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1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队则在夜间赶到登陆场,支援陆战队作战。让谈仁皓做出这个重大决定地是一封电报,一封由雷少卿在三日中午发给他的电报。

当罗云冲与韩绍锋做出了决定后,就把各部队的作战安排部署了下去。雷少卿按照谈仁皓的吩咐,将最后确定下来的作战方案发给了谈仁皓。在这套作战方案中,没有要求联合舰队前去支援陆战队,可是谈仁皓发现了其中一个严重的漏洞,即在下午与上半夜集中力量支援陆战队登陆的两支支援舰队将在下半夜的时候离开战场,到时候,只有岸基航空兵可以继续支持陆战队作战,而谈仁皓很清楚,在夜间的战斗中,航空兵的支援效力远比不上支援舰队的炮火。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的战斗中。如果美军抓住这个漏洞发动反击的话,那么陆战队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番分析之后,谈仁皓基本上敢肯定,美军会在下半夜的时候发动反击。不管美军是否发现了韩绍锋部署中的漏洞,也只能在下半夜的时候才能组织起反击部队,因此不大可能在上半夜就发动反击。而下半夜是登陆部队最为脆弱的时候,上岸的部队来不及展开,在前线进攻的是已经战斗了好几个小时的部队。而且还有大批地物资,装备囤积在海滩上,工程部队也已经上岸,陆战队的指挥会相当混乱。也就是说,如果美军抓住了这个机会,韩绍锋的陆战队甚至有可能在天亮前就被赶下大海!

预感到韩绍锋会遇到麻烦后,谈仁皓没有联系雷少卿,主要是当时舰队在相对危险的海域活动,而且附近的岛屿上有美军的监听电台,如果发出电报。就会导致舰队行踪暴露。他当机立断的调整了舰队的部署。准备让第三舰队留下来继续寻找大西洋舰队,而他则率领第一舰队返回登陆场,支援韩绍锋。

这时候。严宇龙提出了建议。支持陆战队的支援舰队将在天亮后返回战场,而且到时候岸基航空兵的作战效能也将达到顶峰,到时候,两支航母特混舰队是起不到多大作用地。相反,最关键的是第三特混舰队在夜间提供的炮火支援,而且这也是当时陆战队唯一需要的支援。只需要安排第三特混舰队前去支援陆战队,而另外两支特混舰队可以留下来配合第三舰队作战。

当时,严宇龙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希望谈仁皓让他去指挥那两支特混舰队作战,这样他就不用在舰队司令部里做一些烦琐的事情了。谈仁皓采纳了这个建议,却没有让严宇龙离开舰队司令部。而是让朱荣哲代替指挥两支航母特混舰队,配合第三舰队作战,而舰队司令部则跟随第三特混舰队杀回登陆场。也就是说,严宇龙被留了下来。

可以说,这套安排正体现出了谈仁皓在指挥舰队作战方面的灵活性,证明了谈仁皓仍然极为重视战役与战略目的,而对于小范围的战术胜败并不是很重视,而这次作战行动的最高战役目的就是要让陆战队成功上岸,夺取古巴动那部地区的机场。从而打开轰炸美国的通道。相反,能否击败大西洋舰队只是一个次要地战术目的。在谈仁皓的眼里,次要任务自然是排在后面的,就算这个次要目的是联合舰队的主要任务,他也不会因此而损失全局利益。同时也让严宇龙有了一次表现的机会。第三特混舰队在设计航线的时候,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登陆场,本来计划先跟韩绍锋联系,结果正好碰上美军开始反击,常荐新也就果断的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在得到了第三特混舰队的炮火支援后,韩绍锋重新组织了陆战队,并且在凌晨的时候就来到了海滩上,他将伤亡比较大的部队全都留下来修建海滩防御阵地,而在第二批上岸的部队则全部集中起来,准备在夜间向内陆推进。等到陆战队与舰队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之后,韩绍锋随即命令部队发动了新的进攻。

