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另一种历史-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爱萍送来舰上电讯室接到的最新电报。都是喜讯: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的年终统计报告:去年全年,鞍山、本溪两市的钢产量达到137万吨,这已超过了日占时期的最高产量。
  青岛市长薄一波报来消息:去年“灵猫”开发的5种军用、民用车型,总产量突破25000万辆。能在抗俄战争期间达到这水准,也不简单……
  但这仍未能使毛泽东笑逐颜开。
  看到张爱萍来了,毛泽东吩咐给他送来笔墨纸砚。随行的舰队机要参谋,以为是主席要为上次没有给海军题字而补留手迹,兴奋得一路小跑,拿来文房四宝,在铺着绒布的桌面上展平宣纸。
  毛泽东仍不说话。闭目沉思半晌,挥笔写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扔下笔,他命令张爱萍:启航。
  然后继续沉默。
  (935)
  南京。梅园新邨。
  周恩来怔怔地读完电报,掩面长叹,泪湿衣襟。
  眼前,浮起20年前黄埔军校操练场上,那个不起眼的影子。
  ……18岁的林育容——林彪,已是一名共产党员。两个哥哥林育英、林育南是与恽代英、萧楚女齐名的革命家。
  ……那以后的日子里,在长征路上、在苏联、在重庆,在欧洲,林彪都曾与自己有过默契的合作。
  现在,这个长期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却断送在北国,尼布楚的茫茫林海雪原之上。……我们党为什么要在这个关头犯下这样的军事错误?自己又为什么要违心同意那个贸然攻击赤塔的决定?为什么在原则问题上性格软弱?
  下午,在南京陆军学院大礼堂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预备会上,蒋介石居然破例到会了。或许他在赴日参加“和会”临行之前,有什么话要讲。
  但发表的言论仍是干巴巴的陈旧观点,了无新意。
  会后,他却走到周恩来面前,低声问道:
  “恩来呀,听说林彪——殉国了?”
  周恩来想,蒋的谍报系统消息还是满灵通的。但他既然用“殉国”作为评价,说明他也并不是幸灾乐祸。于是简述了一下牺牲的过程。
  “唔。这个学生,值得黄埔为他骄傲。”蒋委员长黯然道。“这样吧,我从日本回来后,国民政府为他操办一个葬礼。规格,不低于白崇禧。”
  周恩来深深点头:“谢谢。那么我将转达委员长的好意。”
  (936)
  哈尔滨。马迭尔饭店,华北联军总指挥部。
  朱总司令根据总前委会议精神,再次主持一轮军队人事调整。
  他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替补林彪的第一兵团司令人选,由威望和资历更充分、同时也擅长野战和机动防御的徐向前上将接任,同时调出三兵团几个主力纵队,充实满洲里前线。
  久居塞外、健康受损、身体欠佳的老一代红军参谋长刘伯承上将,重新调回中枢。担任第一副总司令,以强化司令部对战场的切身感受和总体策划。
  第二兵团,由陈庚中将接掌——因为两党“军事行动协调会”已移驻南京,那边工作也由叶剑英上将兼任。
  对于攻坚颇有谋略和心得的粟裕中将,接掌三兵团,任务是尽快拿下海参崴。
  有战功、有文化、头脑机敏、曾被彭德怀将军称为“善于总结经验”的邓华少将,调任总参谋长。
  罗荣桓上将调回军委,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由谭政、甘泗淇接任。
  长期主持装备部门、一向敢于直言进谏的黄克诚中将,调任军委秘书长。
    赵尔陆少将接掌装备部。
  人事调整之后是作战部署调整:
  一兵团除重建萧克装甲纵队外,调入新近整编完毕的杨成武机械化纵队,配合许光达装甲纵队担任战场机动支援;
  周士第装甲纵队,调蒙古加入二兵团序列。于是这个方向上也有了装甲兵。
  同时加快陈再道、梁兴初两纵队的机械化改造;
  郭化若少将接任炮兵纵队司令。
  随后朱老总又参加了贺龙上将主持召开的“全军后勤装备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向几位作出突出贡献的后勤部长颁发了奖状。其中主要有:
  总部——善动脑筋想办法、全力以赴的“铁打的洪大麻子”洪学智少将;
  海军——踏实稳重、行重于言的李聚奎少将;
  空军——思路开阔、积极、讲效率的曹里怀准将;
  一兵团——条理分明、能力出色、带病工作的邱会作准将;
  二兵团——“独臂撑起塞外半边天”的余秋里准将;
  两栖纵队——刻苦钻研现代后勤技术的张汉丞上校;
  伞兵纵队——克服困难、保障“长臂猿”千里奔袭作战补给的段苏权准将。
  总后卫生局——长期献身医疗事业、救死扶伤、赴美学成归来,作出医学科研成果的钱信忠上校……等等。
(937)
  日本。奈良。
  选择这座未遭受战火破坏的千年文化古都作为“和会”召开地址,表现了日本人的精心和诚意,那里未经战火、相对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各国与会代表感到愉悦。
  对日和平会议按照程序,于一月中旬召开。
  美国方面,派来了身兼参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和拨款委员会主席两职的、资深的麦卡兰参议员※;而以驻日“总督”麦克阿瑟五星上将作为签字全权代表。这两位都是杜鲁门总统所不喜欢、甚至忌惮的人物,因此他借故推辞了与会。
  ※同期史实职务。
  苏联,派出负责东方事务的米高扬人民委员等一干人;副外交人民委员伊万·迈斯基作为谈判负责人已经提前介入。
