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类。

听了吴师傅的话,刘伟鸿暗暗好笑。

在机关呆了两个月,吴师傅说话的水平也是见长。

听听,“要求太严格”!

果然是大机关的人说的话。

“吴师傅,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一五一十告诉我吧。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刘伟鸿望着吴师傅,很肯定地说道,神情十分诚挚。如果是一个中年官员,做出这种诚挚的神色,吴师傅不会很相信。但刘伟鸿如此年轻,吴师傅马上就信了。在他看来,刘伟鸿这个年龄,就算要作伪,也做不到如此程度。

看来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年轻有时候反倒更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是这样,陈主任说要我老表每个月给他五百块,他吃饭还要全免费……”

吴师傅说道,脸上闪过一抹怒色。如果陈伟南不是陈崇慧的侄儿,他敢这样搞?以为坐地虎是吃素的?仗着有个当副局长的叔叔,吴师傅也是投鼠忌器。吴老板不承包食堂没事,总不能连累他自己把铁饭碗都丢了吧?

“他真这么说?”

刘伟鸿不动声色地反问一句。

“真的,我老表上个月给了他两百,他嫌不够,这个月加码了!”

吴师傅继续爆出猛料。

无论是五百还是两百,绝对数值都不大,至少在刘伟鸿眼里,这是笔小钱。但比照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这钱就不少了。陈伟南的正工资才几十块钱,加上其他补贴福利,也就一百块不到。一个月五百,相当于他五个月的工资,如果拿后世做对照,就不是个小数目。

这也太离谱了,几十个人吃饭的小食堂,每人每餐不过一块钱左右的生活费,陈伟南就敢这么要钱,比黑社会收保护费还狠。

刘伟鸿双眉一蹙,问道:“上个月给了两百?有证据吗?”

“有。他开了个收据!”

刘伟鸿本来也是随口一问,不料就得到这样一个答案,一时之间,有些不敢置信。

开了个收据?

陈伟南居然给开了个收据!

这人要不是过度狂妄,相信他叔叔能一手遮天,要不就是脑子进了水,彻底坏掉了。收受人家的好处,竟然敢给人家开收据。

神经病!

“那个收据,你带来了吗?”

刘伟鸿轻轻摇了摇头,问道。

“有,就在我身上。”

吴师傅说着,果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收据来。看来他今天成心告状,什么都准备齐全了。

那是一张餐厅里用以记录菜单的薄纸,圆珠笔笔迹,写得歪歪扭扭的。可以想见,这就是吴老板在宾馆餐厅请陈伟南吃饭时,陈伟南给他开的收据。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收到吴老板两百元。

望着这张莫名其妙的收据,刘伟鸿倒是有点明白了。

“他亲手写的?”

其实刘伟鸿能够认得出来,这确实是陈伟南的亲笔。就在一个办公室上班,陈伟南经常要报销些款子,需要写个报销凭证请刘伟鸿签字,刘伟鸿对他的字迹比较熟悉了。

“亲手写的。当时他喝了些酒,我老表说要有个收据,他就写了。”

吴师傅答道。

果然和刘伟鸿猜测的一模一样,陈伟南当时确实就是脑袋进了水——酒水!

刘伟鸿仔细看了看那张收据,问道:“吴师傅,这收据可以给我不?”

吴师傅略略犹豫了一下,便点头应诺。对他而言,留着这张收据的用处并不大,他又不是农业局的领导,不能凭这个把陈伟南怎么样。交到刘伟鸿手里,吴师傅还是比较放心的。他觉得刘伟鸿是个正派人,大气,不贪小便宜。

“刘主任,那你看,食堂那个事……怎么办?我还得给我老表回句话呢!”

