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汤嬷嬷翻了几翻,放回了原位道:“闲来无事打发打发时间也好,只是小姐可别玩物丧志,忘记了功课。”湘玉还以为汤嬷嬷会向冯氏告发自己呢,见此事轻轻掀过,忙不迭点头:“嬷嬷放心。”

汤嬷嬷是个爱聊天的,有机会总会和湘玉唠上一会儿,汤嬷嬷见识广,说出来的话听着舒心,讲的故事也精彩,湘玉也好奇古代皇宫里的二三事,现下有了现成的见证人,自然缠着汤嬷嬷讲讲,主仆二人常常一聊便是一下午,还伴随着清脆悦耳的笑声。

嬷嬷话瘾又上来了,许是因为在宫里谨言慎行惯了,除了回主子话,轻易也不说上几句,毕竟祸从口出,宫里人的嘴巴,一个一个皆像个闷嘴葫芦,等她出了宫,总爱聊上几句,像是要弥补多年来的缺失。

湘玉让采薇拿来一把黄花梨圈椅,让汤嬷嬷坐下,总归比鼓凳、交杌坐的舒服,汤嬷嬷笑道:“你以为我会训导你?规矩是给外人看的,咱们深宅的女人,法则章程下来,能压的背疼,一板一眼有何意思?总得过得舒心一些,看些话本不碍事,无非是一些故事,世人觉得惊世骇俗了些,我却不这么认为,人活着总得有些愿景不是,再者说男儿女儿,分成你屈从我,我高于你来,本就是不公平。”

湘玉听着这话有意思,汤嬷嬷的话里竟有些众生平等的意味,她饶有兴趣的问道:“嬷嬷这言论倒是少听说。”

汤嬷嬷挽了挽袖口,说道:“皇后娘娘常这样说,耳濡目染,我也学来几句,娘娘常说,宫女离家来宫里当差不易,做了奴婢得谨慎小心,忐忑伺候人,本就值得哀怜,皇后娘娘宫里规矩虽大,可私下里娘娘对大家极好,后宫里的人都信服皇后娘娘。”

湘玉暗想,这皇后娘娘颇具现代人意识啊,莫非也是穿来的?如若不是,那真是一个有趣的女子,湘玉真想认识一下,不过她低头看看自己幼小的身体,且身在湘地,见一面怕是难。

汤嬷嬷话匣子打开,和湘玉讲了不少皇后娘娘的事,在她的口中,皇后娘娘堪称一代贤后,汤嬷嬷讲的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给湘玉讲到天黑。

苏府沉寂了多日,趁着重阳将至,苏鸿良说一家子人去出游赏秋。

湘玉记起王维的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为四大祭祖节日之一,重阳节这天的讲究颇多。

厨房里早早备上了做重阳糕的材料,还询问了主子们喜欢米粉还是豆粉多一些,冯氏和苏鸿良都喜欢糯米和粳米粉的香甜软糯,便说多放些粉,一匣子红绿果脯是上月便置办好的,调味料厨房里都有,抬手就能用,烙花糕、蒸花糕每样都做了几屉,按照小院,每个主子来一屉,姨娘半屉。

倒不是冯氏吝啬,京城苏家就是这么个规矩,重阳等节日的吃食,小姐少爷太太老爷是一个份例,姨娘半个主子要减半给,也算是变相的敲打。

厨房的人寅时便起来忙活,平日回家去的,重阳前一日也都没回家,就在耳房里住,离厨房也近,方便早起做糕,做糕也颇费功夫,厨房的人全都忙起来,得老爷太太吃早饭时,得把花糕端上去。忙活了一早上,头上用布裹着,防止头发掉到菜里,不洁净,虽是金秋时节,忙碌起来也是出汗,杨水家的掌管厨房小半年,依旧是代为掌事,差事虽在手里,可到底不踏实,在厨房里巡视留意,生怕出了岔子。

待天色渐白,花糕上了蒸笼,很快溢出糯米的清香,烙的烙,蒸的蒸,做好后摆上碟,装上盒,也不用厨房的人送去,各院的丫鬟都在院外等着领。厨房的人把食盒一递,就算交了差事。

杨水家的颠颠地去给冯氏回话,自家忙活了一大早,总得卖个好,冯氏也给面儿,赞了杨水家的几句,厨房现今井然有序,也是她的功劳,辛苦了之类的,临走前还赏了一个镯子。

湘玉早上来的早,一会儿子出去登高,冯氏唤她一起用早饭,汤嬷嬷立在一侧,冯氏问道:“嬷嬷你看厨房杨水家的如何?”

