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汉语-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是二一二式,节奏点就是第二第五字,如果是一四式,节奏点就是第三第五字。七字句如果是三四式或三一三式,节奏点就落在第三第七字;如果是二五或二三二式,节奏点就落在第二第五第七字;如果是四一二式,节奏点就落在第二第四第七字。我们只要记着平对仄,一切就都了解了。
  现在,我们谈用典的问题。
  用典,古人叫做用事,《文心雕龙》有《事类》一章是专讲用典的。不论什么文章,完全不用典是很难的。先秦的古书就有不少引言引事的,汉代的文章用典更多。但这只是修辞的手段,不成为文体的特点。魏晋以后,骈体文逐渐以数典为工,以博雅见长,形成满纸典故,用典成为骈体文语言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文心雕龙·事类》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这就是说,用典的目的是援引古事或古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古已有之,自己的话是正确的。例如萧统《文选序》:〃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於中而形於言。《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第一句是引用《毛诗序》的话,表明这个观点是有所本的。后面一联对偶,上半联也是引自《毛诗序》,下半联是引自《礼记·乐记》。萧统再引用这两个典故,进一步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骈体文用典的目的,更主要的还在於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炼。例如:
  三日哭於都亭,三年囚於别馆。(庾信哀江南赋序)
  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庾信哀江南赋序)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屈贾谊於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於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
  例一庾信用两个典故表现了他对梁朝灭亡和自己被羁留西魏的悲痛心情,做到了言简意赅。例二庾信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他的乡关之思,能唤起很多联想,耐人寻味。例三例四王勃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来影射他自己的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发泄他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慨。其实是牢骚很深的话,但由于用了典故,表现得非常委婉。总之,骈体文用典,往往意在言外,说的是甲,影射的是乙,使读者从典故中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内容。
  骈体文用典,往往不指明出处,最讲究剪截融化。剪截是裁取合乎本处属对所需的古事古语,融化是把裁取的古事古语加以改易,使它同文中的本意相合。例如:
  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文心雕龙·情采)
  骈拇枝指,由侈於性;附赘悬疣,实侈於形。(文心雕龙·熔裁)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庾信哀江南赋序)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王勃滕王阁序)
  例一的上半联出自《论语·颜渊》,原话是〃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下半联出自《左传》,《左传》宣公二年:〃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刘勰从《论语》《左传》这两段话中裁取了需要的词语,完全重新组织,融化成一联对偶,使它符合下文所提出的〃质待文也〃的观点。正如《文心雕龙·事类》所指出的,〃不啻自其口出〃。例二也是融化古语,例三例四则是援引古事。作者把这些古语古事都融化成自己的话,用的是古语或古事,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时候,融化到了和原文差别很大,已经等於改写了。例如《文心雕龙·情采》:〃言以文远。〃《左传》的原文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但〃文〃和〃远〃的关系则是《左传》原意,这仍算是用典。有时候甚至不是一句话,而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也算是用典。例如:
  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沈约谢灵运传论)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吴锦好渝,舜英徒艳。(文心雕龙·情采)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英。〃)
  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文心雕龙·熔裁)
  (黄帝内经:〃荣卫不行,五藏不通。〃)
  有时候,极平常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或词组,似乎没有什么出典,但是作者确实是有意识地用典。例如:
  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文心雕龙·情采)
  (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
  大盗移国,金陵瓦解。(庾信哀江南赋序)
  (后汉书·光武赞:〃炎政中微,大盗移国。〃史记·秦本纪:〃土崩瓦解。〃)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庾信哀江南赋序)
  (贾谊过秦论:〃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骈体文用典,一般多是正用,但有时也反用。反用就是把古语古事反说。《哀江南赋序》中就有不少反用的例子:
  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
