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西列夫斯基-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部队。尽管如此,第一天的战斗表明,德军的模人企图并未得逞。
    次日,敌军又投入了新的预备兵力和兵器,双方在奥博扬方向上展开了空前的
坦克战。华西列夫斯基与方面军首长决定,必须使坦克军、集团军加入该地区作战,
井使前沿部队后撤至敌军火力较弱的第二防线前端,然后由后撤部队和第二防御阵
地上的各集团军同时阻击敌人的疯狂进攻。仅7月6日一天,德军就在这里损失了20
0多辆坦克、100多架作战飞机和数万名士兵。在后来的两天内,虽然德军棋入了前
沿防御阵地,但又付出了损失200多辆坦克的沉重代价。
    7月9日到13日,华西列夫斯基一直都在第18和坦克第29两个集团军的战斗前线。
几天来,敌人加强了对这两个集团军正面的攻势。近卫第6集团军的正面也连连遭到
敌军的猛烈突击。看来,敌军是要在奥博扬和普罗霍罗夫卡这两个突破口大举(扌
契)入。12日,双方的400多辆坦克和380多架作战飞机及大量的地面作战部队,在
这两个地区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绞杀,整个天空和地面爆炸声不绝于耳。敌军受到重
创,但仍没有放弃进攻的迹象。坦克第29集团军和第18军的坦克也大半失去了战斗
能力,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先后向这里调入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诸兵种合成第5集
团军等预备队,随后又相继补充了摩托化第32旅和4个反坦克歼击炮团。德军的进攻
被暂时打退,但危险依然存在。
    此间,奉大本营命令,朱可夫从北部前线赶来这里,他的任务是与华西列夫斯
基一道负责协调沃罗涅日、草原、西南3个方面军的实施反攻准备工作。13日晚,朱
可夫在西南方面军第69集团军指挥所内找到了华西列夫斯基。经请示最高统帅,他
们共同决定:增派草原方面军的更多预备队直接到前敌一线,立即发起斯大林早已
急不可待的反击行动。一当反击成功,所有各方面军作战部队必须跟紧退却的敌人,
夺取原来他们的突击出发地——别尔哥罗德地域。然后,经过短时间准备,所有方
面军的全部兵力则投入对敌人决定性的反攻。
    在以后的3天里,所有各部队的正面全都是激烈的血战。苏军士兵不顾身旁数以
百计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燃烧,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这样,坦克大战之后的肉搏
冲击开始了。战场上喊杀声响成一片,这巨大的吼声听起来竟毫不亚于钢铁的撞击
声和上空炮弹的飞啸声。很快,德军支持不住了,后方逐渐转入防御,只有前线部
队还在拼死顽抗。到7月16日,德军完全丧失了冲击能力,后勤部队已经开始向别尔
哥罗德以后的地区撤退。17日傍晚时分,敌军前线的作战部队也开始后撤。
    至此,西南战线上的防御作战阶段也宣告结束。而在7且12日,西部战线上的中
央方面军已先期完成了防御任务。
    从8月3日起,在西南方面军的配合下,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也开始转
入经过准备之后的大举进攻。这就是很多史书或回忆性资料中所说的库尔斯克会战
的第二阶段——“鲁勉采夫”战役。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据什捷缅科(当时
他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负责协助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的工作)在他的权
威性著作《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一书中介绍,当时总参谋部也好,最高统帅大本
营也好,都没有在先期的作战计划中拟定该次战役。实际上,它是根据各方面军上
报各自的进攻计划,最后由最高统帅部核实批准的。参加这项工作的除了各方面军
首长外,还应该有斯大林、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
    这次战役也分为两个阶段。开始,预定任务是击溃哈尔科夫以北、以东和以南
的德军,即刚从别尔哥罗德地域退下来的那部分敌人,此为第一阶段。在而后的第
二阶段上,主要任务是攻占并解放哈尔科夫,歼灭或击溃那里的德军精锐部队,从
而在事实上结束整个库尔斯克会战。当时,该战役已变为主要作战行动,因此要求
苏军在其他方向上的行动都须与之配合,适应它的需要。
    按后来晚些时候才发布的(8月6日)大本营训令,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作为
最高统帅部代表,负责领导和协调参战的各方面军部队共同实施这一战役。初步分
工的结果是,朱可夫负责北面地段的沃罗涅日和草原两个方面军的行动,华西列夫
斯基则负责南面地段的西南和南方两个方面军的行动。此外,华西列夫斯基还须负
责协调西南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攻打哈尔科夫的行动。
    到8月7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第6集团军的先锋部队就已
攻占了博戈杜霍夫。11日,坦克第1集团军的强大钢铁洪流已经滚过了哈尔科夫一波
尔塔瓦铁路。此后,该方面军在追击溃退的德军第4集团军时,遇到了前来救援的德
军“南部”集团军群由全部预备队拼成的一支强大部队的反突击性拦截。由于苏坦
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第6集团军已经长途奔袭,并在力量上也受到相当削弱,被迫撤
出追击方向。到16日,苏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立即前来填补这一真空,一方面使上述
