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竹韵-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真道姑看着柳星竹大眼睛之中的一点了然,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她到底还是没看错,这丫头的心智绝对要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一些,不然不过六岁大的小娃娃怎么可能会想到这些。

“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这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是没有定数的,也许在你看来机会很多,什么都有重来的事情,转眼之间可能就会烟消云散,连抓都抓不住的。。。”

哎。。。

玄真道姑说到这双眼望向窗外轻轻的叹了口气。

“珍惜每一次拥有的机会吧,可能这次有机会接触了,下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无论对人还是对事永远保持一种珍惜眼前拥有的可能,丫头,你要记住了。。。”

。。。。。。

这就是柳星竹货真价实的第一节课,她不知道的是,就因为这样很不寻常的一堂课,从此改变了她身上的很多习惯,甚至影响了她很来很多的处世观。

有人说,一个人要想养成一种习惯,只要坚持不懈的坚持二十一天就可以了,可是在柳星竹看来她甚至不用二十一天就能养成一种新的习惯了。

因从第一堂课下来,玄真道姑就定下了授课的规矩,自此柳星竹便只能被迫的接受了,当然这样的接受无论如何是不情愿的,可惜这种不情愿也没能坚持几天,大概是前世的悲催的应试教育给人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柳星竹明里暗里的反抗了几次之后终于妥协了。

她是个识时务的好孩子,见反抗没什么效果不说,还得不到同情,之后就不那么坚持了,而且这几日里的自主学习也渐渐地让她找回了从前上大学的时候的那种感觉。

从前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自主学习的,讲师在台上讲个半小时之后,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支配的,而且基本上每个科目一个星期全算上也没有两节课,也就是说要想将此科目融汇贯通,百分之八十五都是要靠自己自学的。

好吧,那样的情况和现在她的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她的老师可以天天见到,有问题可以随时问,不同的是,这个可恶的老师从来不主动为她讲解,完全靠她自主钻研。

柳星竹有时候甚至怀疑这道姑不是发现了什么吧,要知道她现在顶着的身子可是才六岁,六岁啊,就这么残酷的压榨她,这不科学啊!

不过还好玄真道姑除了在学习上要求特别之外,其他方面倒是没表现出什么,平日里除了呆在屋中看书,要不就是和徐嬷嬷聊聊家常,仅此而已。

一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齐家村的男女老少们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终于又要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开春犁地撒种种田,一番忙活下来转眼就进了夏日。

相较于村人的忙碌,柳星竹这段时日里也是过的颇为的紧张。玄真道姑每隔半月就会带着她往镇上的书铺子跑一趟,然后就会带着一摞书回来,不用想都知道这一摞书全是给谁准备的。

玄真道姑之前说的五日看完一本书那绝对不是说着玩的,除了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书之外,基本上她甩给柳星竹的书都是规定的五日期限。

因着有了前次的教训,柳星竹之后每看一本书都是仔仔细细的研读一遍,甚至有些重点的也不再在书上圈出来了,而是专门让徐茶茶帮忙订好了一个厚厚的小本子出来,作为专门的摘抄本,就是为了以防将来书被烧掉。

而玄真道姑见此倒是没说什么,不过烧书这项事业依然是秉承前奏烧的是如火如荼。

徐嬷嬷和茶茶看在眼里疼在肝上,这可是实打实的在烧钱呢。。。。。。

到底不敢说什么,人家愿意教咱孩子,还不要束修已经很不错了,再说那书人家烧的可是有理有据的,她们就是想说道说道都不成。

这般的高压政策的驱使之下,柳星竹在转眼的几个月之间文化知识竟然进步神速。这一点在玄真道姑拿着书一本一本的考究下来就完全可以看出来。

柳星竹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个背书狂魔,拿过一本书来就能进入背书状态,她现在终于能够理解古人为什么会出现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人了,就这么疯狂的看下去,是个人都能背上几本书了。

不过虽说这样的做法有些偏激,但是效果确实是明显的,因着有时间的限制,柳星竹每拿到一本书就会抓紧时间研读,争取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读上一遍,粗略的将重点难点圈出来,得到玄真道姑的解释之后,再重新仔细研读一遍,这个时候再读书中的大体意思就一览无余了,等到读到第三遍的时候基本上好多比较重要的地方已经记忆在了脑子里。

当然大体一本书读上三遍的时候规定的日期也就到了。

说来玄真道姑这人也算是有那么一点通人情的,偶尔柳星竹读上的一本书没能彻底研读完毕,她也会多少宽限一天的,不过仅仅一天而已,多一点都不行。

这还是徐嬷嬷拿着自家独门手艺的点心为柳星竹换来的,按照玄真道姑的要求是死活不答应的。

柳星竹曾经和虎子腹诽过玄真道姑的这种行为,典型的就是吃人嘴短,她甚至还和虎子合计着,哪日里若是真的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话,她是不是要特意的拿出点好东西准备着敬献给师傅,也好应上那句拿人手短,让师父她老人家暂时再放她一马。为此还特意嘱咐了虎子但凡见到了好的物什一定要记得先紧着她些。。。

。。。。。。

。。。。。。

☆、秋收冬藏又一年冬

等到柳星竹已经完全习惯玄真道姑这种超乎寻常的授课方式的时候,农人们已经开始准备秋收冬藏了。

这一年大商朝风调雨顺,是个顶顶好的年景。

相较于齐家村村民热火朝天的收割景象,小南庄里也是热闹非凡,这会儿上徐嬷嬷正指挥着茶茶和齐鸣两口子帮忙收获白菜。

徐嬷嬷是个能干的,虽然最初来的那两年,因为对农活不甚了解,基本上庄子里空余的地上都被她安排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这完全是研习了之前在郎中府之时的旧习。

