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昨天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刘庆隆代表调查组宣布了调查结论。调查组经过细致的调查访问,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认定红旗煤矿七二矿难的透水事故,是红旗煤矿操作人员在调试新设备的时候,没有仔细勘查地质情况,盲目操作,导致穿水而造成的。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实际上就是一个联席会议,不但所谓市委常委参加,市政府所有副市长以及有市委委员身份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市人武部部长和政委,俱皆与会。

原以为有人要对这个调查结论提出异议,但出人意料之外的是,没有人说话。

大家都沉默了。

连刘伟鸿都不曾对这个调查结果发表不同意见。

事故调查结论一致通过,以浩阳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上报浩阳地委、浩阳行政公署。

一些对“政治”特别敏感的人,马上就从这份调查结论之中看出了些名堂来——这是要对刘伟鸿“动手”了!

浩阳地区是楚南省兴建的能源产业基地,所辖一市四县境内,各种矿产企业多如牛毛,单是大大小小的煤矿,就有数百家之多。每年都要发生不少的矿难事故,透水事故也不在少数。和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坍塌等事故不同,透水事故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一般来说,都是按照意外事故来定性的。

唯独这一次,却是按照人为责任事故来定性。

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有人要利用这次事故,打击一下可能的责任人。

按照管理序列,红旗煤矿直属浩阳市政府管辖,也是浩阳市新成立的能源管理公司里面规模最大,最受重视的国有煤矿,浩阳市属煤矿里面唯一的副县级架构的煤矿。七二矿难定性为人为责任事故,红旗煤矿的矿长杨建忠,分管矿产能源产业的副市长王树国,市长兼能源管理公司总经理刘伟鸿,都将为这次责任事故承担领导责任。

实话说,以前从没有这么处理过。

实在因为这个先例一开,将是极其危险的。数百家煤矿,加上其他矿业企业,谁能保证不出安全事故?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对于任何一次矿难事故的定性,都必须特别谨慎。说白了,这关系到了整个浩阳官员群体的“切身利益”。

如果轻易的将事故定为人为责任事故,今后再发生类似情形,就变得“有例可循”。这一回是刘伟鸿王树国等人倒霉,下一回又是谁?

所以一般情形下,都是尽可能地开脱。不管与刘伟鸿王树国等人有没有交情,该放一马的要放一马,该装糊涂的要装糊涂。当然,与此相关的当事人,也会竭尽全力地展开“活动”,尽可能让调查结论变得对自己比较有利。

问题是,刘伟鸿没有活动。自始至终,他都没有与调查组的人进行任何接触,没有进行任何干预。至于王树国和杨建忠是否“活动”了,那就不得而知。但就算他们活动,从这个结论来看,活动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无论王树国还是杨建忠,都不是人家的主要目标。他们俱皆是“池鱼”,刘伟鸿才是“城门”。与刘伟鸿比较起来,王树国和杨建忠还差了点份量,不管他们活不活动,都不在人家的“计划”之内。

看上去一片平静的浩阳官场,实际上已经暗流汹涌。

刘伟鸿不仅仅是浩阳市长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可以撬动整个浩阳地区官场的人。背后站着李逸风、陆大勇、朱建国等一大堆牛人。要动他的话,将会掀起一股惊涛骇浪。然而另一个方面,实力亦极其不弱。曹振起、宋晓卫乃至他们身后的方东华,俱皆要算是牛人。

就算没有私人恩怨,仅仅只是一个“主导权”,就足以引发斗争了。

刘伟鸿太强势,换了任何一位市委书记,也不可能长期“忍气吞声”。

这几位在行署办公大楼里对刘市长视而不见的人,就是那种特别谨慎的性格,生怕这个时候与刘伟鸿发生任何牵扯,都有可能被卷入漩涡之中,无辜受累,也做了池鱼,而且是最冤枉的那种池鱼。

刘伟鸿理解机关干部谨小慎微的心理和作风,自也不会去斤斤计较,步履沉稳地上了三楼,径直去往朱建国的办公室。

见到刘伟鸿,朱建国的秘书戴骏连忙站起身来,微笑着给刘伟鸿打招呼:“刘市长,来了。”

戴骏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的样子。不是本地籍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浩阳来工作,原本在浩阳市委上班,组建浩阳地区之后,被调往行署办公机关上班。朱建国出任行署专员之后,选中了他作自己的秘书。戴骏是那种特别谨慎,性格谦和的人。这种人其实也挺对朱建国的胃口。但他能被朱建国选为秘书,最主要的还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与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化文搭上了一点关系,第二个原因则是他的字写得特别漂亮,文字功底很扎实。

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化文,乃是前任林庆县委办公室主任,朱建国的心腹亲信,与刘伟鸿交情也是极好。朱建国到任不久,便将王化文调往行署办公室担任主任职务,继续追随朱建国。戴骏就是王化文推荐给朱建国的。

自从用了刘伟鸿做实际上的秘书之后,朱建国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地区农业学校校长到行署专员的三级跳。因此朱建国对于年轻秘书比较感冒,尽管不可能每个年轻秘书都像刘伟鸿那样“妖孽”,但这种好感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戴骏算是捡了个现成便宜。

不过和朱建国磨合几个月之后,朱建国对他很是满意,慰勉有加。

根据刘伟鸿一贯的行事原则,与上级领导的秘书的关系通常都会搞得比较密切,戴骏自然亦不例外。因而戴骏一见到刘伟鸿,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亲近之意。

刘伟鸿微笑说道:“戴主任,专员在吧?”

