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夜源-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一块块石头劈头盖脸地朝对方脸上身上无情地砸去:“曹主任不是病了吗,人家早托咐给你,那是相信你,信任你,托人如托已嘛,你到好,弄成这付德性,叫我如何收拾?我不是事后诸葛亮,想当初我一再指出方案不行,你不听,现在吃了苦头该明白了吧。用人不讲阶级路线你将来要犯大错误。”



一场病使二曹操哩哩啦啦折腾了五个月零二十九天,等他上班之时已经是北雁南飞、落叶满目了。

这一天秋高气爽,阳光温和,他穿了一件合身的海兰色人造丝对襟小棉袄,下面是毕挺的毛华达呢筒裤,脚踏一双三节尖的油亮黑牛皮鞋。浑身上下不但利利索索,而且风度显得十分潇洒。在家养了不少日子的病,腊黄色的脸上也泛起了一片红光,走起路来嘎吱嘎吱的,好象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量。一见老电业就满脸堆笑地启动着两片儿薄薄的嘴皮儿问好,之后就是谈到工作:“主任,眼看厂房快起来了,下一步是不是就得考虑锅炉和大汽包的吊装问题儿呢?”

“啊,是的,你来得正好。”老电业象得救似的一把把他拉过来按到椅子上说:“病全好了吗?你这一猛子扎下去时间不短啦。”

二曹操点了点头。

“你不上班我还要找你呢。”老电业显得有些困乏,自杨春和又参加了领导干部学习班后,这也找他,那儿也找他,已经弄得党政不分了。因而常常大气小气加上怨气真够他受的啊。“你看我现在多忙,又要抓工程又要抓政治思想,原来厂房上不去抓厂房、现在厂房上去了又要抓吊装。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梁总又病了,我手下又没有个技术人员,可不好歪呢。唉,当领导可不象当工人那样省心,操作一台机器就行了,而是操作上千口的人,这台机器就复杂得多了。”说着他斜着一双似乎没有睡好的肿泡眼看着二曹操好象在述说自己的苦衷。老电业的话正中了二曹操的下怀,心想,看来是个好兆头啊居然十分巧合地与自已想到一个点子上了。他笑眯眯地说:“主任,我看这事儿不难,只要有一台六十吨的塔吊就行了。”

“说得容易,你让我到哪去找?”老电业把眉头皱得紧紧的。“求援的电话我都打遍了,哪有呢,就是有人家也不会给,谁没有个本位主义。”

“嘿嘿嘿嘿!”二曹操笑着说:“我到有个馊主意,不知……”

“有办法就讲嘛。”老电业着急地催促着:“怎么是馊主意呢?”

“说馊嘛,就是有点不正规。”

“正规不正规怕啥,只要解决问题就行嘛。”

“也好。”二曹操不慌不忙地搬着指头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找人借没有;第二自己造不现实,所以我想只能走第三条道了。”说着他把话停住了,眯起一双眼睛察看老电业的变化。老电业呢,抱着急待的心情正在看着对方,期待第三种办法:“说哇,说哇!”

“咱们就不能自找出路走走门子,向厂家订一台嘛?”

老电业一听惊讶地看着他:“咱们不是没有指标吗,再说这几年也没有计划呀。”

没有指标内难道来个指标外就不行?“二曹操说着起身去把门轻轻地关上,然后机密地在老电业的耳边说:”我已经让刘三克和曹明仲开着车去大连了。“

老电业又是一惊:“去那里干啥?”

“到起重机厂弄吊车呀!”

“拉的啥东西?”