汤嬷嬷身板立的笔直,听见冯氏问她回道:“不是一个成器的。”就这七个字,再没多一句话。

冯氏本想让汤嬷嬷析缕分条的多说几句,可人家这会子惜字如金,冯氏无法,只能又道:“嬷嬷为何这般说?”

汤嬷嬷松了一口气,她从宫里出来的,总忘不掉说话前先盘算几分,若是在宫里,乱开口得罪了贵人,死一千次都不够,她在皇后面前再得脸,在贵主们眼中,到底是个奴婢。

她不清楚冯氏的用意,杨水家的是不是冯氏的人,她都没摸清,可也得表明立场,杨水家的不是可以重用的人,让她没良心夸赞她也做不出来,只能先扔出几个字,看看冯氏反应,冯氏追问,便是她也不满,汤嬷嬷能放心的答话。

汤嬷嬷温声道:“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杨水家的是来邀功的,可她掌管厨房,本就是她分内事,委实不该过来这趟,这便罢了,太太您看这食盒,拎手上、盖子上还有些油污,想必是厨子放花糕时,手上不小心沾染上的,若她是个称职的,端给主子前,自己即便不细细查看一番,也得差人再检查一遍,能犯这样粗心的过错,可见她办事不用心、不细心,在厨房做事,细心妥当最重要。”

冯氏颔首,汤嬷嬷句句都说到了她心坎里,能发现小小食盒上的油污,且是一个观察入微的。食盒摆在她不远处,冯氏都没注意到,宫里待过的到底不一样,眼光如炬、心细如尘。冯氏本就存了一分考量试探之心,汤嬷嬷自入府来事事妥当,左右逢源,不止如此,也敢于直言,这点最难能可贵,湘玉那孩子,真是能放心交给汤嬷嬷训诲了。

冯氏叹了一口气:“我又何尝不知?杨水家的心气窄,有些贪婪,但却惹不出大事,目前厨房那无可靠的人用,之前的秦四家的嬷嬷您也见了,更不成气候。也怪我,管家这些年,厨房连个靠谱的人都没有。”

其实这真不能完全怪冯氏,厨房这摊子事不如其他的,可以放手派人,吃食上最要谨慎了,厨房里的东西,可都是要吃到主子们嘴里的,若是出事,必然是大事,所以厨房的管事都是苏家知根知底的家生子,用着顺手放心。

苏鸿良这一房从京城过来,带的下人不算多,长途跋涉,中间还得病死了几个,到了湖南当地,买了不少下人进来,可到底不如家生子放心。再者也在湖南扎根落脚十多年了,当年跟着来的老仆,一大半已经年迈,身子不好做些闲差,新的一茬人,拔尖的少。

连苏鸿良自己都说,当时自己谋算错了,本以为在湖南外放个三五年便能回京,当时只顾着挑老成持重的,谁知待上这些年。

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冯氏也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挑拣些可用的。

苏府宽宥,家生子也允许各人带着姓氏,杨水、秦四皆是本名,前面带上苏姓便可,所以外人一听,也分不清谁家生谁是新进的。

汤嬷嬷听冯氏诉苦,缓缓说了一句:“老奴倒是有个法子,只是怕太太不应允,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51章 7。12|

冯氏和汤嬷嬷诉苦,本就是希望她能出个主意,冯氏接道:“嬷嬷见多识广,想到的主意必然比我的要好,嬷嬷但说无妨。”

汤嬷嬷点点头,字斟句酌的说道:“正如太太所言,掌管厨房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太太为何不写封信,求京城的苏老夫人襄助?”

冯氏蹙眉:“这恐怕不妥,我执掌苏府后宅诸事,可连一个厨房都管不好,还得千里迢迢找老夫人帮忙,这不是显得我懦弱无能吗?”

