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西列夫斯基-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的谍报人员曾向斯大林报告说,据他侦知的可靠消息表明,
日本人在最近的一个时期里已把英、美列入首要敌人的位置,他们正在准备在南太
平洋地区发动对英美殖民地的进攻,并无北上侵苏的任何计划。
    这些大量新的预备队集团军的组建和训练工作,当时也是总参谋部主抓的最重
要工作之一,但这主要由撤出莫斯科的总参谋部第二梯队来实施。尽管有了这些新
的预备队,总参谋部也不敢对敌人有任何懈怠的心理。相反,他们认为,德军肯定
还会孤注一掷地向莫斯科发起新的大规模攻势。因为,敌人“台风行动”的主要战
略目的还未实现,他们还在仆从国继续征召前线进攻的预备队部队。目前敌人所以
未出现大的举动,一则可能是在等待冰封,那样他们的坦克集群的优势便会死灰复
燃;二则就是在筹组新的突击集团,选择更好的突破方向,以及等待其预备队的到
来和配备。
    没错。这些都让总参谋部猜着了。
    11月6日,初期的冰冻开始出现,德军在西北方向开始了对莫斯科一加里宁公路
上的克林城的进攻。一周后,即11月15日到16日,德军在中央地区的西部、西南地
区,还有上面提到的西北地区,几乎同时再度发起异常迅猛的突击行动。
    看来,法西斯希特勒真的发疯了。
    在西北方向,德军北部集群的先锋部队见克林城久攻不下,便狡猾地绕过该城,
直取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尽管苏军的两个师在这一带拼死抵抗,但靠着强大坦克
兵团向前推进的德军还是在11月23日占据了该城。在这次战斗中,守城的苏军和市
民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其中的一个团竟战斗到只剩下3名重伤员,但仍宁死不屈,
最后饮弹自戕。两天后,疯狂的德军又攻克了该城东南的佩什基城,以致敌军的前
锋第2装甲师推进到了距莫斯科只有37俄里的地方。而且,他们冲上了一条路面良好
的公路,正在向莫斯科—伏尔加运河包抄,后面跟着他们的是3个精锐步兵师。
    此间,由德军装甲部队工程兵组成的摩托化尖兵部队,曾驰入了莫斯科郊外伏
尔加河的小港口希姆基,它离首都郊区仅有5俄里。在这里,德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显然,这是一个小豁口。但他们没有在这里停留,在突击奔进到这一地区后随即又
退了回去。尽管如此,仍给这一地区的居民带来了极大恐慌,以至敌军走后仍惊恐
不已。
    不久,消息更坏了,德军一个步兵师所属的一支部队,在炮兵的支援下于第2装
甲师的右侧发起了猛烈进攻,并突到了卢涅沃。种种迹象表明,德军将从北面对首
都实行大规模的进攻以求突破。在那里,德军已经在莫斯科一伏尔加运河东岸建起
了一座巩固的桥头堡。越过运河的德军装甲部队,击毁了一列企图阻止德军前进的
装甲列车后,几乎完整无损地占领了一座为莫斯科提供大部分电力供应的大型发电
厂。
    看来,莫斯科已是指日可下。然而就在11月27日,气温在两小时内骤然下降20
度,一下子跌到了零下40摄氏度。数以千计的德军士兵身无御寒之衣,情况最好的
是在原来的夏装外面加一件呢制大衣,但是大衣并不是人人都有。于是成千上万的
士兵染上了使人颤抖不止、全身无力的疟疾,冻伤成群,有些都冻成了残废。自11
月19日以来,部队运送到前线的寒衣数量简直少得可怜,后来则干脆没有了。希特
勒和他的帝国将军们后来抱怨说,对俄国首都莫斯科的进攻所以遭到失败,完全是
俄国冬季异乎寻常地提早来临造成的。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一年冬季到来得早,而
是德国统帅部对此干脆一无准备。因为,他们满以为早在冬季来临前就可以攻克莫
斯科,当时很多指挥官对士兵们提出的一个颇有诱惑力的号召便是:“到俄国首都
去过一个舒适温暖的冬季吧!”
