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门-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项工作都不容易啊!”二老爷子一听,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中政局常委一共就是五个人,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洪正同志入常之事,哪里有那么简单?只是洪正同志是方和同志改革事业的积极推进者,如果真能送他入常,方和同志那边儿就好说话了。

同样,中顾委就是压在江成同志头上的一尊大神,若是将中顾委取消,那么江成同志办起事情来,也会感到顺手很多,此事若能实现,老叶家绝对能够获得他的友谊。

“说不容易,其实也容易,事在人为嘛。”叶老爷子微笑着说道。

“大哥已经有了主意?”二老爷子颇感兴趣地问道。

“小开说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叶老爷子喝了一口茶,悠然自得地说道,“要想入局,先要破局。”

“话是这么说,但是入手点在哪里?”二老爷子皱着眉头问道,他实在是想不出,这件错综复杂的事情,要从哪里取得突破?

“其实入手点很简单……”叶开喝着红菜汤,对叶子平说道,“将现在的五名常委人数,增加到九名,并且将这个数字给固定下来。”

“增加常委人数?!”叶子平听了之后,顿感大吃一惊。

棋从断处生,要想入局,先要破局!

叶开的手段,就是先来搅局,让一潭死水的中政局产生变化,如此一来,委员们都想要入常,必然会产生利益纠葛,需要寻找幕后推手,则变局就产生了。

“唯有产生变局,才能让你入局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否则的话,四十岁的中政局委员,确实是有点儿骇人听闻了。”叶开侃侃而谈道,“而且我们的目标,是力推你担任明珠市委书记职务!”

“咝……”叶子平就算是生于政治世家,早已经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此时听了儿子的谋划之后,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叶开的策划,实在是一环套一环,太过惊人了。

而且他的胃口,也确实太大了一些,竟然开始觊觎起全国第一重要直辖市的市委书记来了!

要知道,如今中政局委员共有17人,候补委员1人,常委五人,如果说一下子将常委增加为9人的话,那么中政局委员人数肯定要相应地增加一些,增加6人左右,才符合这个比例。

这么大的变动,肯定会引起各方势力的角逐,如果仅仅是为了推动叶子平入局,就造出这么大的声势来,确实是有点儿大手笔了,难怪令叶子平感到咋舌。

叶开运筹帷幄之中,身在苏联,心在大内,竟然在下一盘好大好大的棋!

“即便是我能够顺利入局,而洪正同志得以入常,也未必就能够保证我接任明珠市委书记的职务,瞄着这个位子的人,可是多得很。”叶子平又提出了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

“乱中取胜嘛。”叶开笑着用勺子搅动红菜汤,对叶子平说道,“就像是这道传统的莫斯科红菜汤一样,这道菜在我们看起来,工艺其实并不怎么样,材料主要是熟牛肉、牛肉汤、红菜头、葱头、胡萝卜、洋白菜等等,辅料也就是糖、醋精、盐、干辣椒、胡椒粒、牛油、番茄酱、奶油、小茴香等等,但是口感还算不错,最重要的就是里面放的材料够乱,各人的做法都不尽相同,但是两味主料是不可少的,那就是红菜头和牛肉。我们这一次也是如此,只抓最主要的一点,入局和拿下明珠市委书记职务,其他的,尽可以让他们乱抢去嘛。”

叶子平听了,心中顿时一动,若是如叶开所说,造成如此乱局,老叶家又摆开车马表示对明珠市委书记一职势在必得,而江成同志和方和同志也表示赞成,甚至能够让洪正同志大力推荐自己为接班人的话,这事儿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极高的。

“那就拼一下吧。”叶子平心中意动,喝了口红菜汤,果然觉得味道不错。

第85章 该下就要下

“老叶家人才辈出啊!”方和同志看着陆续拿到手中的叶子平文章,有些感慨地说道。

以前的时候,方和同志并没有觉得叶子平有多大的能耐,若非是这一次叶子平突然在宣传部发难,跟何云部长公然唱反调,在京中报刊上支持自己,估计方和同志也想不到老叶家还有这么一位后辈。

此事发生之后,方和同志虽然对叶子平有所印象,但是并没有觉得他就有多么出色,毕竟叶子平也可能只是秉承叶相乾的意志,展现一下老叶家在宣传系统的存在感,顺便表示对自己的支持而已。

随后叶子平远赴苏联考察访问,这就算是被何云部长给踢出宣传部,坐冷板凳去了,可以想到,等他回来的时候,宣传部里面肯定是没有叶子平的位置了,至于说去哪里任职,倒是难不倒老叶家,可面子上毕竟不大好看。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叶子平去了苏联之后,竟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动作,一系列的文章虽然只是在高级干部中传阅,但是其意义却非常重大,这是在全面地对中苏之间的改革事业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区别讨论。

尤其是对于苏联改革的模式,以及戈尔巴乔夫所犯下的一些重要错误,均有非常直观的体现,也是国内政界第一次有高级干部直接对苏联的改革进程公开发表否定意见。

但是方和同志也看得很清楚,叶子平否定苏联戈尔巴乔夫式改革的目的,却是为了方便大家将其与国内的改革事业区分开来,通过社会民生问题的不同来证明国内推行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说白了,叶子平是坚定地站在了支持继续大力推进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一边儿。

这所有的一切,怎么能不让急于推动国内改革开放事业的方和同志,感到万分惊喜?

