,并没有尚书令,御史大夫之类的中央官员,这也是董枫对汉室的最后一点尊重。正因为如此,像荀攸虽然替董枫掌管粮草,俸禄也比其他郡太守高很多,却并没有实际上的官职。

因为没有设立中央官职,所以将军和州牧就是秦国最大的官,只是随着地盘从司州和雍州,扩大到凉州,再到益州。四州之地仅随董枫一人之力运转,一旦董枫出了意外,必会引起大乱。而且没有中央集团,对地方的压力就小了很多,若手下不够忠诚,就很容易引起叛乱。

平定益州后,董枫不必再碍于大汉的余威。到那时,他大可自设一套中央机构,其他诸侯就算会指责他篡汉,却也不会主动对其发兵,以卵击石。

对于周弘的智慧,就连司马懿也不得不佩服,他虽得到了权力,却也受他人制约。赵云与他一起前往洛阳。作为别驾的赵云在名义上是他的下属,但军权却在他之上。司马懿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时半刻就被信任。在决定秦军命运的大战上,若周弘对司马懿毫无防备,让他独自一人去执行这个任务,司马懿反倒会看不起他。而如今周弘已经把计划安排妥当,那司马懿也理应表一下决心。

随着几个护卫回到太守府,甄宓还在荀攸那等他。甄宓一见到司马懿便凑了上去,对着他的耳朵轻声问道:“仲达,事情还顺利吗。”

“顺利,还真是立刻就得到了重用啊,秦公得军师如周弘,我也算没跟错人。”

“太好了!”甄宓面露喜色,若非荀攸在场,他恐怕就抱上去了。

可司马懿却转而走到荀攸面前,将周弘带的文书交给荀攸,又道:“荀先生,袁绍与曹操之争,事关我军命运。在下背曹投秦,古人虽有鸟择良木而栖之言,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却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说到这里,他从背后拍了拍甄宓道。“在下此次来投除财务外并无甚血亲,这位甄姑娘是在下宁可装死也要从邺城带出来的。待打败袁绍之后,在下便向甄家提亲。现在在下把她托付给荀先生,一是军营不宜住女眷,二是向荀先生与周军师保证,在下定全力完成任务。”

荀攸瞟了甄宓一眼,见她红着脸沉默不语,便知此事不假。没想到这司马懿深知自己上司的心思,主动将亲人奉上以得到信任,他不禁笑道:“扬泽说得不错,仲达能为我军所用,实乃我军大幸。放心去吧,你现在已是秦国官员,这位姑娘我会单独安排房间和护卫,不会有事。”

“在下谢过荀先生。”

第五十三章 许攸被污叛袁绍 大兵未出烈火

第五十三章许攸被污叛袁绍大兵未出烈火着

董枫自从攻破绵竹关,不光收降了大量益州人马,还得到了益州为数不多的军事人才,如李严,严颜。刘璋生性多疑,见张任败北又独自逃回,心中顾虑,果然将其贬为庶民。如此,刘璋的武将严重不足,仅剩吴兰,高沛,雷铜三人。其中吴兰是梓潼守将,高沛在永安把手通往荆州的要道,雷铜则在西部提防南蛮。董枫军至梓潼城下,刘璋怕成都有失,不敢调黄权于前线。

就在这时,法正又站出来道:“吴兰勇猛,但智计有所不足,正愿前去辅之,必不让秦军前进一步。”

“孝直真乃吾之心腹,准了!”

“诺。”

结果法正到了梓潼,非但没鼓励吴兰守城,反而陈明利害,将意志本就不坚定的吴兰直接说得举城投降了董枫。

破城后,董枫又得到了一位看不起刘璋而想另投他处的年轻人王平,兵马也从一开始带来的十万一直打到了十八万。只不过,新降的西川军素质太低,基本只是为董枫军壮大声势罢了。

听说吴兰降于秦国,刘璋大惊,可他一看自己的部下,只有秦宓,庞羲,费诗,邓芝,儿子刘循以及黄权。除了黄权外全是文官,统兵必被董枫所破。

无奈之下,刘璋问道:“我军还有什么能打仗的将领吗?”

法正不在,黄权总算能说句话了,他说道:“回主公,还有广汉太守吴懿及其弟吴班。但广汉守军不到一万人,若主公不派成都守军支援,在下恐怕此人非降了秦军不可。”

刘璋听罢顿时拍案骂道:“是啊,秦军势大,你们都想降是不是!”

“主公息怒!”文官齐声道。

邓芝站出来道:“如今分兵已不可守,在下建议调回吴懿及其守军,集西川仅剩的四万守军,防守巴郡。”

“事到如今,唯有如此了!”

刘璋在最后总算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本来决定投降秦军的吴懿碍于军令,回到成都。秦军占据广汉后,又连下数郡。于公元二百年,四月,十八万大军将刘璋围困于成都,看着城下茫茫如海的秦军,就连刘璋也惧怕不已。

董枫让这十八万大军围城扎营,但就是不攻城。乔雨不禁问董枫道:“夫君兵马远高于敌军,不数日便破城,可为何围而不攻?”

董枫笑道:“我在等周弘获胜的消息。若我围困刘璋于成都,则袁绍会加速南下。但若我已取成都率军而回,恐怕袁绍也会回军河北。说到底,是因为有张松,法正,孟达他们,我们攻略益州太快了。”

而中原战场也已有了进展,因为曹操的粮草又不足了。曹操与袁绍在官渡鏖战许久,曹操退无可退,全力阻击袁军,袁军虽占优势,却始终没再前进一步。不过曹操集中了所有兵马,军屯无人开垦,又要连年征战,刚到四月,粮草便已见底。心力交瘁的曹操,看着粮草加急的文件,却也不知如何是好。

曹操在营中踱着步子,荀攸已经说不会借他第二次粮草了,他该怎么办?“这样下去不行。”他写信给许都荀彧,想要退军于许都。

荀彧却回道:“现在正是最艰难的时刻,主公可还记得袁军中的司马朗吗?危难之际,最是出奇计之时。若主公退缩,则他功亏一篑。”

曹操拿着荀彧的来信,站在营门上,远望着袁军大营,突然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