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另一种历史-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彪司令员乘坐他的那架〃蚱蜢〃降落昂昂溪机场后,当即下达两个与人们预料完全相反的命令:
  第一,以工兵为主的陈士榘纵队,加强一个炮兵营,立即乘坐缴获的列车等,直接驶向海拉尔和满洲里,在那一带的铁路沿线埋设地雷,并夺取、恢复和修筑海拉尔要塞;
  第二,江燮元伞兵旅,在滑翔机团的配合下,再作一次500公里的机动跃进,目标正北方,黑龙江畔的姊妹小城:瑷珲和海兰泡!随后,就切断那里以北通向东方的铁路。
  第三个命令才是组织面向哈尔滨方向的防御,但那显然不是重点。
  这些部署使现场指战员既感到莫名其妙,又觉得军委和林总对敌人动向和配置好像胸有成竹。
  几天后,四兵团并入一兵团的三个纵队沿着北宁线乘火车到达齐齐哈尔,随即用龙江军火库的苏联装备充实了自己,还顺便组建了3个新的苏械炮兵旅。
  由此而观,避实击虚的呼伦贝尔〃雷阵雨〃,在战法上,与浴血拼杀、奋力相搏的〃鄂尔多斯风暴〃比起来,似乎获得更多的实质性收获。
(753)
  江西。庐山,好汉坡。
  委员长和夫人乘坐滑竿,在这里登山。
  公路没有修好之前,从这儿乘滑竿是登山的主要途经。委员长历次登山都如此,这次他也不想破这个例,虽然山北公路已经通车了。
 庐山,好汉坡  好汉坡中段
  时已仲秋,秋老虎仍在南京逗留,长江沿线〃三大火炉〃名不虚传。石头城还是酷热难当。
  为了这次重要会晤能够取得成果,委员长建议,把地点放在庐山这里有让每个人都能怡然自得的气候,更有委员长中意的风水。
  蒋介石有个没说、却自信无误的直觉:
  庐山是一座关乎中国命运的神秘之山。近代史上没有哪座山对中国前途产生过那么多息息相关的影响江西剿共、华北抗战、收复蒙古、北拒苏俄……这一系列重大决策,他都是在这个云雾笼罩的环境里作出的。
  那个潮湿凉爽的山间小镇牯岭,格外触发人的灵感。就连那些穷酸文人如郭沫若之流,不是也频频讴歌那里《天上的街灯》么……
  委员长在滑竿上一边观望山景,一边思绪联翩。
  上任不久的马歇尔国务卿,正在执行他的〃环球穿梭访问〃计划。虽说新官三把火,但他还是在先会见过贝文大臣、莫洛托夫委员之后,才转头顾盼东方的。白种人之间交换完了意见才轮到黄种人这一点委员长心中有数。
  但世界格局,已不再是以人种分布和势力来划分了。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数和历史进步。
  美国,凭借它战后爆发式增长的国力,以及他国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独占鳌头,取得了独一无二的国际纷争调停人和仲裁者的地位。
  好在现在的美国,像个年富力强、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没有那些老牌殖民主义者的权术、心机和老谋深算;也不像末代沙皇那么霸道、欺人和嗜好土地;刚刚登上世界舞台〃领导岗位〃的这个牛仔小伙,肌肉发达,但有些土头土脑。
  他喜欢把〃公平、机会均等〃挂在嘴边,时不常的还来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举动,也经常鲁莽和武断这都是年青人的特征。
  我们,这个积淀了五千年酱缸文化的古老帝国,把命运和前途同一个年轻人捆绑一道,有什么不好呢?小伙子的原则、方式和价值观,迟早要在这个世界上发挥影响,带来变化;你就是拒绝也挡不住。这就是年轻的法则。
  老大帝国势必衰落。传统格局势必坍塌……舆论界已纷纷谈论下一个〃美国世纪〃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美关系处在历史最融洽时期,此时不和美国绑定,难道还有什么其他选择?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靠拢过日本、靠拢过苏联、甚至靠拢过德国……事实证明,都不可靠。
  那么一定要靠着别人,自己不能挺直腰杆走路么?