  英国代表团规模不大,中规中距,外交大臣贝文出场。
  日本,吉田茂首相率领一个庞大代表团,就方方面面的细节同战胜国代表磋商、恳求、泡蘑菇、抠字眼。
  其他签字国主要是东亚和太平洋国家,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诸国;各自派出人数不等的代表。最后签约时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总统赶来出席。
  相比之下,中国代表团规格最高,显示出中国是战胜日本的主力之一,并且重视与一衣带水的邻国之间的战后关系。蒋介石是与会的唯一大国元首。
  作为参战力量的重要一方,毛泽东的出席也引人注目。
  两轮程序性会议之后,和约于1947年1月19日签字。
  (938)
  奈良的平城京,类似中国故宫,曾先后作为7代天皇国都。有过鼎盛时期,创造了日本史上的“天平时代文化”阶段。
  市容显得古雅自然,拥有众多古寺神社和历史文物,享有“社寺之都”和“东方罗马城”的称号,被日本国民视为精神故乡,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平城京,仿唐朝古都长安城建造,四围长度各为4公里。以“朱雀大道”为中线,街道如棋盘状分布。呈正方形,皇宫座落在北部,由太极殿、朝集殿和明堂构成。古城遗迹尚待发掘之中。
  休会期间,代表们安排了外出参观。
  某次在奈良古都的一条日本式回廊中,苏联代表米高扬与毛泽东走了一个碰头。两人原来都回避彼此对话,这一下,场面有点尴尬。
  交臂错过之后,米高扬心有不甘,转身道:
  “达瓦历士毛泽东!我有些问题想和你交流一下。”
  随行苏联翻译把米高扬的问话翻成日语,再由中国翻译转告毛泽东。
  毛泽东驻步:“好啊,米高扬同志,请说。”
  “我的问题是,你们,为什么要侵占堪察加?要知道那里历来是无可争议的俄国领土哪。”
  “是这样啊。堪察加问题么,类似中国的新疆,或者别的领土。我们打算在那里重建唐努乌梁海州呢……”
  “这个比喻不恰当!新疆人民早有独立自由的意愿。东突厥斯坦人民共和国是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
  “那么,堪察加人民也会自愿加入华夏联邦。我们同样很会理解和引导人民的意愿。至于争议,原本是可以制造的。”
  “这,这是强盗逻辑嘛。你们怎么可以这样不讲道理?”
  “中国有些古训:来而不往非礼也。寇能往,我亦能往。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一串古文、成语把两边翻译和听众都整得翻了白眼。好一阵,米高扬才弄明白毛泽东的意思。
  “就是说,你,和你的党,决心与苏联抗衡到底了?”
  “那倒不是。”毛泽东大笑。“我只希望世上有起码的公平。”
  “如果苏联决心以武力收回堪察加,你打算怎么办,达瓦历士毛泽东?”
  毛泽东摇摇头:
  “从军事角度看,难度很大。不比我们收复唐努乌梁海更容易。我想达瓦历士米高扬同志,你们也是清醒的。此外我想,中苏两国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和平友好的轨道上来。”
  米高扬耸耸肩膀:“好吧,交流告一段落。以后我们再谈。”
(939)
  海参崴。一个严酷而晴朗的冬日。
  粟裕中将接手这个战场后,准备了10天,终于等到这么个好天气,于是发动了筹划已久的海陆空联合作战。这是华北民主联军自己组织实施的三军联合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海军航空兵起飞了全部270架“海盗”战斗轰炸机,对残余筑垒地带进行大规模火力准备。而苏军的对空反击,此时已经微不足道。
  两支巡洋舰队从东西两侧深入到边缘已结冰的阿穆尔湾和乌苏里湾,炮击所有射程内的苏军阵地。
  之后,第三兵团4个纵队,16万人按照部署发动了总攻。战斗进行了8小时。前4个小时战况还激烈,逐垒争夺。后半段进入市区,基本就是零星的巷战了。
  当啸天犬坦克和野猪战车开上市中心的斯维尔特兰大街和金角湾路之时,苏军城防司令部送出了投降书。
  两天后举行的受降仪式上,魁梧的大块头克雷洛夫中将向身材瘦小的粟裕中将交出了佩剑。
  整齐列队的士兵,一方持枪,一方徒手,双方立正,行注目礼。
  对于48小时前还在浴血对抗的他们,这个过于骑士精神的仪式显得出乎预料,颇有特色。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满:
  12纵队司令许世友少将撇嘴小声道:“粟司令这么个个儿,不给劲。这场合,就得罗长子出来主持。往那儿一站,给咱中国人争脸吧?”
  “许老三哪,啥年月啦,你还靠个头儿打仗呢?”陈再道批评道。“小个子赢了大个子,这才叫本事。”
  “我看这仪式不错么。”独臂少将贺炳炎说:“他们俩往台上一站,正好象征了中苏两方的实力对比。小个子只要精干,最终也能让大块头交出武器。这才叫给中国争脸撒。……来,今天大伙都换了新衣服,咱也合个影!”
  军港前,巨大的金色铁锚、舰炮标志旁边,留下了军人们的纪念。
  (940)
  中国浙江。台州。
  上年“灵猫”汽车首开中国汽车产业新纪元,全国艳羡不已。
  不过因为战事吃紧,大批“灵猫”随军南征北战,市场之上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头脑灵活的民族资本家也加入到民用汽车产业的热流之中。
  其中浙江一位名叫李书富的能工巧匠,原本是位木工,做了几年汽车修理之后掌握了门道。他倾尽家私,用简陋的技术拼凑了一辆木头汽车。
  在这个时代,汽车还与百姓无缘,主要是作为一种运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