吴师傅试探着问道。

刘伟鸿说道:“吴师傅,放心吧,这事我会处理的。你让你老表安心搞下去,不要理会陈伟南的敲诈。我就只有一个要求,伙食要搞好,既要便宜又要实惠。咱们不能在局里同事嘴里去揩油,是吧?招人恨的。”

“对对,还是刘主任说话在理,听起来就让人心里舒服……”

吴师傅赶紧给刘伟鸿拍了一记。

“吴师傅,这事,除了我,你还跟别的领导汇报了吗?”

“没有没有,我只相信你!”

吴师傅连忙说道,有点赌咒发誓的意思了。

照说他是局里的司机,有很多机会单独和朱局长在一起,朱建国对他印象也很不错,他完全可以直接向朱建国告状。之所以找到刘伟鸿头上,一个是因为他守规矩,觉得刘伟鸿是自己的该管上司,也是食堂的该管上司,向他汇报比较合理。另一个,吴师傅对朱局长和陈局长之间的关系也有点拿不准,表面看,朱局长对陈局长信任有加,直接向朱局长告陈局长的侄儿,只怕不妥。

而刘伟鸿曾经和陈局长发生过冲突,却是大家都听说了的。

吴师傅可也会盘算。

第106章 刘伟鸿到底什么来头?

刘伟鸿和陈伟南之间的冲突,是骤然爆发的。

和吴师傅谈过话之后,刘伟鸿回到办公室,等着陈伟南回来。不过陈伟南这人,行踪不定,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办公室。

当时又没个移动电话,连传呼机都是奢侈品,几百上千元一个。那会能在腰间别个扣机的家伙,就是大款了,生意忙,不得不配这样一个传呼工具。比后世的手机牛叉多了!

刘伟鸿泡了杯茶,打了省城的长途,传呼李鑫。

李鑫是时尚一族,公私兼顾,做着单位的处长,生意上也不落下,传呼机早就配了的。

不一会,李鑫的电话打了过来,笑呵呵地问道:“伟鸿,什么事啊?”

两人之间已经是很要好的朋友了,上次刘伟鸿借李鑫的丰田车送云雨裳去江口,在宏利县冲关,撞断木栏杆,车头也受了损伤,尽管在江口修好了,刘伟鸿回去之后还是跟李鑫说了这事。李鑫压根就不在意,只是关心刘伟鸿没有受伤,那就放心了。

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的。

现在李鑫和刘伟鸿说话,口气就十分的随意。

“李哥,和省报的人熟不?”

“怎么,想要找人帮你吹一吹?”

李鑫马上就明白了刘伟鸿的意思。

刘伟鸿笑道:“我现在还不够格。帮我们局里吹一吹吧,咱们搞了个菜篮子工程,初见成效了。这个东西,值得在省报上冒个头,还是比较有新闻价值的……”

刘伟鸿简单将菜篮子工程介绍了一下。找省报的记者宣传这个事,也早就在刘伟鸿的计划之中。身在官场,想要向上,有几个重点是一定要牢记的。

第一个当然是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后台。没有一个硬扎的后台,想要上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当然后台这个东西,主要得靠自己去找。就像他刘伟鸿,老刘家嫡孙,招牌够大了,后台够硬了,却还是不够。这个大招牌和大后台,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用上去的。无论多厉害的“绝招”,用多了就不灵。所以刘伟鸿现在要找的,就是能随时在浩阳地区派上用途的后台。朱建国是最直接的后台,用好了,效果不小。李鑫背后的省委组织部长李逸风,偶尔也能派上用场。

第二个就是政绩。政绩分两种,一种是真的,硬邦邦的政绩;另外一种就是虚的了,官样文章,好看。但甭管哪一种政绩,都必须会操作。

这就是第三个重点:舆论宣传。

做出了政绩,还得有人帮你摇旗呐喊,将这个好事情公之于众。这样才能引起上级的重视,提拔重用你的时候,也有了理由。

刘伟鸿原本想这个菜篮子工程一开始的时候,就联系省报记者,仔细思考过后,决定往后押。等见到了真东西,再惊动省报的大记者不迟。有实实在在的东西给人家看,这样的报道比较扎实。

