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闲女-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众瞩目中,旭王降车,站在地上,一身底金龙锦袍,阳光中威严又耀眼

旭王卤簿,在万众瞩目中来到第三条街外

旭王驾到无数人脑子像是出现幻听,又像一道神光加身,身体到灵魂都明亮轻快起来

利人市外忽然礼乐声起,有人一声喊、将恐慌震退:“旭王驾到”

人群加寂静,反应慢的也知道了,人好像一下变少,中间挪开一条道,畅通无阻

人群刹那安静,街市上都安静,一股血腥味蔓延,很快一些尸体被拖走

前面忽然一片火光,屋顶上出现一片精兵,一片箭雨下去,一会儿将大火熄灭

大家靠近千依坊,人声鼎沸,喧嚣震天,各种呼喊带吆喝,将大娘的声音淹没

哗整个利人市轰动,大家都知道,今儿有布了可以买回去做冬衣,不用担心冻着要成亲的人家不用担心缺东西喜事办不成

大娘应道:“不只是今天,以后天天有得大家不用急,不用抢”

不少人急着喊:“你意思今儿有布了?”

大娘满意,嗓门大:“利人市第三条街,以后就改成千依坊步行街里面一半的店铺,都与布料、成衣有关像千依坊一号,又叫黄记布店,里面的是东桑县君黄桑娘织的布黄桑娘都知道?一个普通的布娘,被圣上召见过她最近一直在赶工,织出的第一批布今儿正式”

周围许多不知道的都挤过来听,挤得人冒汗,热热乎乎,今儿天气也好,秋高气**,阴霾一扫而空,人心情都亮起来

大娘骄傲得意:“这事儿我最清楚,我妯娌就在千依坊做工,我跟你讲”

那人解释:“我刚回京不清楚,看见人多过来瞧瞧”

旁边大娘嗓门大热情的喊:“这你都不知道?今儿千依坊开业,据说还有活动”

伙计跟着往前挪,旁边有人拉着问:“究竟什么事啊?最近人心惶惶,大公子准备做什么?”

来到利人市,已经人山人海,周围还有许多神策军将士维持秩序、镇场

茶楼伙计上午没什么事,一块去凑热闹

次日上午,外城,福缘茶楼附近利人市,人群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好像一百对人同时成亲,披红挂绿,喜气洋洋

逸公子直接将鲁笙篪和第五伯伦带回旭王府

试探到这就行了,再说下去就是不信任殿试今儿也结束,圣上离开

鲁笙篪立刻应道:“谢圣上隆恩,学生愿与内子白头偕老”

圣上跟着闹:“你若看不起公主,就照逸公子所说,给你三日时间考虑”

其他人全无语,这纯瞎闹好,人家这么有才华,将来封侯拜相,可以纳好几个妾,这不是欺负人吗?看来这状元公不好做啊

逸公子说道:“你现在还年轻,不知道做驸马的好,不然这样,给你两个选择:尚公主,并送你十个美姬;或者守着一个黄脸婆过一辈子,别的女人都别想碰想好了,做出决定本公子就会帮你执行”

鲁笙篪应道:“学生有内子才有今日,多少人奋斗三代也未必有,人不能忘本”

逸公子说道:“尚了公主可以少奋斗二十年”

有人想的是,一个贤妻旺三代,鲁笙篪真的娶了个好女子

有些人看到的是,鲁笙篪不愧是状元公、大才子,这个年龄按说应该很骄傲;却能从逸公子的话及夫人的话中顿悟,可见本身悟性不低

不少人沉思,状元公竟然听一个女子的话,还挺感激,不少人是嗤之以鼻

随即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小证明一番,这是他的感悟与收获

鲁笙篪应道:“逸公子说,人和人都一样,士子读了圣贤书,只有学以致用,为社会做出贡献,才值得尊重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不论士子还是农民,或者孝顺父母、相夫教子的内子,都应得到尊重学生再想起往日内子所言,寻常小事亦有大道理,与书上不谋而合圣贤就是在寻常中发现不寻常,不寻常亦寻常”

圣上问道:“逸公子说什么?”