    可怕的严寒不仅摧残士兵的身体,而且还使机器停转、武器失灵。担负中央集
群进攻的德军部队,在一开始受到了强大苏军的正面抵抗。由于苏军总参谋部把精
锐部队都用在这个方向上,因此这里的德军从突击开始就进展不快,每推进一节纵
深都要损失大量的兵员和武器。而当严寒骤然来临时,他们的坦克集群的发动机已
经无法起动,机枪和自动武器不听使唤,士兵们的步枪枪栓也被冻油卡死了。与之
相反,来自东西伯利亚前线的苏军精锐防御部队却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他们的机枪
都披有枪套,以防止寒流的侵袭;他们的武器全有冬季特制润滑油,使用照样灵活;
每个战士都头戴软质皮帽,足登高统军靴,身着棉装又配有呢制大衣,冰雪无碍。
同样,苏军的坦克集群也没有出现因严寒而不能发动的情况,尤其是他们最新装备
部队的重26吨的T-34、T-35新型坦克,性能之良好、威力之巨大,在当时的战场
上确实无与伦比。它有5个旋转式炮台、四挺重型机枪,可载乘员10人,速度快,装
甲倾斜度很大,一般的反坦克炮弹和反坦克穿甲弹都对它奈何不得。后来德军没有
办法,只好调来88毫米速射高射炮来对它进行平射。然而,太多的德国士兵已经到
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可怕的无休止的寒冷已经超过了人体所能支持的限度。在他们
以为俄军预备队兵力不是全部被歼也已用光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苏军精锐师却源源
不断地出现在他们面前,这种人为的战场变化也大大地超出了他们理智所能接受的
程度。
    德军在各个方向的进攻都被可怕的严寒和强大的苏军死死卡紧了。虽然莫斯科
已经就在眼前,也已处于他们的炮火射程之内。但毕竟已经是锐气丧尽,乏力回天。
德军士兵就在莫斯科的大门口的冰天雪地里流血,很多人歇斯底里地喊着:“我们
再也捱不下去了!”“我们既进不了莫斯科,也回不去德国了!”及至气温下降到
零下52摄氏度时,他们再也不能作战了。于是,不但进攻陷于停顿,而且简直是眼
看着苏军在前面向他们发起冲击。
    在西南方向,疯狂的古德里安坦克集群仍在负隅顽抗,他们仍在徐徐地向前推
进,并企图绕过布防森严的图拉而迂回莫斯科。就在这时,德军司令部停止进攻的
命令下来了。司令官们明白,他们的部队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这一天,是12月8日。
这是古德里安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兵团自从踏平波兰以来的第一次撤退。他不得不
命令他的士兵们在坚硬如铁的冰封地面上构筑防御工事。然而就在这时,还不时地
遭到苏军小股部队的骚扰性突击。这些部队惯于夜战,身穿白衣,手拿涂上白漆的
自动步枪,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冷不防地一阵袭击后,马上又不见踪影了。
原来,这是莫斯科近郊的游击队。后来,古德里安在他的自传体著作中写道:“对
莫斯科的进攻已告失败,我们伤亡惨重……我们已经遭到了败北。”
    妄自尊大的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既低估了苏联军队可投入作战的兵员人数,
也低估了它的无畏士气和战斗力。虽然这时他还不认输,并且在以后确实也苟延残
喘了相当一个时期,但在这里所遭受的这场失败,却犹如当头一棒,击掉了他和他
的法西斯部队的士气。像当年的拿破仑一世一样,这里也历史注定般地成为了他命
运中的滑铁卢。
    莫斯科的危险解除了。
    这个英雄的城市犹如大病初愈的顽强患者,强烈地要求站起腰身并下地行走。
    还在11月初,苏军最高统帅部内就有人提出进行反攻的建议。斯大林将信将疑,
当他询及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时,这位沉着稳健的将军表示不好。因为,根据当时
他领导的作战参谋小组的判断,德军近期还要展开新的攻势,这说明他们还有力量。
    到11月底,德军的进攻力已渐告竭,这正是由于气候条件、敌人战线的拉长及
苏军的顽强抵抗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总参谋部这时便提示大本营说,现在我军转入
反攻的时机似乎差不多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国防委员会也坚信此点无疑。经研
究,最后把发起对德军反攻的日期定在12月5一6日。这时,希特勒的司令部还没有
正式下令停止进攻,但实际上各个方向上的德军进攻已经基本停止。
    恰在此际,沙波什尼科夫总参谋长病倒了。于是,斯大林要求华西列夫斯基立
即出任代理总参谋长一职。此后,华西列夫斯基与斯大林等大本营成员一起,具体
制定、筹划并直接领导了这场莫斯科城下的反攻。这是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军所
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德军的行动。
    对于这次反攻行动,苏军最高指挥中枢自信可以成功。这可以从下面一点得到
证实和证明:12月15日,即在反攻开始后的第10天,苏共中央就作出了把原来迁出
莫斯科的党、政、军机关迁回的决定。而原来迁出的总参谋部第二梯队,早在11月
下旬就已迁回莫斯科,以便立即投入反攻的准备工作。
    反攻计划编制完成后,身为代理总参谋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在12月4日便亲自前往
加里宁方面军司令部。在那里,他当面向该方面军总司令科涅夫传达大本营关于转
入反攻的最后指示,并在那里作为大本营代表协调该方面军不折不扣地执行反攻命
令。
    何以需要如此这般呢?原来,在12月1日凌晨3时30分,他和斯大林两人曾亲自
签署了一道命令,要求科涅夫的加里宁方面军不要在自己所辖的地域内另外组织任
何局部反攻,而应把主力用在配合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的反突击进攻上面。但随后
科涅夫即打电话给华西列夫斯基,借口缺乏坦克和兵力不足,不想采取支援西方方
面军的行动,仍想单独进行一次进攻加里宁的局部战役。最后,在华西列夫斯基答
应他增加兵力支援的情况下,科涅夫才勉强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尽管如此,斯
大林仍不放心,于是便派华西列夫斯基亲自来到这里。
    12月5日,加里宁方面军在航空兵突击和炮火准备之后,先行按大本营方针转入
了对敌人的反攻。次日,西南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也按期发动了强大的反击攻势。
结果是完全可以想见的,自然是苏军节节胜利。当各方向上的德军还在冰雪覆盖的
土地上一点一点地挖掘防御工事的时候,强大的苏军便纷纷冲到了他们面前。于是,
敌军便丢盔弃甲,作鸟兽散,留在阵地上只是大批大批被冻伤的士兵,还有大片大
片的废旧钢铁——那些根本无法发动的坦克和车辆、火炮、机枪……
    原来一路冲杀、骄横无忌的法西斯德国军队,现在开始了他们自战争爆发以来
的第一次退却和逃跑,而当初从国境线上一路被迫退却、以致被迫退到自己首都大
门口的苏军部队,现在终于获得了复仇的机会,他们开始由败退转入了进攻。这也
是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
    这表明:苏军已经开始掌握战争的战略主动权,虽然这时还不是它的全部。
    经过莫斯科保卫战这场空前的激烈角逐,苏军很多高级指挥人员经受了锻炼,
他们更多地掌握了现代化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