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好莱坞-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年,星岛报业集团的情况并不是很好,胡仙女士在楼市、地产上投入的精力太多,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报业这边的发展。而且传媒也跟柏宝集团的主业毫无关联,最多也就打广告时便宜一些,这些优惠我可以保证《成报》能给的更多!”

他原本是打算用一亿五千万港币,接手柏宝集团手中的《星岛日报》股份。但这会想了想,决定再加一些,当下伸出右手说:“我加五千万港币,一亿七千万港币收购柏宝集团手上的四成《星岛日报》股份。这个价钱比您前两年购买时涨了三成多,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投资收益了。星岛报业集团这几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本来之前酝酿的改革若是能成功,或许星岛还有些看头。但改革却失败了,就算是圈外人也有不少人认识到它的暮气,这时候逢高出售大赚一笔,我想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吧!”

一亿七千万港币!

施黄楚芳心中一动,老实说她确实被林孝智的开价弄的心动了。传媒企业的利润其实并不高,在香港除了两家免费电视台利润可能高点外,一年下来利润能够过亿的传媒企业也就东方报业、成报、明报、星岛报业四家。其中东方报业的利润最高,差不多有两亿多港币。明报跟星岛报业应该差不多,都有介于一亿、两亿之间。

成报本来利润并不如其他三家,因为规模远不如其他三家。但自从被林孝智收购以后,靠着吃寰亚的广告,收入直线上升,一年下来也能勉强过亿。

当初她之所以答应入股《星岛日报》,本来就不是看中了《星岛日报》一年能给她带来多少分红,而是看中了这个香港发行量第三大的报纸的影响力。

柏宝集团是香港本土最大的光学器材生产商,同时也代言多款日本跟欧洲摄影机的香港专营权,为了旗下产品的销售少不了要打广告的。

如今林孝智要高价收购她手上的报纸股份,而且还承诺了未来成报会给予广告优惠,这确实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她看了一眼面前表现沉稳的林孝智,思考着这应该不是他的底线,当下就准备开口,讨要个更高的价格。

可惜,还没等她开口呢。林孝智便像是摸透了她的心思一般,直接加了一句:“我只报一次价,您觉得如果可以,我会立刻安排人签约,如果不行,那么我只能说很遗憾。因为入股《星岛日报》对我而言只是一个选择,不是所有选择。”

看来就只能卖一亿七千万了!

她心中略有一些失望,但还是有些不满意,说:“林生若是想买,这个价钱我们柏宝倒也勉强能接受。但你得再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未来十年内,我们柏宝集团在你名下的媒体上打广告,只收市场价的七成!”她缓缓说道,“这也是当初星岛报业答应我的条件……”

“除非星岛报业高层的脑袋都让驴踢了,不然绝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林孝智忍不住嗤笑一声,开玩笑,香港这边因为媒体众多所以竞争激烈,传媒的毛利一般只有三四成左右,纯利就更低了。让利三成以上,而且还是一下子答应十年,真如他所说的那样,除非胡仙的脑袋给驴踢了,不然绝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这分明是对他开出的价钱不太满意,想要更多好处的讹诈。

心里虽然明白这一点,但林孝智对她手上的《星岛日报》股份还是十分眼馋的。当下沉吟了片刻,说道:“这样吧,未来五年里,我保证柏宝集团在我名下的成报报业集团做广告宣传,只按照市场价的八成要价。传媒的利润很低,您至少也得给我留一口饭吃!”

他也是聪明的藏了半句话,没有向她透露自己已经收购了亚视的事,否则日后柏宝集团若是在亚视打广告也只收八成价,而且还是足足五年,那他损失的利润可就要大得多了。

这个条件,已经与当初胡仙答应她的一般无二了。

考虑到《成报》可比《星岛日报》发行量大,施黄楚芳对于他答应的条件已经比较满意了。

当下假装思考了一会,才‘勉强答应了’,“好吧!”

第474章掌握香港舆论的野心

陈强脚步匆匆地走出了电梯,一路不停地往林孝智的办公室走去。

“陈总好!”

“嗯!”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跟他打招呼的人,若是平时没什么架子的他一定会认真回复,至少也会给一个笑脸。但今天他却没那个心情,一路走得很快,马上就到了林孝智的办公室门前。

“陈总,林董应该正在会客。”迎面走过来一个秘书,许是看到了他在林孝智的办公室门前站定,知道他要找林孝智,所以立刻提醒了一声。

“会客,知道是谁吗?”

对方的提醒确实让陈强手中的动作一停,虽说他是有事要跟林孝智汇报,但赶在会客时间闯进去,确实有些不礼貌了。

那秘书也不瞒着他,直接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他:“司马总监刚走,现在应该只有宋总还在他的办公室里!”

陈强稍稍一品,就知道了秘书口中所说的两人是谁了。司马总监肯定是司马杰,至于宋总想必应该是九龙银行的总裁宋念辉,这两人都是林孝智的心腹,寻常若有事他两人少不了来他这里。

不过,也参与了林孝智最近在忙事情的他,反而微笑着跟那提醒他的秘书道了一声谢,随后敲了敲门。

“进来!”

待办公室内传来一声答复后,他这才推门走了进去。

“是陈总啊,坐吧!”

正如秘书所说的,办公室里只有林孝智跟宋念辉两人,此时他俩正坐在沙发上像是在交谈,陈强一看他两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明白了林孝智的心情不错,当下便走了进来。

“宋总也在啊……”

他跟宋念辉打了一声招呼,宋念辉笑着冲他点点头:“有点事过来一趟!”

