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家-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踩踏过去,发出绝望的哀嚎。
    一个年迈的老妇人,颤巍巍的拄着拐杖,一边往室外跑一边声嘶力竭的叫着,她的脸上流露着惊骇和悲愤的表情。在她的前面,奔跑着一男一女两个壮年人。然而,这一男一女却对身后的叫喊置若罔闻,脚底下飞快的只顾着自己逃命。老妇人徒劳的叫了一阵之后,终于绝望了,不再往前跑,而是静静的站在院子当中,任由那噼啪断裂和倒塌的房舍,轰然倒塌在她身上,将她瘦削的身体无情的埋葬……
    城门口此时也是一样,在大地剧烈的摇晃当中,历经千年风雨不倒的清源郡城墙,亦开始出现一丝丝的裂纹。伴随着大地的摇晃愈发激烈,城墙上的裂缝亦越来越大。终于,在城门口拥挤着出城的一些人受不了这样恐惧的气氛,癫狂的叫喊着,红着双眼不顾一切的推开阻挡在自己面前的人,或者将他们狠狠的踩在脚下,自己拼命的向城门口靠近。人性当中最丑恶的一面,在灾难面前表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大地的剧烈震动,城内的主干道和各条坊间的青石大道,都开始出现巨大的裂缝。有的地方甚至开裂出宽达几丈,深不见底的口子。一时间,城内四散逃命的民众,被强大的自然力量,分割成了无数段无数块。人们前进不得,后退不得,只能绝望的坐在地上哀嚎哭叫……
    再接着,越来越多的木质和石质建筑,终于承受不了大地剧烈震动和扭曲带来的毁灭性的破坏力,开始轰然倒塌。站在城中主干道上的民众还好,因为主干道宽达数十丈,两边的房舍即便都往中间倒塌,也不至于完全覆盖住他们。而在各条相对窄一些的坊间里的百姓便没有那么好运了,伴随着噼噼啪啪和轰轰隆隆的断裂与倒塌声,总会响起一片绝望的惨嚎。那些坊间的百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黑压压的建筑向他们压下来,无助而又惊恐的哭泣,随即被那重愈千钧的建筑压得不成人形……
    那一对舍弃老妇人从家中奔逃出来的男女,此时也正好跑到一条坊间。在他们的两边,正好是这一条坊间最高的两栋建筑。而且,前面的道路因为逃难的人群实在太多,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了。这俩人见状,男的绝望的叫喊着,女的疯狂的撕扯着,想要分开前面的人群。然而这个时候,他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因为两边的两栋高大建筑,已经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他们倒塌了下来,那个男人甚至能看见倒下来的那栋建筑上面,一根因为断裂而显得甚至锋利的木柴,正好对着他自己的天灵盖………………
    当然,面对灾难,虽然更多的人只能自顾着自己,却也有那样一小部分无私的人,想着的是如何挽救别人的性命。譬如前来传信的那些飞骑信使,他们传完开城门的禁令之后,地震已经开始,他们已经无法赶回郡府复命。于是,他们便想方设法的想要让更多的百姓出城。眼见着城门被蜂拥逃命的百姓阻挡,他们竟然主动冲上去,帮着一些还没有逃命的城门兵丁维持秩序。非但如此,他们还将自己的健马也让了出来,让那些老弱孕幼坐上去,又请人在两边搀扶着出城避难……
    剧烈的震动还在持续,清源郡的城墙裂开的缝隙越来越大,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始轰然倒塌,扬起高高的灰尘,然后,这些灰尘又在猛烈的黑风肆虐之下飞快的消散。城墙四周每一边的三个城门,上方的城砖已经开始嗖嗖嗖的向下掉落。不时有逃命的百姓被从上面掉下来的沉重的城砖砸得头破血流,倒在地上生死难料,随即又被汹涌的人群踩踏。
    然而奇怪的是,一直站在城门口维持秩序,帮着百姓们逃难的这些人,却始终没有一块城砖砸落在他们头上。甚至有一次,一块城砖明明就要砸中一名飞骑的脑袋,这名飞骑却突然被拥挤的人群推着退后了几步,然后那块城砖便砸在了一名不听劝告,拼命挤上来的壮汉头上……
