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衣香-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孩子都不错。”薛老夫人感叹道,“我私度盛家的意思,郝哥儿虽是嫡长子,却冠了偷窃的恶名,将来家族的重任是不会传到他手里,你有了子嗣也不用防他;钰哥儿养得太娇了,怕不知道庶子的本分,这孩子将来你要用点心思,别叫人教唆得不懂伦常纲纪,坏了嫡庶尊卑;芸姐儿瞧着善良有余,聪明不足,是个老实的……”

薛老夫人一生阅人无数,盛家的孩子们又年纪小,本性透过言语行事能看得一清二楚,短暂的相处,老夫人已经把他们摸透。

东瑗不由佩服。

“盛家孩子少,娘就很疼钰哥儿……”说着,又把蔷薇打听出盛家子嗣单薄的话告诉了老夫人,“祖母,您觉得怪异不怪异?”

薛老夫人听了,眉头就蹙起来。

好半晌,她才叹了口气:“子嗣越多,家族越兴旺。倘若真有人害子嗣,真是个损阴德的”

说罢,她看了眼东瑗的肚子,担忧道:“瑗姐儿,你若是有了身子,需处处小心。倘若不对劲,跟祖母说一声,祖母接你回来住。”

东瑗情绪就低落了些许,她低声道是。

盛家的事,哪怕再糟心,薛老夫人也管不着,说这些平添愁绪,于是笑起来:“瑗姐儿,方才你祖父下朝告诉我说,姝姐儿进宫很得皇帝喜欢。皇上在她宫里连歇了三宿。”

东瑗微微蹙眉。她记得上次世子夫人荣氏说皇上在薛贵妃娘娘宫里连住了三宿,太后娘娘勃然大怒,说皇上专宠。

十一姑娘薛东姝才进宫,就这样恩宠,不仅仅太后要怪罪,旁的妃子亦会嫉妒吧?

这并不是好事啊

可是老夫人很高兴,令东瑗有些费劲。她低声问:“祖母,太后娘娘那里……”

“初三那日一早,姝姐儿就去了太后娘娘的佛堂,帮着抄《柯兰经》,至少要二十天才能抄完……”薛老夫人呵呵笑,“姝姐儿聪明着呢。今早你祖父下朝,太后娘娘叫了他进去,直夸姝姐儿。”

去太后娘娘那里抄经书,就是说薛东姝不会恃宠而骄,她主动拒绝皇上第四日的留宿。

她的拒绝,既保全了皇帝的面子,又避免了太后的担忧。

太后娘娘原先就对她印象不错,现在怕也挺喜欢她。有了太后娘娘的喜欢,在后|宫的处境就不会太糟糕。

东瑗笑道:“十一妹向来聪慧,祖母不用担心她。”

薛老夫人就欣慰笑了笑,然后目光落在东瑗脸上,感叹道:“初一进宫的有二十位贵人,自然不乏容貌出众的,单单姝姐儿受了皇上的青睐。她长得有几分像你,瑗姐儿,这是她的福气……”

才进宫就专宠,知道元昌帝和东瑗那段过往的人都会想到是薛东姝长得像东瑗的缘故。

东瑗默不作声。

倘若薛东姝知道了,她会怎么想?她大概不会觉得是福气的。

她会不会有种屈辱感?

应该会有的,每个女人都会有。被当作他人的滋味屈辱又窝囊。

“也许姝姐儿能化解皇上对你的念头,说不定也是你的福气”老夫人拉着东瑗的手低声说道。

这话不过是安慰之语。东瑗不忍老夫人担心,笑了笑,道是。

老夫人又问她:“在文靖长公主府发生的事,天和说什么了吗?”