林孝智示意他也坐下,“我倒是希望你也给我带来一个好消息,怎么样,事情办成了吗?”

前天他交给了陈强一个任务,还是联系人的任务,不过联系的却不是一般人,所以耽误了些时间。

陈强挨着宋念辉坐下,这才说:“人是联系到了,我也跟两边约好了晚上见面。不过没能达成任何口头协议,无论是沈宝新还是查良庸,都没透露任何态度来。”

查良庸就是金庸的真名,至于沈宝新是谁,名动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的明报报业集团,正是他跟金庸两人组建的。至于林孝智缘何让他联系这两人,陈强虽然知道一些,但仍旧感觉不可思议。他是知道自己老板刚完成了对亚视的收购,一转身又亲自联系买下了四成《星岛日报》的股份,合约眼看着就要签订了。可任谁也没有想到,他的野心并不只有这么点,因为林孝智又派出了他,去联系明报报业集团的两位创始人,准备强行收购明报报业集团。

“意料之中,我听说金老爷子对于品海很满意,认为明报能在他手上发扬光大,在没摸清楚我们的意图之前,自然不可能轻易给出答复来!”林孝智闻言也不气馁,脸上笑容依旧不减分毫:“而且那于品海对于资本运作倒是颇有些手段,但是在报业集团的经营上对他依仗的地方还很多。他虽然卖了三成股份给于品海,但自己手上还牢牢握着三成不愿松手,仍对明报报业集团保持着惊人的影响力!”

“若我没有猜错,恐怕很快沈宝新跟金庸两人就会碰头,彼此都知道了我们在联系对方了!”

话说完,他就看向了一旁的宋念辉,问道:“你那边的情况如何,拿到了多少股份了?”

这句话一问出来,顿时让旁边的陈强一愣。他虽然知道宋念辉是他的心腹,寻常林孝智的很多事情都是让他来做,可具体情况他是不清楚的。毕竟他一开始是李国兴安插在林孝智身边的人,也是今年新亚跟美亚合并之后,林孝智看他一直‘老实本分’,才把他吸纳为自己的心腹,亲疏上自然比不得他的老班人马。

宋念辉推了推眼镜,看着林孝智的眼神中尽是佩服色,回答说:“过去一周里我已经运作从证券市场上收购了约2300万股东方报业的股份,占东方报业集团13。66%的股份,共花去了一亿两千三百万港币。星岛报业那边由于机构投资者比较多,所以我只收到了1900多万股,约占总股份的6%,用去了九千四百多万港币。明报那边则要少一些,只拿到了900万股,约为明报报业集团4。2%的股份,共用去了两千三百五十二万。”

迎着林孝智的目光,他耸了耸肩:“没办法再多了,虽说我已经吩咐下去动用了上百个账号分散收购,尽量不使三家察觉到。但股市里的真正大鳄们怕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也有一些人跟着吸纳了一些股份,抬高了股价,增加了我们的收购难度。明报那边最麻烦,他们远不如东方报业跟星岛报业,在证券市场里有四五成之多的股份流通,据我所知年初明报上市时,查良庸跟沈宝新也只凑出了25%的股份当做流通股,刨除去一部分机构手中的股份外,我们差不多已经把市面上在流通的一半明报报业集团的股份都吃下来了!”

港交所规定,上市公司至少除非特殊情况,否则至少要保证有25%的股份在自由市场流通。一些上市的家族企业跟一些权力欲很重的企业,一半都是踩着点放出25%左右的股份,明报就是这种情况。否则林孝智也不会直接杀上门去,让陈强再联系两个手上握有重股的创始人了。

陈强闻言眼睛瞪得老大,心中也是吃了一惊。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老板竟然来真的,玩了一把注定会让整个香港为之震动的大手笔。

就是如他这种林孝智的心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老板,在收购了亚视之后,又盯上了香港几大传媒巨头。他名下已经拥有了成报报业集团,却依旧马不停蹄的入股《星岛日报》、觊觎明报报业集团,甚至连在香港昔日的传媒霸主……星岛报业集团跟如今蛮横地不可一世的东方报业集团,都成了他的盘中餐、板上肉,林孝智的野心跟魄力,令他也是为之心跳,佩服的不行。

只是他心中也有疑惑,如果只是为了报复东方报业、明报还有星岛报业集团前段时间对他的抹黑,用得着费尽这么大的财力,只为了去争一口气吗?

想到自他加入新亚以来,公司管理上林孝智虽然给予了管理层充分的放权,但涉及到战略上的安排,他从来都是亲自把关,一直表现的算无遗策,才能让新亚只用去了不到四年时间就变成了寰亚这家市值超百亿的大型集团。由此可见老板的智慧,自然不可能为了一些小事大动干戈!

同时发动对三大报业集团的收购,这里面怕是没那么简单!

确实没有那么简单!

1984年1月5日,香港电视有限公司(tvb)上市,仅用去一年时间它便跻身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风光一时无两。

然而,就在这种背景下,香港赫赫有名的传媒巨头……tvb掌门人邵一夫却跟身边人说了这么一句话,“想通过经营电视台赚大钱,在香港真的很困难。去年tvb总营业额19。75亿港币,税前盈余5。64亿,交了税后只剩下不到4亿利润,只比制造业的平均收益略高。比之金融、地产等行业远远不如,但仍吸引大量投资者投资我们的最大原因,是掌控传媒的其他优势。”

他认为,“做其他生意或许会更赚钱,但所受到的尊重,很难与做传媒相比。而在一众传媒之中,又以电视台最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