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讼 作者:五毒司空-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几次挺惊险的,我就在这写写吧。
  第一次遇险呢,并不是马叫老虎吃了,也不是钱被山贼抢了,更不是爬上什么“五指山”,把一只劳什子妖猴给放出来了。我的“西游遇险初体验”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话说我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原本一路平安,却在一座山里撞鬼了。
  什么鬼?不要以为是漂亮的女鬼,也不是青面獠牙的恶鬼。我遇见的是,一只爱吃“阿堵物”,也就是金银财宝的鸟鬼!
  那天,我远行饥饿,便在一棵树下打开了皇兄为我准备的,由宫廷御厨用密法炮制的,能在一个老男人怀里捂上三个月也不臭不坏的,色、香、味俱全的——
  馒头。
  正在我打算开饭时,从树上“出溜”一声掉下一团物事,刚好落在我的午餐上,其状,恰如鸟粪。
  “阿弥陀佛,佛曰:‘粮食天授,弃之可惜也’。”于是我不管不顾,就当看不见那坨物事,把馒头放进嘴里。
  一咬……
  “咔嘣”!那坨物事竟然坚硬无比,让我这久经考验的坚牙利齿都隐隐作痛。
  这时,从树上又掉下一个物事,不偏不倚,正好掉进包袱里。当时我正全神贯注地研究那坨鸟粪的“化学构成”,就没有理会。
  直到……
  “吭哧、吭哧”从包袱里传来的异响分散了我的注意。等我回过头去看包袱时,那坨鸟粪从馒头上掉落,砸在我左脚的布鞋上。
  “哇咧!”疼极怪叫,让包袱里的生物也吓了一跳。只见在包袱里,缓缓露出一个小屁股,屁股那叫白啊!!!!!
  接着是腰。
  诶?胸部出来了!
  然后……哇!!!!!
  别想歪了。我“哇!!!!!”的原因不是因为看到XX。而是看到了YY。
  不懂吗?唉,其实我是不想说。
  ……你们真的想知道?好吧,说了你们别不相信。
  当时我看到的是,一只麻雀大小的鸟儿,正从我的包袱里往外拖一块50两重的金子。
  遇见了这种“规模”的小偷,除了“哇!!!!!!”一下,你还想我怎么办?
  等那“鸟偷”发现我发现它(他?还是她?反正能偷金子的鸟,自然知道金子的重要性!那肯定就不是等闲之“鸟”!)了,也吓得“叽!”地一声,很巧合的是,这一“叽”,使它嘴里的被叼起一头的金子由于惯性而进入“自由落体”状态,着地点刚好也是——脚。
  “唧唧!”“鸟偷”吃痛,扑腾着翅膀想要飞起来,却被那金子压着,越用力越疼,小巧的鸟头上都开始冒冷汗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你我同病相怜,就让贫僧助你一指之力吧!至于脚上的伤,就当是一个教训。小施主,以后可要好自为之啊!”我佛慈悲,而且大人不记小鸟过。我就以举指之劳,将这只小偷放跑了。
  而那坨鸟粪,经过我仔细研究,终于确定是一块以当时的技术无法制造的,今天人们称之为合金的物体。我根据它的来历,将它命名为“天外飞金——六合精英”。(简称“六合精英”)由于成分太过复杂,当时我在冶金方面的知识又实在有限,所以一直不知具体的金属成分究竟为何。
  第二次比较惊险的经历,发生在今天西藏境内的第一大河——雅鲁藏布江。
  在渡江时,由于水的流速过快,渡船失控翻侧,我随身携带准备作为对照的中原出版的佛经掉入江中。我由于心疼,一时头脑发热,竟也跟着跳进江中。
  等灌了几口水我才意识到,自幼在山里长大的我,是一只“旱鸭子”。
  明知必死,却不意救星天降。当时的我处于溺水的半昏迷状态,很多情况都没看明白。只隐约看见一个白色的女性身影,将我还有行李从水中抱起,就这么浮在水面上,一直飞到了岸边。
  师傅啊!佛祖啊!你们原谅弟子吧!我在半被迫的情况下,被人破了“色戒”啊!
  我的第一次啊!!!!!!55555555555……
  ……不过,只是抱抱而已,好像没有必要那么夸张。呵呵!
  等我醒过来,那道人影已经不见了。唯一证明我方才经历的,是我那湿透的佛袍上,一股竹叶的清香。
  OH!!NO!!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海观世音大使菩萨,为了救我这个无能的凡人,竟然现身显灵了!!!!!!!!!!!
  感动啊!!!!!!!!!!!!!
  至于第三次嘛,那才真是危及生命了。因为我这次的对手是:来自异界的由仙和妖共同组成的超级强大的“三藏鲜肉捕猎者同好会”。
  一个凡人,对上漫山遍野的非人间的能力超常的穷凶极恶的口水三尺长的怪物们,能怎么办?
  我的作法就很具佛门弟子的风范。
  “贫僧身上的肉就这么多,各位施主,动手就请尽快!不过现在我要念经,念完之前,犯、我、者、死!”
