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大包围圈。他知道这一带是坦克施展威力的最好地方。可是再向北,地形便不适于坦克行动,这是希特勒所担心的。亏得陆军中还有一位才智过人的军事家——A 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冯·曼施泰因将军,他亲自同希特勒面谈,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以B 集团军群从右翼进攻低地国家,将英法联军预备队引向北部。然后,A 集团军群避开马奇诺防线,以强大的装甲兵力从左翼通过阿登发起主攻,直逼英吉利海峡,切断比利时境内的敌军主力。这个想法同希特勒的打算不谋而合,但是更为具体,更加可行。
  计划确定下来了,时间一晃也到了来年春天。在此期间,又发生了暗杀希特勒事件、入侵西欧的计划泄露以及不利的天气等情况。致使“黄色方案”一推再推达17 次之多。
  在此期间,希特勒真是捏了一把汗。德军忙于东线及挪威战事,“西部壁垒”形同虚设,不堪一击。屯积在马奇诺防线后面的英法联军如果在这时越过边界,向齐格菲防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军必败无疑!况且,英国在法国的力量也日益增强,希特勒一直认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英国职业军队的一个师,足抵得上法国的三四个师。
  庆幸的是,希特勒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迄今为止,西部战线一枪未放。双方都只是用高音喇叭互相喊叫,都企图让对方明白,他们的行动是怎样的徒劳无益,他们的政府是怎样的愚不可及。德军严格遵守元首的指示,不许向法国领土开火,不许在边境上空飞行,尤其避免激怒英国的公众舆论。
  想起自己遇到的这一次次险情,希特勒竟沾沾自喜起来。你们不开第一枪吗?那么好吧,今天我可不客气了。
  在列车的晃动中,在洋洋自得中,希特勒睡着了。没过多久,列车猛地一晃,把希特勒惊醒,到站了。他抬手看表,表针指向凌晨4 点25 分。这里离西部前线只有30 英里。车站上一队军用轿车正在灰濛濛的晨曦中等候着。
  希特勒及其随行人员乘车穿过几个小村庄,村里的路标都换成了黄色牌子,上面标着军用符号。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气氛异常凝重。只有一次希特勒打破了沉寂,他把脸转向坐在一边的空军副官冯·贝罗少校,问道:“空军是否考虑到西线的日出时间比柏林要晚几分钟?”希特勒仍放心不下“黄色方案”的开局一仗。
  “请放心,元首,空军当然会考虑到这些问题的。”贝罗安慰道。
  不久,乡村小路开始往山坡上延伸。走过一片稀疏的灌木林,车队停下了,希特勒拖着僵硬的双腿爬了出来。他的战地司令部由山坡上的一个防空阵地改建加固而成,附近村庄的村民已经疏散一主,民房供他的下属使用。
  此刻天已大亮,鸟儿在林中鸣叫,初升的太阳慢慢地给乡村大地披上了霞光。希特勒站在暗堡外面,心中暗喜:果然是一个晴天,从山谷中和山坡上两条主要道路上传来了西进的卡车队低沉的隆隆声,一名副官看了一眼手表:5 点35 分,紧接着,远处响起重炮声,声音越来越大;身背后传来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一架架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呼啸着向西方飞去。。
  第二章无法遏止的失败
  “丘吉尔先生,清醒醒!有重要情况。”
  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头天晚上处理繁重的公事直至深夜,刚睡下不久便被一阵急切的呼声唤醒。透过海军大厦公寓的窗帘,可以看出天色已微明。
  “什么事?”丘吉尔问。
  “10 分钟前,德国发动袭击,荷兰和比利时同时遭到侵犯,法国北部机场也遭到德机大规模主袭。”丘吉尔的首席私人秘书埃里克·西尔汇报说。
  “情况确切吗?是否仅是荷兰一国遭到入侵?”丘吉尔不相信曾多次拒绝英法联军援助的中立国比利时也会这么快被卷入战争。
  “绝对准确。我们已同法国大使夏尔·科尔宾通过话,他说荷、比两国都遭到进犯,估计卢森堡和法国也是这场闪电战的目标。比利时政府已要求盟国援助。”
  “知道了。还有什么情报请立即送来。”
  不一会儿,装着电讯电报的信盒络绎不绝地从海军部、陆军部和外交部送了过来。丘吉尔点燃了雪茄烟,专心致志地看着,思考着。
  一小时后,在法国集结待命的英法联军按照战前制定的“D”计划,火速前往比利时,准备在代尔和缨斯两河沿岸从安特卫普至梅济埃尔的主要防线上组织防御。该计划是针对“施里芬计划”拟定的,它假设德国的大规模进攻将沿着传统的入侵路线穿过比利时平原展开。因此,“D”计划以马奇诺防线力轴心,把包括英国远征军在内的一大半精锐部队投放到比利时中部,仅以科拉普将军指挥的第9 集团军防守缨斯河西岸至那慕尔一线,即地势险恶的阿登地区之后的地域。据盟军统帅部称,该计划的长处是确保比利时能采取合作行动,并为盟军作战力量增添了16 个比利时师。
  令人奇怪的是,英法联军驰往比利时途中,为什么没有遇到德机的狂轰滥炸?难道德国人在取道比利时发动进攻时,不怕迎头遇上强大的英法联军吗?翻看着情报的丘吉尔不免心生疑虑。
  “铃——”,电话铃响了,丘吉尔伸手拿起话筒。
  “喂,爸爸,是我,伦道夫。”话筒里传来正在服兵役的儿子的声音,“广播里说从北海到莱茵河有大批的德军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袭来。是真的吗?发生了什么事?”
