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直还没有出现,但邓同知和一干府县官员都在这里等候着。

见到方应物被带了过来,邓同知连忙将方应物拉到一边角落里,又看看周围没有人,便低声警示道:“人心险恶,方公子万万不可随心所欲!”

方应物暗暗好笑,装糊涂道:“邓司马此言何意?晚生却是不明白了。”

这小少年怎的如此愣头青,家里老辈也敢放他独自出来闯荡?邓同知急得要跳脚。

“你还没看出来么,汪公已经注意到你了!一会儿在宴席上,礼节要恭敬,说话要谨慎。只说从苏州来,不要道出自己真实来历,此外不要随便提庙堂上的事情!”

方应物正气凛然道:“吾辈读书人,胸中……”

邓同知声音高了几度,“住口!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有什么不能忍的?不然你死无葬身之地,与本官何干!”

“受教了,受教了。”方应物连连拱手道。这邓同知谄媚归谄媚,势利归势利,倒也不完全是良心坏了的,不然为虎作伥起来简单得很。

不过也有很大可能是看在王恕面子上,抱着两不得罪两边讨好的心思,人之常情也。

邓同知还要说什么,那边汪直已经现身了,他连忙丢下方应物,脚步匆匆地上前讨好迎接去了。

参加宴席的一共有十来人,大多为常州府和武进县的官员,一个也不少。众人一起入了席位,在汪直之后落了座。方应物坐在最外,和本地一位乡绅面对面。

汪直不说话,便没人先开口。却见汪公公环顾四周,称赞道:“这里很不错,清爽得很,景致也好,十分舒服,邓大人有心了!”

方应物很无语,这位汪直当真是年少轻狂啊,说得太“爽利”了。

如果是一位有涵养的官员坐在那个位置上,开场白必定是:“我代天子观察江南民风,本不欲惊扰地方,但诸君盛情难却……”

各种珍馐佳肴流水般的呈上来不提,众陪客便依照礼节轮番为贵宾敬酒,最后轮到方应物,他举杯道:“在下淳安生员方应物,敬过汪太监!”

坐在汪直右手边的邓同知当即脸色就变了,他千叮嘱万嘱咐,结果这方应物还是不开窍!

方应物对邓同知很抱歉的笑了笑,对不起,还是没有听从你的劝导。他仔细考虑过,如果上来就指着汪直说“这是骗子”,并不能达到收益最大化。

还是要先表现一番不畏权阉的样子,树立起让别人敬仰的高大形象。然后装作发现了什么破绽,最后再表现出自己的睿智拆穿他,这样才是完美过程。

简单地说,就是求虐待、求侮辱、求责骂,殴打就算了。至少此人如今在别人眼里就是汪直,自己战他就是战汪直,如此才能反衬出气节和光辉,事后还没有风险,何乐不为?

闲话不提,在众人惊惧的目光里,汪直手里酒杯停了停,问道:“淳安么……商相公近日如何?”

方应物答道:“教书育人,优游林泉,安度晚年而已,只是对庙堂之事多有忧虑。”

邓同知脸色又变了,方应物居然又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说“对庙堂之事多有忧虑”,这不是明摆着讽刺这一年来大肆打压异己的汪直么?

可是令邓同知更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汪直居然没有勃然发作,只是冷哼一声,狠狠地瞪了方应物几眼。

方应物也很不满意,这样挑衅居然也没激怒他?让别人看去,只觉得是汪直很大度,而不是他有气节。

不过他突然醒悟了,这个骗子毕竟不是真汪直,面对讽刺时并不能做到感同身受罢?只好像是听别人的故事一样,代入感先天不足。

还要干点叫他有代入感的事情激怒他,方应物细细思索,忽然又计上心来。他记得冒充汪直的这个叫杨福的人,曾经在京师崇王府当过内监,那么也是个阉人,就从这方面着手好了。

于是方应物与旁边人闲聊起来,问道:“最近读什么书?”

那人答道:“读孟子。”

方应物大喜,“在下也正在读孟子!正读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颇有心得。”

那人自动脑补了一下全句,“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确实出自《孟子》,下面紧接着一句是“王见之,曰:牛何之?”

不过那人见方应物说了一半便住口不言,好奇地问道:“下面呢?”

方应物笑道:“看过孟子都知道下面是什么,还用问在下么。”

那人先是微微愣神,不明所以,随后立刻明白了。下面一句是“王见之”,合起来就是“下面王见之”。

下面……王见之……这不就暗讽阉割进宫的公公们么?!

此人直想仰头大笑,但又想到汪直在座,公然大笑岂不是得罪权阉?所以只得低下头拼命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方应物的对话,附近都听到了,但谁也不敢笑,都拼命忍住,一时间水榭内气氛怪异得很,一大半的人都在低头咳嗽或者猛吃猛喝。

方应物得意的抬起头望向汪直,这样讽刺你,还不立刻发怒?然后就是他方应物不畏强暴、勇斗权阉的剧情了!

不过却见汪直脸上一片茫然,他左手边的百户也同样一脸茫然……两个茫然的人看着大家十分不解,又没人真敢去对汪直详细解释。

方应物抓耳挠腮,郁闷得无处发泄,这两位是不是没有认真读过书?这样都没反应么?莫非自己讽刺得太高深,他们听不懂?

这真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方应物十分泄气。

邓同知听懂了也笑不出来,只感到冷汗刷刷地流下,他刚才还以为是方应物年少没经历,说话不知轻重。现在看来,这方应物分明就是故意挑衅汪太监,蹬鼻子上脸的挑衅!

