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海生这里的所有人都有吃蟹的一手绝活,只用手就能把整只蟹“分解”出一块块的蟹肉了,后世的他对于那种为了吃大闸蟹而发明出来的什么“蟹八件”实在是有点看不太上眼,至少他自己是从来也不用那种工具来吃蟹的。
    当然,对于没怎么吃过蟹的“内地人”来说,这种全身都是壳的东西确实有一点难对付,他就看过有人干脆连壳也不剥就放进嘴里嚼,尝尝味道就整个都吐掉的吃法的。
    仓鱼用油煎成金黄色,薄薄的盐粉洒在上面,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在海边的人吃鱼,特别是在渔船上吃鱼有一个绝对的禁忌,那就是吃鱼不能翻鱼,吃完一面之后,把鱼骨去掉,再吃剩下的鱼肉,要不就整条夹走,绝对不能翻。因为翻鱼有翻船的含义,是做海佬的最大禁忌!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管是赵海生又或者是王铁他们从这一次的捕鱼之中都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当然也就容光焕发,一顿饱食之后,几条汉子就坐在甲板上天南地北地吹着牛皮,享受着海风,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愉快。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十八章 海鲜就是要生猛 上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6 本章字数:2491
    (呵;接下来将会加快更新;一天至少两更!希望大家多收藏和多投票!如果成绩好;下周会爆发!)
    赵海生坐在副驾上,这个时候从天溪县到广州市还没有直通的高速公路,所以其实这一段路并不好走。与他一起的是潮磊和小六子,赵海生必须让他们赶紧熟悉车辆和道路,好可以让他腾出手来去开展接下来的计划。
    比如说接下来他还会继续买车,直至组成一个车队,源源不断地把海潭镇的海鲜运到广州这种大城市,然后还要在广州等地寻找合作者或者是自己开以卖海鲜为主的大酒楼等等,这一切的事情加起来就足以让他分身乏术,他可不想以后连跑运输这样的事情都得要他自己亲自出马。
    “哈!海生,这车开起来就是爽!”这个时候开车的是小六子,之前的一段路是潮磊开,现在轮到他来,正兴奋得不得了。
    赵海生笑了一下,说:“以后天天开,看你还想不想开。”
    “就算天天开,我也愿意开。”小六子裂着嘴说。
    其实,有几个男人不喜欢开车的?再说了,这年头这种铁噶哒还是稀罕物,开在路上可威风得很,所以也难怪小六子说天天开都愿意了。
    “日后有得你开的,我日后还会继续买车的,到时你们一人开一辆,如果你们有这本事,一人开两辆,开三辆都可以。”赵海生说。
    “真的?”
    一旁的潮磊连忙问。刚才他才开一会,就让小六子抢去开了,他还没有过上瘾呢,这个时候听赵海生说还会继续买车,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
    “你想一下,咱们镇子里的鱼越打越多,光一辆车怎么行?我还会继续买,我要组一个车队,起码也得有个几十辆车吧。”赵海生笑着说。
    听到赵海生这样说,小六子和潮磊这一下可真的是双眼放光,想着有一天自己身后跟着十几辆甚至是几十辆的车组成的车队,那可真的是威风凛凛啊。
    “哈哈哈!这样太好了!”小六子一边开着车,一边大声地说。
    “对了,海生,昨天李丙辉那几个小子硬是缠住我说要学开车,他们可不敢来找你,托我问问你这事情行不行。”潮磊问。
    李丙辉他们小赵海生这一辈两三岁,再加上赵海生一向在村子里都是比较有威望,所以这事情他们还真的不太敢直接问赵海生。
    赵海生想来一下,他知道正如自己刚才所说的那样接下来肯定要组成一个比较大的车队,所以这开车的司机也会需要不少,自己村子里的人知根知底,是最好的人选,于是点头说:
    “行,没有问题,这件事情你和小六子负责就行,在咱们的村子里先选十个小伙子去学车,两个月之后再选十个,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让他们跟着跑跑车,以后我再买车的时候就让他们慢慢地都接上来,我估计一个月之后我就会再买一辆,到后来就会越来越多的,这些人就正好用得上。你跟他们说,学车的费用我都出了,日后当上司机了,就象你们这样,一个月有90块的工资!”
