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门-第6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而言之,六百人的大会议室,算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因为有省委安清元书记和副省长齐羽声等重量级官员的参加,还有国家部委的司局级领导出席,所以雁南省电视台对此也非常重视,派出了专门的摄制组进行了全程直播,电视直播车就停在大门外面。

省委领导和国家部委司长都讲了话,对凌钢改制表示了大力支持,凌钢方面也做了一个简短的工作汇报,表示企业上下已经统一了思想,全力以赴做好此事。

领导讲话什么的并没有占用很多的时间,大约加起来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样子,接着就是凌钢改制工作成果展示等等,这部分内容是全部对外开放的,包括了领导层MBO的苛刻条件等等。

记者们最感兴趣的,不是领导讲话,而是这个MBO的具体条款,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么好的一个企业,当官儿的究竟花了多大的代价,就给拿到手中去了?

不过当他们看到了正是的文本内容,得知即便是邵江平这样的凌钢救星,想要拿到百分之十的股份,依然要自筹五亿资金投入凌钢,而且还要定下一个五年的盈利目标的时候,人群顿时就沸腾了。

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闻所未闻的,要是按照凌钢的做法,想必一直攻击国企改制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人,会立刻减少很多。

毕竟邵江平等人面临的风险很大,如果完不成这个盈利目标,不但该拿的股份拿不到,自己投入的资金也会打了水漂。

想要拿到属于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凌钢的工作中去,只有把企业给搞好了,才有可能成为凌钢的股东,获得各种红利等等。

敏感的记者们立刻就发现了话题,如果企业改制都能够照这样子实施的话,那么现在的争执和矛盾会少很多。

“叶市长……”

叶开在开完会之后,从主席台上撤下来,正打算离开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喊他。

回头一看,倒也是熟人,就是央视的记者陈静,也是中央几位领导的御用记者之一,连老爸叶子平都要给她几分面子的那一位。

“陈记者你好,没想到你们央视也来人了,看来这一次凌钢改制闹出来的场面,可是不小啊,把你这位美女记者都给引来了。”叶开看了陈静,立刻就笑了起来。

陈静的后面,还跟着几位扛着摄像机的工作人员,上面贴着央视的台标,显然是一路跟踪拍摄陈静的采访人物。

两人握了手之后,陈静就说道,“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叶市长,您也是受邀参加凌钢改制启动仪式的?”

“这个很显然了。”叶开听了就笑道,“因为工作关系,凌钢也是我战斗过的地方,再加上我对国企改制也有一些心得,所以受邀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叶市长您对凌钢改制方案有什么看法?”陈静很自然地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现在对于凌钢改制的方案,大家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太苛刻了,只会损伤领导层的积极性,反而会导致企业改制失礼,有的则说不切实际,凌钢本就无法创造那么多的利润等等,总而言之,现在是否定之风占了主流。

“这个事情挺有意思的……”叶开听了就思忖了一下,然后回答道,“以前条件放得太松了,大家都说是国有资产流失了,肥了当官儿的了。现在门槛提高了,领导层不通过百倍的努力,就拿不到自己的利益,可是大家又说太苛刻了,这是办不到的事情。这样的反差,是不是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陈静用手拿着话筒,对着叶开,看他在对自己阐述看法。

“如果是人人都能办到的事情,凭什么你就能成为企业的股东,我们就没有机会?难道只是因为你们有人脉关系,有地位有权势,能够从银行拿到足够的收购资金,借用国家的钱,把企业收入自己的囊中,然后大发横财吗?天下间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叶开提出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你能够完成别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才能够证明你确实对于这个企业是有用的,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有理由成为这个企业的股东!”

“谢谢叶市长,您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陈静对着话筒说了一句,然后才招呼工作人员关了摄像机。

“什么时候赶过来的,昨晚上可是没有见到你们。”叶开就问陈静道。

其实他跟陈静的关系也就是一面之缘而已,谈不上有多么熟悉,只是陈静不仅是央视的王牌记者,同时也兼任一些外景主持人,所以叶开也不能说完全就不认识她,再加上叶子平的介绍,叶开也不能够完全无视陈静的存在,毕竟这也是一个面子的问题。

记者们,可是无冕之王来着,尤其是央视的名记者,这个就应该算是有冕之王了,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挂上一个官职,直接下放到地方上去锻炼,大有转而从政的可能。

“我们是早上才赶过来的,之前在雁南省的省城有采访任务。”陈静回答道,然后又说道,“叶市长就回东山去吗?”