  是的。我们像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久病积弱,前路崎岖,虎狼在侧,无论如何也是需要一根拐棍的。
  委员长看了一眼前面滑竿上的美龄夫人。是啊,她是自己连接美国的桥梁,天然的桥梁。……于国于家,惟此一途啊。
  就像这登庐山,走惯了这条好汉坡,再走其他道路,自己不放心呢。
  (754)
  庐山。含鄱口。
  常说〃怕热〃的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凉爽的庐山,满心欢喜。
  虽然略有忐忑,但有马歇尔将军的特邀,有司徒雷登大使的陪同,又有波谲云诡、不停变幻的时局迫切需要应对,毛泽东决定坦然赴约,并且打好了腹稿。
  出发之前,他收到来自莫斯科的〃古玩方丈〃发来的最新行情:〃唐三彩〃行情看跌,〃景泰蓝〃可能被沽高价!这意味着斯大林宁肯舍弃中亚,也要争夺远东。……由此看来,形势依然严峻。这古玩行情当中的寓意,也是促使他决定上山的原因。
  他乘坐自己那辆特制的、四轮驱动〃灵猫〃专车,沿着新修的北山公路,一路〃跃上葱茏四百旋〃转过三百九十几个山弯,登上牯岭。
  警卫局长汪东兴上校,专门从青岛给他定制了这台改装车和两部警卫车,随船拉到九江。毛泽东欣然命驾,一路颠簸自如。虽然总是跟不上前面马歇尔将军那辆〃林肯〃,但毛泽东心满意足,甚至觉得自己的小小车队有些奢侈。
  他不喜欢被抬在滑竿里上山。农家子弟的他,不忍看〃苦力〃的汗水。
  中国,要走一条新的道路,这是毛泽东一路上山时的坚定信念。
  这次他要拿出一个不同以往的〃土地改革〃计划,估计会使那位委员长〃老朋友〃吃惊不小。
  呵呵,想到蒋介石最后会说〃原来是这样啊?〃毛泽东有点想笑。
  计划的关键,不在于蒋介石赞同与否,却在于美国人是否支持与配合。为此,必须拿出明确和充分的理由,毛泽东顺便又看了一眼自己带来的文件。
  (755)
  懊热即将过去,秋凉刚刚落脚。江西,红土地的江西,阔别十二年我毛泽东又回来了!
  一路上唯一的不快,就是在南京出发时,夫人江青找了一些麻烦。
  那天,憧憬和褒贬了一通庐山,江青忽然道:〃听说老蒋把他庐山别墅送给了夫人,还命名为'美庐'耶!〃
  毛泽东一听就知道来者不善。警惕地翻她一眼:〃你想怎么样?〃
  〃我说,要不要把咱北戴河住的那栋小院,命名个'青瓦房'什么的?〃
  毛泽东嗤之以鼻:〃你搞清楚,我们是共产党,不搞那一套哩。〃
  江青不服气:〃共产党不是没有'共产共妻'这一条么?老婆还是自家的嘛。人家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你也是中央军委主席呢,一套小房子算什么?〃
  毛泽东上火了,但还克制:〃我说了,我们是共产党。〃
  江青有点过分:〃共产党?人家不是把咱们开除了么?名分不也被王明顶替了么?……再说了,我知道,前几天你让任秘书长任弼时起草那个报告!咱不是打算改名叫做'祖国进步党'么?改都要改了,还一口一个共产党的……〃
  毛泽东终于大光其火,向桌上猛击一掌:〃住口!你,你给我走!你走!庐山不要你去!〃
  江青躲开,小声嘟囔:〃不去就不去,我还懒得和那蒋夫人见面呢……受不了那些俗套……我正好到上海买东西去。〃
  最后是,正在南京联络处的政治局委员林伯渠作出妥善安排:江青乐得陪同马歇尔夫人到上海滩逛街购物,毛泽东则不带累赘地上了庐山。
  (756)
  庐山,锦绣谷。
  脱离了长江流域的低气压,马歇尔将军上得山来不感后悔。幽雅的山间小径使他神清气爽,66岁的他,走在山路上,军姿依然,健步如飞。
