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商人羊皮卷+财富圣经-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    
    既然时间如此宝贵,而且也是一笔赚钱的资源,那么如何来配置这份资源而使其效用最大化呢?对于不同的人,时间的效用是不一样的,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当然希望把时间花在读书上,而一个商人则更多地想着如何利用好时间多赚些钱。但无论如何,时间就像一块蛋糕,总要被分成好几块,一块用来工作,一块用来休息,一块用来学习等等。    
    总之,时间面临着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对犹太人而言,浪费了时间,就等于浪费了金钱,他们对自己的时间,可谓精打细算,晤谈要预约日期和具体时间,甚至从某时某刻到某时某刻都规定得清清楚楚,晤谈时从不允许迟到或拖延时间;处理函件时一律谢绝会客;甚至到了年老时,他们还会细细估算还能活多久,以便知道自己还能赚多长时间的钱,还可享受多久。    
    一个商人要赚大钱,首先要考虑好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有的人觉得时间太少不够用,有的人却将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其实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看你如何去把握它、利用它。    
    我们每天都面临着许多事情,它们或多或少都要占用我们一些时间。但总的来说,我们的时间可分为可支配时间和不可支配时间。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和调整,但对于后者,我们却无能为力,比如一些你不得不应付的事情,由不得你来决定和安排,这种时间是不可管理的,你所能做的只能是应付。对于可支配时间,就可以根据情况来调整分配,充分利用。对于商人或管理者而言,善于识别和安排可支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用金钱买时间,用智慧换效率。犹太商人总是能打破思维定势,做出些与众不同的事情。真正懂得时间价值的是犹太商人,“时间也是商品”,“不要浪费时间”是犹太人做生意的格言之一。    
    “时间就是金钱”,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常以一分钟多少钱的概念来工作。在一切资源中,时间是最少、最易消失、最不好捉摸的。生意很多,时间却有限,没有时间,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是空的。对于彻底的“时间就是商品”的犹太人来讲,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金钱。    
    但是,对时间的认识,犹太商人并没有停留在这里,时间远不止是商品和金钱,时间是生活,是生命。所以,犹太商人很乐意花钱在能提高效率的任何事情上,买到了效率,就等于买到了时间。钱可以再赚,商品可以再造,可是时间是不能重复的。因此,时间远比商品和金钱宝贵。    
    犹太人把时间看得那么重,是有其道理的。时间是任何一宗交易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达到经营目的的前提。与对方签订合同时,要充分估计自己的交货能力,是否能按客户要求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去履行合约。如果可以办到,就与其签约,如果办不到,切不可妄为。    
    时间的价值还显示在赶季节和抢在竞争对手前获取好价格和占领市场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谁能在一个市场上一马当先,把质优款新的产品抢先推出,谁就一定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像人们日常的必需品蔬菜,在反季节时的价格会高于盛产季节数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这显然是“时间”的价值。    
    时间的价值还表现在生意的全过程。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是与其经营费用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的。根据众多的企业核算,其经营费用中有70%左右是花费在占用资金的利息上。如一个企业一年的营业额为10亿美元,其资金年周转率为两次,言下之意,该企业每年占用资金为5亿美元。按通常的银行利息为12%(年息)计算,一年共支付利息达6000万美元。如果该企业能把握一切时间和进行有效管理,使资金周转达到一年4次,那么,其支付的利息就可节省3000万美元,换句话说,该企业就可多盈利3000万美元了,除此之外,加快货物购入和销出,加快货款的清收等,都体现出时间的价值。    
    南非首富巴奈•;巴纳特刚到伦敦时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他带了40箱雪茄烟到了南非,用雪茄烟作为抵押,获得了一些钻石,在短短的几年中,他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人。    
    巴纳特的赢利有一个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每个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其奥秘就是他巧借了一个时间差。    
    因为星期六这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巴纳特便可以用空头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用所得款项在自己的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开出的所有支票。巴纳特利用银行停业的一天多时间,拖延付款,在没有侵犯任何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多得多的资金。


第一部分  犹太商道从自己开始

    “最值得依赖的朋友在镜子里,那就是你自己。”    
    ——《羊皮卷》    
    人最爱犯的错误是认识和观念错误,一旦观念不正确,就必然导致行为跟着犯错误。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我们总在想:要是有人帮我一把有多好!于是,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别人,特别是自己的朋友。但实际上,朋友再好也仅仅是朋友,他的心里想什么你只能去揣测,而绝对不会受你的左右,而至于那些不曾相交的一般人,就更别指望了。一般而言。人是有善心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菩萨。所以,自己不做事而寄希望于其他人,自己便是天生的寄生虫;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从自己开始,牢牢把握自己。    
    人人都希望有个好家庭,在生活中获得成功与幸福;也希望自己有个好的工作条件和一个好的祖国。这样的话,我们便可以不怎么努力也可衣食无忧。可是,我们知道如何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工作条件和富裕的国家吗?我们羡慕那些显赫的家族,可我们必须知道,当他们的先辈创业时多半也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才赢得了一片天地,而后继者也是勤耕不辍,兢兢业业,在先辈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而不是坐享其成,坐吃山空。    
    我们梦想着有个优雅舒适的工作空间,做着令人羡慕的白领或金领贵族。可是我们必须知道,这样的工作空间是靠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会有的。同样,我们希望自己降生在一个美丽富饶繁荣的国家,可是,正如肯尼迪说的那样:不要问你的国家能给予你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个人的奋斗与努力,一个国家又何来繁荣与富强呢?    
