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衣香-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就呵呵笑起来。

芸香终于明白,范姨娘以为春柳被赶走,是陶姨娘弄的鬼。

“姨娘……”芸香低声劝道,“您反正不喜欢春柳,她去了也就算了,何必为了她闹这些事?我知晓您一直不喜欢陶姨娘,原来还有这么个典故。可都过去了,不如咱们好好过日子。”

“好好过日子?”范姨娘唇角就有了几缕讥诮,“没有子嗣的姨娘,将来会有什么好下场?等你年纪大了配出去,我也寻条白绫挂了。好好过什么日子?早死晚死,都上不了宗祠,一样的……”

说的芸香大骇起来,不免提了声音:“姨娘,您又犯糊涂了”

唬得范姨娘手一抖,一个字写坏了,整张纸也弄脏了。

她微怒,提起笔就往芸香脸上抹:“作死的小蹄子,喊什么?”一笔把芸香抹成了大花脸。

范姨娘瞧着芸香满脸的浓墨,却睁大了眼睛慌乱的样子,十分滑稽,她忍不住哈哈大笑。

芸香睁着眼,用手去抹脸,一手的墨汁,只差哭起来:“姨娘,您……”心里气不平,举手往范姨娘脸上抹去。

范姨娘哪里让她抹?绕着书案就跑了。

等陶姨娘和邵姨娘回来的时候,就听到范姨娘屋里又是笑又是尖叫。

陶氏装作没有听到,给邵姨娘颔首,就领着丫鬟回了自己屋里。

邵紫檀却要经过范姨娘屋子前,回自己屋子。

听到范姨娘和芸香的笑声,跟着邵紫檀的丫鬟兰芝低声对邵紫檀道:“姨娘您听听,范姨娘被罚了月例、禁足,还喜得这样。”

邵紫檀笑笑没有接口。

范姨娘一口气让陶氏和薛江晚两个出了丑,她能不高兴?

“姨娘,范姨娘是那样的出身,又不得世子爷的喜欢,还没有子嗣,她应该小心恭顺才是,怎么整日闹事寻仇似的?”兰芝摇头感叹。

邵紫檀轻轻叹气:“光脚不怕穿鞋的呗。”

范氏是兴平王送的,哪怕她再不好,盛家都要养着她。她如今不得世子爷的喜欢,整日守在空房里,闹事或者不闹事,世子爷也不会高看她一眼,那她凭什么忍气吞声?

倘若世子爷不高兴,把她撵了出去。她重新去唱个曲儿,兴许还有一番机遇,总好过默默孤寂老死在这府里。

范姨娘原本就是风尘出身,并不觉得唱曲卖笑是下溅行当。

不像邵紫檀和陶氏等人,要么是府里的丫鬟,要么是小户人家的小姐,倘若被赶出去,并无谋生的手段,亦不愿落入风尘。

范姨娘却是不怕的。

邵紫檀曾经在盛修颐身边服侍。有几次奉茶时,听到盛修颐的同窗、朋友们说起逛青楼的事。青楼的那些姑娘们,门槛特别高。

那时盛修颐有个朋友就说,他一个月每日去某家青楼前的棋楼上题诗,又打赏公、妈妈,花了近五千两银子,还是没能见那姑娘一面。有身价的青楼,文人墨客趋之若鹜,没有文采,花再多的银子也别想见姑娘的面儿。

歌姬出身的范姨娘在兴平王府里,唱个曲也是人人吹捧。

也许她想念那种繁华的生活了吧?

想着,邵紫檀带着兰芝,回了自己的院子。

兰芝服侍邵紫檀褪了外衣,换了家常的褙子,又吩咐小丫鬟烹茶来吃。

邵紫檀把针线簸箩拿出来,里面有双葱绿色的双粱绣花鞋快要做好,只等着收边。

绣了一对粉色蝴蝶,栩栩如生。

兰芝笑道:“给大小姐做的鞋?”