东瑗摇头:“他什么也没有说,大约是公公还没有告诉他。”

文靖长公主府发生的事,东瑗好几次谨慎观察盛修颐的言辞与表情,却没有找到异样。

他是个善于控制情绪的人,东瑗不敢说他不知道……

老夫人就叹了口气。悬而未决的事,令人心情郁结,东瑗却好似不甚在意。

既然发生了,去猜测旁人的反应,担心忧愁,只是让自己过得不痛快,她很鸵鸟得懒得去想。

今日镇显侯府的堂会,请了通家之好的人家,前头热闹喧阗,东瑗和老夫人闹中取静,在荣德阁说了一下午的话。

出嫁了,东瑗好似比从前还要开朗些,对老夫人真的没有了那种患得患失,只当她是自己的祖母,自己的亲人,跟她说些体己话。

老夫人也教她管束妾室、教育子嗣之道。

“晚娘难做。”老夫人最后跟东瑗道,“瑗姐儿,莫存害人之念,莫失防人之心。”

晚娘的确难做。对待盛修颐的孩子们,太亲近不行,太冷漠亦不行。东瑗自己不会去害他们,却要防止旁人动手,真的处处留心才行。

她点头道是。

墙上的自鸣钟响起,已经申正时刻了。

“我领着孩子们给父亲和母亲请个安,也该回去了。”东瑗道。

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去世子夫人荣氏那里把盛家的三个孩子领来,又派人去锦禄阁看看五老爷和五夫人在不在。

片刻,世子夫人就把盛乐郝等三人领了回来,笑着对老夫人道:“乖得不得了。听话又懂事,人人瞧着都喜欢。”

然后身后的丫鬟捧了三个匣子,交给东瑗:“都是夫人太太们赏他们几个的,我替他们收着,现在给了你。”

东瑗道谢,喊了蔷薇进来,把东西给她,嘱咐她先拿着。

去锦禄阁的丫鬟回来说五老爷和五夫人都在,东瑗就辞老夫人,领着盛乐郝等人去给五老爷和五夫人磕头。

老夫人对世子夫人道:“你送瑗姐儿过去,再送他们娘们出门吧。”

世子夫人道是。

一行人来到锦禄阁,比起前几日的热情,薛子明和五夫人杨氏对东瑗和几个孩子们的态度又是冰冷疏远。

孩子也很善于察言观色,看到薛子明的冷淡,盛乐钰就规规矩矩给他行礼,一句也不敢问状元郎的话。

东瑗才是习以为常,带着他们磕头,就随着世子夫人出了锦禄阁。

五夫人在背后冷哼:“旁人的孩子,还当宝贝一样,不知道憋着什么坏水。”

世子夫人见几个孩子闷闷不乐,东瑗虽看不出情绪,却也没有了高兴劲,就知道他们被五老爷夫人的态度伤了。

“琳姐儿被你祖母禁足三个月了,你父亲和母亲才不太痛快,并不是针对你的,瑗姐儿。”世子夫人跟东瑗解释。

东瑗回眸,不解问道:“怎么禁足了?”

世子夫人笑容有些尴尬:“我不太清楚,大约会你祖母问琳姐儿的针黹学得如何,琳姐儿答不好,还顶撞了你祖母……”

东瑗见世子夫人不肯实话实说,就不再问了。

她心中想起了上次回娘家时薛东琳的刻意装扮,是不是因为这个?

祖母知晓了薛东琳的心思,教训了她,她不仅不服气,还顶撞祖母,祖母才禁她的足?

三个月……

东瑗肯定是因为薛东琳觊觎姐夫这件事了。

可是五老爷和五夫人迁怒东瑗,也太欲加之罪。自己生的女儿不好好管教,反而埋怨东瑗。

她微微叹了口气。

薛东琳从小就被五夫人宠着,如今再教育,还有用吗?禁足只怕不能改变她什么,只会让她恨老夫人、恨东瑗而已。

第102节喜讯

回到盛昌侯府,东瑗和盛修颐领着盛乐郝兄妹三人去给盛夫人请安。

盛乐钰从蔷薇手里接过装礼物的小匣子,给盛夫人看,都是薛家的亲戚赏给他的。他笑着爬到盛夫人怀里:“钰哥儿有好多礼物,祖母”

盛夫人笑容温和,问他:“都是谁给的啊?”不等盛乐钰回答,转颐对东瑗和盛修颐道,“累了一天,你们回去歇了吧,郝哥儿、钰哥儿和芸姐儿陪我说话就好。”

东瑗和盛修颐道是,夫妻两人出了盛夫人的元阳阁。

回到静摄院,各自洗漱,换了家常的衣裳,丫鬟们端茶来吃。

盛修颐喝了半杯茶,道:“我去外院了,你晚些歇了吧,不用等我的。”他每日都要去外院习武,今日也不能耽误。

东瑗道是。

她手上的伤口并未痊愈。等盛修颐一走,蔷薇来替她换药。

“再换两次药,便可以痊愈了。”蔷薇帮她裹着纱布,对她道,“奶奶,只怕伤疤平不了……”