    ……………………
    大地剧烈的震动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之后,终于慢慢的归于平静。而这时候,也已经有约莫二分之一的百姓,总算从惨重的灾难当中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他们心有余悸的望着身后不远的城池。看着它的城墙一段一段的倒塌得干干净净,看着方才还巍然耸立的清源郡城,慢慢的向地下陷去,无数失去亲人的人,悲伤得不能自已,捂着脸庞失声痛哭起来。
    四天后,清明王朝收到清源郡邻郡清河郡的八百里加急:
    “清源郡突发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地震,死亡失踪十一万六千余人,千年古城清源城也陷入地下,从此不复存在……”
    当收到奏报的那一刹那,大朝之上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第一三八章 苦涩的赏赐
    第一三八章苦涩的赏赐
    晴明王朝的当朝皇帝,在再三确认清河郡送来的消息无误之后。、QunabEN、怔怔的发愣了足足一炷香的时辰,然后便面陈似水。先是命人去将御书房当中沈慎卿的那份奏章寻找出来,随即又阴冷的打量着朝堂上站着的那一帮大臣。足以杀人的目光,在钦天监几名主事的脸上来回的游弋,吓得几名钦天监的主事面如土色双腿发颤,最后终于承受不了那强大的压力,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叩头不止……
    很快,前去寻找沈慎卿奏章的太监,便双手举着黄绸铺垫的托盘,一路小跑着进了大殿。战战兢兢的想将那份奏章递给当值的太监,由他转呈皇帝。没想到盛怒之下的皇帝已经坐不住了,冷哼一声站起来,一把粗暴的推开当值太监,直接伸手抓过了托盘里的奏章,再一次展开细细阅读起来……
    良久之后,皇帝的脸再一次抬起来面向朝堂上的大臣。这一次,他的脸色更加阴沉,双目当中闪动的杀机更是掩饰不住。就在所有大臣都在揣测谁将要倒霉的时候,果真听见皇帝指着地上跪着的几名钦天监主事,咆哮着开口道:
    “殿前侍卫,将这几个酒囊饭袋拖出午门,就地斩首!不,凌迟处死!”
    跪在地上的几名钦天监主事闻言,浑身一软,当场便有俩人晕死过去。还有俩人神经或许要大条些,没有晕过去,却已经尿了一裤子。一股浓烈的骚味,让离他们比较近的几个大臣不自觉的远离了几步。也不知道是嫌那味道难闻,还是想要撇清和这几个人的关系……
    用最残忍的手段处理了几名钦天监的主事,清明皇帝的盛怒却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在这样的时候,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当下,他那双择人而嗜的眼睛,再一次在一众大臣的脸上游弋起来。而下面的大臣们,则一个个拼命的将头低得不能再低了,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天子,步上钦天监那几个倒霉主事的后尘。要知道,当那份来自苏皖郡的预警奏章送到朝堂上的时候,这里面的大多数人,可都是嗤之以鼻,力劝皇帝不要相信的……
    看着这些大臣们极力逃避自己的目光,清明皇帝心中的怒火更盛。方才他之所以用那样的目光扫视一众大臣,只是希望他们知道自己犯下了多么严重的错误甚至是罪行,从而积极的想办法弥补。要知道,这时候清源郡可还有近十万百姓无家可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呢……
    没想到这班鸟大臣竟然是这般表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救灾方略。那一刹那,清明皇帝心中再次涌动着杀机——这样一群没用的废物,留着做甚?干脆统统杀了干净……