第三特混舰队的炮击行动一直持续到了凌晨五点半,战列舰编队已经靠近了海岸线,而火炮射程不够的驱逐舰则在凌晨四点左右就撤到了外围海域,巡洋舰则几乎快要冲到海滩上去了。凌晨五点四十分,第1支援舰队返回了战场,第三特混舰队才在此时撤出了战斗。而在第三特混舰队的支持下,陆战队在四日凌晨向内陆推进了五公里,基本上确保了海滩阵地的安全。同时,又有两个陆战师在天亮前登上了海滩,工程兵也基本上扫清了海滩上的地雷与障碍物,可以让大型登陆舰直接到海滩上来卸下货物与装备了。

随着第三特混舰队撤出战斗,登陆作战最关键的十二个小时基本上过去,陆战队的推进速度比韩绍锋预料的要好得多。当然,四日白天,进攻不会停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陆战队到达,韩绍锋肯定会抓紧时间向内地推进,同时安排部队进攻圣地亚哥港。只要能够迅速拿下圣地亚哥港,那么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将他从古巴赶出去。

六点,谈仁皓给常荐新发去了命令,第三特混舰队尽快撤出战斗,返回外海,同时准备去与第一特混舰队,第四特混舰队会合。可是直到这个时候,谈仁皓仍然没有收到郝东觉与朱荣哲发来的消息,也就是说,到此时大西洋舰队还没有出现,而且侦察机也没有在夜间找到大西洋舰队。

迟迟没有出现的大西洋舰队是谈仁皓最为担心的。当时,他已经收到了558号潜艇发回的第二封电报,知道558号潜艇偷袭大西洋舰队的行动失败,自己还差点被干掉。谈仁皓也推断出,斯普鲁恩斯在知道自己被潜艇发现之后,就立即转向,没有继续南下,所以才没有在二日的时候被侦察机发现。可问题是,斯普鲁恩斯下一步会怎么走?还有,如果他不南下的话,他还有什么选择?

三日白天,第一舰队的侦察机就在重点搜索佛罗里达海峡,而第三舰队的侦察机则仍然继续在巴哈马群岛东部海域进行搜索。谈仁皓也判断出,斯普鲁恩斯要么去了佛罗里达海峡,要么就在巴哈马群岛东部海域徘徊。陆战队在三日傍晚登陆古巴后,斯普鲁恩斯肯定会收到新的命令,然后赶赴战场,也就是说,夜间就有可能与大西洋舰队遭遇,可是,直到天亮,侦察机仍然没有发现,难道斯普鲁恩斯没有杀过来?或者说,他准备转移到其他的方向上发动偷袭?

在谈仁皓疑惑不解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也开始向东北方向航行,而此时,五支航母特混舰队在天亮前安排的侦察机正在陆续起飞。

第二十四卷 海上霸主 第三十九节 反复搜索

连续两天的搜索都没有结果,郝东觉比谈仁皓还要急躁。侦察工作是由他亲自安排的,他甚至为每一架侦察机设定了侦察航线,而按照郝东觉的判断,只要斯普鲁恩斯的大西洋舰队距离他不超过400海里,他的侦察机就会有所发现。可问题是,两天内,郝东觉已经派出了上千架次的侦察机,在方圆50万平方海里的海域内进行了数轮反复搜索,可仍然没有什么发现,这甚至让郝东觉怀疑大西洋舰队里的战舰会不会都是潜艇,不然,怎么可能躲得过这么密集的侦察搜索呢?

