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帝国-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佳接着又追问道,“不会怪我把林妹妹介绍给他们吧!”
    “这点自信都没有还敢出来混吗?”首云昊坦然笑道,只惹来挽着他手臂的林玫一阵嗔怨声。
    “你的这点自信马上就受到打击了。”见他确实没什么事情,王佳这才放心下来,看着两人还亲密无比的样子,难得展示活泼一面的她笑着从他手里抢过了林玫。首云昊的抗议自然是无效的,而后几人一起去东湖大酒店。   
第一第五十六章 完胜 
    首云昊几个人到的时候,并没有对外营业的东湖大酒店里依旧热闹非凡,来回穿梭的服务员忙而不乱,他们三个人最后抵达,又惹来不少的目光。
    各就各位用过餐之后,市委书记王鹏抽空过来找了林玫,和她商谈投资的事情,他对招商引资颇有心得,只是不是特别过分的政策他都可以做主答应下来,高科技企业也没太多过分的要求。而在江城市的规划里,发展高科技也是将来的趋势,江城现在的信息科技实力还很薄弱,亟需援助。
    王鹏是个非常善于把握人心思的人,和林玫会谈的时候,知道年纪不大的她对那些绕来绕去,却始不入正题的话不感兴趣。所以就开门见山,给她开出了优惠的政策,包括免除企业所得税等等,表示欢迎她到江城市来投资。在这现金为王的时代,IT企业纷纷裁员的时候,想要吸引拥有高科技的外资可不见容易的事情,政策是灵活的,当务之急是先把投资拉过来再说。
    林玫虽有足够的耐心,可也不想听太多的废话,王鹏此举正符合她的心思,她也表示,在公司未来一年的计划里,将有一亿人民币以上的资金投入到内地,包括成立新的信息科技公司、和江城的几所大学合作研究培养人才等等。至于她个人,还会承担双溪机械制造厂进行产业技术升级所需的一切投资。
    双方一拍即合,看她如此着紧双溪机械制造公司,王鹏当即表示市委市政府会全力支持他们的一切合法行为。当然,王鹏没说出来的是他倒是希望机械厂所需的投资数额越大越好,对整个江城市的政绩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王鹏知道重工业体系想要升级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也不相信他们能在短时间之内做出什么成绩来。江城市作为老工业基地,除了汽车和摩托组装之外,还真没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重工业。
    林玫也乐得接受这样的结果,有了王鹏点头,以后在江城市办事就方便多了,现在企业规模还小,不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人觊觎。她也感觉得到,王鹏和市委一众领导对机械制造以及重工业的兴致缺缺,想让政府投资也非常不现实。
    而在东湖大酒店里,大家也少了些拘束,王佳肩上的担子也轻松了不少,小辈们没法插嘴也就聚在一起谈天说地。首云昊也被她拖了过去,还说是刚才冷落了他这回好好补偿,他苦笑着说情愿被你冷落也不愿当成众人的靶子。
    可惜他的话被王佳直接无视,说是知道他心理素质超级强悍被拒绝那么多次不是依旧活得好好的嘛!她还俏皮地说有个这么优秀的女朋友,这时候该他拽才是真的,那什么林大公子还不照样趴窝。
    王佳拖着首云昊一露面,便有活泼的刘芸催着让他讲讲和林玫之间的故事,谎话说了这么多遍,首云昊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这时候说起来更是真挚,网上情缘虽有些虚无缥缈,但用他的语气讲来却是铁一般的事实,信手拈来的细节也非常真实。
    最让林枫觉得气恼的是这家伙竟然在两三年前就认识林玫了,算算年纪,那时候她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心中痛骂这老牛吃嫩草的家伙还真舍得下手。
    更详细地的事情首云昊是怎么也不肯说了,众人见挖不出什么实际的东西,也就转移了话题聊起了他从事机械行业的事情,不管怎样,大家对他的好奇始终是有的。
    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只是以目前国内的现状,想要有所发展明显有些不现实,大家渐渐也失去了兴致。
    王佳适时充当起了调节剂,给首云昊一一介绍了她的这些个朋友的情况,当然是点到为止的。几位女性大都在家族企业打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务,像王佳这样相对比较独立,出来干自己事业的几乎没有,她们也都很羡慕王佳的运气,也很佩服她的胆魄。
    而林枫在香港是从事金融贸易的,打理的是林家万达公司的产业,比起首云昊最深恶痛绝的那些回来就进外资银行镀金,为外国银行充当买办急先锋的公子哥倒是好上一些。从谈话中知道两人现今分隔两地,林枫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首云昊倒是一点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林玫和王鹏协商完毕之后就过来找他,并告诉了他们这个好消息,还说以后到江城的机会就更多了。王佳第一个表示欢迎,这就意味着她以后向她讨教的机会就更多了,她感觉林玫身上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库。
    林玫回来之后,一众人聊了没多久之后,首云昊就准备告辞离开了,尽管王佳一再挽留,林玫还是义无反顾地跟着他离开。在王佳看来,这一局是首云昊完胜了。
    两人先回双溪镇,晚上则留在家里吃晚饭,龙凤霞实在提不起心把林玫当儿媳对待,对她像女儿更多一些,而且比对首云昊还要亲,处处照顾她还不让她有什么委屈就对她讲。林玫最大的委屈就是首云昊不许她经常跑过来,当然,这点她不敢对龙凤霞讲,怕惹他不高兴。
    一家人吃过晚饭之后,两人才去江城大学,机械厂新的员工宿舍还在施工之中,想搬进去还有老长的一段时间。家里不够宽敞,习惯了首建国夫妇倒没觉得什么,可两个年轻人就觉得很不方便了。