  在国务院上任以来,他接触了几家外交领导人冷漠而彬彬有礼的英国人;亲切而咄咄逼人的俄国人;傲慢而自感底虚的法国人;富有人情味而又令人琢磨不透的中国人……
  眼前这一幅中国山水画似的景观,就像庐山、也像中国人给他的感觉一样:朦朦胧胧、忽近忽远;有时你觉得摸到了他们的脉搏,有时你又恍然大悟,觉得那纯粹是表面现象,与真实含意相去甚远……
  日本人是不是也这样呢?他还没有在外交场合同他们打过交道。
  上海。《字林西报》。
  该报援引了塔斯社驻沪的〃东方分社〃发表的一篇述评。文中说:
  〃众所周知,中国的庐山是一座著名的阴谋之山。常年云雾笼罩,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样的去处,正是阴谋和阴谋家出没的场所。
  〃最近庐山上好像有一些重要的聚会。中国民间蜂起的谣言也传说着会有一场'庐山论剑'。聚会的走向无疑将与中苏战争和中国的未来有关。善良的人们应该问一声:中国的未来,是否需要外国人来导演?……
  〃庐山云雾弄阴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之后,阴谋终将大白于天下。庐山上的某些聚会,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人们拭目以待!〃
(757)
  北冰洋。布奥尔哈亚湾,季克西港。
  戈洛夫科海军上将把残破的扑克牌抛进垃圾桶,又换了一副新的。
  他终于可以下达重新启航的命令了。
  极昼时光已到尽头,极夜开始了。
  每天只有五六个小时不需要点灯,而且还在逐日缩短。他迫切希望赶快离开这个即将被黑暗笼罩半年的小小渔村。
  慢吞吞的补给船队到底还是比预计晚了两天才赶到。
  这不奇怪,它们的船身不敢象军舰那样对冰块无所顾忌,稍为大一点的浮冰漂来,油船远远地就得绕路走。下个月的航程对它们可能更艰难天气更冷,视线更差。
  但是什么能阻止倔强、坚忍、无畏的俄罗斯人的脚步呢?
  200年前祖先就用木船跨过白令海峡,那种豪迈,难道没有遗传到今日后辈子孙的血液里?
  伟大的苏维埃时代更加锤炼了我们的气概。在吃苦耐劳方面,世界上没有几个民族堪与我们相提并论。衰朽没落的欧洲如此,资本主义的美国如此,新法西斯的中国也如此。
  据说远东的形势在恶化。一些支支吾吾、吞吞吐吐的电报不肯透彻地说明情况。年轻的库兹涅佐夫显然在担心他所承担的责任了。他这个年龄只应该授予少将最多中将的军衔。过于年轻就走上领导岗位总是免不了要接受摔打。
  扑克牌显示的迹象,下个阶段将是好运降临。
  戈洛夫科上将举起望远镜。
  猎猎飘扬的白地蓝边、红星镰锤的海军军旗下,出现了舰队前卫马克西姆·高尔基号的朦胧身影。
  (758)
  牡丹江。镜泊湖畔密林中,圆木搭建的华北联军三兵团司令部。
  九月下旬的长白山区,早晚已经出现霜冻。炉火中,木头瓣子噼啪作响。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松油燃烧的气息。
  马灯下,徐向前司令员正在地图前讲解当前形势:
  〃大家来看。目前敌我双方,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态势。从西到东,似乎是一个间隔式排列。赤塔、满洲里,这是苏军的势力范围;从海拉尔到齐齐哈尔,这是我们的第一兵团;往东哈尔滨、长春一线,又是苏军主力列柳申科集群;然后牡丹江、长白山地区,是我们三兵团;再过来,双城子、海参崴,是苏军远东军区;可是再往东,又是我们的两栖纵队占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