两集团军撤到有利地区,另一方面止住德军预备队部队继续向北突击。
    与此同时,科涅夫领导的草原方面军则开始逐步逼近哈尔科夫,大规模的激战
在近郊展开。在争夺波列沃耶地域“二一○·七高地”的战斗中,双方曾经使之数
度易手。最后,苏第53集团军第299师某连占领了这一高地。在最后一次与德军争夺
中,战斗已经发展到空前白热化的程度。当时,德军的炮火几乎轰平了这一高地。
守卫在这里的彼得里谢夫上尉在全连只剩下7个人的情况下,仍然保住了这块阵地。
战后,彼得里谢夫和另外两名战士分别被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苏联英雄”的光
荣称号,其他4人也全部得到嘉奖和勋章。到8月22日,草原方面军各部队在哈尔科
夫近郊的进攻连连得手,该城眼看指日可下。德军守城部队见势不妙,赶忙慌乱中
逃离而去。这样,23日,草原方面军第53集团军便兵不血刃地开进了哈尔科夫。
    哈尔科夫是乌克兰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它是苏军在战争中第一次从敌人手中夺
回的第一个大城市。为此,当天21时,首都莫斯科以224门礼炮齐鸣20响为之庆祝。
    至此,库尔斯克会战全部结束。
    通过这次大会战,苏军使法西斯德国军队遭受到了永远不能恢复元气的惨败。
希特勒的所谓“堡垒”进攻战役计划规定的目标不但一个也没实现,反而被歼灭了
30个精锐师(其中有7个坦克师),总计兵力50多万人,坦克1500多辆,作战飞机
3500多架,火炮3000余门。这些惨重损失,使德军在整个苏德战场上完全转入了战
略防御。对此,前西德历史学家B·格利茨曾经评论说;“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大会战
对于德军是致命危机的开端。”
    经过从1943年初到8月底的战争考验,特别是7—8月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与敌军
的斗智斗勇,华西列夫斯基的自信心大增。他一开始提出并一再坚持的对1943年夏
战计划的设想,被战争的结果证明是正确的。因此,他自豪地写道:“我们学会了
猜测敌人的意图。我们有钢铁的意志和坚毅的性格、自制力和沉着精神。这就使我
们足以避免犯错误,避免过早地开始战斗行动,避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总之,
我们的统帅艺术显示出了创造性。”   
  华西列夫斯基        
      第十一章  第聂伯河侧耳听
                乘胜反击气势雄,德寇闻风心胆惊;
                大军越过顿巴斯,第聂伯河侧耳听。
    正当别尔哥罗德一哈尔科夫方向的“鲁缅采夫”战役激烈进行之时,华西列夫
斯基在前线接到了1943年8月6日最高统帅部下达的大本营训令。训;令要求西南方
面军立即向南实施主要突击,与南方方面军采取协同动作,争取一举消灭敌军顿巴
斯集团,并攻占戈尔洛夫卡和斯大林诺(顿涅茨克)。南方方面军的主要任务是对
斯大林诺实施突击,并在那里同西南方面军突击集团会师。进攻的准备应在8月13—
14日完成。华西列夫斯基的任务是负责领导和协调该两方面军之间的行动,并将它
们的行动计划上报大本营审批。
    华西列夫斯基清楚,最高统帅部的决策是来自于早些时候他与朱可夫的建议。
在库尔斯克会战进入反攻阶段以后,他们根据整个战场态势呈现出来的日益明显的
趋势,以及他们对各自负责的沃罗涅日、草原方面军和西南、南方方面军的调查研
究,曾向最高统帅部提出了在整个南部战线向西推进、解放祖国南方工业重镇顿巴
斯、进而把敌人赶过第聂伯河的战略主张。当然,实施这一战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
是必须消灭别尔哥罗德一哈尔科夫一线的德国侵略者。
    现在,最高统帅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华西列夫斯基感到充满信心。他一方面协
调西南方面军,使之尽快完成前一段大本营指示的帮助草原方面军攻克哈尔科夫的
任务;另一方面,则不间断地奔波于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两个方面军司令部,
以便共同研究制定出大本营训令要求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8月8日,华西列夫斯基经与两位方面军司令反复讨论并最后决定:西南方面军
将利用以前夺取的北顿涅茨河西岸的登陆场作为出发地,在伊久姆市以南经巴尔文
科沃对洛佐瓦亚、巴夫洛格勒和锡涅尔尼科沃实施主要突击。在与南方方面军主力
共同实施向心突击的同时,应迅速切断敌顿巴斯集团军向西及向第聂伯河下游撤退
的道路。参加作战的部队将有什列明中将的第6集团军、达尼洛夫少将的第12集团军、
崔可夫中将的近卫第8集团军、坦克第23军、近卫机械化第l军和近卫骑兵第1军,以
及空军第17集团军。南方方面军的任务是突破德军经过长时间建立起来的所谓“米
乌斯防线”。具体部署计划是:由茨维塔耶夫中将的突击第5集团军和扎哈罗夫的近
卫第2集团军担任主攻,他们将在一个极狭窄的地段实施大密度火力突破,而后继续
对沃尔诺瓦哈和波洛基发展进攻,穿过当年马赫诺匪帮猖撅活动的草原地区。与此
同时,克列伊泽尔中将的第51集团军应突破涅日诺耶、伊洛瓦伊斯克和斯大林诺北
面的毗连地段,最后与西南方面军在那里胜利会合。
    经最高统帅部批准后,8月10日,他们根据大本营的指示作出了决定:西南方面
军应在16日晨发起突击,南方方面军因兵力较弱则于18日行动。
    8月12日凌晨,华西列夫斯基收到大本营发给他和朱可夫的训令,内容是他们已
经知道的南线各方面军的作战任务。训令要求:沃罗涅日方面军在截断敌哈尔科夫
集团的退路后,立即在克列缅楚格附近强渡第聂伯河。草原方面军在攻克哈尔科夫
后还应攻占克拉斯诺格勒,继而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北地域强渡第聂伯河。
西南方面军应迅速向第聂伯河推进,进抵扎波罗热地区,从而切断敌顿巴斯集团的
退路。南方方面军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