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夜唱-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你说,我家少主,会不会出关去了?”阿英打断随风的沉思,问道。
    随风望着七郎如行云流水的笔迹,眼神越发忧郁迷朦,点头道:“很有可能,他们来到此地,也该早封关了,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混出去的?”她本来是担心他们不能顺利出关,这才赶来打算相助,没想到人已经不见了。
    斗机智,这三个字,让随风的心都提起来了。
    那日他们在船上抓住窦凌云之后,当天夜里,就来了几批人偷袭,幸亏他们早有准备,加上陆康一柄软剑施展开来,出乎意料的所向披靡,逼退对手,方保不失。
    考虑到情况越来越复杂,必须尽早通知七郎,次日清晨,随风马上带着阿英启程北上,留下陆康和丛碧继续和倔强的凌云斗智:既要追回印章,又要战胜那些狠辣的打手,少半分胆量定力都会输得很惨!
    他们无法猜度,为何七郎的姑母急着要他带着印章出关,也不知道凌云出于什么目的要来抢印章,甚至为此不惜杀人……
    这几个败家子,虽说平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但是,这世上敢这样无视他们的人,还真是第一次碰到!
    解释只有一个,窦凌云背后,肯定有一股庞大的势力在操控这此事。
    那对印章,如同看不见的命运之线,竟然把这几个逍遥自在的人,连在一起,息息相关,生死与共,这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随风带着阿英来到太原郡的折中府门外,正在犹豫该如何求见,才能打听到父亲李药师的营地在何处……这非常时期,不表明身份,恐怕不会有人告诉他们真相。
    艳阳高挂,随风踩着地上的影子,慢腾腾走着,忽然几匹马从他们身边掠过,马上的人还没来到折中府大门前,就迫不及待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随从,大步流星奔进府内去。
    这几个人有的一身戎装,有的长袍纱帽,一眼就知道不是布衣。
    门官看到他们,急忙过去作揖行礼,口中称呼:“刺史大人,周都尉在里面,请进,请进!”
    当值的周都尉,乃折中府的果毅都尉,其他的两位果毅都尉都跟着夏侯通到墫县去了,听到刺史到来,急忙迎将出来。
    随风加快脚步,上前冲着周都尉抱拳:“周叔叔!小侄李随风,拜见周大人!”
    周都尉抬眼看到男儿打扮的随风,怔了怔,才笑起来:“啊!李公子!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那几个人一齐转身望向随风,周都尉忙介绍:“刺史大人,这位是李总管的……呃,公子,李公子,过来见过太原郡的刺史刘大人,还有……”他顿住了,不知道那三位面生的男子是何方神圣。
    刘刺史听说是李药师的公子,精神一振,微笑着说:“将门的虎子们,今日济济一堂啊!……总管大人的公子,长得果然是一表人才!”
    他指着左边那位戎装男子:“这位,是夏侯家的公子。”
    夏侯通之子,名远,他长得浓眉大眼,肩宽腰细,身上白袍做底,外罩黑甲,肩上披着深红色斗篷,益发显得高大英气,听到刘刺史提起自己,他冲着随风拱拱手,爽快地道:“李公子,幸会!”再转向周都尉:“周大人,在下今天刚赶到,拜见来迟!”
    随风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顺口说:“夏侯兄,你因何面带忧色?”
    夏侯远浓眉一扬,眼底闪过半丝惊诧:“李公子,好利的眼!”父亲被困墫县,危在旦夕,他风风火火飞奔至此,脸上岂止担忧,还有沙尘风霜。
    周都尉笑:“呵呵!周叔叔只知道随风博学多才,没想到你还会看相!”
    随风低头擦擦鼻子,有点尴尬:“随风失言了!”
    夏侯远回身对着那名男子朗声道:“大哥!你遇到同道中人了!”
