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海生走到正在织的网前,网已经织了一小半了,拿起来一看,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这网的网眼真的是如同他记忆之中那样的小,小到筷子头都穿不过!
    这样小的网眼,在水中让水一泡,重量一扯,刚出几天的小鱼苗都跑不掉!
    后世的鱼虾越抓越少,跟这种网有着重要的关系,除此之外,就是电鱼和炸鱼了。
    赵海生知道自己得做点什么,炸鱼和电鱼他现在还管不上,但是这鱼网他倒还能想点办法。比如说,说服钟广把这网的网眼弄大一点。现在这网才刚刚出现,如果从刚一开始就把这网眼弄大一点,接下来的鱼网很可能就会用样的样式,说不定自己就能为这大海保存一些希望。
    打定了主意之后,赵海生走到钟广和王铁身前,也坐了下来,想了一会才开口说:“广叔啊,你看这网的网眼是不是太小了一点?”
    钟广一愣,好一会才说:“海生,你这是什么意思?这网都这样,我从别的地方学来的,别的地方都是这样大的网眼。”
    “呵,这个我知道,可是我想这样的网眼其实没有必要。”赵海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啊?”赵海生这一说,钟广就更加不明白了。
    “你想一下,这样小的网眼的网,一拖过去连那小鱼苗都肯定逃不掉,这抓下去这鱼可就要抓绝喽。”赵海生解释说。
    赵海生这一说,钟广和王铁的脸色都不由得凝重起来,他们知道这个问题是很可能发生的。他们一辈子都跟这大海打交道,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后果。
    “海生说得没错,这网眼似乎是小了点,咱们可不能把这鱼虾都抓绝了,到时儿孙辈没得吃可会戳我们的背脊的。”王铁想了一下,发现赵海生说得实在是很有道理。
    “你们说得都对,可是这网……”钟广犹豫着说。
    赵海生知道钟广犹豫的是什么,毕竟他去学做这网的时候这网眼就是这个样子,总不能到自己的手里就变个样吧。
    可是赵海生这个时候可管不了别的,他只想着为这后世的海留点种子,于是紧接说:“现在咱们海潭镇的这种网还没有流传出去,就只有钟叔你在做,你把这网眼弄大一点,我想后来的人也就都按你做的样子去做。这样一来,咱们的后辈子孙也就多了一口饭吃,这是大功德的事情啊。”
    “这样吧,钟广,先不管别人的怎么样,我的两幅网,你就给我弄大一点的。这网眼弄这么小,到时抓起来的小鱼我们也不能吃不能卖,对不对?正如海生所说的那样,既然这样不如给后世留口饭吃呢。”
    赵海生眼定定的看着钟广,其实这件事情上他并没有多少决定权,他只能提个建议,用不用那可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钟广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才拍了拍在腿说:“行,就按你们所说的那样,这网我们就改改网眼!”
    赵海生这一下松了一口气,这事情只要钟广答应下来了,那可能真的就会小小地改变一下历史。
    其实,赵海生的这个提议真的改变了历史,由于钟广在这一片地方织网这个行当上是首屈一指的的人物,他织出这种大网眼的拖网之后,其后所有的拖网也都按照这个标准来织,真的是“放”过了不少还在成长之中的小鱼苗,十几年之后的这一片大海虽然鱼虾不可避免地大量减少,但是并没有出现后世那种“绝种”的局面。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赵海生也松了一口气,闲聊了几句之后,抬起头发现海水已经退了下去,他站起来拍掉屁股上沾着的沙子,对王铁和钟广说:“我下海去玩玩。”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十三章 沙蟹和夺命拦头水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4 本章字数:2149
    赵海生没有把鞋子脱掉,而是穿着胶鞋直接下海。这海里随时都有可能踩到尖利的贝壳之类,所以还是穿着鞋子比较安全。
    海水已经退到看不见的地方,极目望去也只能看得到一线淡蓝色与天相接。
    走到一条沙带,赵海生看到一堆堆的凸起的小沙堆,他知道这些沙堆底下可是一只一只的沙蟹!他的童年时光之中可有相当的一部分时间都与这种小蟹相伴度过。
    蹲下身子,赵海生用手三下五下就挖出一个沙蟹。沙蟹不大,只有成年人的大姆指头那样大,蟹身是圆中带方,有两个发达的钳子。这种蟹不好吃,也没有人会吃它,在他们村子里这种东西倒是一种特好的肥料。把这东西堆到粪池里泡上一段时间再埋到地里,绝对是最佳的天然绿色有机化肥。
    其实这个时候化肥还基本上没有使用,农村里人就用这种蟹或者小鱼小虾什么的扔到粪池里泡上一段时间来做肥料。
    不过,这种沙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种绝好的玩具。这种蟹虽然有钳子,但是基本上不会咬人,就算是咬了也不痛,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蟹把它挖出来之后就算你把它扔到地上它也不会跑,因为这种蟹的特点就是一沾地就本能地挖洞。
    挖洞的时候也很好玩,一边旋转着一边往下挖,就象是一个钻头一样往下钻,一股一股的沙子就冒了出来,但是这种蟹的洞也不会挖很深,很容易就重新把它挖出来,这种年代的小孩子没有什么玩具,这种沙蟹就是最好的玩具了。
    玩了小半个小时,赵海生才放过这个游戏,真的是充满了童年的回忆。赵海生发现回到这个年代之后,他的心里多了很多童心,似乎巴不得把所有童年玩过的乐子再玩过一遍!