    呃……这个想法很诱人,却绝对不能付诸行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呐。就在皇帝快把自个儿憋疯了的时候,终于有人站出来奏报道:
    “陛下,当务之急,是尽快传令清源的周边各郡,命各郡尽快调拨粮食和衣物,先保证清源郡难民的温饱……”
    清明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总算有个站出来说话的了。回头一看,却正是那个因为发现了沈慎卿这个人才而被提拔的户部黄侍郎。心中不由又是一堵,人家为朝廷引荐了那样一个能够预知天灾的鬼才,自己却没有重视。在已经得到了地震预警的情况下,竟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活生生让十多万民众在这惨重的灾难当中丧生。可以说,此次灾难,他这个皇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皇帝是什么?皇帝是天子,是九五之尊,知错改错,但是绝不认错。所以他方才杀了那几个当初反对得最为激烈的钦天监主事,以免在民众当中落下口实。这之后,就该考虑如何善后了……
    听了黄侍郎的谏言,清明皇帝的脸色终于好了些,轻轻的点了点头,接着便命令户部全力救援灾民,即日便开始准备向清源郡运送粮食、药品、衣物等生活必须的物资,以及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毕竟清源郡周边的郡县都不富裕,救济一时或许没有问题,若是想要长久的持续下去,直到这些灾民能够自力更生。没有朝廷户部的支持,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末了,他又命人到苏皖郡传旨:将沈慎卿由正六品的宣抚使司佥事,升为正五品的钦天监监正。同时,赐爵云骑尉,赏银两千两,以示朝廷对他和他那位“鬼谷子”师傅,对这次准确的天灾预警的奖励。考虑到沈慎卿不是进士出身,不能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因此,钦天监这个本来就没什么权势的监正职务,他还只是遥领。整个封赏,最诱人的便是那两千两白银和那个云骑尉的爵位了……
    或许,这区区两千两白银和一个云骑尉的爵位,在皇帝和朝堂之上这些大人们看来,实在有些微不足道。可对身在萧家庄的沈慎卿和萧惠欢来说,却无疑又是一件大喜事。在如今的他们俩看来,若是真的领了一个手握实权的差事,那反而不美。实权实权,那总得有些事情干才叫有实权吧?若是一天到晚都被那些烦人的案牍劳形,又不能贪污受贿,俩人哪儿有时间来发家致富?像现在这般多好?真正的名利双收,光拿钱,什么事都不用干。呃……起码不用刻意的去干什么,没有丝毫风险……
    因此,当传旨的太监在苏皖郡的官员带领下,找到正在萧家农庄里,观察着杂交水稻进展情况的沈慎卿和萧惠欢,宣读了皇帝的封赏圣旨之后。俩人当即便欣喜万分的接了圣旨,然后热情的邀请传旨的官员和太监,到农庄内歇息奉茶。这期间自然少不了打点一番,从封赏的银子当中拿出百十两作为孝敬,让传旨的官员太监们大为满意。
    怕不怕这些官员和太监的谗言是一回事,会不会做人,能不能让自己的关系网更广阔一些,这又是一回事。沈慎卿虽然年轻,可是在沈府这样的商业大鳄家中长大,耳闻目濡之下,那可是深谙此道的,当然不会吝啬这区区百十两银子。
    然而,沈慎卿和萧惠欢俩人,之所以开开心心的收下这样的封赏,是他们都本能的以为他们的预警已经生效,而且朝廷也已经采取了应对的措施,避免了无辜百姓的伤亡。要不然,怎么会送来如此可观的封赏?
    可是当陪着传旨的官员和太监奉茶的时候,无意从那传旨太监口中得知,朝廷在收到沈慎卿送呈上去的预警之后,竟然先是百官分成两派,质疑这份预警的权威性和真实性;随后又是钦天监那几个可恶的主事和皇帝扯皮,最后逼得皇帝不得不暂时搁置了那份预警,以至于朝廷没有采取任何应对的措施,让清源郡的百姓蒙受了沉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