    总之,一个道理,一切都要从自己开始,善于判断好坏还远远不够,与其指望别人,不如自己亲自动手。    
    可是,人的天性就是对别人的过失总是很敏感,而对自己却异常的宽容,有时甚至还为自己强词夺理,巧言辩护。人总是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妻子、儿女、同事、朋友、下属,惟独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因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以身作则、从我做起。《羊皮卷》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人们介意他人身上些微的皮肤病,却睁眼不见自己身上的重病。    
    人有两片耳朵一张嘴,就是要人凡事应多做少说。    
    同时,《羊皮卷》也这样来比喻领导者:    
    身体从头开始。    
    没有船长的船,就如同没有舵,全然不知方向。    
    能以微笑回答别人非难的人,是领袖之才。    
    人首先要要求自己,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路要自己去踩,才真正算是走自己的路。自己不走,叫别人走,是毫无道理的;而踩着别人的脚后跟走,其实是替别人走路。    
    犹太人有着凡事从自己做起,善于自我反省、慎独自律的传统。作为上帝的“特选子民”,他们以信守合约、遵守法律著称于世。在商业活动中,犹太商人严格遵守契约合同,哪怕这种约定是口头上的。在他们看来。既然双方达成了某种一致,就应该一丝不苟地去执行。也就是说,不管如何,都要求自己遵照契约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享用自己的权利。他们相信,只有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这方面去执行合约,才符合上帝对“特选子民”的要求,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契约的精神——按照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两方都按约定来要求自己,这样契约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否则,一方不从自己做起,却要求对方做到,那契约的执行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双方都想着用契约去牵制别人,那么这个契约就可能要破产。在与犹太人的商业往来中,根本不存在犹太人不履行契约的情况,除非是契约本身有问题。正是这种先从自己做起,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约定的商业精神,使犹太人获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同样,在犹太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他们从来都是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好表率,然后才以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影响别人,而很少有自己都没有遵守却让别人遵守的情况。或许,遵守规章、履行契约、从我做起,这些只是犹太人从我做起的比较浅层次的表现。在内心的灵魂深处,犹太人有着可贵的“慎独”精神,也就是可贵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精神,他们总是去问自己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却很少去要求别人该怎样。    
    犹太民族弘扬“慎独精神”,但绝不意味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绝不提倡“独善其身”式的“隐士”,而是教导人们要和大众生活在一起。    
    有个拉比,行为高洁,为人亲切而仁慈,对神虔敬,做事审慎,因此他理所当然成为受人景仰爱戴的人。    
    过了80岁后的某一天,他的身体突然一下开始变得虚弱了,并很快地衰老下去,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已经临近,便把所有的弟子叫到床边。弟子到齐了之后,拉比却开始哭了,弟子十分奇怪,便问道:“老师为什么要哭呢?难道您有忘记读书的一天吗?有过因为疏忽而漏教学生的一天吗?有过没有行善的一天吗?您是这个国家中最受尊敬的人,最笃敬神的人也是您;并且您对那像政治一样肮脏的世界从没有插过一次手,照理说老师您没有任何哭的理由。”    
    拉比却说:“正是因为像你们说的这样,我才哭啊。我刚刚问了自己:你读书了吗?你向神祈祷了吗?你是否行善了?你是否做了正当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我都可以作肯定的回答;但当我问自己,你是否参加了一般人的生活时,我却只能回答:没有。所以我才哭了。”    
    以后的拉比们常用这则故事来劝说一些不在犹太人共同的活动中露面的人,以使他们一起“参加一般人的生活”。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一般人的生活”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衣食住行,也不是指常人的其他感性生活,而是特指犹太民族的集体生活。    
    可见,犹太人“从我做起”的这种以自我为基点的人生观念,并不是与集体、与别的个体相游离的,犹太人“从我做起”的意义在于提升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