汤嬷嬷不赞同冯氏的想法,不过闲聊起来本就是各抒己见,汤嬷嬷有信心自己能说服冯氏:“太太此言差矣,若太太去求苏老夫人帮忙,只会更得老夫人的垂爱。”

汤嬷嬷这话让冯氏好生疑惑,她见汤嬷嬷还站着,忙让丫鬟搬凳子过来,汤嬷嬷也没推辞,顺势坐下了,汤嬷嬷又道:“太太您想,京城苏宅得力的婆子不少,挑一个送来湘地不过举手之劳,老夫人见您亲近她,有事找她相助,自会感念到底是一家人,一点也不生分,再者说,咱们府里的情况,老夫人都晓得,都是京城苏府出来的,每年递着信,可用的人还不在老夫人肚子里?这本就不是太太的过失,若太太强撑着不提,待有一天裹出了乱子,那时候才受埋怨呢。”

汤嬷嬷一口气说了这些话,有些微喘,歇息了一会儿又道:“奴婢托大嘱咐太太一句,太太谨记,出了差池不要紧,要懂得补救,好在杨水家的没惹出事端来,一切还来得及。”

汤嬷嬷没明说,可冯氏心里清楚,厨房的管事,忠心可靠最关键,那杨水家的,眼里贪财,不是一个守得住的,苏鸿良官场上树敌也不少,倒不是冯氏杞人忧天,如若有人起了坏心肠,买通了杨水家的,那后果才是不堪设想。

冯氏听进去了汤嬷嬷的话,准备修书一封寄去京城,心道还得找个错处撸了杨水家的权柄。还没等冯氏去寻,杨水家的便自己撞上来了。

每年的花糕,苏家人吃完后从没出现过问题,可早上吃完糕,湘玉便腹泻不止,冯氏安慰了两句,以为是小孩子肠胃弱,吃多了闹的,谁知冯氏赵妈妈一行人也闹起肚子来,一人如此是巧合,可人人皆如此,便是有问题了。

冯氏招呼秋红过来,这丫头不爱吃糕,今日一口没沾,此刻稳稳当当站在冯氏面前,冯氏捂着肚子,说道:“快去二门让人请大夫,再者你去各院绕绕,看看都是什么情境,回来和我回话。”秋红应了一声赶忙去了。

秋白在外面捂着肚子哎呦,见秋红小跑着出远门,在后面问道:“秋红你去做什么?”

秋红说了一句“请大夫。”

秋白两腿发软,太太赏了花糕给大家吃,她有心事没吃几口,也不知糕里放了什么,这么折腾人,她趁着满院忙乱,小跑着去了三小姐那。

秋白也没去院子周围,就是在通向湘雪小院的小路上,没多久就见一个小丫鬟过来,她忙拦住:“好姑娘,你帮我去唤一声春花姐姐。”说罢悄悄往小丫鬟手里塞了一个钗子。

小丫鬟看了一眼,就是普通的银钗,可是她琢磨着,自己有个银钗,两个都融了再添点银子,可以打个银镯子,反正就是跑个腿的功夫,也不耽误差事,还能落下一个钗子,甜甜脆脆应了一声就往回跑。

秋白也不敢在路上等着,往前走见到一棵白蜡树,索性躲在了树下,往外面张望着,肚子里一阵阵翻腾,她也顾不得这些。

春花走出来见路上没人,刚要回去秋白窜了出来:“春花姐姐,是我。”春花被她吓了一跳,手里提的食盒差点扔掉:“怎么这么不稳重?匆忙找我有何事?”

秋白说道:“春花姐姐没吃花糕吗?我们院里可都在闹肚子了。”春花瞥了秋白一眼,见她脸上苍白,还冒着虚汗,摇头道:“我们小姐不爱吃甜食,万姨娘喜爱糕点,且只有半份,小姐说怕是不够分的,便让我把食盒提去勤香院。”

秋白闻言,一双手扒在食盒上,惊得春花后退了一小步:“你今天这是魔怔了?”秋白说道:“姐姐别去送了,这花糕怕是不干净,吃完闹肚子,太太已经派人去请大夫了,估计整个后院都得鸡飞狗跳,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听了秋白这番话,春花拿不了主意,想了片刻说:“你且先回去,我回禀小姐,有决断了去找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