邵姨娘抿唇笑,一脸的满足。

兰芝赞道:“真好看。大小姐瞧见了,定是极喜欢的。”想着,又道,“大小姐好些日子没来了。”

自从上次盛乐芸带着二少爷盛乐钰,像往常一样过来玩闹,被薛江晚瞧见,就夸了几句大小姐和二少爷真孝顺的话,陶姨娘便不让他们再来。

大小姐很很懂,打那以后再也没有来过。

邵姨娘又不能去看她。

最近几日,邵姨娘吃饭都不香了。

想着,兰芝眼眸微黯,对邵姨娘抱怨道:“姨娘,陶姨娘也忒多事了。我瞧着奶奶的品格是好的,大小姐和二少爷来咱们这里,奶奶定不会说什么。偏偏陶姨娘多心……”

邵姨娘笑着打断她的话:“她也是好心。凡事小心些总没有错儿,陶姨娘也是怕奶奶多想。明日把鞋做好了,你给大小姐送去,瞧瞧她如何了。她好,我就放心。”

说着,眼睛就有些涩。

兰芝忙应了,转移话题道:“姨娘,咱们大小姐快满十二岁了,该说亲了吧?”

说到这个话题,范姨娘心里就静不下来。

她过得如何,都无所谓,如今只有一个心愿,盼着大小姐有个好归宿。

“姨娘,您不如勤往奶奶那里去,看看奶奶的意思?”兰芝知道邵姨娘心里着急,就替她出主意。

邵姨娘眼眸亮了亮,笑道:“快些把大小姐的鞋做了,我替奶奶做双鞋。你去静摄院,若是蔷薇姐姐得了空,要了奶奶鞋的尺寸来。”

兰芝笑着道是,转身就去了。

东瑗给盛夫人请安后,依旧回静摄院歇下不提。

次日早起,蔷薇服侍她梳洗时,脸色很不好看。

东瑗注意到了,回眸问她:“你可是生病了?”

蔷薇很不好意思,低声道:“奶奶,我小日子来了……疼得紧。我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东瑗心疼的嗔怪:“那你早说啊,忍着怎么行”

说罢,喊了外间的竹桃进来服侍,扶蔷薇回房去歇了,今日让紫薇跟在东瑗。

蔷薇还要叮嘱紫薇,让她小心服侍奶奶,东瑗笑道:“你快去歇了。离了你,这屋里就不转了?”

蔷薇也笑,只得扶着竹桃的手下去了。

罗妈妈等人也先后进来,服侍东瑗洗漱、梳头。打扮好了,吃过早饭,紫薇跟着,去给盛夫人请安。

盛昌侯上朝去了,盛夫人就留东瑗说话,安慰她莫要因昨日盛昌侯发火而生气,笑道:“侯爷就是这样的脾气,发起火来怪骇人的。以后时间长了你就知晓,侯爷倘若恼了谁,是不会理她的。心里向着谁,才会发火。”

这话不管真假,总是盛夫人的一片好心,东瑗笑着应了。

说着,外间的小丫鬟就说世子爷来了。

毡帘撩起,盛修颐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玄色直裰的男子。

盛夫人定睛一瞧,笑起来:“哎哟,永轩……”

一看就是盛家的常客。

第111节逃婢(1)

叫永轩的男子忙给盛夫人作揖行礼,笑道:“盛伯母,几年未见,您都好吧?”

盛夫人呵呵笑,请他炕上坐,又吩咐丫鬟去沏上好的普洱来,笑道:“我瞧瞧,去了万同府几年,黑了些……”

然后似求证般望着盛修颐。

盛修颐语气平淡轻缓:“是黑了些。”

永轩笑道:“盛伯母您不知晓,我时常要带着治下的百姓下田下地,我还亲手挖了窑洞住,哪里比得了在盛京念书的日子?”

说着,他的余光飘到了立在一旁的薛东瑗。

盛修颐看在眼里,介绍东瑗道:“这是拙荆。”

永轩起身,又给东瑗作揖,喊了嫂子。

“这是我昨日会的同窗,叫做程永轩。”盛修颐又对东瑗道。

不仅仅是同窗,只怕还是挚友,以前常来盛家玩。看着盛夫人的态度,应该是很喜欢程永轩。

东瑗屈膝给他还礼。

程永轩给东瑗见过礼后,盛夫人接着问他在西北的趣事。

说了半日话,盛昌侯和盛家三爷盛修沐下朝回来了。

程永轩忙起身给他们父子作揖。

盛修沐看到程永轩,也是一阵高兴,拍了拍他的肩膀:“永轩哥哥比从前结实不少。在西边可吃苦了?”

