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茂侯门-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告诉真定,说只要他肯娶自己孙女,赵家往后就站定了真定这一边。”

“……”卓昭节忽然想了起来,两年前在怒春苑里觐见义康公主,当时驸马赵邝在旁,说了几句客气话,提到赵式想念游若珩。而自己由于根本没听游若珩提过赵式,照着想象敷衍,说赵式“清正廉明,风仪雅望,实使人心向往之”,当时义康公主笑出了声,那会卓昭节还不明所以,这会可算是明白了:这赵式什么风仪雅望,根本就是个直来直去的脾气,半点儒雅不沾边!【注1】

宁摇碧继续道:“这赵式这么不会说话,太子妃担心往后赵家自恃功劳,就借机也敲打他一回。”

本来若是真定郡王就这么娶了赵萼绿,往后登基,那赵家确实自矜有从龙之功。但真定郡王稍有起色就先冷落赵家,等赵家疑惑惶恐了,跟着再说一番对赵萼绿乃是真心的话,既敲打了赵式、让赵萼绿对自己更加的死心塌地,也是连消带打的把赵家之前的功劳不动声色之间化去。

毕竟人总是这样的,原本十拿九稳、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旦有镜花水月的可能,惊怒惋惜之余,忽听有一线生机,对这给予一线生机的人的感激往往是喷涌而出【注2】,即使这线生机比之从前大有不如,也格外珍惜。

所以赵家这份从龙之功,被太子妃嘱咐真定郡王对赵萼绿一冷淡,不但搅没了,甚至还趁机向纪阳长公主卖了个好——长公主最心疼宁摇碧,让未来的赵皇后记住了宁摇碧的好,长公主知道后,怎么会不把太子妃此举记下、甚至于投桃报李?

卓昭节听完宁摇碧抽丝剥茧的分析,叹了口气,道:“我如今相信即使太子登基,只要有太子妃在,也未必能把延昌郡王扶上储君之位了。”

宁摇碧淡笑着道:“实际上当年咱们父亲扶持真定郡王,很大的程度就是看中了太子妃的精明能干,不然当时真定郡王怎么看都是不如延昌郡王的。”又道,“千秋宴的席上,我仿佛听赵萼绿把劝说时大娘子出阁的事情托了你?”

“是呢。”卓昭节忙问,“这件事儿可是有什么讲究?”

“没什么讲究,只不过如今已经无需你操心了。”宁摇碧似笑非笑的道,“千秋宴结束之后,太子妃不是邀了长乐表姑一起走的吗?你以为她只会说唐澄这件事情?连赵萼绿都晓得的时、苏两家的争执,太子妃岂能不知?又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你看着罢,太子妃定然已经私下里劝说长乐表姑答应让苏宜笑另寻借口过门、而不是非要迫着时大娘子出阁了……这种现成送人情给时家的机会太子妃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卓昭节听得半晌都作不得声,道:“这真真是一步三算了。太子妃……着实是不容易。”

“要想母仪天下,万民景仰,岂能毫无代价?”宁摇碧却是淡淡一笑,不以为然的道。

九月过后就是十月,按捺着性。子安胎的日子最是难熬。可难熬总也有熬过的时候。

到了十一月,便是古盼儿生产的月份。这时候卓昭节自己是七个月的身子,担心若去娘家探望,一来不宜,二来反叫娘家为了自己分心,就只让人日日到敏平侯府跑一趟,打探消息。

因为古家和卓家同在长安,古盼儿在婆家景遇也不坏,游氏和大夫人、赫氏都能照拂,比回娘家待产能够照顾的人还要多,所以还是在婆家生产。由于这个缘故,游氏到雍城侯府的次数少了许多。但隔三岔五的总也要跑一趟,看过脉案、问过近日身子是否适宜才放心。

这么两头跑,虽然出入都是马车,游氏也是眼见儿的瘦了下来。

卓昭节心疼母亲,就劝说游氏少来看自己:“冒姑姑在这儿,祖母亲自遣了身边嬷嬷每日过来代我打理这府里的事情。得空还有十娘过来陪我说话,我也好好儿的,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地方。倒是母亲这样来回的跑,叫我担心。”