  “一点不错,”丘吉尔回答,“德军正涌入低地国家,但是英法军队已前去应战,一两天后就会发生一场正面冲突。”
  伦道夫犹豫了一下,又问道:“那么,你昨天晚上告诉我你今天将成为首相一事怎么样?”
  “哦,我不知道会怎样。现在最重要的是打败敌人,别的都无关紧要。”
  放下电话,丘吉尔摇摇头,这孩子,原来是在操心这件事。
  英军在挪威战役的失败,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反对党的要求下,3天前,下院对战争形势进行了辩论。激动而悲愤的议员们对张伯伦政府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最后的投票结果明显表现出下院对张伯伦首相的不信任。丘吉尔昨天获悉,张伯伦已决定组织一个联合政府,而且,如果地不能担任政府的首脑,他愿意让位于任何能够胜任的人物。丘吉尔感到,自己很可能会奉命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对此,他既没有兴奋激动,也没有惊慌不安。在过去10 年中,他一刻也未停止对国际形势和政治斗争的关注,并且不断向英国人民及执政党提出有关战争不可避免的警告。现在,这些警告都已不幸而言中。他似乎命中注定要在这种危难时期站出来,领导全国人民同法西斯德国抗争到底。
  上午10 点,空军大臣金斯利·伍德急匆匆地来见丘吉尔。
  “我刚才会见了首相,”他告诉丘吉尔,“他有点动摇。”
  “是关于他辞职一事吗?”丘吉尔马上明白了。
  “是的。他认为鉴于现在大战临头,似乎有必要继续留任。不过,我明白无误地告诉他,情况恰恰相反,由于出现了新的危机,成立联合政府更为必要,因为只有举国上下一致拥护的政府才能应付危机。”
  “张伯伦先生对此怎么看?”
  “他已经接受了这个意见。丘吉尔先生,我觉得,对一个处在战争中的国家来说,张伯伦不是一位令人满意的领导人,而你却具有应付危机所必要的能力和意志,适宜干担任这个职务。一会儿首相将召见你们,确定最后入选。如果他让你们就哈利法克斯担任首相这个问题表态,你千万要保持缄默。”
  想不到在军事上并无经验的伍德,却颇借政治权术,丘吉尔不能不钦佩他的这一高招。
  在唐宁街10 号,丘吉尔见到了张伯伦。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煎熬和打击,他显得衰老了许多,脸色苍白,后背微驼,高挑的身材不再像往日那样挺拔,完全没有了两年前从慕尼黑返回后的那种神气活现的样子,他那天晚上在首相府窗前讲的那段豪言壮语是这样的:“我从德国回到唐宁街时带来了光荣的和平。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二次。我相信,这就是我们时代的和平。”但是,刚过了不到一年,现实便无情地粉碎了他的虚幻梦想。
  “诸位,”张伯伦阴沉着脸,对坐在桌对面的几位内阁成员说道,“当前局势十分危急,我深知组织联合政府已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在我本人辞职获准以后,应该向国王推荐谁来组阁。”
  张伯伦知道,在场的大多数人平素都喜欢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而他心里也倾向于这位办事稳妥的外交大臣。他隔着桌子望着他的阁员,等待着他们提名。
  然而,阁员们有的低垂双眼,有的眼望别处,没有人开口说话。
  沉默了一阵,张伯伦又说道,“我要说,丘吉尔先生会是一个很好的人选,可是,在两天前的下院辩论中,丘吉尔先生和工党议员唇枪舌剑,争论得非常激烈。当然,我感激他能在那种时刻给我支持并为我辩护,但我觉得这可能妨碍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取得工党的拥护。”
  往常在这种场合下,丘吉尔肯定要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但这一次,他记着伍德的劝告,一直缄默不语。他知道,张伯伦的这番话是在诱导人们说出他所希望的那个人的名字。
  又是一阵难捱的沉默,这段时间似乎比纪念休战日静默两分钟还要难熬。
  过下一会儿,哈利法克斯终于发言了:“我感到,由于我在下院没有席位,在当前这种性质的战争期间,将很难承担首相职务。要知道,我不具备领导下院的权力,而任何政府的存在,全靠下院的信任。。”
  哈利法克斯一口气讲了许多,众人心中明白,这些都不过是托辞。简单地说,哈利法克斯至少在战时不想干这个差使。他意识到,丘吉尔会想方设法来驾驭战争,自己只能成为名义上的首相。
  众人的目光落在丘吉尔身上。是时候了,大家的目光表明,首相重任已无可争议地落在了他的肩上。丘吉尔随即字正腔圆地表示:“在国王命令我组阁之前,不准备同两个反对党中的任何一党交换意见。”他以这种奇妙的方式表明了他接受这个国家最高职务的意图。
  下午6 点左右,张伯伦到白金汉宫递交辞呈,并建议国王授权丘吉尔组阁。半小时后,丘吉尔被召到王宫。
  当丘吉尔从白金汉宫乘车返回海军部时,陪伴他的只有他的保镖汤普森。此时天色渐黑,行人稀少,汽车沿公园林荫路向前驶去,一路无话。丘吉尔下车后转身间汤普森:“你知道我为什么去白金汉宫吗,汤普森?”
  “是的,先生,”汤普森回答,“祝贺您担任首相。”接着汤普森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倒希望您能在一个稳定的形势下担任首相一职,而现丘吉尔显然被感动了,他热泪盈眶,激动他说:“人民信任我,可我所能给予他们的只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灾难。”他停顿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坚定起来,又说道:“我以往的全部生活,不过是为这个时刻,为迎接这种考验而进行的一种准备罢了。只有上帝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时期,我希望现在还不算晚,不过我真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