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婴齐传-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婴齐回过神来,哦,什么事?

燕万年道,就是丁少君委托的那件事啊,婴君忘了?

婴齐一惊,心头微微有些失望,不需要我去了,怪不得这么久没有消息。也许丁外人找到了更好的人选,也许他终究是不放心自己,又也许,他找到了更好的妥善安置她的方式。那么自己应该高兴地祝福她,放下一颗悬念惴惴的心才是。于是他假装毫不经意地说,哦,原来是那件事。我没忘,不需要我帮忙了吗?想必丁少君有了更好的办法。他感觉自己的声音仍是有点颤抖。

王谭低沉着声音说,自然不是。只是再用不着了。上次我们和丁少君饮酒告别,那天晚上,丁少君去夕阴街修成里看望他的心上人,却发现她早已死在了床上,还有她的女侍。都是被勒死的。

啊,婴齐脑子轰的一声,简直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天!怎么又是这样。凡是我对之付出了爱恋的,总是无一例外会得到这样的结局。她们对这个世界的离别之绝望,就好像自己只能无望地看着她们而无法接近之绝望一样。这多少天来,他一直牵念的以为很快可以重见的那个故人,自己还没来得及再见上一面,又匆匆地告别了他。他曾在夜深时设想了千回,她见回,她见到他时会是如何的一种表情。他曾为自己设想的不同场景而流泪,他曾认为终有一日会有机会去印证自己设想中的场景,可是再也没有机会了。他欠着她的情,虽然她辜负了他的感情,可是一个人不爱自己,那又有什么办法,那本不应当有任何过错。她能那样关心她不爱之人的安危,赠予他利剑。她在豫章县最后一次离别他时,所奏的那曲歌词,他现在仍记忆犹新。也许她一直仍是爱他的,她跟随了丁外人来到长安,会不会抱着终于有一天还能见到他的梦想?她之拒绝他也完全出自她心底的善良:她忘却他是有理由的,但是再次抛弃一个爱她的男人却不再有理由。她在豫章县廷唱的“时乖命蹇,忽相失兮;徙倚不乐,安绝悲兮”就是明证。他霎时又忆起了初次见到她时,她奏唱的曲子: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整篇歌诗似乎都是谶语。她在爱情正盛时,离他而去,为了“欢爱永相忘”而不得不忘的痛楚;现在她终于像落花一样飘堕在陌生的长安城了,她死的时候没有一个有力量的人在身边。是谁这么残忍,杀了她?是谁?

他突然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

王谭和燕万年相顾失色,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个男子簌簌堕泪,而且喉咙间突然发出这样尖利的声音。

王谭劝慰道,婴君,你冷静点。我们也不知道是谁。

一个家仆噔噔噔跑上露台,伏地道,主君,主母听见你的声音,叫臣来问问是什么原因。

婴齐头撇向一边,擦干了泪水,清了清嗓子,道,没什么事,告诉你的主母,说我们刚才谈论公事,一时激动而已。不用挂怀。

家仆点头道,臣明白,请主君慢饮,保重玉体。

婴齐道,二位兄弟请原谅,刚才我一时失态,不过这消息的确太让我惊讶了。

我们都理解婴君的感情,毕竟是……同乡啊。唉。燕万年也叹了一口气。

现在丁少君怎样,他也没有追查吗?

他哪里敢?他的相好寄寓在修成里,没有长安户籍的,平时根本不敢抛头露面。现在死了,也只能偷偷安葬,除了我们两个极为亲近的朋友,没有任何人知道。燕万年道。

婴齐身体微微抖了一下,又深深叹了一口气,嗯,我能想见丁少君的痛楚。他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不过这件事还是应当查清楚,丁少君将她藏得那么紧密,能有谁知道?况且他不是有叔婶两人在家帮忙看着么?

我也这样问过,少君说他叔婶两个年纪大了,已经习惯了早早上床安寝,哪里会知道。况且慑于少君的嘱咐,他们轻易也不敢去后院多事。至于谁杀了她,怎么发现她的,确实奇怪,因为除了你我,没有其他人知道。王谭道。

婴齐凝视着他们的脸,知道他们没有隐瞒什么。是的,总有被人发现的可能。既然自己也在赛场上看见过她,那么就不能担保其他人不知道。想到这里,他坚定地说,我也可以代丁少君察访一下,以慰故人之情。

燕万年点点头,婴君在廷尉府,办这事自然得天独厚。不过我担心就算查出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王谭道。

婴齐道,燕万年君怀疑大概是盖长公主所为?如果是她,那么查到了也不是没有用,大汉的律令有明文,不管王侯将相,杀自家奴仆都算有罪,何况妸君并非奴仆。就算没有户籍,来长安看望亲戚,也不能白白死了。

王谭道,话虽然这么讲,不过涉及到盖主的私人行径,为了掩盖,皇帝会出面干涉的。婴君就不要自惹麻烦了。

是啊,皇帝如果说有诏勿治,谁还有什么话说。而这件事,皇帝一定是不愿让它到处传扬的。燕万年补充道。

婴齐颓然道,就算不敢对长公主这么样,但我们还是可以查查,究竟是不是她所为,如果是,她又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燕万年道,婴君说得有理,是否盖主所为,我开始也这样怀疑。不过少君说,第二天盖主召见他时,神色并没有大不悦的表现,只是对他的心不在焉表示不满。好像盖主对此事毫不知晓。

难道真不是长公主所为?婴齐惊奇地说,那是怎么回事呢?对了,妸君居住的房间里丢失了什么没有?