    而首云昊也打算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黄国栋教授商量点事情,和江城大学机械学院合作开发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还有黄教授的一众门生,也该催上一催了,这时候跳槽也是最好的时机。
    今天的事情首云昊虽然嘴上不说,可心底仍旧觉得受到了刺激,这使得他想要尽快让自己实力变强,尽管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新成立公司的事情也需趁热打铁,在江城市领导大开方便之门的时候尽快把事情办妥。等把这些事情搞定之后,林玫也该回香港去处理新网游公测的事情了。   
第一第五十七章 合作 
    第二天首云昊起床一看,天气不错,没有了连日的阴雨连绵,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在机械厂的时候,首云昊就在厂里跑步每天看看厂里的情况一点点地建设让他有种成就感。换了地方之后,他照旧坚持跑步锻炼,只是这次他的身边多了林玫,换了一身运动装的她靓丽可人。
    坚持锻炼的还有江城大学的几个老教授,首云昊去机械厂的事情他们也都知晓,所以见到他次数不多也不觉得奇怪,相反见到他的时候就都知道他又有事情找他们了。
    而首云昊这次找黄教授,主要还是为人才的事情,机械厂不日就可以开始生产了,需要的人才也是越多越好。向他们介绍了林玫的身份,对眼前这个漂亮小姑娘能拥有如此的身家和这样的气魄,几个老教授有些微微动容。
    林玫很舍得花钱,尤其在招揽人才方面,这次得到江城市委书记王鹏的许诺之后,更决心趁此良机把学产研紧密联系在一起。江城大学以工科为主,双方可以合作的机会非常多,不管是在机械还是材料方面,当然,重工业方面的事情都是交给首云昊负责的。
    林玫的话并不多,但字字直入正题,“无需担心经费不足的问题,我们企业给员工的薪酬都远远高出同行业标准的。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就更不用担心了,只要项目能通过审核,我们都会资助进行研究的。”
    教授学者一样是人,有着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担心,也会为钱所困,林玫这一说无疑解除了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几个老教授对这些看得很淡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学生也能看得淡。现在潜心做学问的少出去捞外快的多,在他们看来,如果做真正做学问生活水准也能达到小康水平的话,相信大部分学者都会选择潜心做学问的,到外面勾心斗角脑筋耗费得不比做学问少。
    首云昊跟着说道,“这次海华投资准备投资的规模比较大,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和几位教授都应该有合作的机会。”
    “雄心不小嘛!”化学系的张教授说道。
    林玫解释道,“公司往后一年和江城大学合作研发的预算是六千万,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追加,具体的项目由他负责。”
    “可以先报上来,具体的项目审核还是需要香港那边的专家批复。”
    “这个是必然的,现在大家担心的就是有好的项目却没地方找投资。现在江城市政府财政吃紧,已经削减了不少的经费;企业财政开支收缩得更厉害,连之前谈好的合作项目都停下了不少。你确定你们真要逆流而上?”
    林玫点点头道,“对别人来说是最困难的时刻,对我们海华投资来说却是进入国内的最好时机,平时可没这么好的机会,政府也不会给我们这么多的优惠政策。”
    几个老教授虽然已经退休,可心中的牵绊却不少,原先所在的学院发展也很困难,有帮他们一把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前后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项目。
    见几位老教授点头,首云昊又趁热打铁,“我们机械厂的新厂房已经修建完毕,不久就要开始生产了,可是厂里却没有太多可用的人才。黄教授桃李满天下,想来在各大机床集团工作的也不少,能不能帮学生个忙啊!”
    黄教授微笑着回答道,“能联系到的学生我都联系过了,只是现在形势不好,作为技术骨干,他们都在观望之中,不敢轻易辞职。不过你们公司的情况,他们是可以放心的,听这次去你们厂里的学生说是非常满意你们厂里的氛围。”
    “是唐遥遥吧!她很努力地适应,氛围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有不足的地方也会慢慢改进。只要黄教授的学生肯来,我敢保证待遇绝对比他们原来待的地方好,我们最近也准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到时候他们都会清楚的。”
    黄教授点头表示会尽力帮忙的,还笑着说有空会过去看看,唐遥遥说那里的设备比学校实验室的还要好。
    黄国栋的学生遍布天下,有在沈阳机床集团的,也有在大连机床集团的,这两家机床厂一向被誉为中国机械行业的希望,也曾排进世界机床前十强的。
    可如今,沈阳机床全年预亏,而大连机床则已经开始裁员并到了需要重组的边缘。寒冬到来的时候行业整体的日子都不好过,但内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国企的老毛病大家都很清楚,管理混乱以权谋私,级别高一点的还好,一线工人被压榨得特别厉害,生产出来的机床质量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而不光是国企,就是很多颇有名气的民企也是一样,管理混乱,骂人是家常便饭,没几个企业是真心对待员工的,也不曾真正重视人才。在很多人眼里,反正中国人多不愁没人干。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竟成了不培养人才的借口,技术进步的障碍,实在让人觉得遗憾。
    材料系的陈教授则更着急一点,材料系院长常到他那里倒苦水,让他帮忙争取项目,“小首你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