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要多规矩就有多规矩。

见了这装模作样的神态,朱玉霞忽然又恨得牙痒痒的。

这也太坏了!

难道还要自己主动啊?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装不了多久,刘二哥终于忍耐不住,凑过来说道。

朱玉霞不吭声,继续咬嘴唇。

“现在不告诉你,待会再告诉你吧。”

然后,灰太狼就露出了本相。

很快,喘息声就压过了电视机发出的声音。两个年轻光洁的身躯紧紧纠缠在了一起,朱玉霞修长的双腿,又盘在了刘伟鸿结实的腰间。

刘伟鸿“埋头苦干”了一阵,忽然在她耳边喘息着说道:“现在告诉你那个秘密……别睁开眼睛,别往上看!”

朱玉霞就睁开了眼睛往上看,然后,一声惊叫……

原来天花板上竟然装的是玻璃,大床上的一切,尽收眼底。

刹那之间,朱玉霞俏脸殷红似血,浑身都僵硬了,羞死人了!

这个流氓!

大坏蛋!

朱玉霞忽然一张口,狠狠咬在刘伟鸿的肩膀上,狠狠的!

第521章 真正的重点工作

刘伟鸿回到林庆,看上去,一切都很平静。实际上,暗流汹涌。

主流媒体上的各种声讨,不绝于耳,大大小小报刊杂志上声讨的文章,足有上百篇,将刘伟鸿批驳得一无是处。

《人民日报》三次表态,支持改革开放之后,舆论开始呈现一面倒的态势,“保守派”的声音几乎就此绝迹。“斗士们”却是斗志昂扬。奈何“敌人”都做了缩头乌龟,“斗士们”的高涨的激情得不到有效的宣泄,憋得特别难受。这个时候,刘伟鸿忽然冒了出来,大放厥词,“斗士们”简直高兴坏了,一个个激情高涨,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冲了出来,大呼酣战。不将刘伟鸿批倒批臭,誓不罢休。

这个刘伟鸿,真是个“及时雨”啊。

一些斗士批得酣畅淋漓之时,不免在心里八卦一番,觉得刘伟鸿就是个“大好人”,瞅着大伙都没事干了,赶紧冒出来充当了枪靶子,好让大家有事可做。

刘伟鸿毫不在意。

这些文人,说起来也挺不容易的,靠摇笔杆子混口饭吃,和官员们靠摇尾巴混口饭吃,是一样的处境,都蛮可怜的,就让他们表现一下吧。不然主子不高兴了,就该砸饭碗啦。

这个不厚道。

不厚道的事情,刘二哥一般都是不干的。

然而刘二哥可以不在意文人们的口诛笔伐,刘部长却不能不在意县委组织部的变化。

刘伟鸿一回到县里,就感觉部里的气氛变得很“诡异”,工作人员见到他,神情都比较尴尬,目光也是闪闪烁烁的,说什么也不敢正视刘部长的眼睛。

只有向耘,立场比较坚定。

刘伟鸿一到办公室,向耘便紧着过来泡茶水,脸上神情气愤愤的,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小向,坐一会吧。有什么话直说,不要紧。”

刘伟鸿微微一笑,招呼向耘道。

向耘就在刘伟鸿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腰杆挺得笔直。刘伟鸿掏出特供香烟,递给向耘一支,自己也叼了一支,向耘连忙给他点上了。

“小向,沉住气,不要慌。说吧,发生什么事了?”

刘伟鸿抽了两口烟,不徐不疾地问道。

向耘脸上气氛的神情又在浮现而出,说道:“刘部长,你出差的这十几天,慕书记到处在说你的坏话呢……说你犯了严重的错误,地委马上就要调整你的工作了,说,说你在林庆是,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啦。他见人就说……”

向耘尽管气愤,说到慕新民抨击刘伟鸿的诸般言辞,依旧还是有所保留,没有原文照传,只是稍具形式罢了。慕新民说的原话,可比他转述的要难听得多了。

刘伟鸿不动声色,说道:“他还做了什么?”

向耘便告诉刘伟鸿,慕新民还分别找组织部的所有负责干部单独谈过话。不但和三名副部长谈过,连各科室负责人都一一谈过话。让他们认清形势,和刘伟鸿划清界限,不要跟着他犯大错误。

所以现在组织部人心惶惶,谁都没了心思干工作,一个个紧张得要命。

一把手靠不住了,要换人了,县委书记亲口“告诫”,叫下面的干部不紧张,那不可能。

这个倒是和刘伟鸿得到的消息基本一致。他在首都这段时间,经常会和熊光荣马吉昌薛志民这些亲信部下通电话,熊光荣等人给他汇报的,也是这样的消息。不过熊光荣他们汇报的,主要是县里其他领导的动向。据说慕新民一一找县委常委和副县长们谈过话,叫他们坚定立场,不能犯路线错误。

要怎样才算是坚定立场,不犯路线错误,慕新民也说得明明白白,那就是处分刘伟鸿!

惟其如此,才能证明大家的立场是坚定的,党性是坚定的。

而朱辰那边传来的消息,也不是那么乐观。朱辰告诉刘伟鸿,慕新民活动得特别厉害,这些日子,跑地区的次数不少,几乎所有主要的地委领导,慕新民都登门拜会过,说的也只有一件事情:像刘伟鸿这样思想观点极其错误的干部,不能再留在林庆县委组织部长这样重要的职务之上,必须要清理出去,以保证林庆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至于地区的领导,是怎么表态的,朱辰也不是那么清楚。至少陆大勇没有任何表态。

但是慕新民这么一折腾,以他县委书记的身份,还是能起到不小作用的。这段时间里,林庆县可谓风声鹤唳,大家不知道这个事情最后会演变成什么结局,不过多数干部都在为刘伟鸿担忧。在林庆县的干部们看来,刘伟鸿委实太胆大了,是不是犯了路线错误不好说,起码对人家苏联的“大哥”如此不敬,那就是很危险的。任谁都知道,这可是外交风波啊。

外国的领导人,我们可以这么去评价吗?