  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
  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
  风飚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
  典故正用,如上面所分析的,可起比喻影射的作用,反用则有衬托、对比的效果。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瘐信却做了北周的官,所以例一说〃遂餐周粟〃。庾信不能和伯夷、叔齐相比,用这个典故只是衬托他自己的处境。例二例三是同样情况。庾信引用这些典故只是掩饰他的不光彩的事情,把话说得委婉一些。例四是引《博物志》上的典故,《博物志》载,海滨有一人,曾乘浮槎到达天河。这里却说〃星汉非乘槎可上〃,这就获得了对比的效果,使感情表现得更加深刻。例五是同样的情况。
  总之,骈体文要做到〃典雅〃,所以大量用典。我们如果要深入了解骈体文,就要知道其中典故的出处,否则不容易懂得透彻。例如《文心雕龙·情采》:〃研味李老,则知文质附於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於淫侈。〃如果不知道〃文质〃出自《论语》(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华实〃出自《左传》(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也就不容易了解〃文〃与〃质〃对立,〃华〃与〃实〃并称,对於整句的了解也就不够全面。特别是像〃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文心雕龙·情采),如果不按《诗经》和《论语》原文去解释,单凭字面就完全讲不通。骈体文用典,最主要的是采取这种融化的办法,这是阅读骈体文时的难点,值得我们重视。
  最后,我们附带谈谈藻饰问题。藻饰就是追求词藻华丽。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异草等类的词是骈体文用得最多的词语。正如杨烱《王勃集序》所说:〃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六朝有的骈体文仅颜色一类词就占全文字数的十分之一以上。我们可以说,藻饰和用典共同构成骈体文词汇方面的特色。
  在这两节通论里,我们已经对骈体文的语言特点作了一个简要的说明。骈体文的这些特点是与汉语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的。古汉语的单音词多,组成对偶比较方便。但是骈体文的形成,主要地还是由於魏晋以后的文风。
  对偶和四六,能使文章产生整齐的美感;用典容易引起联想,并使文章变得典雅;协调平仄能增强语言的声音美。但是过分追求形式整齐,词句对偶,就往往使文章单调板滞,并影响内容的表达。例如《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一个意思,说了两句,正是《文心雕龙·丽辞》所批评的〃对句之骈枝〃。又:〃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为了适合四六句式,就割裂词语,把杨得意说成杨意,钟子期说成钟期。过多地用典,堆砌成篇,不仅使文章繁冗累赘,〃殆同书抄〃,而且使内容隐晦难懂,影响文章的效果。比如徐陵《玉台新咏序》:〃新制连篇,宁止蒲葡之树。〃千多年来,就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过分拘泥平仄,不仅妨碍内容的表达,并且影响语言的自然节奏,反而会削弱语言的声音美。
  就一般情况来说,骈体文总是追求形式美,而内容往往是平庸和贫乏的。在汉语文学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骈体文是一股逆流,它是宫廷文学、贵族文学的产物,是和人民口语背道而驰的书面语言。但是,骈体文不是没有好作品,六朝的骈体文中有许多作品确实是有文采的。骈体文写得好,不为格式所困,仍可言之有物,既能细腻地写景,又能宛转地抒情,也能精密地说理。古人文章,不少是用骈体文写的;骈体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为了批判地吸收骈体文某些有用的艺术,骈体文作为一种文体,还是值得研究分析的。
古汉语通论(二十七)
  赋的构成
  (一)赋与诗骚的区别
  赋是文体的一种。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然赋也者,受命於诗人,拓宇於楚辞也。〃这是说,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古人把赋与诗(《诗经》)骚(《楚辞》)分开,主要是从思想内容来看的。譬如骚之所以有别於诗,是因为骚没有诗那样纯正,而有诡异谲怪等类的内容(刘勰《文心雕龙·辩骚》);赋之所以异於骚,是因为赋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而〃骚则长於言幽怨之情〃(清程廷祚《骚赋论上》)。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这是说赋的主要特点在於铺陈事物。王逸、陆机、刘勰、程廷祚等都曾指出这一点。从汉赋到唐宋的赋都是如此,可以说这特点贯串了整个赋史。例如扬雄《解嘲》就是铺陈许多故事来为自己的〃为官之拓落〃辩解,江淹《别赋》就是用许多典故来铺陈各种离愁别绪。铺陈事物最典型的作品是汉代那些描写京殿和苑囿的赋。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内容就是细腻夸张地描写上林苑的水势、山形、虫鱼、鸟兽、草木、珠玉、宫馆等景物和皇帝在苑中进行田猎、宴乐等情况,可以说极尽其铺陈夸张之能事。试举其中一小段:
  於是乎蛟龙赤螭, (gèng)(měng)渐离,鰅(rǒng)鰫(qián)魠(tuō),禺禺魼(qū)鳎(tǎ),揵鳍掉尾,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鱼鳖欢声,万物众夥。明月珠子,的皪江靡,蜀石黄碝(ruǎn),水玉磊呵,磷磷烂烂,采色澔汗,藂积乎其中。 鷫鹄鸨,驾鹅属玉,交精旋目,烦鹜庸渠,箴疵鵁卢,群浮乎其上。泛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唼 (喋)菁藻,咀嚼菱藕。为了夸张上林苑水中东西多,不论什么虫鱼、珠玉和水禽,只要想得到的,都把它铺陈出来。我们读汉赋,不要把这种夸张的描写都看成实有其事。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批评说:〃相如凭风,诡滥愈甚。〃实际上这并不是司马相如个人的缺点,而是汉赋的共同特色。这种描写苑囿和京殿(如班固《两都赋》)的赋,与诗骚不同是很明显的。
  从形式上看,诗骚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