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小金,请你转告米哈伊尔先生,我们没有这样的怀疑,请他安心养病。”

听了小金的言语,米哈伊尔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刘伟鸿望了向耘一眼,向耘连忙将手里的几本书递了过来,刘伟鸿笑着说道:“米哈伊尔先生,知道你在这里住院,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康复,我给你找了几本俄文书籍,你养病的时候看着消遣一下吧。”

这几本书,是刘伟鸿叫向耘在浩阳图书馆借来的,都是些很“古老”的俄文原著,估计还是六十年代出版的,比如《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等,俱皆是俄罗斯的经典名著。

米哈伊尔一见到这些书,顿时双眼放光,大喜过望。虽然他平日里不见得就喜欢看这样的经典大作,但现在着实无聊,有几本俄文名著打发时间,自然是雪中送炭了。当下一迭声地向刘伟鸿表示感谢。

第668章 有人要搞名堂

市长办公室内,刘伟鸿和王树国在待客沙发上落座。

王树国的脸上满是忧虑之色,不住地抽烟。

他今天是来开会的,昨天就通知了,今天上午九点,在市长办公室召开一个小型的会议,请王树国,杨建忠,煤炭局局长,矿产局局长,劳动局局长和民政局局长参加,商量七二矿难的善后事宜。

王树国提前来了,刚一上班,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刘伟鸿办公室。刘伟鸿只得放下每天必看的党报,请他落座。

王树国之所以提前赶过来,刘伟鸿心里也有数。

“市长,有人要搞名堂!”

王树国闷闷地抽了几口烟,抬起头来望向刘伟鸿,直截了当地从嘴里蹦出了这么一句话。

王树国四十几岁,比周鹏举略微年长,担任过浩阳县煤炭局长,后来调任益河区区委书记,浩阳县改市之后,被选举为副市长,分管能源产业这一块的工作。

按照浩阳市那些业余观察家的分析,王树国被划归为周鹏举线上的人,认为他正是得到了周鹏举的赏识,才得以由区委书记进阶为副市长,分管能源产业这一块的工作。

刘伟鸿出任浩阳市长,自然要对市政府的八名副市长,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八个人,是他最主要的副手,不搞清楚了肯定是不行的。根据刘伟鸿的了解,业余观察家的划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王树国确实与周鹏举来往比较密切,王树国本身并不是个古板的人。身在官场,不活跃一些,单纯凭着苦干就想升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需要逆天的好运气。

苑忠兴主政浩阳之时,周鹏举要算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王树国向他靠拢,很正常。刘伟鸿出任市长之后,向王树国伸出了橄榄枝。不管王树国是谁的人,刘伟鸿都必须要这么做。副市级干部,不是他能够随便异动的,严格来说,就算是科级干部,刘伟鸿也不能随便异动。官帽子捏在市委书记手里。刘伟鸿要想在副市级干部里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只能在现有的副市长之中打主意。想要靠着换人来培植势力,短时间内明显不现实。就算陆大勇不走,也不能为了他刘伟鸿将浩阳市的班子成员换上一茬。

刘伟鸿拉拢王树国,一则是为了能源管理公司的人员配置着想,二来也是削弱周鹏举的实力。对于王树国本人,并没有太明确的好感。说起来,就是个权宜之计。将就着先用一下王树国再说。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刘伟鸿发现王树国还是很不错的,干工作认真负责,尤其对下面的干部和基层的群众,颇有友爱之心,很想要为群众办点实事。如此一来,刘伟鸿对王树国的态度自然就起了变化,有心要真的将他培养成自己的得力助手。

在能源管理公司的组建和改造过程之中,王树国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帮刘伟鸿完成了很多的工作,扎扎实实成了刘伟鸿的左膀右臂。

现在,大家都将王树国划入了刘伟鸿的线上。

周鹏举视王树国为“叛徒”。

忽然之间,发生了红旗煤矿七二矿难,作为分管能源产业工作的副市长,王树国肩头的压力可想而知,难怪这么早就跑了过来,估计是要向刘伟鸿诉苦。

“树国,这话怎么说?”

刘伟鸿抽着烟,不动声色地问道。在公众场合,刘伟鸿对所有副市长一视同仁,一律称某某同志,如今只有他和王树国在办公室,自然就没必要叫得那么正规。

王树国望了刘伟鸿一眼,说道:“市长,他们可能一定要把这次事故,搞成是人为的责任事故。现在到处在找人调查,向责任事故这个方向靠。”

王树国相信,刘伟鸿肯定已经听到这个传闻了。以刘伟鸿在浩阳上任九个月来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手腕,绝不可能如此迟钝。大家都知道,如果要挫挫刘伟鸿的锐气,或者直接说要修理一下刘伟鸿,七二矿难就是最佳的突破口。身为市长,能源管理公司总经理,是必须要对人为责任的安全事故负责的。宋晓卫要想树立权威,也必须要有所表现了。指派刘庆隆负责事故调查组,就是明证。

王树国心里不能不紧张。

这个事故真的要是被定性为人为责任事故,先不要说刘伟鸿,头一个跑不掉的就是他王树国。他是分管副市长啊。如果连刘伟鸿都要受处分,他能躲到哪里去?他的处分绝对比刘伟鸿更重。

或许在宋晓卫眼里,他王树国什么都不算。一个排名最靠后的副市长,与地委委员兼任的市委书记之间,隔着一条老大的鸿沟。但人家要是冲着刘伟鸿去,他王树国就会遭受池鱼之殃。