游氏喝了口参茶,才缓过口气,道:“你说的这话倒是轻松,等你往后自己做了娘试试?便是晓得你这儿没事,不亲眼来看看,我哪里能放心?何况左右也就这么几日罢了,等你嫂子生了,我便好松快些辰光。”又感慨道,“亏得你的日子是明年,不然凑在了一起,我倒不怕旁的,就怕冷落了你八嫂,叫她心里委屈。”

这话的意思就是若媳妇和女儿同时生产,游氏定然更着紧女儿,宁可叫媳妇埋怨了。

卓昭节抚着腹部心头一酸,道:“我当真没事,母亲这么两日就瘦成这样,我看着实在难受,这样又怎么安胎呢?”

“你……”游氏还要说什么,外头忽有人急急来报:“世子妇、游夫人,外头敏平侯府来了人,道是府上大夫人打发来的……”

下人说到这儿,卓昭节与游氏都吃了一惊,忙问:“可是要生了?”

那人道了一个是字,游氏顾不得和女儿多说,匆匆叮嘱了一句放宽了心怀好生安胎,就把才和了一口的参茶丢下,三步并作两步的跟着来人出府回家。

【注1】此段填的坑,参见“盛世风流在长安”卷,第三十六章“真定郡王”。

【注2】失去才知道珍惜的心态。其实就是太子妃利用了一下失而复得的欣喜——先让真定郡王疏远赵萼绿,让赵家做好了他过河拆桥的准备,然后借着宁摇碧的沟通娶赵萼绿。于是赵家一高兴,把自己的功劳给忘记了(这里有个面对强权时候的大众心理,得空我在作品相关说下吧),还对这母子两个怪感激的……

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开

到了傍晚的时候,被卓昭节紧跟着游氏打发去敏平侯府听消息的纪容回来报喜,道是古盼儿产下一女,母女平安——由于是四房第一个嫡孙女,已经有两个嫡孙的游氏和卓芳礼对这个孙女喜欢得紧,当场由游氏定了乳名畅娘——这畅字自然是因为十一月别称畅月的缘故。

卓昭节听说之后,也十分喜悦,亲自点了丰厚的贺礼,令阿杏和阿梨送去。

古盼儿传出孕讯的辰光与赵萼绿差不多,畅娘诞生后两日,真定郡王府也传出喜讯,赵萼绿由太子妃、义康公主亲自守着,顺顺利利的产下来一子。是为太子嫡长孙。

帝后闻讯皆是大喜,赏赐流水也似送进真定郡王府不说,甚至于圣人欢喜之下,与淳于皇后议起了为赵式封爵的事情。

这风声才传出,朝野议论之声顿时铺天盖地——若说真定郡王这两年已经颇有根基,那如今因着嫡长子的诞生,却是真正羽翼已丰、即使如今太子就登基,也难以摇动他的地位了。

尤其是延昌郡王至今无所出的情况下。

而帝后要为赵式封爵,这摆明了是为真定郡王未来的储君之位再行巩固。

虽然奏本中有几本表示因孙女诞子而获爵,实在荒谬。但帝后决心已下,非群臣所能阻止。更何况人都看得出来,至少在帝后还在时,真定郡王的太孙之位无可摇动,重臣们都有眼色的很,即使心中反对,至多不言语——就算不担心得罪了帝后,总也要为子孙留条后路,免得往后真定郡王登基了算帐。

所以真定郡王府大摆满月酒席的次日,封赵式为康乐伯的圣旨就下了来。

自此,真定郡王一派迅速壮大,车水马龙一路排到十六王宅外,都是想方设法拜访、求见真定郡王之人。

而与真定郡王密切的人家,如雍城侯府,亦是身份不足以直接见到郡王者的选择。从十一月起,每日里雍城侯府收到的名帖几乎要拿筐来装。

宁摇碧对这些拜访之人挑挑拣拣的见,即使如此,每日里也鲜再有辰光看书。他怕卓昭节劳累,对女眷们试图通过卓昭节攀谈却是一概拒绝,为此不惜请出长公主发话,不允许任何人打扰卓昭节安胎。

