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冲出洞外的虾咕也许是感觉到了危险,一被冲出洞水,马上就往前一扑,就伏在一团黑泥下不动了。
    早就在盯着它的赵海生怎么可能让它跑了?
    赵海生大步迈了过去一脚踩着另外一个洞口,防止虾蛄重新逃回洞里,然后弯下腰,大手一伸,先是准确地把虾蛄压在泥地里,然后再伸出另外一只手,一手捏着虾蛄的头,一手捏着虾蛄的尾部,把虾蛄从地上拿起来,甩到竹篓里。
    虾蛄有两把象是镰刀一样的前肢,而且也有着锋利如刀的尾部,这些都是它们的武器,在抓的时候一定要双手齐下,要不虾蛄弓身一弹,就会在手上留下一道涌出鲜血的伤口,所以说另看虾蛄小,想要抓住它也还是要有一些小技巧的。
    如法炮制,一个多小时里赵海生就抓了小半篓的虾蛄。
    突然,前面传来了一阵“哗哗哗”的水声!
    赵海生脚下一停,不用看,只听这声音他就知道前面的小水坑里肯定有一群鱼!
    抬起头来,赵海生打量了一下自己面前的情景,发现自己面前的小水坑面积不算大,只有十来平方米,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没有再惊动那一群鱼,赵海生用手小心地挖起一团团的泥巴,绕着小坑低的地方垒起了一圈“泥巴墙”。
    忙活了半天之后,赵海生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合围”。这个时候赵海生才能大大方方地打量被自己围起来的那一群鱼,发现足有十来二十条!清一色的斋鱼!
    在自己围起来的“泥巴墙上选一个低的地方挖了一个小口,再在围起的小水坑之中开出几条小水沟,把水引出去,看着水缓缓流出,赵海生知道这一群鱼是跑不掉了。
    看看已经差不多了,赵海生提起竹篓往家里走去。80年代中期的渔村,是真正的靠海吃海,家里没吃的了,就可以象赵海生这样到海里抓一点。
    当然,也只有这个年代才能这样,在他的记忆之中,十几年之后的这里,别说虾蛄,连条小鱼苗也看不到了,而现在这种大小的虾蛄和小鱼还没有人愿意吃!
    从后世而来的赵海生对这种真正的新鲜海货自然是特别钟情,毕竟那个年代可是海里只要能吃的都吃得一干二净,这种只有两个手指大的天然虾蛄在后世可得卖上三十来块钱一斤,而且还是可遇不可求。
    回到家里,赵海生把虾咕洗干净放进锅里,加点油和水,猛火一煮,闻到香气的时候就起锅,斋鱼就用小刀把鱼肚子里的内脏掏出来之后,放水清煮,再撒上一些盐,加两片姜,一锅泛着油光的鱼汤就做好了。
    饭是早就已经煮好的,一起端到桌上,赵海生坐下来先是喝了几口鱼汤,那个鲜美让他感觉到自己全身的毛孔都不由得张了开来。
    姜能去腥,又暖胃,是做鱼汤的好材料,但是前提是鱼得新鲜!
    这些斋鱼虽然个头不大,但是条条都长得浑圆,这清水一煮,所有的味道都出来了,这种鱼汤,喝的就是这一口汤,鲜美,现在的水质好,海水都没有受到污染,鱼的味道自然就好。
    美美地喝了一碗鱼汤之后,赵海生拿起一条虾蛄,先把头摘了,然后两只手捏住虾蛄的两头,象蛇一样抖了几下,再用手从旁边剥开来,很快整条虾蛄肉就剥了出来。
    虾蛄不大,赵海生就把整条都塞进嘴里,一咬,甜,这种甜不是糖的那种甜,而是新鲜的食材天然之中形成的那种清新的甘甜,这种甘甜就是海鲜的魅力所在!
    就着鱼汤和虾蛄,赵海生吃了两大海碗的饭,摸了摸已经饱到不行的肚子,才终于停了下来。
    把碗筷洗干净收了起来之后,赵海生站起来走到外面去。
    绕着村子里慢慢地走着。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来钟了,农村里没有什么娱乐,这个时候全村除了一些在屋前屋后乘凉聊天的人之外,安静无比。
    海风徐来,满天星斗,人声呢喃,不知不觉之中,赵海生就走到了海边。
    夜色之中的大海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是偶尔看到几点散落在四处的灯光,这些灯光在慢慢地移动着,他知道这是小渔船上的灯光,正有人在打鱼呢。除此之外,就是一片寂静,只剩下风浪轻拍着沙石而发出的沙沙声。
    赵海生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潮湿的海风舔在自己的脸上那发痒的感觉让他的心似乎也活络起来:
    “似乎是差不多是时候去去看看了。”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六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1 本章字数:2538
    这年头的交通远没有后世的方便,不要说什么小车、摩托车,就算是自行车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哦,应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买得起,起码在赵海生的这个村子就没有一个人买得起自行车。
    自行车在这个时候还是三大件之一呢,计划经济还没有完全过去,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都还只能凭票购买,既是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权力的缩影。
    这个时候要出门基本上就只能靠走。幸亏赵海生想去的地方还不算太远,走路小半天也就可以了。
    赵海生的村子所在的镇叫海潭镇,他要去的是海潭镇的镇中心,在他的记忆之中,那里将会建一个码头,但是他记不清那个码头是哪一年建的了。
    在他的记忆之中,当这个码头建起来的时候,那种深海的大渔船和大的拖网也就出现了,大量的海鲜就从海里抓起来,海潭镇的这个码头也因此而繁荣起来。
    抓住这个机遇是赵海生计划之中的第一桶金,所以他必须搞清楚这个码头到底建了没有。
    沿着沙滩一直往前走,足足走了小半天。
    当赵海生来到他记忆之中的那个码头所在的地方之后,他惊讶地发现一块块巨大的青石已经垒在了一边,近百个工人正肩扛手挑地干得热火朝天。
    这码头竟然已经开始建了!