二曹操眨了眨眼睛,又指着自己的嘴巴:“还不是吃的、喝的,现在办事儿这是敲门砖,也是花钱都买不到的灵丹妙药。有了它,使你没有计划变成有计划;有了它,计划外的可以纳入计划内;有了它,明年交货可以落到今年;有了它,可以把人家订的优先转供给你呀。这就是物质的力量。所以我准备了五百斤花生,半吨猪肉,一百斤老白干酒和五十斤香油。为了把事儿办的扎扎实实,因此把三千转也派去了。他脑子转得快,嘴巴又圆滑通达,主要还是那里的主要部门有熟人,通过关系走走后门我看是不成问题的。”他越说越兴奋,好象那台高大雄伟的吊车已经耸立在工地上轻舒猿臂在吊装了。“我已经嘱咐了三克,办好后来个加急电报,马上就付款去。嘿嘿,说不定已经办妥了呢。主任,这叫走路拾元宝――只花弯腰的工夫。这下可得给我立一功啊。”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老电业拍着二曹操的肩头:“我多久亏待过你哟。”说完突然一愣,疑虑的阴云又即刻布满了眉间,问道:“这么多的东西是从哪儿弄来的,嗯?”

二曹操抿着嘴笑而不答,眉宇间呈现出十分得意的神色。这一来老电业不但疑云未散,而且更加狐疑了:“说哇,对我还保密吗?”

“嗨,其实也不是啥秘密。”二曹操朝外面瞧了瞧低声道:“就是郭有槐从农场捎回来的东西。”

“那不是为职工改善生活的吗?”

“好的是还没有向大伙公开,我又拿了两台电动机和十几方木料又换了点子,这样七拼八凑到那个数了。”

听了这话老电业并不怎么高兴,反而心神不安地站起来,抱起一双胳膊兜圈。几年来从东北农场运来的大豆小米和猪肉给职工生活解决了不少困难,而且表态今年春节要让每个人,包括家属在内吃到五斤猪肉和三十斤粮食。这个数字对身在东北农场的场长郭有槐可要付出不少劳动啊。想到这儿他眉心上堆起了一个鸡蛋大的疙瘩,迟疑地说:“这,这样做群众会有意见啊,要让上边知道了会挨批评,这个错误不能犯,你难道就把上次的教训忘了?”

二曹操不以为然:“这和上次在性质上有根本的区别,再说为了把工程促上去犯点错误也值得,上边也会理解的,说不定还会受到表扬。”

他忙从衣兜里拿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条来:“猪是自己养的;花生和香油是用农场的小米子换的,符合自力更生的原则。”他把纸条呈在老电业的面前:“请您签个字吧。”又把笔递了过去。老电业没有接笔,二曹操看到对方迟疑不决的样子又说:“杨书记走了,你现在是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切由你说了算嘛,要没有你的签字这帐怎么报销呢。”

老电业为难了,签么,违背国家统筹兼顾的政策,不签么,又舍不得这个解决目前吊装的捷径。唉,只怪事情来的太突然了,自己没有一点思想准备。要是退回去几年他会毫不顾及地一挥而就,可是现在反“五风”就得考虑考虑了。这时他想起了杨春和,要是他在就好了,起码两人可以合计合计,商量商量。谁知他又学习去了,他站起来倒背双手,低头凝眉又在屋子里踱了两圈儿,回身看着二曹操那焦灼等待的神情,他的心又活动了起来。心想:东西已经运走追不回来了,就说事情办的欠妥,但人家也是为了工作,当领导的怎能不支持呢。当他接过笔来,又觉得十分沉重,这笔真难下啊。做领导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国家的制度,党的政策又不是不清楚。这样一想他又犹豫地把笔放下来,矛盾双方就如两队人马在脑际中撕杀。他有些恍惚了,身上就象有一座山压下来,但是二曹操那双眼睛总是直勾勾地盯着他,似乎在说:“嗨呀,亏得你还是工地主任呢,这点胆量都没有了,大不了写个检查,可是你把工程搞上去了还有功啊。”是啊,人人都叫你老电业怎么连个“字” 都不敢签。想到这儿他把心一横,也罢,下“不”为例,再说错误也难免啦,检查一下子,还会舒服一辈子,起码武装了现场。于是提起笔来在那张纸上迅速地写上了“同意”两字,下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第二十四章 胸怀


