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金手指-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武人受辱,入行伍者须刺字纹身,岂唯文人轻之乎,武者自身亦自取其辱也。岳武穆将兵,冻死不拆饿死不掳,民间自敬之如父兄,若武人个个如此,何愁朕不托之以腹心?”

赵与莒这番话另有所指。赵善湘沉默了会儿。然后又拜倒:“臣知矣。”

点了点头,赵与莒长长出了口气。他眺望远处的钱塘江,看到一叶小舟自江南离岸,在水波中挣扎盘旋,费了老大气力才到得江北,不由心中一动。

临安地形狭窄,已经聚居了百余万近两百万人口,现在又不能建后世的高楼,故此已经很显局僻,向西是西湖,向东、向南是钱塘江,故此只能向北发展。可若是在钱塘江上修建一座桥,连通南北,不唯交通更加便利,而且城市也有了很大的扩展余地。

另外,这对于积累修建钢铁大桥的经验有很大帮助,今后为了交通便利,长江、黄河之上,也总要建起钢架桥的。

只是单凭流求工匠,要想完成这个创举还很艰难,还需要调集全国能工巧匠一齐努力才成。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目前对于大宋而言,因为航运的发达,在有水路之处,交通已经不是问题,但陆路交通却与水路交通比远远不及。要想促使大宋进一步发展,建立起更为便捷的交通系统是必不可少地。特别是川蜀之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通过炸掉滟滪堆等礁石的方式,打道入蜀水道只是方法之一,最好的还是修建栈道,当然这恐怕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可现在就应该为此积累经验了。

与赵善湘的这次出巡,赵与莒并未大张旗鼓,故此只有李邺才知道,他陪在二人身边,多少觉得有些不自在,从职位上说,赵善湘是他的顶头上司,但义学少年却只听从赵与莒地,对旁人都几乎无视,而且李邺习惯了与赵与莒相处时无外人在场。

“李汉藩。”他正胡思乱想的时候,赵与莒招呼他道。

“臣在。”

“如今到得此处的将官已经有多少了?”

“统制、行军司马、防御、团练共是六十二名。”李邺脱口回答道。

他君臣二人问对之时,赵善湘也在暗暗观察李邺,与年过半百的赵善湘比,李邺非常年轻,举止之间也略嫌拘谨。赵善湘任兵部尚书已经近半年,中间与李邺打过非常多次交道。觉得这位年轻的军官为人圆滑手段狠辣,他在台庄地功绩与两次杀俘的劣迹,赵善湘都一清二楚。

“都是四十岁以下的吧?”赵与莒又问道。

这次整训,主要针对的是原禁军中的中层军官,他们是军中骨干,因此赵与莒定了一个年纪限制,只要四十岁以下地。超过四十岁便无需入京,而且明文相告。若非有殊功,不入京受训者,今后在叙职、升迁上便会与受训者有差距。

事实上,赵与莒与赵善湘、薛极商议之中,超过三十五岁地今后升迁便会受到影响。在赵与莒地计划中,大宋将有一支十万人地最精锐部队,二十万人地地方卫戍部队。三十万人左右的预备部队,这样国家财政负担不是很重,而若有战事时随时可以调集三十万的大军却不至于影响大局。这个规模的兵力,比起如今大宋兵力总算要削减二十万人左右,再加上兵制变格,赵与莒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军官存在了。

不过新的兵制还没有完全拟出来,赵与莒在等待敖萨洋的新发明——火枪。在台庄大捷期间,敖萨洋就已经制造出了可以用于实战的火枪样品。但从其寄来地信件中描述的来看,赵与莒对于这种有效射程只有五十米左右的原始火枪还是不满意,在他看来,改进了火药配方和其余诸如线膛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完全可以让这火枪的杀伤范围更大。不过造火枪与造炮时不同,他不能在旁边亲自指挥。只能就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信件进行指点,加上敖萨洋自己的摸索,从敖萨洋的上一封信来看,他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火枪出现后,兵制也要随之相应变革,而且有了火枪兵和与之相适应地战法战术,在边疆上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一些了。赵与莒估计,火枪定型再到生产出足够的枪枝弹药,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而训练出一支能够熟练使用火枪作战的部队。又需要半年时间。让这支部队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半年乃至一年的时间。

