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去省里参加乡试?

不过,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为师我也有责任啊,我也有该责罚自己的地方啊。我也常常心不在焉,也常常停课放假,这都是对你们的误导,至今还不能让你们通读经义,这为人师表四个字,我受之有愧啊。”

方应物说到这里微微转身,面朝更多的学生,“圣人绝学,不可不学,不但要读在口中,更要切记在心里。不知道日后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坚持读书,边塞之地确实读书不易,但我希望你们不要忘了书中所学。

我虽然不在了,但你们大都已经具有了将来卫学生员的资格。只要心里还有向学之心,就像是拿着打开前途大门的钥匙,终将有受益的一天。即便自己无法寸进,但言传身教之下子子孙孙总有出人头地的时候……”

洛诚懊恼不已,头大无比,眼中闪烁着泪花,由衷地叫道:“老师,学生知错了!”方应物点点头,回到主座上,“今天最后一课,要讲的是……”

此时屋中忽然安静下来,再也没有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嗡嗡声了,诸学生心思感伤地在沉默中上完了最后一课。

日子一天天过着,按照惯例,春季要会操并检阅三军。于是在榆林城东榆溪河对岸草场上搭起了点将台,两个不同名号的钦差杨巡抚和汪太监齐齐登台。

这两人,一个是提督军务、总兵以下悉听节制,一个是名副其实的监军太监,皆是有权力校阅三军的人。作为巡抚的幕僚,方应物也跟着杨巡抚上了台,站在杨巡抚身后。不过方大秀才寡言少语、低调无比,显然是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

一个上午过去,到了午间休息时候,杨巡抚和汪太监便走下将台。两人不分先后,并排而走,但各有各的随从,拥挤在狭小的台阶上一时间有些混乱。

方应物正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时,忽然听到有人大喝一声,顺着声音望去,却见从侧面闪出两个年轻人。

不仅方应物,在场的人听到声音,都发现了这两人,别人没认出是谁,但方应物却认出来了。他十分疑惑,这两人都是社学里的学生,只是不知为何出现在这里?

却见两人大跨步冲过来,其中一人高喊道:“替天行道!”,另一人随即大叫道:“诛杀国贼!”

别人愕然不明所以,方应物却突然感受到了什么,难道自己前日在最后一课上,煽情太过火,让这两个学生起了刺杀之心?

他知道,这两个学生肯定不是冲着自己这老师来的,也没有任何理由冲着声望渐起的杨巡抚来,唯一能与“国贼”略微挂上边的也只有汪芷了!

方应物来不及想什么法子,迅速绕过杨巡抚,大步走到了汪芷身前,正好挡住了两人。事起突然,别人不明所以,还不清楚怎么回事,更遑论有所反应。

此刻两名学生已经亮起了尺余长的短刀,借着身体前冲的力量狠狠朝着汪芷挥舞,汪芷平时不喜欢护卫靠得自己太近,在下台阶的混乱时刻给了两人突然发难的可乘之机。

但这两人猛然间发现方先生似乎有预判的提前挡在了面前,不禁大惊失色,连忙收刀。短刀收了回去,但两人冲上来的身子却停不住,撞上了方应物。方应物本就站立不稳,这下更站不住,全身被撞得向后倒去,不偏不倚,正好又撞上了汪芷。

汪芷体格比方应物差了不少,更承受不住冲击,一屁股倒在了地面上,然后就感到另一个身体像死猪一样结结实实压在自己身上。

还是个男人的身体!汪芷瞪着眼睛,下意识紧紧咬住牙,脑子出现了短暂的空白。她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挺身相救?

第一百七十章 为什么救我?

汪芷现在是一种很僵直的状态,不过这种僵直更多的是心理因素,而方应物仰面倒下后,却有背后多了个垫子的感觉,虽然未必舒适,但也不是很难受。

此刻方应物力压汪芷,面朝上躺着,仰头看去,除了蓝天白云就是好几张愕然的脸……众目睽睽之下,自诩体面人的方大秀才忽然感到十分不自在,连忙撑起来要起身。但是手忙脚乱的,似乎在汪芷身体上蹭了几下。

不过这种柔软的感觉也有可能是错觉……方应物实在不敢想象如果这不是错觉的话会怎样,连忙自我催眠的当成错觉了。

说时迟那时快,短短片刻便是人仰马翻,眼瞅着就差满地打滚了,直到这时周围众人才纷纷回过神,原来是两个愣头青冒出来袭击汪太监!

“大胆贼徒!”汪芷身边护卫急眼了,纷纷怒吼着冲了上去群殴两名刺客,另有几个围住了汪芷。

这些护卫还是第一次遇到敢对汪芷出手的人,但这第一次却叫他们丢了大脸。第一次都防不住,那谁还敢相信他们?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汪厂公怪癖太多,不肯让别人靠近护卫,当然容易出漏洞,可是他们这些护卫没有资格讲理由!

乱子终究是要平静下来,汪芷的护卫出手后没有再给两个学生刺客任何机会,当场捉拿了听候发落。

前文提到过,因为榆林城和延绥镇的特殊情况,进社学充当未来卫学预备生员的学生里,很多都是高级武官子弟。

而在这临时校场,已经结束了阅武,带兵的武官纷纷也朝着点将台这边过来。他们可不是杨巡抚和汪芷这种外来户,当场就将两名刺客的身份认了出来。

有人道:“这莫不是罗游击家的么?”又有人指点道:“这好像是程千总的儿子。”顿时众人皆感到,事情好像变得复杂起来了……

方应物暗暗感叹,那些社学学生虽然都向着读书人转职,可他们毕竟是武官后人,从小在边境长大,血液中这种比内地读书人更加勇猛的因子一时半会还是去不掉的。眼前这两位居然有血性袭击汪芷,实在是让人咋舌。

这个时候,也只有杨巡抚适合出面了,他站出来对罗、程二生喝问道:“本院问你二人话!你们也是读过书的,胆敢袭击钦差中贵,究竟是何道理?”

