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源管理公司,也全面运转起来,效果逐渐显现,尽管尚未实现盈利,但几个最大的国营煤矿,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亏损,渐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所以,刘伟鸿一说要修高速公路,尽管浩阳的大部分群众,还不知道高速公路是个什么东西,却均在热切地期盼着这条高速公路的开工。

搞建设好啊!

搞建设就有钱赚。

这是普通群众最朴素的思维。

事实也是如此,华源商贸城的兴建,就在短时间内造就了一批富裕户,大量的浩阳市民和附近的农村闲置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在与商贸城建设相关的各个行业里工作,赚取工资。而一些头脑活泛又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市民,则搞运输,做买卖,干得热火朝天的,赚了不少的钱。

同时室内装修业,广告业,办公用品销售等等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浩阳的城市规模,急骤扩张,一些市民闲置的房子,都有了用武之地,纷纷租售了出去,被改装成各种铺面,仓库甚至是办公室,还有被改建成为小型加工厂的,整个城市都喧嚣起来,一片大干快上的热闹情形。

据初步统计,浩阳市的常住人口,短短一年时间内,增加了两万多人,差不多是原先常住人口的百分之五十。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增长数据。

浩阳市颇有人满为患的趋势。

不过这一点,刘伟鸿倒是并不怎么担忧。

陆大勇和曹振起在城市规划方面,颇有远见,新城区的规划设计做得十分大气,有足够的拓展空间。当然,要用大量的新房子将新城区填满,将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开支。但刘伟鸿没打算自己掏腰包。他也没有那么多钱。

刘伟鸿的方法很明确,就是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大项目建设,举债修路。这是政府必须做的事情。等浩阳市的工商业开始急速发展起来,城市规模急速扩张,必定会吸引大量目光长远的生意人,能够看得到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这些老板们会掏钱砸进新城区搞地产开发,建办公楼,建商品住宅区。自动自觉为刘市长分忧。

这叫“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刘市长要做的,就是栽梧桐树。

所以刘伟鸿对宁浩高速公路的建设,无比的重视。专家们将规划草案拿出来之后,刘伟鸿二话不说,就拉上几个人下了基层。单是在地图上画出这条高速公路,对于刘伟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要沿着规划设计的线路,去走一圈,看看是否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整个浩阳市政府的干部,也早已经习惯了刘伟鸿这种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政府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态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和转变。除了“榜样的力量无穷”这一点之外,还有一个更加深层的原因,那就是畏惧。

谁也不清楚刘市长今天会检查哪个部门的工作。而一旦被检查出大篓子,结局必定是悲剧性的。刘市长的铁腕手段,任谁都不再有半分怀疑。

谁不知道,如今的浩阳市,刘市长才是“一哥”!

市委书记?

呃,谁是市委书记?

刘伟鸿以一己之力,撬动了暮气沉沉的整个浩阳市官场,这架“老旧”的机器,似乎被注入了新的动力,轰隆隆地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黄工显然还不大清楚刘伟鸿的工作作风,拿着那张规划图纸,看了一眼,说道:“是的,刘市长,公路必须从这里穿过去,这是最近的路线。”

刘伟鸿来到他的身边,就着他手上的规划图纸,仔细看了一阵,伸手指向图纸上的另一条线路,说道:“走这个方向不行吗?黄工,我早就跟你们说过的,这条公路在规划的时候,要尽量少占用水田。咱们浩阳是丘陵地形,山多地少,尤其是水田,更是缺乏,能够不占用,就尽量不占用。”

黄工有些奇怪地望了刘伟鸿一眼,说道:“刘市长,怎么勘察怎么规划路线,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实话说,黄工对刘市长这个搞法,不是那么感冒。怎么着都像是这位年轻市长对他们这些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些不信任啊。这一点,是黄工不能接受的。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技术专家,自认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不管是谁,要是对他的工作提出质疑,黄工都会有些不悦。

刘伟鸿明显听出了黄工语气中的不满,笑了笑,说道:“黄工,你误会了,我不是怀疑你们的专业水平。我是很相信专家的。但是,术业有专攻。你们专家,考虑的都是技术性的问题,我是市长,除了这条路,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我也必须考虑进去。所以我今天才请你们几位一起进行这个现场考察。黄工,还是那句话,浩阳耕地不足,这个问题将来会越发的严重。因为人口会越来越多,耕地却只会越来越少。因此,要请你和你的同事们,多多考虑,在不影响整体工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占用水田。”

黄工是个实事求是的人,见刘伟鸿说得十分诚恳,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说道:“刘市长,我们搞技术的,确实只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条路,怎样规划才能做到里程最短,施工难度最低,正是我们关注的。至于其他方面,我们真的考虑得很少。不过,刘市长,你说的也有道理,是要尽量的少占用水田。”

刘伟鸿笑道:“黄工,谢谢你的理解。你看,这个地方一马平川,在我们浩阳,是难得见到这种情形的。我计划在这里搞一个万亩良田的机械化耕种实验区。”

刘伟鸿就有这个本事,可以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的思维转,黄工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烟雨蒙蒙之中,一望无际的稻田,就像是一幅泼墨山水,美不胜收。

“刘市长,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地方挺美的……好,我们再好好研究一下,看有没有别的替代方案……”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谢谢你,黄工,走吧,我们再去水车乡那边看看。”

“水车乡?”黄工吃了一惊,有点不敢置信的样子,说道:“水车乡离这里可有十几公里,刘市长是打算把这条路都实地考察一遍?”