在这样的繁忙里,这一年也渐渐到了末了。

不管怎么说,局势总是朝着真定郡王有利的这方面发展。所以这个年卓昭节虽然拖着笨重的身子,过得也极放心。

除夕之夜的守岁,长公主担心卓昭节身子已经沉重,若到长公主府去,虽然就隔一道角门,然而路径满了雪,扫过亦是湿滑。长公主本来就不是非常重视繁文缛节的人,权衡之下,就命宁摇碧留在雍城侯府陪着妻子。只把雍城侯与宁娴容叫去长公主府陪伴自己。

这一夜,窗外风雪呼啸,夹杂着清脆的爆竹声响,屋中却被地龙烧得犹如融融春日之时。窗下几盆暖房里栽培的月季散发着甜腻的芬芳,夹着一旁香炉里袅袅升起的升霄香,混成一片旖旎软糯。

夜深人静,宁摇碧轻轻揽过微露疲色的妻子,小心的将她头靠在自己肩窝处。卓昭节以额抵住他腮侧,听着滔滔风雪声与接二连三爆竹声中隐约的心跳,只觉得说不出的心安。

虽是雪虐风饕,此一室却似正春暖花开。

照着此时的风俗,正月初二,宁摇碧请示过纪阳长公主和雍城侯,陪着卓昭节回了娘家。随行的车马浩浩荡荡,因为考虑到雍城侯府人丁的单薄,宁摇碧决定让卓昭节在娘家生产。是以车马中装的不仅仅是年节贺礼,更多的是两人的随身之物。

敏平侯府这边是早就准备好了,游氏思来想去没有让女儿住已经习惯的镜鸿楼,而是另外打扫了镜鸿楼附近的一间院子。这院子景致远不如镜鸿楼,然而胜在院中屋子非楼非阁,便于卓昭节如今出入。

庭院里除了修整平坦的青砖外,也没什么假山之类的装饰,只在人不去到的角落里种了些草木。因是冬季,大抵被雪掩着。

宁摇碧亲自扶着妻子的手,从侧面的回廊绕到正屋,屋中地龙是早就烧好了的,迎面的八折琉璃屏上烧着栩栩如生的可爱孩童,追逐嬉戏,大大小小布满屏上,正是应景儿的百子千孙屏。

屏风下紫檀木云母榻畔却是一盆搬进来的红梅,正恣意怒放,芬芳满室。

游氏给回家待产的亲生女儿备的屋子,那当然是用尽了心思,处处照着卓昭节的喜好习惯来。

两人略看了看都十分满意,在屋中少坐,换了外袍,就复去念慈堂里给长辈们请安。

到念慈堂,游氏摆手就免了卓昭节的行礼,道:“你如今这个身子能行个什么礼?这些都不要管了。”又说,“你如今要多走动走动,不过这样的雪天,往后还是不要出院子的好。你那院子的回廊上,我使人都通了地龙,且又垫了锦毡,软的,不伤脚。你可以在那回廊上来回走。”

游氏拉着女儿絮絮叨叨,还是头一次把宁摇碧晾在一旁。宁摇碧也不生气,却是认真听着游氏的话,预备回去之后一件件的约束好卓昭节,免得她忘记或躲懒。

正说话间,古盼儿的乳母孙姑姑由人打着伞,抱着一件裘衣进来。游氏见状诧异的问:“怎么把畅娘抱过来了?路上冷着了她怎么办?”

孙姑姑行了个礼,忙道:“夫人请放心,畅娘子健壮着呢。少夫人又令婢子拿这火狐裘裹了,路上都没着风。却是这么回事,今儿个早上少夫人起来有些伤风,担心过了病气给畅娘子,所以让婢子把畅娘子抱来,求夫人照看几日。”

游氏闻言,这才神色略缓,叫泉鸣把畅娘接过来,轻轻解了外头的裘衣,露出里头的襁褓。但见襁褓内一张粉嘟嘟的小脸儿,正闭目睡着,呼吸匀净,面色白嫩中透出红润来,的确是个健壮的女婴。

卓昭节还是头一次看到自己这侄女,她如今自己也即将为人母,正是对普天之下小孩子最有爱心最有耐心的时候。伸长脖子看了片刻,想抱一抱又怕自己如今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