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好莱坞-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历史上的香港就是这样,在六七八十年代赖之以发展起来的各种条件,逐渐被改革发展起来的大陆追赶上之后,香港便褪去了大部分的光环。基础设施的改善令原本青睐香港的跨国集团直接搬离了香港,在大陆如上海、深圳、天津、北京这样的城市建立亚太区总部;上海、深圳、广州等多个海港的崛起更是让香港这座昔日的亚洲最忙海港失去了中转客流;甚至就连香港本地商人也大肆抽调资金投资大陆,停滞了香港基础设置跟商业的发展速度。

眼看着大陆一步一步追赶上了自己,而自己就只勉强保住了一个金融之都,逐渐沦落为一个纯粹的消费旅游城市,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脑残香港新生代以为自己是被大陆吸干了血,结果肥了大陆苦了自己,开始叫嚣着独/立,肆无忌惮的攻击跟抹黑大陆。

问题真出在大陆身上吗?

不,完全不是,要说大陆需要对香港的没落负一定责任这是肯定的。但究其根本,实际上还是香港人自己脑残、作死,上了一手经典地花样作死,把自己最终给玩死了。

大陆拥有近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着十几亿规模的人口跟一个巨大的市场。又在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下走上了正确的改革道路,可以说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跟澎湃发展壮大的市场跟购买力,自九十年代大陆经济开始飞跃式发展后,源源不断的资金跟注意力都被从香港、东南亚乃至全亚洲吸引到了自己那里去。这也是缘何昔日牛bxx的亚洲四小龙、四小虎自八、九十年代开始经济陷入颓势的一个原因。

其他国家跟地区且不提,大陆决策层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想要把香港纳入自己的珠三角经济体内,利用香港的资本优势、结合珠三角工业区的人力成本跟资源,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

早在深圳特区规划之前,其实这座城市就是被当作未来回归后香港的‘互补城市’。九十年代回归前后大陆又向香港提出了‘深圳与香港行政上独立、经济上全面合作’的类似港深合并的提议。可惜港人瞧不起穷酸样的深圳跟大陆,还有人叫嚣着提防大陆吸血,根本没有响应者。

后来新世纪后,在邓公之后又有两位一号首长亲自为这件事牵头,依旧屡屡遭遇港人冷态度,结果直到林孝智重生之前,香港都只能被排除在大陆经济体之外,看似独、立好爽,结果除了能吃吃大陆游客旅游跟购物带来的经济外,大陆发展红利它根本就吃不到半点。

脑袋里一瞬间转过了无数的念头,林孝智强行安抚下躁动不安的心海,静静地坐在一旁听大哥畅谈‘环珠三角大经济区规划方案’。

“……香港地狭人稠,在五六十年代地价跟生产成本还相对较低的时候,我们曾一度拥有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塑胶化工跟轻电子产业。但随着地价的猛涨所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如今的香港制造业已经基本看不到,不是转向东南亚就是在大陆开设工厂了。大陆虽然如今经济上略有欠缺,但在资源、人力、成本上跟香港都有着很好的互补。所以,如果可以,我们希望大陆能在这一方面给予香港一些政策扶持。”

邓公听完脸上表情不变,虽然对于林孝义所说的前景十分心动,因为他跟一些同志之前也有这种意向。但到底曾经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袖,所在的位置不同,让他更清楚这‘合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

且不提香港那边多少人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大陆十分警惕,稍稍一点好意询问,都有可能引起对方猜疑,因为是大陆准备吸干香港的血。而且,就算是在大陆这边想要施行也是困难重重。当初他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时,已经被不少老同志批评‘经济特区’将成为资本主义腐化社会主义的桥头堡。现在又有了前几年的西方和平/演变跟苏联解体的余波,就算是他提出来恐怕都要引起高层的一番争吵。

仔细考虑了一会,他才说道:“林先生的提议非常好吗,未来香港回归之后,确实需要加强跟大陆之间的全面合作。”

话一转,“我们大陆这边过去其实早就提出过合作的意向,不过嘛,香港那边的反映比较敏感,总有一些人跟声音认为合作的结果只会是大陆吸干了香港。所以林先生的提议虽好,但想要施行起来却很困难!”

老人会这么说早在林孝智的意料之内了,所以他才刚刚说完,林孝智便接话说道:“诚然,现在的香港因为回归导致人心惶惶,对于大陆普遍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但是造成这种原因无非就是港府跟部分媒体的刻意引导。港府那边我们没能力解决,不过媒体方面至少我可以保证,未来林家所持有的所有传媒,不会出现任何关于大陆的负面报道!”

连大陆都只去了几趟的林孝义自然不可能提出什么合作计划,他如今在畅谈的方案自然是出于林孝智之手了。

之所以会在老人南巡时单独提出这么一个方案,他也是有私心在里面。步入九十年代的香港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狭小的土地所能承受的巅峰,再想往上一步已经很难。这几年来随着他对香港的影响越来越大,重生所带来的自信跟商业上的成功都让他的野心越来越大。

无疑,现在的香港已经太小了。电影产业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个反映,这几年就将迎来它的巅峰,下一步不进则退。

《黑侠》在台湾审核受阻,得知台湾当局可能要那他开刀一事已经让他明白了,自己前几年高举着亲大陆的旗帜虽然让自己获得了进入大陆的门槛,但他身上的某些标记也是不可能洗掉了。何况他也根本不想洗去,亲大陆这个招牌还得继续挥舞,不提寰亚作为目前大陆唯一一家允许被引入电影的公司,对于大陆这个未来世界第二大的电影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光是他在大陆开始投资的产业,都能为林家带来百年富贵。