陪侍在一旁的洪正同志见方和同志脸色欣慰,便也说道,“叶部长的大作,我也一一拜读过了,确实很有新意,也很有内容,以我的看法,应当可以陆续放开传阅范围,适度在党内媒体上刊发。”

“此事可以考虑,我也在力求推动促成此事。”方和同志点了点头道,“这对于大力推进改革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和人打口水官司,没有多大的作为,要么就拿出点儿真材实料来嘛。我觉得,明珠市委可以先走一步,在党报上刊发一部分影响不大的客观性文章出来。”

洪正同志点了点头,他算是方和同志的铁杆儿支持者,对于此事的落实自然是责无旁贷。

“父亲,对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

京郊清风山庄,云海居内,楚风同志正在跟儿子楚云松聊天儿。

最近一段儿时间,楚风同志的身体不大好,总是感冒不能痊愈,今天难得天气不错,就在院子里面的躺椅上晒太阳。

楚风同志听到儿子的话,就动手将盖在腿上的羊毛毯子,向上拉了拉,然后才慢条斯理地回答道,“叶子平的文章,可看性还是比较强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联的问题,身在其中的话,可能就迷失了方向,但是距离太远,也会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不能看得太透。叶子平是搞宣传工作的,对于这方面的功底比较深厚,这一次去苏联,实地走访,对比分析,下足了功夫,这些文章,都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对我们了解和认识苏联改革,分析苏联改革为什么会走入困境,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停了一下之后,楚风同志又说道,“叶子平的这一系列文章对于现在的真正意义,不亚于当年那篇《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作用。”

楚云松虽然也觉得叶子平的这一系列文章令人耳目一新,有些振聋发聩的感觉,跟时下流行的那些陈词滥调大不相同,却也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叶子平做出如此高的评价。

“父亲不是对目前的改革进程……有所保留吗?”楚云松这话虽然说得比较委婉,但意思还是很清楚的。

事实上,在最近两年间,楚风同志倾向于保守势力,被认为是保守势力的总后台,而他也并不讳言对于改革事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感到非常忧虑,大有推倒重来的意思。

楚风同志笑了笑道,“人的立场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以前说的话,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我对于改革仅仅是质疑和反思而已,我反对的是看不清方向就盲目前进,如果管理层对于未来的风险能够有充分的认识,做出两手准备,我还是赞成改革的。毕竟,改革者需要相当的勇气,还要面对无数人的非议,方和同志勇于任事,魄力十足,我还是很佩服他的。”

楚云松听了之后,点了点头,但还是有点儿摸不清父亲的真正意思。

难道父亲他又打算支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了?楚云松心中有些狐疑。

“父亲,我听说,中央有可能会在明年党代会召开之前,裁撤中顾委。”楚云松想到了另外一件跟父亲利益攸关的传言,忍不住便问道。

“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楚风同志点了点头,“我对此事是赞成的。”

“为什么?”楚云松听了,大为不解。

权利,权利,没有权,哪来的利?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舍弃中顾委这块儿权利相当重的舞台,那岂不是说他就要完全退下去了?

“年龄大了,该下就要下。”楚风同志有些感慨地说道,“你看我现在的样子,适合在坚持工作在固定的岗位上吗?我们的很多同志,就是无法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所以才会晚节不保,犯下懊悔终生的错误。如今我的脑子还清醒,自然要做出这一步选择的。”

楚云松听了,心中触动颇多,心想如果父亲也完全退下去的话,这国内的政局,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明年的党代会,看起来又是风起云涌,关系到无数人命运走向的重要一届啊!

第86章 黑海造船厂

“这就是航空母舰?!”钟离妤亲眼看到还在船坞中的“瓦良格号”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震撼。

“是的,这就是苏联所建造的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不过苏联人不管它们叫航空母舰,而是叫作载机巡洋舰。”叶开盯着不远处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心里面也不无感触。

亲眼看到这艘海上霸王的时候,瓦良格号的主体结构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船体百分之六十多的部分都已经安装到位,现在进行的主要是一些后期设备安装工作,比如说电缆铺设、武器系统装配等等。

苏联海军自1962年开始建造第一代“莫斯科”级载机巡洋舰(直升机母舰)、1970年开建第二代“基辅”号中型载机巡洋舰(中型航空母舰)之后,于1982年又开始建造第三代1143。5型(现为俄“库兹涅佐夫”号)重型载机巡洋舰。

1983年初,时任苏联海军总司令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建造第二艘1143。5型载机巡洋舰的设想,这个计划得到了当时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基诺夫的支持。

1985年12月6日,1143。6型“里加”号正式在黑海造船厂动工。

鉴于“库兹涅佐夫”号的建造和测试经验,经过复杂的计算,滑跃甲板由“库兹涅佐夫号”的12度改进为14度。1143。6型载机巡洋舰1988年11月25日下水,此时舰体主要结构已经完成。

按苏联国防部最初的计划,“里加”号本应为1143。5型的2号舰,但苏联海军认为此时舰载电子设备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应当对原有设计进行改进。

1986年6月,1143。6型改进计划获得批准,主要内容是改进雷达系统:以最新型“福鲁姆”对空警戒雷达取代“库兹涅佐夫”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