    站起来之后,赵海生打量了一下周围,走到一些还积着水的小坑边。这种小坑不是泥,是沙,在这种地方有一种叫沙白的贝壳,这种沙白其实是一种很好吃的贝壳。拿出裤袋子里的一个塑料袋,找了一会,赵海生就从沙子里捡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沙白。现在的海里还很多这种东西,而且现在吃的人也还不太多,捡了一会沙白之后,赵海生又在找到了一些大脚趾般大的“鸡那雷”和小指大、手指长的“泄筒”,这可都是他今天晚上的晚餐!
    不知道过了多久,下意识地提了一下手里的袋子,觉得有点沉,赵海生知道今天晚上的口粮是差不多了,慢慢地直起腰,无意之中向前望去,却隐隐约约看到岸边似乎有几个人影在挥着手,看样子是冲着自己来的呢。
    赵海生也举起手来,和岸上的人挥了几下,打个招呼,然后扭了一下脖子放松一下。
    这一扭不要紧,马上吓了一跳,赵海生马上拎着袋子撒脚就跑!
    因为他已经看到在自己的左右两侧,白茫茫的水线已经赶到前头去了!
    不知不觉之中赵海生刚才已经离开了岸边有几百米,再加上海床本来就软,跑起来很不受力,直到赵海生拼了老命跑了二十分钟才跑到了岸边,他刚到岸边,那海水就“咬”着他的脚跟就扑了上来。
    手里的胶袋“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赵海生双手叉着双膝,弯下腰去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刚才的那一阵狠跑可把他给累坏了。
    喘了十几口气、最终平复下来之后赵海生才有点后怕地转身看向大海,海水就在他跑到岸边的短短的十几秒之后就已经涨了起来,波浪轻轻地摇晃着,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凶险。但是赵海生的心里却不由得涌起一股后怕,别看着没什么,刚才他如果迟一点发现的话说不定就丧身大海了。
    这种涨潮的方式在他们这里叫“拦头水”,杀人于不知不觉的拦头水!
    所谓的拦头水就是海水涨潮时不是一条线平行地上来,而是先从两边开始,然后再中间,是一个“n”字形的,即潮水的两边已经涨到了岸边但是如果你刚好在中间的话,那么你就根本不会注意到潮水已经开始涨了,到你发现的时候很可能就已经晚了。
    刚才赵海生就差一点中招,幸亏他还算发现得及时,但是就算是这样也让他吓出了一身“热汗”!要知道,最近几年一直有听说有人被这种拦头水困在海里甚至会没了命。
    在古老的传说之中,这是海神要夺人命,会游泳就能逃得了?在这海边长大的,有几个不会游泳的?但是却还是不时传出有人死在这种拦头水之下!
    所以就算赵海生在这海沙村是真正的浪里白条也禁不住后怕!这种敬畏来自于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更何况他可是重生而来的,对大自然的这种敬畏就来得更重几分!
    “我X,你这小子,还真是大胆啊。”王铁走到赵海生身边,大声叫道。
    “一时忘记了,呵呵。”赵海生的还没有平静下来,他刚才真的是有点被吓到了。
    在海边长大的他也是游泳的一把好手,但是越是这样他就越明白这海里可是凶险的地方,特别是这种拦头水真的是可怕的东西,再说了,最容易淹死的往往不是不懂水的人而是懂水的人,所谓善泳者溺,说的就是这个。
    “以后还是得注意点,这海看着没什么,可是凶险得很呢。”王铁严肃地说。
    赵海生认真地点了点头,正是象王铁这样的和大海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人才更加明白这大海的凶险。
    不过,赵海生和王铁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在海边长大、在海上讨饭吃的人都有着宽广的心胸和豁达想法。这大海哪一年不得死人的?
    真死了,也就死了,还能怎么样?
    休息了一会,由于王铁还要在这里监工,赵海生自己就提着袋子里的东西一个人往家里走。时间已经差不多,现在赶回去,刚好是晚饭的时候。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十四章 沙白泄筒野菜香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4 本章字数:2470
    到家的时候,赵海生先是把袋子里的沙白、“鸡那雷”和“泄筒倒在一个盆子里,加上清水和一小把盐,这是让它们把泥都吐出来,这样煮的时候才不会有沙子和泥巴,整个过程至少得一个小时。
    把这些弄好之后,赵海生慢悠悠地向着村子外走去,他得去菜地里摘条丝瓜,一会用来煮沙白汤。
    海沙村是前田后海,在农耕社会,当得上是相当适合人生活的风水宝地了。
    村前的田地,有旱有水,村子里也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户户有地,每户都会按成年的人口分到一定的份额,当然这年头还是城镇户口吃香的年代,那些有城镇户口的就不可能再在村子里分到地了。但是这也是“风水轮流转”,二十多年后城镇户口可不再吃香了,反而是不少城镇户口的人要想把户口迁回村里就想着分点地呢。
    自家的地里种着几棵丝瓜,顺着用树枝随便架起的架子爬了上去,挂着十来条小孩子手臂般大的丝爪,有几条甚至是让瓜蜂蜇了口子,正在流着黄色的汁液。
    赵海生毫不在意地就摘了这几根被瓜蜂蜇了口子的丝爪,这口子还是新蜇的,瓜还没有坏,切掉这一小块就可以吃了。
    后世由于农药大量使用,再加上什么大棚菜或者是无土裁培的发展,想吃到这种让瓜蜂蜇了的丝瓜还找不着呢。
    村子里对付这种恼人的瓜蜂的办法是拿个塑料袋子把瓜套起来,只是赵海生懒得去做。
    摘完丝瓜,赵海生看着就长在菜地边上的“勒菜”,眼睛一亮,这些都是野生的,是正宗的野菜!
    “勒”的意思是指刺,勒菜其实就是指一种长有刺的菜,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