鲁笙篪吓得趴地上:“学生不敢欺瞒,三年前家母病重,内子愿提前成亲,照顾家母,照顾学生,现在还要照顾孩子,日夜操劳,从无怨言学生以前不觉得,听了逸公子一席话,才想明白很多事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请逸公子和圣上恕罪”

逸公子一愣:“你可想清楚了,公主温柔贤惠、美丽端庄,很受圣上**爱”

鲁笙篪吓一跳,赶紧喊:“学生、学生已经成亲,还有一对龙凤胎”

圣上把鲁笙篪越看越满意,尚公主、郡主都挺好,长孙王妃次女华容郡主也是年方二八

逸公子走着台步唱,泰宁殿灯火通明,真有点儿准备洞房花烛的喜气

“为了理想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都是爹娘生得好尚了公主我做驸马,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其他人都看着,中状元、招驸马,男人一生最得意的事除了封侯拜相基本就是这了;而旭王,从六品官不算大,却是旭王的人,以后谁还敢打他主意?

圣上看着鲁笙篪,二十来岁模样清隽,难得的是年纪轻轻心性涵养各方面都不错

逸公子害羞了,说正事儿:“那就招他为驸马,公主年方二八,和他很般配”

圣上点头:“比你略差一点点”

逸公子得意洋洋,浑身放光:“那你说他模样如何?”

圣上点头:“比你略差一点点”

逸公子一愣:“本公子知道了,圣上,你说他才华如何?”

鲁笙篪赶紧上前谢恩,以前想都不敢想,激动下忙朝逸公子磕头,必须感谢她的指点

圣上下旨:“鲁笙篪,为今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命你为旭王”

众人都看不下去了,一块看鲁笙篪,不会就这样毫无悬念,要不要抗议一下?

第五伯伦上前,看看逸公子,在旭王府能天天见到偶像,激动的赶紧谢恩

圣上继续:“第五伯伦,朕点你为一甲第二名,命你为旭王”

荣王、逸王、恒王这会儿都不吭声,这么小的官儿不值得他们出声,先看好这几个人

一般人不知道周勃的事,不知道文璋姐夫是谁,一门两个探花郎,也是佳话

圣上无语其他人无语,秘书丞是从五品,比陶敏之还起点高,有个好祖父就是好

文璋松了一口气,还好是秘书丞、掌管文集等,赶紧跪下谢恩

圣上继续:“文璋,朕点你为一甲第三名,同你祖父一样是探花郎,命你为秘书丞”

不少贡士嫉妒,侍御史从六品,还是京官,第一步迈的好高

之前斩了不少言官,这就补上一个

陶敏之忙上前跪下:“学生叩谢圣上隆恩,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上开口:“陶敏之,朕点你为一甲第四名,命你为侍御史,你可有意见?”

圣上衣回来,泰宁殿一片宁静,有些贡士三四十岁,半生寒窗苦,就等这一刻

逸公子看了一回,有几个不错,文璋这回挺老实,答得也不错

圣上将十份答卷给她

逸公子看眼恒王、逸王等,荣王、李欣曈又来了;不理,还拿个马扎坐圣上旁边

逸公子进去,大家都看她,睡得满面红光,一点不像要死的样子,有些人失望乃至绝望

今年都改改,有些人什么样已经清楚,直接点被逸公子一捣乱,不少人答得一塌糊涂,阅卷也轻松不少,现在一遍差不多看完

以往殿试,答题到傍晚,第二天阅卷,挑黄道吉日才放榜什么的

泰宁殿已经点上灯,圣上诸王贡士等都在,基本还是那样子

一觉醒来已经傍晚,收拾完回到泰宁殿,还裹着厚厚的白狐裘,戴着高高的紫金冠

逸公子给圣上找补了,走出来不想看答卷,还是去休息

所以现在圣上就将文璋逮出来,闹一回又如何?