    “大叔,这是在干什么呢?”
    赵海生看到一个工人抱着的那块石头就要掉下来,赶紧上去帮了一把手,然后顺口问道。
    “建一个码头呢。”工人擦了一下头上的汗,说。
    “什么时候能建完呢?”赵海生又接着问。
    “得要小半年吧。”
    “要这么长时间?”记忆之中,这个码头只不过是一个为了方便装卸海鲜而建起来的小码头,从岸边向着海里延伸大概两百米,然后再加一横,形成一个“T”字形。
    “已经算快了,你想一下,这往海里得有两百多米呢,都是石头垒成,高大概要六米,小半年弄得下来算不错了。”
    赵海生不由得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一下子忘记了现在可不是后世的大机械化时代,那些大型的机械现在大多数还没有出现呢。所以说,这样的一个工程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是巨大的了,小半年建成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哦,那是什么?”赵海生的视线转了几下,发现不远处的一个地方高高竖起了两三个大的“木架子。”他的心中不由得一动,这看起来正是那几年之后让海里的鱼虾急剧减少的远海大渔船的龙骨。
    “船,听说是一种可以走很远的大船。”
    “哦,我去那看看。”赵海生说完之后,就快步向那搁着船的龙骨的地方走去。
    看着那翘起来足有近十米高的巨大龙骨,赵海生一时之间有点失神,他知道接下来超过十年里,正是这种船主宰了这一片海洋!
    不过赵海生没有多加感叹,当他看到码头和渔船都在建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计划也是时候抓紧进行了。如果错过了接下来的这一波浪潮的话,那对自己的计划将会是致命的。
    当赵海生回到海沙村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但是他顾不上休息,马上冲到了王铁家。
    “海生啊,你吃饭了没有?”看到赵海生走进来,王铁马上说。
    赵海生摇了摇头,说:“还没有吃呢。”
    “那就在这里加一双筷子吧。”
    村里的人朝见晚见,都熟得很,特别是象他这样的单身汉到各家去蹭饭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赵海生也没有客气,就在饭桌边坐了下来。
    呼拉拉地扒了一碗饭之后,赵海生抹了一下嘴,慢下手上的动作说:“铁叔,之前跟你说过的那种可以到很远的地方打鱼的船我们这里已经有人开始造了。”
    “啊!真的?你看到了?”王铁吃惊地问。
    之前虽然赵海生跟他提到这个事情,他还是半信半疑,现在赵海生竟然说这种船已经有人在造了。作为附近几个村子有数的做海佬,他当然如果这种船真的造出来意味着什么,所以说由不得他不吃惊。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看到了,我今天去了海潭镇了,那里已经在建码头,旁边就有人在造这种船了。”
    “那看来我们也得买这种船才行。”王铁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说。
    “这是必然的,如果我们不买这种船,那日后可抓不到鱼了。你想一下,那些大船可是能走很远的,再加上他们用的那种特别的拖网,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赵海生说。
    “是啊,这船得多少钱?”王铁问。
    赵海生摇了摇头,说:“我也不太清楚,我之前急着回来跟你说这件事情,没问呢,但是看那巨大的样子,估计便宜不到哪里去。”
    “那就只能是和别人合伙了。”王铁说。
    “应该是要这样,再说了,这船这么大,可不象是小船,一个人或者带个人就可以摆弄得下来,我看起码得二十来号人才行呢,在村子里找人一起买船再出海打鱼我觉得很不错。”赵海生分析说。
    “行,你说得有道理,我看明天我就找人,一起去看看那船,然后再看看怎么样凑钱买船。”王铁是村子里打鱼的第一把好手,有他牵头这事情八成会成。
    “明天我和你一起去看吧。”赵海生想了一下说。
    “好,对了,海生,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买船?”王铁知道赵海生可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所以也很想把他拉进来。
    赵海生摇了摇头,说:“我打鱼不行,就不掺合这事情了。我有别的计划,就是之前和你们说过的跑海鲜的买卖。刚开始的时候我打算带着潮磊和小六子一起干。我们总不能都去捕鱼吧,总得有人卖鱼才行。”
    “说得倒也是。如果这种船真的这么厉害,肯定会抓上很多鱼虾,所以你去跑这个海鲜的买卖的想法不错。”王铁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干打鱼这一行,而且年轻人出去闯闯别的事情确实也不错。
    “咱们这里的人虽然顿顿饭都离不了鱼虾,但是真的想吃,自己去打,或者是买就是了,到时这种船一出海,大批的鱼虾回来,当地的人肯定吃不完,所以我打算买辆车,把鱼虾运到广州、深圳等地去卖。”赵海生把自己的计划简单地说了一下。
    其实,在前世的海潭镇的码头就是这样,大批的鱼虾通过汽车运往广州、深圳等城市,一时之间,这个码头繁荣得就象是全世界的人都涌过来一般。运送海鲜的货车那可是一辆接一辆,日夜不停地跑,赵海生打的就正是这个主意,他打算尽可能地把这个事情揽下来做。
    “是这个理,那行吧,你们年轻人就去折腾你们的事情,我们这些打了一辈子鱼的人,就继续打鱼。”王铁呵呵笑着说。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七章 进城跑贷款去
     更新时间:20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