王树国很清楚,这件事,他躲是躲不开的。就算这个时候他背叛刘伟鸿,投向宋晓卫,都不管用。宋晓卫断乎没有绕过他,直接将责任加在刘伟鸿头上的道理。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刘伟鸿能够坚决顶住。只要这个事故被定性为意外事故,那就轻松多了,基本上不存在处理干部的问题。要处理也是处理红旗煤矿负责安全生产的一些技术干部,断然牵扯不到副市长的头上。

比如在公路上意外出车祸,死伤人员再多,也怪不到交通局长的头上。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树国,凡事总要分个是非黑白。要有事实为依据,不是谁想怎么定性就怎么定性的,你多虑了。”

王树国可没有刘伟鸿这么镇定。这个事情,他想得很深远。刘伟鸿如此镇定,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他确实心底无私天地宽。事实上,根据事故发生时现场操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描述,这真是个意外事故。谁也不知道那个巷道不远处就是一条地下暗河,刚好联通了地表河流。如果按照刘伟鸿说的,一切以事实为依据,那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黑的白不了,白的也黑不了。但问题是,官场上的事情,从来没有这么简单。真要是调查组硬往责任事故上靠,也不是办不到的。毕竟在井下安装调试技术设备,是应该严格安全措施,没有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探,贸然调试技术设备,导致穿水事故发生,也可以说是有一定的人为责任的因素在内。

现在调查组操控在刘庆隆的手里,背后直接杵着市委书记,再往后则杵着地委书记曹振起。如果他们做出了人为责任事故的定性,到那个时候再想翻过盘子来,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无论刘伟鸿还是他王树国,都只能以“待罪之身”申请复议,先就矮了一大截,双方压根不在一个对等博弈的层级上了。

要不要复议,或者复议的结果要不要改变,主动权完全在对方手中。

难道刘伟鸿看不到这其中蕴藏着的凶险?

又或者,刘伟鸿看到了,但有了应对之策。

恰恰刘伟鸿这个可能的应对之策,是王树国最为担忧的,那就是“丢车保帅”。

刘伟鸿是什么来头,王树国心里有数。省长李逸风公子的好朋友,副省长陆大勇最看重的干部,专员朱建国更是和他穿一条裤子。有这么强硬的靠山,加上事故发生时,刘伟鸿正好在度假,完全可以将责任都推到他王树国和红旗煤矿矿长杨建忠的头上。真要是按照人为责任事故处理,那也是重重处分他王树国和杨建忠,刘伟鸿只要做个检讨,就可以轻松过关。

人家上面有人罩着嘛!

这种情况,在官场上在所多有,司空见惯。不知道有多少下级给领导顶了黑锅。甚至说得难听点,上级提拔你,本来就是让你在关键时候顶住的。不然提拔你干嘛?

最要命的是,刘伟鸿果真如此操作,王树国连一丝一毫反抗的余地都没有。王树国没有什么过硬的靠山。当然,他身为副市长,也不可能和地委的领导一点关系都拉不上,平时也在一两个地区领导那里有走动的。但这点关系,压根就不够。人家完全不会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出死力来帮他,却去得罪刘伟鸿。顺带着就得罪了朱建国陆大勇李逸风这一大帮牛人。

能做到地委领导,谁还会是傻子不成?

眼见得王树国还是心神不宁,神不守舍的样子,刘伟鸿脸上的笑容随即隐敛不见,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淡然说道:“树国,现在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安抚好死难矿工的家属,让死者入土为安,同时尽快恢复三号矿区的生产!”

王树国吃了一惊,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说道:“是,市长。”

刘伟鸿对待工作的态度,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他王树国在这个时候总是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只怕真的会不被刘伟鸿待见了。

刘伟鸿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抬腕看了一下手表。

马上就九点钟,杨建忠他们也该到了。

第669章 令人吃惊的抚恤标准

红旗煤矿矿长杨建忠,煤炭局长等人,不到九点就赶了过来。市长召集开会,你踩着点到,那就有故意轻慢之意了。

大家就在待客沙发区坐成一圈,向耘临时加了两把椅子,自己也坐在旁边,拿起笔记本做记录。这是正式的善后会议,要有案备查的。

每个人都脸色凝重,看不到一丝笑容。

刘伟鸿坐在长沙发正中,抬眼缓缓扫了一下几名下属,沉声说道:“同志们,今天请大家过来,是商量一下七二矿难的善后事宜……这个事故,我有责任,安全生产这根弦没有绷紧,导致发生了这样的惨剧,六名矿工兄弟不幸遇难。我向大家检讨!”

所有人都想不到刘伟鸿会是这样的开场白。毕竟这不是在公开场合,也不是开大会,更没有上级领导在座,刘市长没必要这样啊。

“真的,可能有人在想,困在井下的有三十七个人,现在救出来了三十一个,只死了六个,已经是很幸运了,是很大的功劳了。但是,我不这么想!”

刘伟鸿的声音依旧低沉。

这个话,却也不是无的放矢。《浩阳日报》确实就是以“大功劳”的模式对外报道的。七二矿难发生之后,引起了省地市各级领导的充分关注和重视,省领导亲自做了批示,要求全力救援。日报社的记者全程跟踪救援过程。现在成功营救出三十二名矿工,尽管有一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但毕竟他是活着出井口的,所以《浩阳日报》的报道,也是成功营救出三十二名矿工。矿难发生的原因,被轻轻带过,报道的重点,落在全力救援之上。

应该说,这是一种很老到的“危机处置手法”,将坏事变成了好事。我国的宣传部门,历来不乏这样深通操作的高手。而且我们的文字游戏,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博大精深的。比如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