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家训-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勇气迎接1849 次拒绝吗?你经历过1849 次拒绝吗?如果没有,
就不要说:好运为何不在我身上降临?
高斯的正17 边形
1796 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 岁青年吃
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
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 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这
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
都没的任何帮助。
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
他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
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
“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
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
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他的面
再做出一个正17 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个正17 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
你解开了一桩的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的解决,牛顿也没
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个真正的天才!”
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
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学生。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
有两千年历史的数迷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编后语: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由此看来,真正的困难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对困难的畏惧。
青春不是年华
日本许多商界要人,都喜爱一篇短短的散文,散文的题目叫《青春》,
作者塞缪尔·厄尔曼。
此人l 840 年生于德国,儿时随家人移居美利坚,参加过南北战争,
之后定居伯明翰,经营五金杂货,年逾70 开始写作。
《青春》一文,仅寥寥400 字: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
意志、恢宏的想像、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
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衷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致灵魂。忧烦、惶恐、
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
孩童般天真久蛊不衰。
人的心灵应如浩淼瀚海,只有不断接纳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
量的百川,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一旦心海枯竭,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 自暴自弃油然而生,
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虚怀若谷,让喜悦、达观、仁爱
充盈其间,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此文一出,不胫而走,以至代代相传。二战期间,麦克阿瑟与日军角
逐于太平洋时,将此文镶于镜框,摆在写字台上,以资自勉。
日本战败,此文由东京美军总部传出,有人将它灌成录音带,广为销
售;甚至有人把它揣在衣兜里,随时研读。
多年后,厄尔曼之孙、美国电影发行协会主席乔纳斯·罗森菲尔德访
问日本,席间谈及《青春》一文,一位与宴者随手掏出《青春》,恭敬地说:
“乃翁文章,鄙人总不离身。”主客皆万分感动。
1988 年,日本数百名流聚会东京、大阪,纪念厄尔曼的这篇文章。松
下电器公司元老松下幸之助感慨的说:“20 年来,《青春》与我朝夕相伴,
它是我的座右铭。”欧洲一位政界名宿也极力推荐:“无论男女老幼,要想
活得风光,就得拜读《青春》。”
编后语:
厄尔曼并非哲人,名不见经传,但《青春》一文,却拨动了不少人的
心弦,使人如听晨钟,如闻幕鼓,朝夕自警自策。只因为它真正说出了关
于青春的秘密。
黄金的距离
有一则故事曾在世界各地的淘金者中广为传诵。这个故事有着一个极
其动听的名字,叫做“黄金距离三英寸”。
几十年前,家住马里兰州的达比和他叔叔一起到遥远的美国西部去淘
金,他们手握鹤嘴镐和铁锹不停地挖掘,几个星期后,终于惊喜地发现了
金灿灿的矿石。于是,他们悄悄将矿井掩盖起来,回到家乡的威廉堡,筹
集大笔资金购买采矿设备。
不久,淘金的事业便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当采掘的首批矿石运往冶炼
厂时,专家们断定,他们遇到的可能是美国西部罗拉地区藏量最大的金矿
之一。达比仅仅只用了几车矿石,便很快将所有的投资全部收回。
让达比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正当他们的希望在不断膨胀的时候,奇怪
的事发生了:金矿的矿脉突然消失!尽管他们继续拼命地钻探,试图重新
找到金矿石,但一切终归徒劳,好像上帝有意要和达比开一个巨大的玩笑,
让他的美梦成为泡影。万般无奈之际,他们不得不忍痛放弃了几乎要使他
们成为新一代富豪的矿井。
接着,他们将全套机器设备卖给了当地一个收购废旧品的商人,带着
满腹遗憾回到了家乡威廉堡。
就在他们刚刚离开后的几天里,收废品的商人突发奇想,决计去那口
废弃的矿井碰碰运气,为此,他还专门请来一名采矿工程师。只做了一番
简单的测算,工程师便指出,前一轮工程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业主不熟悉
金矿的断层线。考察结果表明,更大的矿脉距离达比停止钻探的地方只有
三英寸!