盛昌侯目光里也有了些笑意。

程永轩道:“你不是也在西北军营里待过三年?问这样的话,分明就是幸灾乐祸了”

三爷盛修沐大笑。

盛昌侯也笑了笑,对程永轩道:“今日住在这里,我有些话问你。”

程永轩刚刚从西北回来,盛修颐即将要去西北,盛昌侯要问的,大约就是西北的形势了。

程永轩没有推辞,道是。

盛夫人就吩咐丫鬟去厨房添菜,今日留程永轩在元阳阁吃饭。然后叫人搬了太师椅,几个人都纷纷落座。

东瑗悄无声息坐在最后面。

“天和,你西行之事,今天早朝皇上已经准了,六月初九就启程。”盛昌侯说着,脸上有了淡淡笑意,“你早作准备。”

盛修颐道是,没有惊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程永轩道:“昨日天和就跟我说了西行之事。只是萧太傅的长子萧宣孝素有勇猛超群、足智多谋之名,在西北军中计谋深远、武艺服众,只怕天和此行艰难。我刚刚换任,一时间也没有空缺调补,不如我随天和西行,盛伯父觉得如何?”

盛昌侯的眼睛亮了亮,笑道:“好好好如此最好”

对程永轩很满意。

东瑗不禁想,这个人到底是什么出身,这样得盛家众人的喜欢。

盛昌侯等人的话题始终围绕着西北时局,东瑗插不上口,就悄悄退了出去,吩咐丫鬟再煮了新茶来,给他们添茶。

中午在元阳阁吃了午饭,盛昌侯和盛修沐下午还要去衙门,就先行一步。

盛修颐送程永轩出去,东瑗见盛夫人有些乏,也跟着盛修颐和程永轩一块退了出来。

看到跟着东瑗的丫鬟紫薇,程永轩表情微顿。

而后,他又看了紫薇两次,好似想看清楚她的模样。

紫薇则把头深深低下去。

东瑗心里就有些不快。

盛修颐也发现了,微微蹙眉。

到了岔路口分手,盛修颐送程永轩去外院,东瑗和紫薇回内院。

盛修颐见东瑗主仆走远,就笑着问程永轩:“你从前不是这样的人,今日怎么盯着拙荆的丫鬟瞧。是什么个主意?”

程永轩也是个急智的,笑道:“瞧着挺好看。赏了我可好?”

盛修颐笑得意味深长:“你不是这等人。有难言之隐?”

程永轩的笑容就变得深敛起来:“非难言之隐。只是没有看仔细,不知道可是此人。那个丫鬟,你能不能送给我?”

盛修颐摇头:“像什么人吗?那是拙荆的陪嫁,要问过她的。”

程永轩便不再说此话。

盛修颐明白,他不肯说实情,大约是觉得那个丫鬟有什么问题。他十几岁就和程永轩认识,两人同窗七年,程永轩不是那种见色就挪不动脚的人。

倘若他是那等人,也是看着东瑗露出异样,而不是那个年纪小又显得笨拙的丫鬟。

盛修颐送程永轩出盛昌侯府的大门时,程永轩脚步顿了顿,对盛修颐道:“天和,你我挚交,我对你向来磊落。你说得对,我有件事不肯对你讲,并非不当你是朋友,只是不足以道。那个丫鬟,你问问嫂子的意思,赏了我可好?”

他说到这个程度,盛修颐笑道:“我回去问问。你都开口了,我自然不会舍不得一个丫鬟。”

盛修颐送了程永轩,想了想,又去了趟镇显侯府。

他想把自己西北之行的一部分计划跟薛老侯爷说说。

在薛家外院的书房见了薛老侯爷,说了半下午的话,薛老侯爷留着在外院吃了晚饭,盛修颐才回了盛昌侯府。

去给父母请安后,回了静摄院。

今日还是薛江晚的日子,可她被禁足,盛修颐也乐得不去了。

回来后,盛修颐把程永轩的话告诉了东瑗,问她:“她在你身边可是得力的?倘若你舍得,下次买丫鬟再多给你几个,舍不得就算了……永轩并不是荒唐之人,你的丫鬟给了他,也算是个前程。”

给老爷们做小,比给管事或者小厮做正妻体面,这是整个年代的等级观念。

做了奴才的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