  要说妖的大脑一般比较迟钝我也相信,可是不知为何,当时的那些仙竟然也被我给唬住了,这真叫人惊喜。不过,如无意外,也就能撑个一时半会罢了。
  一篇《般若波罗蜜心经》,眼看就要念完三遍了。我就快要成为一群怪物的盘中餐,英年早逝了。救兵却还没有出现。唉……当时的我真的是认命了。
  “嘎爹嘎爹,菩提嘎爹……”第三遍心经将近尾声时,亲爱的救兵同志们才姗姗来迟。不过,看在这次救兵队伍那空前的阵容上,我也不计较了。
  (附:《三藏历劫审查笔录》上关于此次“三界联合救援行动”记载如下:
  “神界:枪兵三千,统领——二郎神杨戬;弓箭兵一千,统领——托塔天王李靖,副统领哪吒。
  仙界:七仙女率直辖亲卫队全员出动,总人数约一万人。
  妖界:兽族:狮王座下头号王牌军——野狼战队,统领——苍狼大将;禽族:鹰王直属卫队,统领——鹞中将。水族由于受环境所限,此次未有派兵助战。总兵力一万人。
  敌军方面,妖界宵小3000人,仙界败类5000人。
  兵力对比:三比一。”)
  这次的异界军大战打得是热火朝天,惊心动魄。当时的我还是肉眼凡胎,很多细节都看不清楚,但只要听着天上地下那撕心裂肺的惨叫,还有漫天飞舞的鸟羽、兽毛,其战况之悲壮惨烈就可想而知了。
  战后,除了妖界禽族那个叫鹞的将军留下来打扫战场以外,别人都和我拜别了。
  我记得当时,鹞将军伫立在一排禽族战士遗体前,面色凝重。
  我走过去看时,一只扎着绷带的瘦弱的脚让我如遭雷击。
  “他叫雀儿,只是刚刚加入我卫队中的一个小兵。本来这样的战事,他作为新兵,根本不用也不能参战。但是,他听说我们这次来是为了拯救三藏大师,就无论如何都要跟来,说要报你仗义相救之恩。他本想在此战之后,亲口向大师道歉的。谁知……其实他还很单纯,以前连血都不曾见过。就是在成妖之后,知道人类对金子有特殊的爱好,偶尔遇到过路人,就喜欢在他们遮阴的大树上埋伏,从他们的包袱里偷点金子,搞搞恶作剧……但今天,他和其他的老兵们一样勇敢!所以,我想请大师……”
  不用说我也知道,当一位爱兵如子的将军,失去自己部属同僚时是怎样的心情;我更清楚,一只本应享有无限生命的生物,竟然为了一个凡人而甘愿付出生命——即使那人是他的恩人——要作出这样的决定有多么艰难。
  记得我当时说了这样一段名言:
  “施主还请节哀……虽然对人来说,妖乃异类,其心难测。但当妖有了良善之心,他就不是妖……而是‘人妖’!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他们,在道德还有人格上,和我们普通人类的地位一样,甚至更高!像施主您还有壮士们这样的英雄,理应得到众生的尊重景仰,赞颂千古!……鹞将军,你先回去吧。贫僧想和这些朋友们再多呆一会儿。”
  “英雄?朋友?大师您……说的是真的吗?”
  ??是啊!怎么了?我当然点头咯!
  “哦!没什么!谢大师,那属下先行告退了!”鹞将军一脸兴奋,飞快的离开了。
  ……
  风萧萧兮易水寒……各位壮士!舍身救命之恩,贫僧无以为报。聊以经文为大家超度,来生有缘,贫僧愿与各位壮士痛饮三日,不醉不归! 
  离开时,我把那块“六合精英”放在了雀儿的墓前。
  ……
  总之,我这次的天竺之行,虽然艰苦,境遇也很多变。但这次西行使我大开眼界,阅历更丰。就算因此而受些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次西行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皆大欢喜。其他也没什么可提的。由于路途遥远,而且中途受天灾人祸等种种因素影响,这一游用去了数十年的光阴。当我回到长安,与皇兄再度相见时,大家都已是垂垂老矣,满面风霜了。






     外篇二—神界畅销名著:《来自佛的回忆录》  老年
    … 更新时间:2008…3…27 6:14:32 本章字数:2482


  终于,我在六十高龄,重新回到了家园,回到了长安。
  世民皇兄也已是白发苍苍,但精神还算旺健。足为可喜。
  游子还乡,久别重逢,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与世民皇兄相聚了一日,便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寺院中。
  数十寒暑不见,依旧树影婆娑。回到熟悉的斋房,我才真的感觉到,自己回家了。
  这次西游所取真经,全是天竺梵文。艰深难懂,而我将用尽余生,以在天竺所学之梵语知识,将这些真经全数翻译成汉文,以方便读者理解!
  同时……
  “皇弟呀!你这一去,阅历甚丰啊!为兄可是羡慕得紧啊!嗯……你何不将你这数十年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下来呢?这样,不是能让更多百姓了解国师你为拯救万民所付出的艰辛困苦。也好让他们知道佛法无边,岂不更增对我佛崇敬之心了吗?”世民皇兄的请求,总是那么情理兼顾,我能够拒绝吗?
  于是在翻译经文的间隙,我就开始着手回忆和记录我这几十年来所经过地区的风土人情。书名我想很多看过《西游记》都应该了解。因为《西游记》就是以我这本书为蓝本创作的:《大唐西域记》。
  又是数载寒窗苦。终于,《大唐西域记》的写作和佛经的翻译都将进入尾声,我这一生,死而无憾了!
  但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藏国师吾弟安好。得知弟之翻译佛经暨西游大作皆将告成,朕心甚喜甚慰!望弟在大功告成之日,将游记及经书先送为兄一览。不知可否?钦此!”世民皇兄派人来催稿了。
  “反正他是皇帝,佛经能否印刷还得要他拍板,送给他看看无妨。”
  当时我的一念之差,铸成大错,终生悔恨。
  经书与游记同日告竣。翌日,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的我便请人将梵文佛经和译文原稿统统送入长安。可是,却怎么都等不着回音。
  直到一日,我下山化缘,赫然在一间民家里看到了一本《钦定国师三藏手译心经》。
  我向主人家借阅,细细翻看,没看几页,就感觉眼前一黑,中人欲呕。
  我本以为,历代以来,中华所传佛教经书历经后人删改,早已面目全非。取经,就是为了纠错补漏。因此,我对天竺真经的翻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