张启忠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电业系统整整干了大半生,比起老电业来他还早一年。由于劳累不但身子有些弯曲,脖梗子后面的肩膀上还被压起了一堆拳头大的肉包。大概由于这样,使他懂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懂得了要做成一件事情不是象二曹操吹得那么容易。所以他对老曹“吊装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我自有安排”的话也就半信半疑,只要一阵轻风就会把“信”的那一半吹得干干净净,到是把方林请他为锅炉吊装的事死死地记到心里了。记得上一个星期日晚上,方林特地到他家里拜访,顺便提出了吊装的事情。他当时还对老方说:“这个任务我可胜任不了。”他模着自己皱皱巴巴的额头:“唉,年岁大了,再说文化也不高,又不懂计算哪行?”

“张师傅,你是老前辈。”方林笑眯眯地说:“听说你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不用怕,我还得给你找个参谋嘛。”

“谁?”

“张文彬工程师不行么?”

“看你说的,小张行,小张行啊。”张启忠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眯眯地说:“这样我就胸有成竹了。”

第二天天不亮张启忠就起床了,他急急忙忙来到了张文彬那个洗脸间的外面,只见门上挂了一把锁,看来他已经走了,于是又返身朝工地走去。

在扩建端框架与老厂房之间用脚手竿搭了一条峡窄的走道,道旁立了一根碗口大的杉木灯杆。这时天还未明,只有张启忠一个人走在峡道之中,就在这时候突然发现对面走过一个人来,由于灯杆顶那盏路灯在晨风中不停地摇晃,把两个人的影子也弄得歪歪斜斜,使张启忠双眼有点晕花。他给对方让路,对方也侧身躲他,可是身子似乎都不听使唤朝一个方向躲闪,只听得“嘎巴”一声灯杆被挤断了,两人同时侧身倒了下去,接着又同时爬了起来,这才发现双方都是自己要找的人,都在这里窄道相逢了。

“哈哈哈哈。”张启忠笑着先开口了:“你看我到处找你,原来你在这儿。”

“我也在找你呀张师傅。”文彬也乐哈哈地接过话来:“谁知到你家一敲门大娘说你早走了。”

“啊,是为吊装的事吧!”

“可不!”文彬回答着:“老方让我跟你当参谋,你愿意么?”

“嗨呀,看你这孩子说的啥话,我真是求之不得哟!”张启忠伸开粗大有力的双手把对方的手紧紧握着:“我就是为这事儿找你呢。这么说我俩是不谋而合了,这就叫工人和技术人员相接合吧,哈哈哈哈,上次提合理化建议是你找我,这次为了吊装是我找你,咱们这就叫互相帮助吧!”说着拍拍文彬的肩道:“我知道你要来,是一个好同志啊。”

提起往事文彬的额头上出现了几条深陷的皱纹,在那些皱纹里记刻了他多少年辛劳和困苦啊,但他忙摇着手有意把话岔开了:“快别提那些往事了,还是向前看,你年岁比我大,又是老师傅,还是应该我找你才对呀。”

“对对,不谈过去。”张启忠知道,提起往事会增加一些寒心,所以忙说:“为了把工程搞上去,谁找谁都行。你出主意,我出力气,我看这锅炉和汽包吊装不会成问题了。”



天已大亮,一轮红勃勃的太阳从树梢中爬了出来,接着把一根根光柱射进了厂房。张启忠和张文彬他们一起察看现场,又沿着水泥楼梯走了下来,边看边说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最重的玩艺儿就是它呀。”张启忠指着远处那象长鼓似的大汽包说:“就是那个家伙把人难住了,它又重又长,要是能把它分开重量减轻点就好了。”

“张师傅慢着慢着。”文彬脑子里一闪忙把对方的话截住:“你刚才说的啥?”

“我说汽包要分成两半啦就好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