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妻名分-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世帧在旁,沈绾贞淡笑不语,拿眼望向赵世帧,看他如何反应。

赵世帧平淡声儿道:“娘家有事,你就回去把!”

多余的话也不问,就偏头笑对沈绾贞道:“大后个,本王带着你去春游可好?”

沈绾贞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去西山好吗?清风观我倒想去看看。”

“就依王妃”赵世帧宠溺地看着她。

薛瑾识趣,蹲身告退,走出西间门口,就听里面王爷和王妃说笑声,暗自捏把袖口,心说,来日方长,看谁笑到最后。

薛瑾回娘家指着嫡母有病,其实那是她嫡母有病,是她姨娘捎信给她,让她回去一趟,说有事跟她商量。

薛府在京城东北方向,一个时辰后薛瑾的轿子到了薛府的门前,守门的侍卫认识王府的轿子,知道是自家姑娘回来,急忙打开府门,让轿子从正门直接抬了进去,进了中门,落轿,薛瑾就直奔她生母颜姨娘屋里。

颜姨娘下晌着人出去看了有五六次,小丫鬟一望见薛瑾的影子就往回跑,“大姑奶奶回来了。”

颜姨娘从窗子里一看薛瑾进了院子,就忙迎了出去,“姑奶奶回来了”

“姨娘找我有要紧事?”薛瑾边往屋里里边道。

颜姨娘吩咐丫鬟:“到门口看着人,我和姑奶奶说话,别让人打扰。”

屋里的下人们出去,入夏,天热了,薛瑾看她姨娘屋里没外人,就把领口松了松,坐上炕。

颜姨娘忙抓起桌上的扇子替她摇凉,方道:“我找姑娘回来也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就是你兄弟几次三番要记在夫人名下,为嫡子,夫人百般不愿,说什么已有嫡子,没道理把庶子养在她名下,嫡庶有别,当论长幼尊卑,若把庶子都当嫡子养,平白引起兄弟争端,家宅不宁,不是为你兄弟好,反而是害了你俩兄弟。”

颜姨娘边说边生起气来,“你听听,夫人说得多好听,是为了薛家好,实际上就是不想让我们好,让你兄弟低人一等,姨娘出身低,你虽然出嫁了,在夫家也抬不起头。”

颜姨娘在耳边说,薛瑾却想起另一宗事,兴奋地小声道:“我跟姨娘说件事,太后单独赏了我们两个侧妃,还说上心子嗣上的事。”

颜姨娘喜道:“这么说,太后是看正妃嫁入王府迟迟没有身孕,想让两个侧妃怀上,也是,王爷纳侧妃都一年了,那几个侍妾进王府更早,怎么王爷就没个一男半女,太后娘娘就王爷一个亲儿子,能不急吗?按理说王爷年纪也不小了,看来是子嗣上头艰难。”

薛瑾撇撇嘴,哼了声,“什么子嗣上头艰难,还不是沈绾贞为人刻薄心眼小,总防着别的女人接近王爷。”

颜姨娘道:“妾有子,也是庶出,也不妨碍她,她生下的是嫡子,将来承袭王位,就是皇帝头一个生的也是庶子,妾就是再得宠,也越不过嫡妃,庶出也比不上嫡出尊贵,这三姑娘太小家子气了,真是不好相与的。”

“谁说不是,她若是能生,太后也不会干涉,怨她自个身子不争气。”文人小说下载

颜姨娘凑近,悄声道:“我看三姑娘不像是好生养的,这样一来,王府姬妾就都有了机会,太后看重两个侧妃,你若是嫡女就好了,身份高,将来有子女,也体面,太后也能高看一眼。”

薛瑾揪着手里帕子,烦恼地道:“这还不是夫人当初死活不肯把我记在她名下,说庶子碍着嫡子的事,庶女又妨碍什么,还不是她心眼坏,巴不得我母子女不好,才称愿。”

颜姨娘冷哼一声,“这些年,别看她表面上和气,你父亲宠我,她心里衔恨,事事针对我们母子女,不让我们好过,幸有你父亲护着,她不敢怎样,你父亲看她这样,越发把她看不上,一年里头,极少上她屋里,她只管气,也拿我没办法。”