“都是四十以下。其中有二十八人三十五岁以下。”李邺又是脱口而出。

赵与莒在郁樟山庄时,曾不只一次强调,他们若想成就事业,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便是毁于细节,千层之台起于垒土,便是成于细节。李邺功业心强,不象是李一挝那般已觉得志得意满,故此对于细节尤为重视。

“名单与我瞧瞧。”赵与莒伸出手来。

李邺向后一望,然后招了招手,一个年轻的近卫军士兵满脸激动地跑了过来,先是向赵与莒行礼,然后向李邺行礼,最后才是向赵善湘行礼。赵善湘笑了笑,心中暗暗感叹,由这个士兵便可看出,近卫军对于赵与莒个人是最为忠诚地,其次是禁区卫军中的将领,而对于朝中兵部主官,反倒没那么敬重。

“国朝向来以文制武,高宗中兴时四大名将势大难制,高宗尚设法去其兵权。这近卫军兵权……倒要提醒官家了。”赵善湘心中暗想,但念头一转:“崔与之也是晓知兵事的,葛洪同样也是,他们二人身为宰臣,乃文臣之首,都对此事装聋作哑,我若出这个头,会不会让官家厌恶?”

有着这个顾忌,他没有把话说出来。

那个近卫军将名单递给赵与莒,赵与莒扫了一遍,当看到孟珙的名字时眼前一亮。

“孟珙多大了?”

“三十二。”

这个年纪让赵与莒很满意,三十二岁,恰值壮年,他的军事才能在自己穿越而来的那个历史上是被证明了的。

但是赵与莒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然后又将名单交回给那个近卫军,笑着问道:“你姓字名谁,今年多大?”

“臣姓郑,名冠群,字子希,流求初等学堂一期、义学第七期出身!今年二十一岁!”

“郑冠群?”赵与莒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他想了想,然后笑道:“你不是在江南制造局么,朕记得当初战报中有你名字,赵曼卿还夸你临机果决慷慨能任事,有古之良将风范,怎么又回近卫军了?”

“臣在华亭战后,发觉还是军中最适合臣,故此向近卫军报道!”郑冠群笔直地道,听得天子不但知道自己的名字,还记得自己的事情,他心中血气翻滚,只觉得无比激动。

赵与莒看了李邺一眼,李邺挠着头,嘿嘿笑了声。郑冠群二十一岁,算起时间来,他当初到流求时应该只有十一岁,十年时光,一晃便过去了。他已经退过役,那又回到军中,定然是李邺帮了忙,不过这首先得他自己符合条件才成。

“我记得……你们这一期中有个叫李锐的,如今他在何处?”赵与莒想起那封血书便又问道。

“阿锐如今在徐州,正在秦参领处任职。”郑冠群道。

“好好跟着李汉藩做,莫要学他那些小滑头。”赵与莒拍了拍郑冠群肩膀,然后示意他退下,郑冠群又行了礼退了下去。

“陛下这话说得,今后这小子必然不好管了。”李邺抱怨着说道:“臣哪里有小滑头了?”

“若没有小滑头,你家中娇妻自何而来?”对于李邺“抢亲”之举,赵与莒多少有些不满,又拿出来敲打他道:“对了,你家小子快一岁了吧,几时让你家娘子带入宫中,让四娘子与阿妤也瞅瞅,当初一期里最不老实地李汉藩家小子是什么模样。”

“臣不敢。”李邺挠着头:“陛下,臣家犬子比臣那时还要顽皮,宫中规矩多,怕他……”

“滚你地,朕何时要你们讲过这种规矩!”