这年轻人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以为靠着王恕这巡抚就能吃得住权势滔天的汪公公么,真是轻浮而不知深浅!他自己找死不要紧,可千万别将常州府全部连累了!

不能在这样下去了,不然一起完蛋!邓同知匆匆起身,对汪直道:“下官暂避更衣。”

随后他向外面走去,进过方应物席位时,好像是不胜酒力晃了一晃,便对方应物道:“我脚步发软,有劳小友扶持我下台阶。”

方应物也站起来,扶着邓同知向外走去,两人一步一步的消失在树木后的茅厕中。

“方公子!你究竟要怎样是好?”邓同知质问道。

方应物毫不在意道:“其实没什么。”

听到他仍旧没心没肺的,邓同知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了,威胁道:“方公子,如果你不听劝并故意惹怒汪公,那就休怪老夫为虎作伥、落井下石!”

方应物轻笑几声,提示道:“你们都被汪直的名头吓住了,难道没有发现可疑之处么?”(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什么可疑?”

方应物这时候已经对激怒假汪直的计划绝望了,那人估计也是刚开始行骗,十分心虚,所以死活不肯节外生枝,拿他方应物来发作。所以干脆直接揭穿他的真相,捞一笔功劳算了,免得夜长梦多。

想至此处,他便详细地解释道:“我朝太监出宫到地方,大概只有四种情况,一是奉命营造采办,二是当各省镇守中官,三是奉命监军,四是充当某些特定事务使节。

这位汪太监这次南下巡视,是哪一种?看其作为更像是巡抚或者巡按御史,哪有用太监作文官之事的,不知可曾有诏书提前知会地方?”

邓同知陷入了深思,想不到还好,一旦被提醒了,确实是有几分可疑。

为了坚定他信心,方应物又悄声道:“晚生在旅途中,曾听到过有两个旅人闲谈,说是有个叫杨福的人,是从崇王府逃出来的内监,他招募了些无赖,打算冒充汪直在江南招摇撞骗。

当时晚生只觉得是无稽之谈,现如今亲眼目睹了,便不能不怀疑了。只要问问他诏书、印信、腰牌之类的事情,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连案犯人名都有了?邓同知猛然抬头,难道真是如此?

重新回到水榭中,方应物猛然发现,汪直看向自己的眼神有点不善,而别人的眼神则充满了同情和可怜。

难道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有投机讨好权阉的奸贼向汪直解释过刚才那个笑话了?不过也好,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罢!

正当此时,忽然有杂役慌慌张张地闯进来,对邓同知道:“急递铺有加急诏书到了!”

什么诏书?难道是派遣新知府的诏书下来了?府县官员不约而同地想道。

汪直环视左右道:“诸君无需多虑!这是天子委任我巡视江南、浙江、福建的诏书!只不过我开始想微服私访,便将诏书扣在了南京不发。

谁料才到镇江便被认出来了,如此诏书不发徒惹人怀疑猜测。所以便又派人去南京,让此诏书继续传递,结果还是比我慢了一步到这里!”

方应物登时汗如雨下……这难道是真汪直?若是真汪直,自己刚才不是对牛弹琴,而是不知死活的对虎弹琴啊。

第九十六章 我会杀了你!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方应物脑海中闪过了无数念头,难道真的出现了传说中的蝴蝶效应?

冷静地想,诏书是急递铺一站一站传下来的,应该不会有冒着灭族危险传假诏书的。这种行为太公开了,有点脑子也不会那么做。

汪直对诏书坦然自认,也能说明他是正牌汪直,而不是假冒货?若是如此,那么历史在这个节点走上了小小的岔路!假汪直不知道跑到哪里了,真汪直却来了!

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事件,应该也不影响各种大势。但问题在于,这个不经意的小岔路对他个人而言是很要命的,导致他对汪直的真假出现了严重误判,错把李逵当李鬼了。

方应物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这是过于迷信记忆的后果啊。下次要注意,不过还不知道有没有下次……

坐在汪直旁边的邓同知又流了一遍冷汗,果然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险些被方应物拖下水!

刚才他差点就去询问汪直的诏书、关防等事项了,幸亏又犹豫了一下,不然那岂不明摆着就是不相信汪公公么?

此子不靠谱!邓同知将方应物在心里打入了冷宫,断绝了结交念头,他可不想再被坑第二次。

至于其他人,从头到尾没有怀疑过汪直的真假,自然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心理活动。

这时候接风宴会已经进入了尾声,其实若没有方应物那不知死活的“笑话”,这次宴会对大多数官员而言是很乏味枯燥的。

一无诗词文学添彩,看汪直也不太像读书的,自然也就没有不长眼的起这个头;二无美姬助兴,当着太监玩女人,这不是找别扭么?

年少易困倦的汪直酒意上头,他打了个哈欠,细声细气地出言道:“请方公子留步,其余人散了罢。”

果然要算后账了!其他人或多或少的向方应物投了几瞥“保重”或者“自求多福”的眼神,慢慢退出了水榭。

当即又有一群仆役蜂拥而入,风卷残云般的以最快速度将水榭里的残羹剩饭撤下,又换了几套干净舒适的桌椅矮榻。然后关闭了朝着陆地方向的门窗,隔绝了外面人好奇的目光。

方应物脑子也急速地转动起来,在这间隙对汪直的性格进行了全面剖析。

其实汪公公不像另外几个著名权阉那般凶残,也不贪财,更多的是少年意气、飞扬跋扈、做事冲动较真,偶尔还能故作大度一把,做出优容大臣举动给别人看。

还是小心应对,寻找机会罢……

由于刚喝了不少酒的原因,汪直的脸颊现出鲜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