“父亲没亏待我们,我嫁妆丰厚,嫡母干生气,姨娘也得了不少实惠,可就是庶出名,人前矮了一头,兄弟一来二去也大了,还是想法子记在夫人名下。”

“谁说不是,现在有你父亲在,她不敢怎样,万一将来你父亲没了,我们娘俩还不是由着她欺负,能分得多少家产。”

薛瑾眼珠转了转,拉着她姨娘道;“我跟王爷说了,今晚住娘家,不回王府,等父亲回来,我求父亲答应,兄弟是嫡子,将来有好前程,水涨船高,对我母女都有好处。”

母女商议定了,颜氏开门,叫过一个小丫鬟,“去上房看看夫人回来没有。”

不大工夫,小丫鬟就回来,道:“奴婢看夫人屋里忙着传饭,奴婢也没靠前,想是夫人回来了。”

颜姨娘对女儿道:“你是不是去见见夫人?”

薛瑾正看窗台上摆着的一盆绿萝,头也没回道:“我不去,去了她也没好话?”

“你呆在我屋里等你父亲回来,回头你父亲若问起,就装作不知道她回来了。”颜姨娘看她不愿意去,就想出借口帮她遮掩。

待晚间,门外小丫鬟机灵,一看老爷进了院子,喊了声,“老爷回来了”

薛瑾就先躲去里间,颜姨娘春风满面迎了出去,“老爷好”

薛延陵扶了颜姨娘一把,“此处没有外人,不用多礼”

“老爷晚饭吃了吗?”颜姨娘猜想这时候过来,一定吃过了。

薛延陵脱靴上炕,盘腿坐着,“在上房吃过了。”颜姨娘想,老爷看来回去直接去上房了,也不知那事说没说,不会忘了吧?

颜姨娘对丫鬟道:“去把新鲜的水果挑两样,拿家伙装上来,再把那冰镇的西瓜汁拿来,这大热天,老爷解解渴。”

“你不用忙了,坐下我有话说。”

颜姨娘就在对面坐下,“老爷有话说吧,婢妾听着,婢妾凡事都听老爷的。”

“你跟着我这些年,受了不少委屈,就是瑾儿和武儿我也觉得对不住,瑾儿好歹也嫁人了,武儿我本打算记为嫡子,将来不至于被人看不起,受人欺负,可是夫人……你也知道,性子执拗,心胸狭窄,这事只好先放一放,等有机会在提,如今我调入京师,不比在西北随便,凡事还要顾忌影响。”

颜姨娘一听,有点泄气,老爷当初调来京城,她暗自高兴,离女儿近,可是现在看来不但没有好处,老爷顾忌多了,小心翼翼怕惹人闲话。

二人正说着,薛瑾一挑帘子从里间出来,把薛延陵吓了一跳,惊讶地问,“瑾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听你嫡母说起。”

薛瑾拜见了父亲,道:“下晌就来了,嫡母出门没在家,就没去上房,直接来姨娘这里。”

薛延陵笑了,道:“在王府可好?”

颜姨娘急忙帮衬道:“这不是昨儿太后娘娘特意赏了两个侧妃,如今正妃无出,太后娘娘的意思让两个侧妃努把子力,最好能怀上,太后娘娘抱孙心切,不拘是哪个有了,不都是太后她老人家的孙子吗?”

薛延陵道:“瑾儿若有福先怀上了,太后她老人家高兴,瑾儿在王府的地位稳固,沈家三姑娘听说是不好相与的,也动弹不了瑾儿了。”

薛瑾等她父亲说完,就在炕前跪倒,郑重地叩了几个头,慌得薛延陵赶紧对颜氏道:“快扶起瑾儿,瑾儿如今已是王府侧妃,行此大礼,万万不可,让人看见,跌了身份。”

颜姨娘下地作势去扶,薛瑾却不起身,道:“父亲,女儿有话说,父亲答应女儿就起来。”

薛延陵有点不解何意,突然女儿如此郑重,忙道:“有什么话,说吧”