“对,就是这个意思。”

刘伟鸿随口答道。

黄工愣怔半响,摇了摇头,由衷地说道:“刘市长,不瞒你说,我是真的没想到,你对工作这样认真负责……这个可真了不起。”

刘伟鸿笑道:“没什么,养成习惯就好了。”

第739章 忍耐

当刘伟鸿出现在市委一号办公楼的时候,所有在路上遇到的干部,都很客气地为刘市长让路。搁在以前,这种情形会略有区别。干部们对刘市长当然是一样的客气,却不见得就会如此恭谨。一些干部会笑呵呵地和刘市长聊上几句,还有一些干部则是打个招呼,寒暄一两句,便即告辞,行色匆匆,似乎工作很忙。

总而言之,那个时候市委办的干部们,在刘市长面前,心态还是比较“平等”的。市长虽然了得,却也管不到市委这边的干部。

现在自然不一样了。不要说市委的普通干部,就算是市委常委,刘市长也一样“管得”!

刘市长是应邀而来。

应宋晓卫的邀请。

除了宋晓卫,浩阳市也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干部,可以在办公室坐等刘市长上门来拜访。当然,表面上看,宋书记和刘市长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和睦。每当宋书记和刘市长共同出现在公众场合,均是脸带笑容,刘市长恪守官场规则,对宋书记非常尊重。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宋晓卫一般不和刘伟鸿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

宋书记有心理压力。

别看刘伟鸿笑靥如花,下面的干部也是阳光灿烂,恭恭敬敬,但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宋晓卫可是清楚得很,不定在怎么嘲笑宋书记呢!

浩阳市包括浩阳县的历史上,还不曾出现过这样窝囊无能的市委书记,有省纪委书记撑腰,有地委书记撑腰,却被一个二十几岁的搭档,压得死死的,连气都喘不过来。

不要说别人心里怎么想,就是宋晓卫自己,也觉得自己很窝囊。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刘伟鸿就是这么“妖孽”的!

尽管宋晓卫很不待见刘伟鸿,但遇到一些重大问题,还是不得不请刘伟鸿过来商议。不管怎么样,这个市委书记他还得继续干下去,总不能撂挑子吧?

要忍!

必须得忍!

宋晓卫在省委机关工作了那么多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见得多了,又跟着方东华做了好些年的秘书,更加清楚,身在官场,“忍字诀”是何等的重要。凡是忍耐不住的官员,最终的结果都不怎么样。而忍功出色的官员,却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

今天,宋晓卫就是请刘伟鸿过来商讨干部调整事宜的。对刘伟鸿,宋晓卫表面上也是十二分的客气,早早就在待客沙发区等候着,刘伟鸿一进门,便即起身,笑容可掬地给刘伟鸿打招呼。

“呵呵,市长来了……”

“书记好!”

两个人很客气地握手寒暄。事实上,单从这种客气里,就能看出,两个人之间的隔阂,是如此之大。真要是关系过得去的书记和市长,日常见面,商讨工作,是不会这样客气的。

“来,市长,请坐,抽支烟。”

宋晓卫笑呵呵地请刘伟鸿落座,递上香烟。

刘伟鸿则抓起茶几上的打火机,主动为宋晓卫点上了火。

秘书同样笑容可掬地奉上香茗,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市长,宁浩高速公路,准备开工了?”

宋晓卫笑着问起了高速公路的事情,语气很是随意。身为市委书记,他关心一下市里的重点工作,是完全应该的,姿态必须要做出来。

这一点,也令得刘伟鸿高看宋晓卫一眼。

宋晓卫无疑是一个韧劲十足的人,尽管现在处境很糟糕,上任一年,市委书记的威望不但未曾树立起来,反倒有沦为笑柄的危险,但宋晓卫还在顽强地坚持着,并没有气急败坏。至少表面上,没有露出气急败坏的神情。该做的工作,依旧有条不紊地在进行着。这个,其实是大多数成功官员必备的素质。宋晓卫的不幸,在于他碰到了刘伟鸿,更不幸的是,他没办法和刘伟鸿通力合作。因为他的“恩主”方东华,和刘伟鸿不在一条线上。

如果换一个环境,换一个搭档,宋晓卫处在同样的位置上,威望早就建立起来了,只怕已经牢牢地把持了市里的全局。宋晓卫并不缺乏官场手腕。

另外还有一点,宋晓卫为人还算正派,担任了一年的市委书记,尚未爆出太大的负面影响,至少不腐败,没有他收取大量好处的传闻。这个,也令刘伟鸿对宋晓卫的观感不算很坏。

当然,这也是现实所“逼”。有刘伟鸿这样一位强势至极的搭档在,宋晓卫一天到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全力自保尚且力量不足,又哪里敢胡乱伸手了?那不是自动授人以柄么?

不管宋晓卫是真的廉洁也好,还是被逼无奈也罢,只要他为人正派,刘伟鸿就不会赶尽杀绝。甚至于还要想法设法和宋晓卫搞好关系。毕竟市委书记和市长总是别着一股劲,对市里的建设可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自从去年拿下周鹏举和李青梅等人之后,刘伟鸿便消停了下来,一门心思搞经济建设,很少在党务工作上发表什么看法,免得将宋晓卫挤兑得太过厉害,又横生枝节。

“是的,书记,规划和实地勘察,基本已经完成了,我计划在下个月,就开始正式动工。争取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做到全线贯通。”

规划中的宁浩高速公路,在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