张启功人品才华都没问题,但性格有点软,不像周家人刚,周勃说撞墙眼睛都不带眨,周邦祺是说带兵上阵就上了总之目前的局面,张启功不是最佳人选,没办法也只能这样有时候看着满朝文武,就是没一个合适的人可用

圣上就是要闹前几天求着周勃做礼部尚书,他差点又触柱而亡,最后圣上败了,改让周邦祖做礼部侍郎,周勃长跪不起,真是要人命

其他人都目瞪口呆,还带这样的,圣上也跟着逸公子闹,闹啊

年轻人叫文璋,他姐夫就是周邦祖,他把周邦祖学了个八成寻常低调些没关系,现在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也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低调是要资本的,他可没周邦祖那么好条件,还需要一些磨练,反正今天就应该好好表现

逸公子威风八面,你咬我啊

年轻人低着头,好像已经被革了功名,委委屈屈的回去坐下,拿着笔发呆瞧见逸公子满心哀怨,人家费了老大劲儿,写得好好的,干嘛欺负他

圣上说道:“重做一篇来,否则朕革了你的功名”

年轻人犹犹豫豫:“启蒙是祖父,这几年经常跟着姐夫”

圣上问:“你读书谁教的?”

年轻人老老实实应道:“是学生家父”

圣上看两回,将年轻人叫上去:“文仲宣是你什么人?”

逸公子不想太刺激丞相,转一圈准备走,忽然瞧见一篇文章,写了一半,拿去给圣上看

萧衍无语,你就这样子像鬼吓人好吗?今儿还穿着白狐裘,专门来扮鬼吓人的

逸公子应道:“怎么会,本公子已经将脚步声、呼吸声、心跳声都压到最低”

萧衍无奈:“逸公子,你这样会影响他们答卷”

逸公子不看答卷了,下去监考,监到蔡菊身边,他吓得赶紧将答卷撕了

下面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好像都吃了一碗毒药,难受的要命,有些人干脆写不了了

逸公子嘟嘴,让干爹压我,一气儿将药吃完,药味儿依旧在泰宁殿绕梁不绝,荼毒众人

圣上怒,这倒霉孩子:“那你赶紧吃,省的你干爹担心”

逸公子看着药磨叽,让大家多熏一会儿:“咳咳,本公子没事,咳咳,吃了药就好了”

圣上直皱眉头,吃药不会离朕远点吗?“你怎么样,要不要先回去休息?”

阎立很快带着小内侍端着一大碗比过去缺德熏死人的药过来

逸公子眼睛眨呀眨、眨呀眨、眨呀眨,神秘兮兮的应道:“不告诉你”然后一阵咳嗽

圣上问:“你爹还说啥?”

逸公子冷哼一声:“讨厌俺爹说了,不会写文章找状元,不会打仗找大将军,俺只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就行了”

泰王附和:“不送?”

圣上说道:“那你走好?”

逸公子仰天长叹,英雄迟暮,秋风萧瑟:“本公子一直以为自己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看了此文,方知本公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泰王疑问:“你叹什么?想嗑瓜子一会儿我请你”

逸公子一脸的遗憾,好像玉儿一年不在身边,小心情飘着灰色

※※※

短短两千字,引经据典,又紧扣现实问题,最后的担忧,让逸公子长叹:“唉”

最后,天下之治或乱,皆在人,提出一些问题与担忧

第四段,由东南之乱到京师之乱,这是内乱在小营镇抢劫案上,有个原告拿出苏国首,表明有苏国插手此事应慎重处理

第三段,操纵此次市场混乱的幕后手,其罪不下于东南之乱,当和霍家一样严惩

第二段提出三策稳定布帛市场,一是惩处造谣生事者;二是效仿东南七州粮食专营,设京师布帛专营,数日内不开业者,以后取消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