他对戴骏这样谨慎小心的年轻干部,也很有好感。

“在的,刘市长请!”

戴骏连忙说道,将刘伟鸿引进了朱建国的办公室。

刘伟鸿到朱建国这里,只要办公室没别人,是不需要通报的。整个浩阳地区,唯独刘伟鸿有此待遇。

第675章 朱建国很不高兴

朱建国已经坐在待客沙发里等候刘伟鸿。

行署办公大楼的主要领导办公室,都比较宽敞,采光程度良好,尽管挂着厚厚的天鹅绒窗帘,七月骄阳金色的光束依旧照耀得整间办公室一片明亮。

刘伟鸿喜欢这种明亮。

“专员!”

刘伟鸿微笑着向朱建国打招呼。

朱建国明显心事很重,坐在长沙发里,只是朝着刘伟鸿微一点头,又闷闷地抽烟。这在以往,是极少发生过的情形。以前只要刘伟鸿来到他的办公室,朱建国就十分开心,哈哈打得特别响亮。

这一回,自然是因为那个调查结论影响了朱建国的心情。

刘伟鸿依旧微笑着,走了过去,也不等朱建国招呼,径直在沙发上落了座。对刘伟鸿这种随意的态度,戴骏见怪不怪了。整个浩阳地区的干部都知道,刘伟鸿和朱建国是“一个人”。

将上下级的关系处到这个份上,真的不简单。

戴骏紧着给刘伟鸿奉上了茶水,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带上了房门。

刘伟鸿抓起茶几上的香烟,点了一支,身子微微靠进沙发,微笑着说道:“专员,没什么要紧的。”

朱建国闷哼一声,怒道:“这不是要紧不要紧的问题,他们不能这样子搞。不像话!伟鸿,你怎么回事?听说在常委会上,你什么都没说?”

朱建国说着,扭头望向刘伟鸿,意甚不悦。

这还是刘伟鸿吗?在这种重大的问题上,竟然一声不吭?如果换个人,或许还会讲究个忌讳,毕竟这事与自己相关,自己给自己辩解,怎么说都有点坏规矩。但刘伟鸿不会在意这个。他要是想说话,谁也拦不住他,什么规矩也拦不住他。

刘伟鸿却偏偏什么都没说。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刘伟鸿自己认同了这个调查结论。

这才是令朱建国生气的地方。

难道刘伟鸿不清楚,这个调查结论一旦被地区认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干部处分吗?身为市长,能源管理公司总经理,是必须要负领导责任的。

刘伟鸿风头甚劲,这个时候挨个处分,谁知道会对他今后的仕途产生何种影响?

刘伟鸿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坐直了身子,说道:“专员,我认为,这个调查结论虽然有失偏颇,但确实存在一定的人为责任。在井下施工的时候,是可以再细致一点的。或许,就有可能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了……六条人命啊!”

说着,刘伟鸿轻轻叹息了一声。

朱建国略略一怔,有点狐疑地望着刘伟鸿。

这么说,刘伟鸿自己真的不打算对这个调查结论提出什么异议了?

“专员,说实在的,我一直想要找一个突破口,好好的整顿一下全市的矿山安全生产秩序。每年,我们浩阳,单就我们一个市,就要发生十几起矿难事故,死伤十几个人。整个地区的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安全生产我们年年讲,年年抓,为什么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年年都有!年年都要死人!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重视了。这次七二矿难,或许就是一次机会,一个突破口。如果给我一个处分,能够换来整个矿山安全生产更上一层楼,那么,就算撤掉我这个市长,都是值得的。”

刘伟鸿平静地说道,语气平静,神色也平静,没有丝毫做作之意。

朱建国身子轻轻一震,双眉扬了起来,死死地盯着刘伟鸿,眼里闪过一抹惊诧之意。

“伟鸿,你真这么想?”

稍顷,朱建国沉声问道。

刘伟鸿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低声说道:“专员,你和我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你应该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朱建国顿时神色一肃。

以前如何,且不去说他,自刘伟鸿去夹山任职之后,确确实实一心扑在工作上。夹山的辉煌成就,主政浩阳短短九个月,引进数亿元的大项目,都是明证。刘伟鸿对工作要求之严格,甚至已经比他强势跋扈的性格还要出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晓卫无论多么的精通官场权术,威望都不可能赶得上刘伟鸿。要获得干部和群众真心的拥戴,只有一条途径: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而依靠权术建立起来的威望,都只是表象而已。一旦出事,就会树倒猢狲散。古今中外,那么多威风显赫的君主,临死之时,却是众叛亲离,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道理。

“伟鸿啊,我不怀疑。”

略事沉默之后,朱建国缓缓说道,语气也很沉重。

“谢谢专员!”

刘伟鸿由衷地说道。

“可是,伟鸿,你也应该明白,其他人不是这么想的。如果真把你的市长撤了,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了。矿山,它该是什么样子就还是什么样子。死人的事,依旧少不了!”

朱建国沉声说道,目光炯炯。

刘伟鸿又轻轻叹了口气,无言地点了点头。

他承认,朱建国说的有道理。

刘伟鸿并不自诩为圣人,但确实是很想为普通群众办些事情。但其他人,许许多多在位的领导干部,可不见得就是如同他这样的心思。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权位,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利益。真要是借这个机会拿下了刘伟鸿,就会出现朱建国说的那种情形。

当然,纵算是认定为完全的责任事故,七二矿难也还不足以击倒刘伟鸿。依照全国的大环境,官场的惯例,这个事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