“武弟记为嫡子的事,求父亲做主,武弟是女儿亲兄弟,若为嫡子,女儿也有面子,夫人是怕将来武弟争财产,同是父亲儿子,难道父亲忍心看着一个安享富贵,另一个落魄,衣食不周,嫡母私心重,怕父亲别的庶子染指薛家财产,难道父亲就忍心将来听凭嫡母作践庶子,父亲把武弟在族谱上记为嫡子,嫡母闹起来,这是家事,跟国事无关,就是皇上也干涉不得,外人知道,顶多说父亲是武将,一介粗人,父亲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薛延陵皱眉琢磨,女儿说的似乎也有道理。

颜姨娘看老爷动了心思,赔笑道;“婢妾跟老爷这些年,受点委屈,为了老爷也不算什么,可是武儿前途是大事,现在瑾儿又进王府,王府姬妾比的是家事背景,都怨婢妾出身低贱,是个妾,连累她也跟着抬不起头,她若有个好兄弟,瑾儿也能沾光,凭这容貌,在生出儿子,前途不可限量,瑾儿风光了,老爷也能跟着沾光不是?”

薛延陵被这母女说得没了主意,想应承,又想起夫人坚决不肯,略感为难。

薛瑾看父亲不说话,站起身,“女儿不让父亲为难,我母子女几个活该命苦。”

薛延陵一听女儿含怨的话,心里不是滋味,一腔血被她激上来,一拍桌子,“这个家我只要没死,就是我说了算,还轮不到她一个妇人说三道四。”

母女互看看,笑了,忙奉承老爷、父亲。

薛延陵被母女灌了*汤,又许诺颜姨娘说,“她不是不答应吗?我倒要看看谁能拧过谁,我不会让你母子没有保障,等明儿我把家里财产指着你一部分,将来就不至看夫人脸色过日子,你母子也能安心,瑾儿若能出息了,我这当父亲的脸上也有光。”

第一百二十九回

薛瑾和她父亲姨娘在屋里说话;外间她的贴身丫头;趁机溜出悄悄走去上房。

一五一十学给薛夫人听,薛夫人听吧;鼻子里冷哼几声;“我倒要看看老爷怎么跟我开这个口,拨出家产给妾和庶子,老爷还没死,贱人就打家产的主意。”

薛夫人气了片刻;对那丫鬟道:“你盯紧点,有什么风吹草动的;立刻来回我。”

那丫鬟看院子里无人;悄悄走了。

次日,薛延陵下朝回来,就直接去了上房,薛夫人吴氏听见门外靴子踏地铿锵有力,唤丫鬟道:“去看看是不是老爷回来了”

小丫鬟走到门口,老爷正往屋里走,朝里喊了声,“老爷回来了”

薛夫人这才不慌不忙下地,面带得体的笑容, “老爷今儿回来的早?”

就忙着唤丫鬟侍候老爷宽衣,又命打水,服侍老爷洗脸,离晚饭还有一阵子,夫妻俩个就坐下说话,一旁小丫鬟打着扇子。

问了几句家事,薛将军就话入正题,也觉得有点不好开口,干咳了声,“我跟夫人提的事,夫人想好了没有?”

薛夫人明知故问,“什么事呀?老爷”

薛延陵看她装糊涂,浓眉皱了一下,须臾散开,赔笑道:“就是武儿记在你名下的事?”

薛夫人抬起手臂,用指腹轻轻抿了下鬓角,“我当是什么大事,老爷拿着当正经事说,原来是武儿记为嫡子的事,老爷若问我的主意,这事万万不可,老爷不是武儿一个庶子,答应了武儿,那别的庶子要不要也依例照办,若只记武儿一个人,同样的庶子,两样对待,怎么能服人,话又说回来,我不是没为老爷生儿子,自古嫡庶有别,没了上下尊卑,怕祸起萧墙,家宅不宁,老爷也不希望如此!”

薛延陵没想到他刚一提话头,夫人就说出这么一大篇话,偏生又说得有理,堵得他没话说,心里不悦,“你若能宽容大度,有什么祸事,分明是你计较,刻薄小妾母子。”

薛夫人一听丈夫向着小妾说话,气得手在桌子下抓住衣襟,冷笑两声,“妾身就是太宽容大度,才惯得她如此张狂,我计较?我若不计较,把你一窝子庶子庶女都记在我名下,一家子都是嫡子嫡女,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老爷在朝为官,竟然能说出这种话,要记名可以,把朝中文武大臣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