所有的领导,都是“操作”的高手。甭管报纸上、电视上宣传得多热闹,事情的本质到底如何,道行高深的领导一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某种政绩,是不是会引起领导的重视,主要取决于这个政绩能给领导本身加多少分。但实在的政绩还是比虚的东西更受欢迎一点。至少这个经得起调查,没有穿帮的危险。确实拿不出真家伙,才不得不用假货凑数。

菜篮子工程本身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也值得推广。

李鑫八面玲珑,聪明得紧,听了刘伟鸿的介绍,马上就意识到这个事情确实有新闻价值,当即说道:“好,我帮你联系一下。应该没问题,我和省报新闻部的梁主任比较熟……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就来大宁一趟,见个面,喝个酒,大家认识一下,以后常来往。”

这个就真是将刘伟鸿当自家兄弟看了。一般的交情,李鑫不会说后面那一段话。刘伟鸿直接和新闻部梁主任拉上关系了,往后就有可能将李鑫撇开了。但他们之间,自然不是一般的交情。

刘伟鸿在体制内打拼,能够和省报新闻部的头头搞好关系,助力是显而易见的。

“行,那我请示一下局长,尽快过去一趟吧。”

“好啊,我等你。好久没在一起喝酒了,怪想的。”

刘伟鸿笑着和李鑫聊了几句,挂断了电话,便起身前往朱建国的办公室。这个算是大事,得第一时间向朱建国汇报。辛苦了两个月,不就是等着这最后一锤子吗?只要上了省报,这个政绩就出来了,功劳也就扎实了!

也真是巧了,刘伟鸿刚走到朱建国办公室门口,正碰上陈崇慧从里面出来。

“陈局!”

刘伟鸿礼貌地给陈崇慧打了个招呼。

陈崇慧脸色有些不好看,似乎刚才在里面和朱建国的谈话,不是那么愉快,听到刘伟鸿打招呼,停住脚步,板着脸望了刘伟鸿一眼,微一点头,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便径直去了自己的办公室,“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刘伟鸿分明在陈崇慧眼里看到了一抹浓浓的恨意。

这倒是有点奇怪了。

自从上次在陈崇慧办公室顶牛之后,两人之间再没有发生正面冲突。由于刘伟鸿依照陈崇慧的意见,安排陈伟南分管了后勤,陈崇慧似乎对刘伟鸿的顶撞也一笑置之,揭过去了。日常相见,也有说有笑,看不出什么隔阂。

刘伟鸿恪守本职,该为陈崇慧服务的,一样把服务做好。不管怎么说,陈崇慧是局领导,办公室就是为局领导服务的,本职工作不能马虎了事。

怎么今天陈崇慧是这种眼神?

难道他刚才与朱建国之间的不愉快是因为刘伟鸿引发的?

没有道理啊,这段时间,刘伟鸿确实没有和朱建国谈到有关陈崇慧的任何事情。

刘伟鸿摇摇头,也不去胡乱猜测,伸手敲了敲朱建国的房门。

朱建国坐在办公桌后抽烟,脸色也比较凝重,听见敲门声,抬头一看是刘伟鸿,便点了点头,示意刘伟鸿进去。

刘伟鸿走进办公室,顺手带上了房门。

“伟鸿,什么事?”

朱建国板着脸问道。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局长,我刚才和省城的朋友联系了一下,他和省报新闻部的梁主任比较熟,你看我们是不是抽个时间上趟大宁,和省报的记者见个面?”

“省报?”

朱建国的心思显然还在刚才和陈崇慧的谈话上头,脑子一时拐不过弯来。

省报跟咱们农业局什么事?

刘伟鸿笑道:“局长,菜篮子工程第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眼下已经初见成效了。我考虑,是不是请省报的记者下来采访一下,帮我们宣传宣传?这是个好经验啊!”

“啊?对对对,好经验好经验……伟鸿啊,快坐快坐!”

朱建国立马回过神来,变得满脸笑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