东瑗无所谓,笑道:“又不是在脸上。”这个年代不用握手的,掌心有伤疤,除了她的丈夫和贴身的丫鬟们,谁会知道。

蔷薇表情却有些迟疑,她想了想,才道:“奶奶,这伤疤留着,您的掌纹大约断了,成了断掌。”

古时人看一个人的福运,既看面相,亦观掌纹。

断掌是一种掌纹,天生这种掌纹的女人,是灾星命。

东瑗手上的伤疤,正好形成了断掌的掌纹。她心中苦笑,这也太凑巧了。

她不由自主想起了元昌帝。

难道她真的是个灾星命?将来会给盛修颐带来厄运吗?

想着,她的表情就有些怅然。

蔷薇忙跪下,惊慌道:“奶奶,我胡说八道的”

东瑗回神,轻笑扶起她:“我知晓你的心。倘若你有平复伤疤的偏方,只管寻来,我用着就是了。你说得对,这条伤疤不吉利。”

蔷薇道是。

日子平静过了几日。

盛修颐夜夜歇在静摄院,夫妻琴瑟和鸣,夜夜欢好。

直到五月初十,东瑗才想起什么。

她仔细回想着,仍觉得不对劲,既惊喜又不敢确定,让蔷薇去喊了罗妈妈来。

蔷薇也不知道何事,忙去把罗妈妈叫来。

东瑗问罗妈妈:“我的小日子,可是每个月的初六或者初七?”

罗妈妈想了想,很肯定道:“这一年多,奶奶的小日子总是初六,有时推迟到初七,就是这两日,从未差过。”

她来月信也才一年多。

东瑗很注意保养,自从来了月信,她就在月信期间不沾生凉食物、不让自己碰冷水,所以小日子一直对的上,从来不差的。她知道子嗣对这个年代女人的重要性,更加知道月信准确怀子嗣就轻松些,她一直很用心。

“今日初十了……”东瑗对罗妈妈道。

罗妈妈从东瑗问小日子就隐约明白她想说什么,此刻不由惊喜不已,愉悦笑道:“奶奶,您派个人告诉夫人,让夫人请个太医来瞧瞧吧。”

东瑗却没有罗妈开心,她愣了愣,好似在思考什么。

蔷薇却想起东瑗让她打听盛家子嗣的事,她看着罗妈妈高兴,又见东瑗眸光深邃,似乎在想什么,她就低声道:“奶奶,现在脉象不明,不如等等再说?倘若不是,夫人要怪咱们奶奶轻狂了。”

东瑗回神,笑道:“妈妈,你不要说出去,连橘红和橘香也不要告诉,先等等再说。若过几天小日子来了,不是空欢喜一场?还叫人笑话。”

罗妈妈觉得东瑗说的有理,就笑道:“奶奶思量得周全。”

“您千万别告诉橘香,她的嘴巴存不住话。”东瑗不放心又叮嘱一遍。

罗妈妈笑着保证不告诉任何人,等确定了再说。

东瑗笑了笑,让罗妈妈忙去。

等屋子里只剩下蔷薇和东瑗时,蔷薇低声跟东瑗道:“奶奶,我先回去告诉老夫人吧,让老夫人给您请个太医瞧瞧。您再寻个借口回镇显侯府一趟。等您身上稳了,再告诉夫人和世子爷,如何?”

怀孕三个月身上才会稳。

东瑗瞬时明白了她的担忧。

自从上次打听盛家子嗣的是,东瑗和蔷薇都在怀疑盛家子嗣单薄的原因,是不是人为?

倘若是人为,东瑗孩子不稳的时候,最容易遭人毒手。况且她们在明,那人在暗,防不胜防。

而东瑗需要子嗣在宗族立足。她若是进门就怀了身子,自然是个多子多福之人,婆婆如今有些喜欢她,倘若知晓她的喜讯,以后怕是更加满意她。她只要谨守妇道,婆婆对她满意,丈夫对她尊重,又有了孩子,她就成功在盛家站稳了脚。

在盛家站稳了脚,是她避免进宫的第一步。

她必须万分小心保住她的孩子。

东瑗不由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