在谈仁皓跟随第三特混舰队杀回登陆场的时候,郝东觉成为了两支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四日凌晨,郝东觉又安排了一轮大规模的侦察搜索,出动了五支特混舰队里的数百架侦察机,在舰队周围方圆400海里范围内进行了拉网式的密集搜索,可是到了凌晨五点,也就是在大部分的侦察机都已经完成了搜索任务的时候,仍然没有一架侦察机发回电报。这让本来性情就有点急躁的郝东觉几乎快要暴跳了。他甚至想在这个时候发电报给谈仁皓,告诉谈仁皓大西洋舰队没有在这附近,这样就可以结束侦察搜索行动,舰队就可以前去支援陆战队作战,这总要比在外围做一些无用功好得多吧。

当时,舰队里的侦察机飞行员也都疲惫不堪,在高强度的行动中,每架侦察机一天至少出动两个架次,一次的持续飞行时间超204个小时,算上任务规划时间,以及其他的准备时间,每名飞行员一天至少需要忙碌十个小时,甚至达到了十二个小时,休息时间不足八个小时,就算是再优秀的飞行员在如此高强度的行动中也会很快疲劳的。郝东觉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希望尽快结束搜索工作,不要拿飞行员的安全与生命开玩笑,可是谈仁皓给他下达了明确的任务,即在四日之前,必须要让舰队处于战斗状态,搜索与侦察工作绝不能有半点松懈。

无奈之下,郝东觉在四日凌晨安排了新地侦察任务。这次又将出动一半的“侦察鹰”,主要的搜索方向仍然是除了170度到240度范围之外的所有海域。五支特混舰队一共可以出动90架侦察机。除掉部分因故障无法起飞的之外,至少可以动用80架侦察机,而需要搜索的方位达到了290度,基本上每架侦察机负责三度半方位角上的侦察搜索,这个侦察密度是相当巨大的,即使是在400海里地侦察半径上,侦察机需要搜索的海域宽度也不超过25海里。在此情况下,郝东觉将侦察半径扩大到了450海里,这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侦察机与舰队的通信距离!即使是到这个距离上,侦察机的横向间隔距离也在30海里之内。也就是说。每架“侦察鹰”上的雷达只需要搜索左右15海里的海域,而“侦察鹰”上的雷达对舰队类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了30海里,如果天气状况良好的话。甚至会超过40海里。

搜索密度是相当巨大的,只要大西洋舰队在450海里范围之内,就不可能躲过所有地侦察机。一支有六艘航母,数十艘护航战舰地大型舰队即使采用密集编队航行,其横向宽度都超过了20海里,纵向长度会在30海里以上。也就是说,不管侦察机从哪个方向接近,不管大西洋舰队向哪个方向航行,至少会有两架侦察机将“撞”上大西洋舰队,而只要有一架侦察机有所收获。大西洋舰队就不可能逃过轰炸机的打击。

郝东觉派出了他能够派出的每一架“侦察鹰”,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如果再找不到大西洋舰队,那就只能证明一点,斯普鲁恩斯根本没有想过要靠近联合舰队,大西洋舰队也没有在附近海域活动,说不定早就在返回诺福克的路上了。

第二特混舰队的侦察机在五点二十五分的时候开始起飞,随即其他的四支航母特混舰队的侦察机也都出发了。郝东觉给出动的83架侦察机全部安排了具体的飞行航线,并且每一艘航母上都有数部电台专门负责与这些侦察机联系。只要有一架侦察机发现了敌舰队就行了。可是,郝东觉当时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侦察机与舰队的最大通信距离只有400海里,如果大西洋舰队在400海里到450海里之间的话,那么侦察机就无法及时地发回电报,甚至会在到达发报距离上就被美军的战斗机给击落了。

在这85架侦察机中,编号44的“侦察鹰”是从第八特混舰队旗舰“贝尔加湖”号航母上起飞的,飞行员是李耀芳少尉,而雷达操作手是连廷威上士。在第三舰队,乃至整个帝国舰载航空兵中,两人都是不折不扣的新人。

两人是同一天加入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并且从此就成为了搭档,而他们最先飞的就是侦察机。当时,第八特混舰队刚刚成立,除了部分骨干飞行员是从其他特混舰队调来的之外,大部分的飞行员都是刚,从航校毕业地新手。李耀芳少尉在航校中的成绩只算是一般,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