    “哈!好的,海生,你就放心吧,我们两个一定会把这事情给办好的。”
    小六子兴奋地说。年轻人都好动,折腾个车什么的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而且还有钱,一个月90块,在此时都比得上一个国家干部的收入了。
    十来个小时之后,赵海生的车终于到达了广州。
    “海生,我们去哪里?”显然是第一次进入大城市,潮磊有点摸不着北。
    这个时候的广州虽然还没有办法和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广州相比较,但是毕竟是多年发展的中国的重镇,特别是对于最远只到过天溪县城的潮磊和小六子来说绝对足够震憾了。
    广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美食天堂,后世最出名的时候的称号就是“食在广州”,可见饮食文化在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后世的广州市区的路对一个外地来说绝对是一个迷宫,但前世赵海生曾经在广州住过几年,大街小巷都走遍了目的就是为了搜寻美食,所以这里的路根本难不到他,说得夸张一点他闭着眼睛都能找得路。
    “前面先往左转,然后走到有十字路口的地方右转,过两个十字路口再左转。”赵海生想了一下说。
    半个小时之后,车在一家酒楼前停了下来。
    跳下车,赵海生走到酒楼前抬起头来看了看那挂着的巨大的招牌上的“日日鱼巷”四个漆金大字,他松了一口气。
    “日日鱼巷”一直都是广州城的一个吃海鲜的老字号酒家,世代相传,开了几十年之后生意依然红火,前世的赵海生曾经在这个地方吃过不少海鲜,其烹调海鲜的方法和食材的选择都有着独到之处。他记忆之中这家酒楼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开张的,凭着记忆找了过来,还真的找到了。
    赵海生知道自己的这些海鲜如果拿到海鲜批发市场去卖,肯定卖不出好的价钱,因为大部分的利润会被中间商吃掉,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和一些酒楼建立联系,直接向他们供货。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赵海生直接找上了“日日鱼巷”,他希望这个日后在广州饮食界执海鲜牛耳的酒楼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当然,赵海生也对此抱有十足的信心,因为他手里的海鲜绝对是最顶级的货,只要这一家的店主是识货之人,他绝对不会不要自己的海鲜的。
    后世的海鲜酒楼,为了标榜自己的海鲜是最生猛的,往往都会在酒楼前建巨大的玻璃橱窗,把海鲜养在里面,让顾客挑选,选中了,就现场活捉再去煮。
    其实这种办法是不是真会保证海鲜足够新鲜美味却是很难说。赵海生就不赞同这种办法,因为海鲜从海里抓起来只有第一时间吃才是最好吃的,养着看着是新鲜,但是毕竟养的环境和水份都与海里不一样,鱼虾就算是活着也会不断地消耗本身的养分,很多人会发现从这玻璃橱窗里抓起来的活着的鱼虾蟹煮熟之后很瘦,就是这个原因了。
    所以说这种方式只能是保证你吃的海鲜是活着的,而不是能保证它是好吃的,只是人们往往会把活的等同于好吃的。
    日日鱼巷的前面同样有这样的玻璃橱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普通大众的顾客来说,活着的就是最好的,酒楼也就不得不这样做。
    赵海生在这些橱窗前打了几个转,对自己的推销更加充满了信心。
    “你看这些海鲜怎么样?”
    也许是看到赵海生打量橱窗时的眼神过于仔细,引起了一个同样在橱窗前晃来晃去的老人的注意,他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赵海生,然后就问他说。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十九章 海鲜就是要生猛 下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6 本章字数:2705
    赵海生又仔细地看了一下,说:“这是东海来的海鲜吧?”
    老人有点惊讶地看了一眼赵海生,点了点头,说:“没错,不知道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对于广东人来说,特别是靠海的广东人,喜欢吃海鲜的人很多,也许要他们分辨一下海鲜是不是新鲜,他们都能做得到,但是如果说他们分辨这些海鲜来自哪里,那可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得到的了。
    “呵,这虾是明虾,应该有六两一条了,可是你看这虾的壳的颜色,偏黑,照理说这样大的虾子,应该是深水虾了,深水虾的壳的颜色是偏浅的,但是这些虾的颜色说明那里的水质并不好,比较浑浊,海水之中常年有细小的浮泥,正是这样的水质才会让这些虾的外壳的颜色偏黑。”赵海生慢慢说。
    老人点了点头,笑着说:“后生见识不差啊。”
    如果说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四五十岁的老渔民能分辨出这个来那倒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很显然赵海生只有二十出头,而且看样子也不象是一个打鱼的人,而他可是打鱼出身的,又在这上行当上折腾了十来年才拥有这种本事的。
    “呵,我只是比较好吃罢了,吃得多了,自然也就懂了。”赵海生笑着说。
    “哦?你还是一个美食家?”老人这一下更惊讶了。
    如果算上前世的话,赵海生还真的是一个美食家,虽然他今世还保留着前世的所有记忆,但是却还算不上是一个美食家,他现在顶多只能算好吃的人,或者是一个爱吃的人,因为美食家那是得得到别人的公认的,而不是自封的,是一种文化的层次上的东西。
    于是赵海生摇了摇头说:“我是在海边长大的,又好吃,走过的地方也不少,所以才分得出来。”
    “哦,你是在海边长大的?哪里?”老人这一下对赵海生更加有兴趣了。
    “天溪县海潭镇沙头角村,不知道您老有没有听说过?”赵海生说。
    老人点了点头,说:“原来你是那个村子的人,那村子我去过,真的是出的好海鲜的地方。对了,年轻人你怎么样称呼?”
    “赵海生,您老怎么样称呼?”
    “孙志成,那我就卖句老,叫你海生了。”孙志成乐呵呵地说,他难得碰上一个懂海鲜的人,自然也就很高兴。
    赵海生也笑着说:“孙老看样子你也是一个爱海鲜的人啊。”
    “那当然,作为一名广东人,不吃海鲜,那怎么说得过去?对了,海生你来这里干什么?”孙志成问。
    赵海生指了指不远处的自己的那辆车,说:“我是来卖海鲜的,最近村子里买了大的机船,捉的鱼虾什么样多了,在我们那小地方可卖不了这么多东西,所以我就跑广州来了。我不想把海鲜拿到鱼市那边卖,想直接卖给酒楼,所以就来这日日鱼巷来了。”
    孙志成眼中一亮,说:“你来卖海鲜?能不能让我看一下。”
    谈到现在,赵海生那里还不明白?这个孙志成很可能就是这个日日鱼巷的老板,于是赶紧说:“当然可以,走,我们到车那边看一下。”
    带着孙志成走到车厢后门处,招呼潮磊和小六子把门打开。
    “孙老,你看看。”
    赵海生前世虽然见多识广,但是回到这个时代毕竟这是他的第一笔生意,这一步走顺了对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来说那可是举足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