    此人一身银朱色的丝绸袍子,衣领袖子绣着精致的凤眼云纹,头上金冠饰碧玉簪,遽眼看身形修长,剑眉广额,双目略深,鼻尖稍有点勾,棱角分明的下巴显示出此人性格坚毅沉稳。
    听到夏侯远的话,此人嘴角含笑,凝视随风,说:“李公子,将来一起切磋。”嗓音带点磁性,听起来贴烫无比。
    随风躲开他的目光,无意识地走到周督尉身旁,听着他们在互相介绍厮见,原来这位“大哥”,乃夏侯远的至交,姓杨名亮。还有一个气宇轩昂的男人,乃朝廷抽调过来相助的建节尉苏翼武。
035章 情陷雁门关
    他们说着话,一同走进折中府内。
    既然大家都是和李总管,夏侯通有密切关系的人,刘刺史没空和他们寒暄,三言两语就把战情摊开了说:李总管已经成功突围,夏侯通却被困。
    李总管紧急返回中军大营,指挥唐军拉开战线,首先把雁门关以南,包括太原等郡划入保护圈内,宣布边境所有郡县戒严,部队进入甲级备战状态。
    由于边境出现大批突厥骑兵游弋的踪迹,唐军在数次解围未果之后,暂时未能订下作战方针,不敢轻率发起大型攻击。
    夏侯远皱着眉头,问刘刺史:“刘大人,墫县被围到底多久了?”
    刘刺史哽了哽,才说:“也就十日八日的光景。”
    “我军人多势众,为何屡攻不下?”夏侯远直接质疑。
    杨亮眼里精光暗闪,在一旁轻轻说:“大军的主帅,只有纵观全局,才能制敌先机。”
    大家都默不作声,气氛一时有点尴尬。
    随风冷眼旁观,刘刺史和周都尉的神色,杨亮和苏冀武的表情,都让她感觉到了这件事恐怕有点反常。
    “刘大人,晚辈有要事面禀家父,未知可否出城一趟?”从七郎留下的诗可推断,他们俩已经暗渡陈仓,出关去了,她可没空在这里耗。
    刘周二人对望一眼,周都尉正色道:“这一出了城,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刘大人,派几个衙差护送李公子?”
    刘刺史捋着胡子,还没开口,夏侯远就爽快地说:“夏侯也要找李总管,李公子就和我们同行得了!”
    杨亮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他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位貌似玉树临风的“李公子”,其实是位女郎,夏侯远贸然相邀同行,只怕节外生枝……不过,若能争取到李总管之女的支持,营救夏侯通的胜算无疑会多几分。
    雁门关,位于代县西北四十里,雄峙于北岳恒山西颠,地势险要,是“外三关”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关。
    其重要性在于它是历代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渠道,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
    雁门山是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构成南北之巨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约在汉武帝时代已设关,以拒匈奴。北魏时代因代山(雁门山)高峻,峰峦叠嶂,山岩峭拔,峡壑阴森,鸟飞不越,中间有一缺口,其形如门,鸿雁南来北往,皆从此关隘飞过,故命名为“雁门关”。
    隋朝曾改名为西陉关,沿用至唐初。
    这日,李随风和夏侯远,杨亮等人策马雁门山下,仰望山峦起伏,巨砖叠砌的雄关依山傍险,映衬着高高的蓝天白云,飞鸟点点,气度轩昂。
    夏侯远豪情顿发,在马上大声道:“果然是兵家必争之地!若给我一千兵马,不教胡儿进关山!”
    随风忍不住笑:“呵呵!战国李牧将军,依仗这里地势和匈奴决战,歼灭匈奴十万骑兵,你可知道人家动用了多少兵力?……呵呵!给你一千兵马!”
    夏侯远瞪了瞪眼,想起李牧当年有射手十万,五万勇士,精选战马一万三千,精良兵车一千三百辆,一时无语。
    杨亮指点着山脊蜿蜒的长城,说:“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从匈奴到鲜卑,再到今日的突厥,这里每寸土地都浸满鲜血!昔日李牧引匈奴入赵,出奇兵,从两翼包抄,杀敌十万!”说到这里,他扬手把马鞭在空气中抽得发出清脆的“啪!”一声:“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为人若能如李牧,不枉此生矣!”