故事的结果是,达比终其一生只是一名收入仅够养家的小农场主,而
这位从事废品收购的小商人,终于成为西部巨富。
编后语:
达比虽然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他获取的却是罗拉地区最大金矿的一
个小小支脉;收废品的商人虽然只花费了很小的代价,却通过一口废弃的
矿井而成功地拥有了最大金矿的全部。
前者是一种命运,后者也是一种命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背后,
原本暗藏着一次完全相同的机遇。不同的是,面对“失败”和“不可能”,
一个轻易放弃了,而另一个却敢于去尝试一次。
记住这个教训:黄金距离三英寸。世上的很多“不可能”都是一种考
验人的表象,只有大胆的“尝试”可以改变它。
你的意念能跳多高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
他曾35 次创造撑杆跳世界纪录,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迄今无人打破。
在参加“国家勋章”的授勋典礼上,记者们纷纷提问:“你的成功的秘
诀是什么?”
布勃卡微笔着说:“很简单,每次撑杆跳之前,我先让自己的意念‘跳’
过横杆。”
作为一名撑杆跳选手,有一段日子,尽管布勃卡不断尝试新的高度,
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他苦恼过、沮丧过,甚至怀疑自己的潜力。
有一天,他来到训练场,禁不住摇头对教练说:“我实在跳不过去。”
教练平静地问:“你是怎么想的?”
布勃卡如实回答:“只要踏上起跳线,一看清那根高悬的横杆,心里就
害怕。”
教练看着他,突然厉声喝道:“布勃卡,你现在要做的是闭上眼睛,先
让你的意念从标杆上‘跳’过去。”
教练的训斥,让布勃卡如梦初醒。遵从教练的吩咐,他重新撑杆。这
一次,他顺利地跃身而过。
教练欣慰地笑了,语重心长地说:“记住,先将你的意念从标杆上‘跳’
过去,你的身体就一定会跟着过去。”
编后语:
突破心灵障碍,才能超越自己。如果你的意念屈服了,那么你可能真
的就不行。
著名的钢铁大王卡耐基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箴言是:我想赢,我一定
能赢。结果他真的赢了。
拿破仑最后的失败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一生最后的失败吗?
不是。拿破仑的最后失败是败在一枚棋子上。
滑铁卢失败后,拿破仑被终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他在岛上过着十分
艰苦而无聊的生活.一位密友听说此事,通过秘密方式赠给拿破仑一件珍
贵的礼物──一副象棋。
这是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对它爱不释手。在非
常寂寞时,他就一个人默默地下棋,借以打发时光,直到死去。
拿破仑死后,那副象棋被多次以高价转手拍卖。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人们发现,这副象棋中一枚棋子的底部可以打开。
当它被打开后,一个惊人的秘密被发现了:棋子里藏有一张手绘的地图,
上面详细标注着如何从圣赫勒拿岛逃出的路径。
可惜的是,拿破仑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逃跑,所以也没有领悟到朋
友的良苦用心,也就没有在玩乐中发现这一奥秘。
这恐怕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编后语:
拿破仑一生转战南北,心机算尽,用许多常人料想不到的方法,征服
了一个个国家。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死在了常规思维上。如
果他用作战的方法思考一下象棋解除寂寞之外的用意,很可能就会发现象
棋中巨大的秘密。
也许我们的推断根本就是错误的。拿破仑失败并不在于他没有使用超
常的思维来对待这副象棋,其实,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本没想到
能逃跑!如果他想到了,即使没有这副象棋,心计万千的拿破仑同样可以
有别的办法。
永远都坐前排
20 世纪30 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城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
小姑娘。玛格丽特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
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
“即使在坐公共汽车时,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
不能”或者“太困难”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
月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
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无论是学习、生活或工作,她时时
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难,
做好每一件事情。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考试科目中的拉丁文课程要求五年学完,可她凭
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一年内全部完成了。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出
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其他活动方面也都是名列前茅。当年她所
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玛格丽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之
一,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 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
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