何况还同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老大哥!

刘部长还是太年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

向耘年轻,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他敬佩刘伟鸿敢作敢为,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特别不待见慕新民这种背后捅刀子的搞法。太没有县委书记的气度了!

听了向耘气愤愤的陈词,刘伟鸿略略沉思了一下,说道:“小向,你发个通知,部里开个会……”刘伟鸿抬起手腕看了一下:“九点钟吧,全体人员都要与会。”

“好的!”

向耘连忙站起身来,答应一声,出去打电话去了。

刘伟鸿微微往后一靠,眼神落在办公桌的台历上,八月十九号!

刘伟鸿现在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个事情上了,文章已经发了,后续怎么走,由不得他决定。苏联那几位要人如果“给面子”,刘部长自然“一举成名天下知”。如果不给面子,那就按照预定的方案去做。老爷子已经明白表态,刘伟鸿心里有了底。

他如今转悠的是另外一件事。

干部任免公示!

这个才是他眼下最关注的事情。

此番回首都,于公于私,都免不了要和马国平会个面。现在刘伟鸿与小姑一家走得很近,与马国平的沟通尤其频繁。马国平对他亦是越来越看重。马国平对于刘伟鸿在林庆县率先搞出来的这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大加赞赏,认为是开创了先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叮嘱刘伟鸿,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抓好,抓落实,搞出一个系统的经验来。

这个经验,也许比“林庆经验”更加有“威力”。林庆经验不是独创,只是对以前文件的一种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之中,有一些新思路新办法,但根子不是由林庆县创造出来的。刘伟鸿现在搞的这个干部任免公示,才是真正的“原创”!

搞好了,对干部任免制度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马国平是中组部的部务委员,副部级高官,在这个方面的眼光,刘伟鸿自然绝不怀疑。

很快,向耘又走了进来,向刘伟鸿汇报,组织部的全体干部职工,已经齐集会议室,恭候刘部长前往主持会议。

“嗯,走吧!”

刘伟鸿微笑着点点头,站起身来。

向耘便拿了刘伟鸿的公事包和水杯,屁颠屁颠地跟在后头,心里颇有一股“悲壮之意”。这一回,要真是像慕新民说的那样,刘部长兔子尾巴长不了,那向秘书这种紧跟的表现,就要倒霉了。慕书记肯定不会对他有任何好感的,到时候“清洗”刘伟鸿的“余孽”,顺手将向耘这颗小棋子扒拉到某个角落里去坐冷板凳喝西北风,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向耘觉得,越是这种时候,自己就越要表现得像个爷们。

孟子云:自反而缩,虽万千人吾往矣!

县委办公楼会议室里,二十几个人倒是来得很整齐,一个不落。不管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刘伟鸿现在还是组织部的部长,这个面子上的东西,还是要讲究的。

再说了,慕书记虽然信誓旦旦,要将刘部长“赶出”林庆县,但到底是不是能够办成,也很难说。林庆县的历史上,就没有见过这么无窝囊的县委书记,也不曾见过如此强势的组织部长。

慕书记针对刘部长不是一回两回了,似乎到目前为止,还没见他成功过!

因此对于慕书记的言语,大家也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可不要一个不小心,被他忽悠了,最后发现错得很离谱。身在官场,有些错能犯,有些错是万万不能犯的。犯了,就再也没有改正的机会。

刘伟鸿就任组织部长时间不长,大家可都见识了他的手段。对敌人,那叫一个“狠”。苏志坚得罪了他,硬是被刘伟鸿将面皮剥得一干二净,将苏志坚手里的权力也拿得一干二净,一点残汤剩羹都不给人家留下,硬生生将苏志坚搞得“养老”了。

在官场,就是这样子的,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就要有“养老”的思想准备。

所以,当刘伟鸿缓步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李刚第一个站起身来,鼓掌欢迎。大家自然跟着起身,会议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甚至比刘伟鸿上任第一天开会的时候,掌声还要更加整齐。

第522章 刘部长,要忍!

刘伟鸿微笑着走向主席位置,与李刚等三位副部长一一握手,见不到丝毫异样的神情。然后转过身,举起双手向下按了按,掌声逐渐止歇。

大家都很专注地望着主席位置上这位年轻的一把手。

原以为刘伟鸿召开这个会议,肯定是要说说那篇文章的事情,给自己辩解一番,同时给大家打打气,说些撑场面的话。

不料刘伟鸿却压根就不提文章一个字,一开口就说起了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刘伟鸿对这个公示制度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算得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这个公示制度本来就是刘部长的首创嘛。当然,刘部长开这个会,不是为了显摆自己能耐的。他在会议上详细谈了干部任免公示制度的方方面面,主要是讲道理,部分结合实际。毕竟这个公示制度刚刚才搞起来,在林庆县,也只试行了一次,实践经验,谈不上丰富。

但刘伟鸿作报告的水平,一直都是很高的,每次刘部长开会,会场纪律都相当的好,大家听得十分专注。原因在于刘部长作报告,几乎没有废话,说的俱皆是重点。谁要是不认真听,搞不好就错过了重要的环节,有可能错误领会了刘部长的意图,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随着刘伟鸿深入浅出的解释,大伙的心思不知不觉就从“路线问题”转移到了干部公示制度之上。刘伟鸿就有这个本事,让大家的脑子跟着他的脑子转。

讲完道理之后,刘伟鸿径直分配了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