    他这话,等于绕个弯帮夏侯远说话,告诉随风李牧当年可是诱敌深入,打歼灭战,才用了十多万的兵力,如果守关,就不必那么多……
    夏侯远可没听出来,他心里在盘算:十五万精兵,过万良驹兵车,还要依靠险要的地形,加上诡计,方可杀敌十万。那么,眼下父亲被围,城里只有不到两千的残兵,听说围城的蛮子过万,自己要带多少兵马,才能救出父亲?
    想到这里,他冲着随风问:“李兄弟,咱都是爽快人,你就直接说吧,一万兵马,够不够解墫县之围?”
    随风摸摸鼻子,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夏侯远不过是一名骑兵校尉,听说是因为他马背上箭术高明,身手了得,被封为“神射越骑”,虽说属于最厉害的骑将,可是,校尉所统领的不过是三百骑兵,想要带一万兵马……这可不是她能乱插口的事情。
    她装作没听见,掉头去看雁门关上忙碌来往的兵卒,冷不防看到杨亮似笑非笑望着自己,幽深的眼神仿佛能看进人心里去,洞悉所有秘密,她忙躲开他的注视,目光随意往下一滑,居然落在对方浅红色的唇上,无端端被那说不尽的诱惑吓了一跳,象做贼一样移开眼睛,这次当真是脑海里一阵阵迷糊。
    随风满脑子凌乱,恍惚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男人,黑衣铁甲,头戴铜盔,从盘旋崎岖的山道上往下走,前前后后一溜的亲兵副将跟着,那男人远远就盯着她看,走下山道径直走到他们马前,停下脚步。
    夏侯远和杨亮都翻身下马了,随风茫然地跟着下马,直到那男人威严的声音如惊雷响起:“阿风!又在胡闹!”她这才回魂,扔下缰绳来到李靖跟前,低声道:“阿爹,阿风有要事才来找您。”
036章 落难公子
    李靖整张脸都是黑的,横了她一眼,刚要说什么,夏侯远已拱手行礼,口中大声说:“末将夏侯远,参见李大总管!”
    杨亮也在一旁拱手道:“在下杨亮,久仰元帅大名。”
    李靖点点头,勉强赞了句:“你就是夏侯家的‘神射越骑’?当真英雄出少年!”夏侯远还在表示谦虚,李靖已经示意手下牵马过来,吩咐几个年轻人一道回营。
    他们三个刚上马,李靖的一名副将过来低声交待:战情紧张,不可在外人跟前称呼李元帅的官阶,以免泄露元帅身份。
    随风这才发现,父亲居然身穿普通都督的盔甲服饰。
    夏侯远和杨亮面面相觎,离开太原郡前,刘刺史再三叮嘱,李总管已脱险一事,属于一等一的军方机密,切切不可外泄……
    这里头,酝酿着什么谋略?
    沿途随风默不作声,她看出来了,父亲似乎很恼火自己找到前线来,她只能静静倾听李靖和几个副将谈论,该如何在雁门山绝顶的制高点设置关城,调遣戍卒防守……
    马蹄声中,随风任由“铁里门”,“制高点”,“设寨驻兵”“西陉关”等词在耳边回荡,心中隐约觉得父亲在回避夏侯远,却又说不出原因。
    回到中军营,李靖命副将设宴招待夏侯远两人,夏侯远笑着拉随风一起去吃饭,李靖沉下脸,喝道:“阿风,随我来!”
    虽说这个不常见面的父亲从来都在儿女面前扮演严父的角色,可当众被这样呼喝,对于随风来说还是第一次,她尴尬地望一眼夏侯杨亮,心中揣揣,垂头丧气地跟着父亲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