让赵善湘很是尴尬,赵与莒竟然当着他的面骂粗话,他眼睛在李邺面上扫了过去,李邺不但没有露出尴尬神情,反而很是高兴地笑了起来。

“这些人都是天子年少时手把手教出的,如今天子御宇,基业稳固,他们前途不可限量,自然忠心耿耿毫无二意。瞧着天子待他们模样,也如同兄弟子侄一般,亦庄亦谑,非比一般臣子。”赵善湘心中想。

“李汉藩,这军校之事,朕就交与你了,今后每周朕都会亲临一次讲课,时间便定在周二下午。”赵与莒又道。

“是!”李邺挺胸站直,响亮地答道。

离开陆军学校之后,在回程途中,赵善湘被赵与莒邀至车上,两人就兵制之事又谈了许久。才到宫门,赵与莒便看见魏了翁青着脸前来相迎,他心中登一跳。

又有麻烦事了,只不过这次不知道这麻烦又是从何而来。

注1:南宋此时的兵力总数,借鉴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11《兵制》说:“今天下当分裂之余,而养兵无异于全盛之世。京口、秣陵、鄂渚之兵至二十万,行都卫兵至十四、五万,诸州厢、禁兵及其驼粮置戍守者又且二十余万,而蜀之兵亦几二十万,然则今世盖尝养八十万之兵也。”倪思也说:“今以天下之兵籍略计之,行都之宿卫,沿流之驻扎,州郡之分屯,无虑七、八十万。”

第六卷、雨露泽四方 二三七、君子因仁远庖厨

长江中下游的五月份,天气已经很是闷热了,虽然水网密布,但是这并未让人感到清凉,反而使得空气更闷。

赵景云背着背篓,停下脚步,靠在地上长长喘了口气,又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然后向前面道:“汉云先生,请歇上会儿吧。”

被他敬呼为先生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也和他一般背着背篓,同时还别着一只小锄,听他如此说话,笑嘻嘻地转过身来:“赵曼卿,你不是说要与我比试脚力么?”

“学生服了……”

赵景云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也难怪,他与这位李汉云结识后,便说要与他比试脚力,可是才走了不过半个钟点,他就觉得吃不消,李汉云不仅走得快,而且走走停停,让他有些无所适从。有的时候,这李汉云还会偏离道路,顺着山脊、河谷翻过丘陵,沿途寻找那些有用的药材。

“你算是不错了,我认识的那些书生们……一个个尽是嘴巴上的英雄好汉,让他们抓只鸡都推三捡四。”李汉云一边说着一边向四周查看,当他发现路旁陡坡上的一株花时眼前一亮,立刻放下背篓,向那株花爬了过去,话只说得一半,便不再管顾赵景云。赵景云看着他的背影,呆呆地出了好一会儿神。

这位李汉云乃是附近的游方郎中,于杏林之中并无多大声名,但是五日前在岳阳楼下。赵景云与他结识之后便一直跟在他身后。与其余郎中喜欢在交通要冲上设堂行医不同,李汉云喜好走乡串里,故此至今未娶。他的医术也只是一般,但对于山沟水角交通不便处地平民百姓而言,他已经是难得一遇的神医了。

李汉云行医几乎不收什么费用,任凭百姓愿意,给什么他就要什么。三两把米或者一个鸡蛋。他都不介意。这也使得他没有办法去药铺里购买那昂贵的成药,他翻山越岭之时。凡是见着稀少的药物,总会采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般医者仁心,让赵景云十分敬服,对他的称呼也从最初的直呼其名,到现在的汉云先生。不过这位汉云先生倒是个有趣之人,一路上妙语如珠,谈吐间显然也读过不少书。赵景云最爱听他说各处地风土人情与逸闻掌故。

“好家伙!”正思忖间,听得李汉云忽然叫了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