后来她们渐渐在这里安定下来,看见周围村民们家中栽种的蔬菜瓜果,到了夏季不用去镇上买菜就能及时吃到鲜嫩的蔬菜,徐嬷嬷这才有些些傻眼,终于知道自己那些看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是有多么的浪费土地了。

痛定思痛之后的第二年,徐嬷嬷在齐鸣媳妇儿的帮忙指导之下,带着茶茶外家找来的一个帮工,几人合力干了三天,总算是将庄子里的空地全都中上了蔬菜。

有齐鸣两口子这对资深的指导员在身边,那一年徐嬷嬷的蔬菜试验田取得了不小的收获,乐得徐嬷嬷过后走路都是飘的。

柳星竹那时候还小,等到渐渐长大了,也会跟在徐嬷嬷的屁股后面帮忙,当然基本上都是越帮越忙的,实在是这小身子完全不能自己控制。

她们住的正房的后面就是一片平整的空地,春季的时候徐嬷嬷通常都会种一些韭菜西红柿之类的家常菜,等到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应季的蔬菜过了时候,徐嬷嬷就会将土地再次平整出来然后种上大白菜。

这是一直以来的传统,再等到大白菜也已经开始收获的时候,冬天也就不远了。。。

因着今年是个好年景,不仅田里大丰收,徐嬷嬷的白菜地也是一派喜气洋洋的。

棵棵白菜长得又大又壮,远远看着就喜人。

前一天的时候齐鸣两口子就让虎子传话过来说,他们家田里的活计已经忙完了,徐嬷嬷这边要是有什么需要做的可以过来帮忙。

徐嬷嬷这会儿上正求之不得呢,她和茶茶都不是能干活的,勉强拔了两天白菜就累的气喘吁吁的,柳星竹就是个小吃货什么都帮不上忙,至于那位玄真道姑更是指望不上了,不添乱就不错了。

中午的时候徐嬷嬷整治了一桌子的好菜出来,又让柳星竹和虎子去前院里将齐老族长请了过来,大家一起吃了个便饭。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后院总共加起来就这么几个人,还老老小小的不少,基本上徐嬷嬷空闲的时候都会这么做些好吃的将人请过来。

当然除了热闹热闹之外,主要还是为了联络感情的,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徐嬷嬷的厨艺那自然是没得说的,曾经在郎中府的时候,文姨娘的小厨房里就少不了她的身影,到了齐家村,虽然各种材料什么的不如郎中府丰富,可是架不住徐嬷嬷能琢磨啊,简简单单的家常菜也能让她捯饬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就是整日里吃的柳星竹和茶茶都吃不腻,更别说外人了,玄真道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柳星竹甚至怀疑这位不一样的先生之所以会留下来,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徐嬷嬷做饭好吃的缘故。

虎子小朋友是徐嬷嬷的忠实粉丝,要不是爹娘管的紧,他恨不得天天都在柳星竹家吃饭,除了有好吃的之外,还能瞧见星竹妹妹。

自从六六退了村中的学堂之后,他每天一个人上下学很是孤单的,又天天都能看见齐大成那个讨人嫌的,更觉得每天上学堂索然无味了。

临近傍晚的时候,屋后的白菜工程总算高捷了,这一天里玄真道姑破天荒的放了一天农忙假给柳星竹。

按照她老人家的说法那叫劳逸结合,柳星竹心里翻了个白眼,怎么平时的时候没瞧见您老人家这么说呢,恨不得让她三天就能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怎么没听见她说要劳逸结合呢!

白菜拔好了要放在地上晾晒几天,这是农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之后留下一部分储藏在自家挖好的菜窖之中,另一部分则用来进行腌制,也就是腌渍酸菜。

酸菜是农人们过冬时候的最上佳的好菜肴。这个时候的古代还没有什么先进的蔬菜保温大棚,往往一到冬季基本上也就是和新鲜的蔬菜水果说拜拜的时候了。

冬日里餐桌上的菜品除了储存在菜窖之中的萝卜白菜基本就没有什么了,最多也就是像徐嬷嬷这种比较勤快的人,在夏季盛产蔬菜多的时候,将一些豆角之类的剪好了晾干收起来放着,等到冬天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干菜了。

就算是聊胜于无吧。

二日早起正好是镇子上的一、三、五集日,徐嬷嬷早早的起来整治了一家人的早饭之后,留了玄真道姑在家与柳星竹授课,她则是带着穿戴整齐的茶茶搭着前院里齐鸣两口子的牛车一起去镇上赶集。

徐嬷嬷今天除了买一些家常必需品之外,最主要的是要买两口腌渍酸菜的大缸,以往家中的人口较少,一冬天里一口大缸就够柳星竹她们三口吃不完,如今不同了,家里多出了一口人不说,昨儿齐鸣两口子帮忙拔白菜的时候还特意询求一下,是否今年徐嬷嬷在腌渍酸菜的时候多帮忙腌渍一些。

这倒不是齐鸣两口子不会腌渍酸菜或是偷懒,实在是徐嬷嬷的手艺太好了,他们之前尝过几回就念念不忘了,甚至后来厚着脸皮讨教腌渍的方法回去,也还是捯饬不出徐嬷嬷的味道。

今年他们家也种了不少的白菜,早就打算好要多腌渍一些酸菜出来,不过这腌渍的过程还是需要徐嬷嬷掌舵的,因此一听说她要去镇上赶集购置酸菜缸,齐鸣两口子自是乐意的,正好他们也趁机跟着选两口大缸回来。

一行四人慢慢悠悠的坐着牛车到了镇上,因着是集日子,又赶上各处的农人们基本上忙完了地里的活计都赋闲在家,所以今儿镇上的来赶集的人相对就较多一些。

徐嬷嬷和茶茶还有齐鸣媳妇儿一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