“嗯,暂时不回去,我要回京城一趟儿,家里面有点儿私事儿要处理。”叶开回答道。

“是订婚的事情吧?”陈静听了,顿时就笑了起来。

“你怎么也知道了?”叶开听了,觉得有些诧异,不过他转念一想,就觉得这事儿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嗅觉最灵敏的,就是这些记者们了,“本来还想要低调一些的,看起来也不大可能了。”

“你们的身份,注定了不可能低调下来的。”陈静就笑道。

叶开点了点头,心想果然如此,即便是叶楚两家都希望低调,但是一些亲朋好友却是不能不通知的,这个事情只要一传出去,就很难低调下来。

“这边儿没有什么事情了,叶市长,有没有时间,一块儿喝一杯?”陈静忽然问道,“我倒是很希望对你来个专访呢。”

“专访就算了,聊聊天倒是可以的。”叶开顿时就笑了。

其实对于记者,尤其是知名记者,还是应该搞好关系的,你让人给自己造势,远不如别人主动为你说好话,这个区别是很大的。

所以,搞好关系,要从平时开始做起,临时抱佛脚用处真不大,效果也不好。

第824章 其实我也是一条鲶鱼

老叶家并不缺乏宣传系统的资源,有力的记者也不少。

虽然说宣传系统有自己的坚持,但是作为喉舌,必须要有一定的立场,服务于大局,所以记者们也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否则的话,很难在这个体制内生存。

当然了,也不乏一些看起来很有个性很另类的记者们,他们总是喜欢穷究问题的根源,或者揭露一些社会阴暗面,让地方政府感到颜面无光,偏偏这些记者似乎又有很强大的背景,让人拿他们没有办法。

久而久之,这些记者就成了众人眼中的正义化身,为民请命的替天行道者。

对于这样的人,叶开自然是清楚是怎么回事儿的。

应该说,这还是一个鲶鱼效应在起决定作用。

“什么,你说我们是鲶鱼?”正在喝饮料的陈静听了叶开的话,顿时有些不满意起来,“你的意思是说,我的嘴巴很大,像鲶鱼一样?”

“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是你理解错了。”叶开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

两个人从会场离开之后,就到了一边儿喝冷饮。

现在的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多做树荫底下,喝点儿冷饮,吃点儿小零食,其实是很不错的选择,李海等人在一边儿坐着吃喝聊天儿,事实上是在为叶开提供保卫工作。

“那你是什么意思呢?”陈静还真不清楚这个鲶鱼效应说的是什么。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叶开对陈静解释道,“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为什么?”陈静听了,有些愕然,不知道一条鲶鱼有什么作用,难道是鱼类中的医生?

“原来鲶鱼以鱼类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叶开接着说道。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其实是说,我们这样的记者,应该算是行业中的异己分子。”陈静总算是搞明白了叶开的意思。

“嗯,就是这个意思了。”叶开点头答道。

事实上,作为长期为官方喉舌的宣传系统,报刊杂志的语言风格几乎都是一样的,很少能够看到拥有自己思想和话语权的文章,这不是因为没有优秀的人才,而是体制使然。

有很多文章,你只要看了第一句,就会猜得出最后一句应该怎么说,这样的官样文章,几乎统治了宣传系统小半个世纪。

也就是直到近年来,各类媒体逐渐放开了一些,也出了一些比较关注民生,敢于说话的媒体栏目,比如说央视新办的一些访谈栏目,这些都算是宣传系统的新政了。

而像陈静这样的名记者,事实上也在充当着宣传系统内部的鲶鱼的作用,通过他们的特立独行,让整个宣传系统活动起来,不要在继续暮气沉沉下去。

或者,从一开始的时候,高层就有这样的考虑。

“其实,企业管理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叶开话锋一转道,“目前,少部分的机关单位和国企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同样的,大部分失败的公司,事先都有一些征兆显示已经出了问题,比如说企业的气氛沉闷,缺乏压力,管理层安闲舒适,员工充满惰性,一些真正具有能力和潜力的人员则得不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他们或者离开公司,或者被无谓地浪费掉,企业慢慢地失去生机。”

陈静刚才还抱着一杯饮料,嘴巴叼着吸管慢慢地吸啜着,此时听了叶开跟她说话,不由得又想起来抓过自己的小本子,一边儿听,一边儿往上面记一些内容,很认真的样子。

“对于他们来说,鲶鱼有两条。”叶开说道,“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理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我明白了,国企之所以要改革,就是因为大家都没有了活力,暮气沉沉,没有了竞争意识……”陈静说道,“所以现在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这些鲶鱼们,把沙丁鱼们给刺激得活跃起来,你用这个例子说说明问题,其实要比官老爷们的长篇累牍强多了。”

“呵呵,官场上何尝不是暮气沉沉?”叶开有些自嘲地对陈静说道,“所以才会有我这么一个官场怪胎的出现,事实上,对于整个官场而言,我也是一条不安分的鲶鱼,为的就是把水给搅混了,搞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你对自己的定位倒是挺准的。”陈静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

她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