所以,他才会让准备参政的大哥林孝义适时抛出‘环珠三角大经济区规划方案’,一方面林家可以利用这一方面获得大陆的更多支持跟庇护,另一方面寰亚也能伺机谋求大陆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而且这的确是一份对于香港好处要远大于大陆的方案,一旦真能让香港经济与深圳、广东等未来大陆经济强省并轨,市场无形之中就扩大了很多倍。

无疑,林孝智的承诺让老人眼睛一亮。港人拉拢不易,便是立场比较亲近大陆的金庸,他名下的报纸《明报》过去也没少报道过关于大陆的负面新闻,连他都是如此了,其他媒体就更不用说了。这一点林孝智无疑表现的很好,在他再三的警告之下,之前被他收购的《成报》上就从未出现过关于大陆的负面报道,所有涉及到大陆的新闻都比较中规中矩,这一条虽然引起了不少业界讥讽,但确实获得了大陆的好感,这也是缘何大陆对于他能收购亚视跟多家传媒暗中支持的原因。

想了一会,邓公才笑着回答说:“香港若是多一些小林先生你们这样的爱国商人,那么回归的阻力可就能少不少了。这样吧,我看林先生也准备了一份详尽的规划方案,不如让我复印一份详细看完再跟相关人士讨论一下吧可行性吧。当然了,香港那边还得看你们得了!”

第507章贺岁档

就如邓公所说的那样,想要让香港融入此时还未成行的珠三角经济区可谓是困难重重。无论大陆那边,还是香港这边都不见得会对他们的规划方案有多待见。

大陆那边他的手不够长还得看邓公跟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魄力,但是香港是他的主场,林孝智或者说是林家可就不是没有施展身手的空间了。

要促成香港跟大陆之间的合作,说白了就是以利诱人,得让香港人看到跟大陆合作的好处,说不得要再造一个新的既得利益阶层来推动香港全面并入环珠三角经济区内。

原因无它,现在的香港富豪阶层大部分都不合适。诸如李嘉成之流的富商深受西方影响,并非毫不忌惮回归之后自己的财富遭到侵犯,又因为难以作出彻底放弃香港基业移民的举动,只能被动跟大陆‘合作’。香港回归是既定事实,这是谁都没办法更改的。但本土支持回归的终归还是少数派,这也是缘何香港精英无数,绝不缺乏能看清楚与大陆合作好处的人,但直到他重生之前香港经济依旧独立在大陆之外的原因。

何况他们也不需要在乎,回归谈判的过程中,不少港商都从大陆那里得到了无数的投资优惠跟承诺,以香港地产商为代表,在回归之后的十几年里光靠投资大陆地产,就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不会去管普通香港人的死活,而固执的选择继续用保守的政策防备大陆影响力覆盖香港。

所以,预期跟这些不差钱的豪门谈合作,林孝智更愿意拉一批像他一样的人,再造一个新的既得利益阶层。

可别忘记了,在香港虽说政客、富商的影响力最大,但传媒跟明星的影响力也不比其差多少。而影视跟传媒产业,可不都是他的主营产业。这也是缘何寰亚明明有实力自己揽下修建深圳影视城的活,他却非要公之于众,向嘉禾、永盛、金公主等多家电影公司开放合作门槛的原因之一。

从深圳回来,林孝智终于又恢复了月前新婚度蜜月时的那种轻松。

虽然有些自私,但他显然已经跟自己的两个女人达成了一些默契。今天陪陪李嘉昕、明天陪陪周蕙敏,日子总算稳定了下来。

今年的贺岁档,眼看着就要过去了。

一如林孝智之前猜测的一样,于今年贺岁档期间上映的四部他从未听说过的电影《虎威警探》、《绝密档案》、《神奇侦探》、《一代宗师霍元甲》,丝毫没能影响到寰亚。

嘉禾那两部,李元霸的《虎威警探》打得倒也精彩奈何剧本太老了,上映十六天拿了1300万港币的票房放在贺岁档期间只能算是一般。

曾经演过‘陈真’的梁小龙出山饰演‘恩师霍元甲’倒是不错,虽然有跟风《黄飞鸿》的嫌疑,但这部电影上映25天拿到了2316万港币的票房让嘉禾份外开心,听说邹玟怀下令编写新剧本,似乎准备再弄出一个第二部来。

金公主拍的《神奇侦探》口碑还行,靠钟镇涛跟陈百祥两个笑星各种诙谐、荤段子,倒是应了新年图个开心的景儿来,不足千万的投资最终带来1977万港币的票房,让有心扶持两人成为金公主新支柱的麦加十分满意,没准《最佳拍档7》还要拍摄。

永盛的《绝密档案》无疑是四部受林孝智蝴蝶效应影响诞生的电影中成绩最好的一部了,向氏兄弟的魄力一向连林孝智都佩服不已,虽然永盛最开始投资电影有洗钱之疑,但比起‘小气’的黄百鸣、麦加又或者老了的邹玟怀,向氏兄弟的魄力还是很足的。这部原本投资不足两千万的电影,光是后期特效就花掉了小四百万,最终投资稳稳过了两千万了。虽说剧本并没有太过出彩,不少情节都有抄袭他的《红色警戒》跟《007》系列的嫌疑,但终究还是靠着不错的场面跟华仔的卖力拍戏,最终仅在香港竟然就取得了2907万港币的票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林孝智曾经承诺三千万投资的《东方之珠》也在这个贺岁档期间上映了,这部慈善电影拍得还算不错,靠着近两百位艺人的免费义演吸引了不少观众买票观影,最终下画时票房已有3284万港币了,也算交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北影那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