那姓罗的学生被按在地上,仍强行昂着头,倔强地陈述道:“老师方先生造福一方,教我等读书明理,引我等登堂入室,如今却被汪太监无礼驱逐,在下这弟子深感耻辱!别无他法,唯有如此以报!”

群情哗然,没想到居然只是为了方应物不忿,所以才袭击汪芷。方应物虽然早有此猜测,但得到确认后,依旧很震撼,一时间瞠目结舌。

他这被二十一世纪环境熏陶出的人,对这几乎有些不可理解,心里变得百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表达出来。

说实话,方应物虽然在榆林开创了教育事业先河,成功的初步培养出几十个候补士子,但不是那么单纯,还是功利心更多一点。他更看重的是能刷出士林名望,同时用教育大权作为巩固杨巡抚权势的工具。

所以方应物本意对社学并不很上心,只是当作自己的道具而已。对学生也只是照本宣科地尽到义务,没投入太多感情。

而且在方应物眼里,榆林本地这些士子目前也就只能在本地充门面,其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他们的水平,别说中进士,几十年内都未必有中举的,所以将来对自己不会有太大助力,也很难再有什么交集了。

但万万没想到,这两名学生居然如此淳朴和热血,为了他方应物小小的一点“屈辱”就胆敢不顾身家性命地前来报复汪芷,虽然其中可能有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类观念的洗脑。

方应物越想越是为自己的世故而惭愧,暗暗叹了几口气,他何德何能啊!如果这时候再担心过于得罪汪芷而躲在后面,那他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怎么也要尽力相救才是,这种人会越来越少了,能救一个是一个。

方应物拿定主意,冲上去对两个学生训斥道:“糊涂!你们两人读书读到哪里去了?是非对错,自有朝廷处断,吾辈但能遵循朝廷法度而已!难道你们想以暴抗命,以武乱法么,这绝不可取!若都像尔等这般乱为,天下还有什么规矩!”

那姓罗的学生仍无悔意。“我尝闻,圣人也有诛少正卯的时候,老师又何必故作严词。”

方应物气不打一处出,“圣人其时为摄相也,你们两个是什么身份,也敢效仿!”

这时候,汪芷早从地上爬了起来,她拒绝了所有人扶持,硬是自己独自站立。她面无表情,令人看不出喜怒,更猜不出她心中到底想些什么。

方应物将两个学生严厉训斥一顿,然后对汪芷道:“此二人年少无知,真是读书读傻了,望厂公宽容大量,不要与此二人计较,且饶他们一命!”

这种求情的话,别人都不能说也不敢说,在场人中也只有方应物可以说了。无论如何,在刚才一瞬间方应物挺身而出,为汪芷挡住了凶徒袭击,这就是有恩了。汪芷再不讲理,也要考虑到这点。

汪芷从恍惚中回过神,淡淡地瞥了方应物一眼,指了指不远处河边,“你我去那里说话。”

方应物有点惴惴不安,莫非汪芷要追究刚才自己蹭了几下的罪过?但也有可能是要提条件,又不想在大庭广众下搞得人人都知道。

来到河边,周围十丈内无人,汪芷神色冷漠地问道:“我有个问题,你方才为何会挺身而出,在前面掩护了我?从往常来看,我并不值得你来相救罢。”

方应物很是意外,他还以为汪芷会乘机勒索,做好了讨价还价的准备,却没想到汪芷上来就跑题歪楼了,纠缠起自己救她的理由。这图的什么?

方应物忍不住暗暗嘀咕,出了事后,她很诡异地沉默,难道就是想这个问题?她这脑子怎么长的?

是的,汪芷刚才一直在想,在千钧一发不容思索的一瞬间,方应物为什么要救他?这完全就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方应物为什么会下意识地救她?

女人在这方面总是很敏感,对上面这个问题产生的迷思,反而盖过了两个凶徒为何袭击她这件事情的本身。

或者说被袭击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她汪芷为陛下办事不知树了多少仇敌,有人偷袭她是正常现象。

如果说方应物是迂腐的书生,不想见出人命,那倒也可以解释,但问题是方应物这个人与迂腐没有半文钱关系。在汪芷眼中,方应物要算迂腐,那天底下就没有不迂腐的人了……或者说,若方应物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忠心属下之类的角色,那不假思索地去救自己也情有可原,很说得过去……

但方应物肯定不是,甚至反而算是屡屡跳出来与她作对的人,所以就更加难以理解了。

从刚才一直想到现在,汪芷否定了一个又一个猜测,隐隐约约有了点其它答案,但是又觉得太不可思议。既然看到方应物主动找上来,那就要问问正确答案。

这可不好回答……方应物无奈,其实原因主要就是两点。首先,大明虽然政争不断,很激烈的时候比比皆是,但是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本朝从来不搞暗杀政治,没有朝廷重臣突遭袭击喋血街头这种情况。

对这点方应物很欣赏,作为一个爹和半只脚踏入政坛的人,他很珍惜这个能保障生命安全的惯例。不想出现任何破坏这种原则的人,所以才会阻止别人对汪芷动手。

更何况,真要比起这种手段,手握西厂的汪芷反而是优势巨大。将事情转进到暗杀这种手段上,是非常不明智的。

其次,认出了两个人都是自己学生后,方应物立刻想到,事后有可能牵连到自己。为了躲开嫌疑,他必须要上前去,用实际行动洗掉自己莫须有的嫌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