丢失很多财物,王谭道,据丁少君说,金银器皿全部席卷而空。恐怕只是劫盗贪图财利,入室行窃,被主人发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她杀死。

婴齐沉吟道,难就难在,即便是普通劫案,不到万不得已,也没法告官捕贼,以免让盖主闻知。他又叹了口气,低头沉默不语,心里真是百感交集,不觉眼眶又湿润了。该死的眼泪,怎么总是这么不争气,你看人家沈武府君,就不像你这样妇人之仁。你长点志气罢。他这样暗骂自己。

婴君不要难过。燕万年道,我们不谈这些,来,饮酒。你看,长安的风景多好,节日总给人不寻常的感受,要是天天过节就好了。

王谭哈哈笑道,燕君怎么像那帮普通百姓一样,天天想着过节,是不是嫌肉没吃够?

婴齐道,二位兄弟都出身高门世族,想来也不会馋肉吃了。

是啊,燕万年道,王谭这竖子就爱逗趣——关于节日,我到底为什么喜欢,还是说不出来,只是看见百姓们兴高采烈的,觉得人世间突然美好起来了。

王谭揶揄地说,没想到燕万年君如此有仁厚胸怀,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啊。

婴齐道,来,饮酒。我猜想万年君不是这个意思。万年君的感觉,其实我

也有。我虽然出身不高,但也算是豫章富户,吃肉不吃肉的,的确算不了什么。而每次过节和皇上大赦,准许闾里大铺五日,椎牛筛酒,总是乐不可支。当时家叔常常笑我,又不是平日少了你的肉吃,看你高兴的。我自己也不知所以,后来有一次看到一本《孔子家语》残篇,才恍然觉有所悟。

哦,婴君明白了什么?王谭和燕万年都异口同声道。

婴齐道,那书上说,有一年鲁国举行蜡祭,国民都聚集祖庙狂欢歌舞。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去观赏,笑着对子贡说,赐啊,你看见他们,心里快乐吗?子贡不屑地说,整个国家的人都疯了,我看不出有什么快乐。孔子教训他道,唉,你懂得什么啊?百日之劳,换来的不过是这一日的小小快乐,这是上天所赐予的恩泽,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啊。有张有弛,才不会觉得生活的单调啊!

燕万年点头道,妙,实在是妙,圣人就是圣人,我心中正是这样的感觉,节日能看见别人快乐,心里莫名就很满足,只是个中原因无法形诸唇吻。

王谭也咂了咂嘴,唉,婴君你这么一说,让我想起来挺苍凉的,生命艰难而易于满足,尽在其中矣。看来节日不过是人生一点可笑的自慰品,他们痛苦于生存的劳顿,才费尽心思给自己找了这些许可怜的欢乐,这又有什么值得高兴呢。燕君,你说。

你这竖子,又来煞风景了。罚酒。燕万年把酒爵伸过去。

婴齐苦笑道,其实王君也说得不错。不过没有痛苦,快乐也不会那么强烈;没有快乐,痛苦也不会那么强烈。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他这样说着,心中又是一阵痛楚,如果我不是那么感受到了慕恋一个人的快乐,我现在会痛苦吗?就算我当时慕恋而不得,我也是喜痛交杂的,如果我没有爱的快乐,我又怎么会这般难过。他站起身来,倚着露台的栏杆向南方张望,正是半阴半晴的日子,清风徐来,长安笼罩在一片石榴的海洋中,鲜红鲜红的,他想起了故乡梅岭山上的杜鹃花,也是这样火红的。他熟识的她却莫名其妙死在火红灿烂长安的一个阴沉的夜里,那么可爱的人……他的眼泪滴在酒爵里,像泉水一样不可遏制,他举起酒爵,仰头一口喝了下去。“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他在心里默诵这几句诗,暗道,我在这里酌美酒,可是再也看不到你挟瑟上高台来清歌了!是哪个畜生杀了你,我一定要暗访出来,将他腰斩作为对你的祭奠。

第六章盖主的阴谋

长公主,廷尉右监阎乐成君来了。盖主府邸的家丞报告说。

盖主道,带他到非常室来见我。说着匆匆隐入帷幔。

一会儿,阎乐成匆匆走了进来,向盖主稽首行礼。盖主脸上显得有些憔悴,神色也颇为落寞。你的眼神倒不错,我前脚刚回到府邸,你后脚就跟来了。她淡淡地说。

阎乐成道,臣知道今天是长公主例行回府邸的日子,所以一大早就在府邸门前等候。

嗯,盖主道,未央宫你进不去,这也难怪。今天来我这里,又有什么喜事见告啊。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忧伤。

长公主明鉴,自从上次臣得到长公主的恩遇,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日夜思忖怎么报答长公主的厚恩,今天来见长公主,的确是有一件重要物品献上。

哦,什么物品?

阎乐成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匍匐膝行到盖主面前,将锦囊递上。盖主从锦囊里抽出一块木牍,木牍上写着数行小字。盖主喃喃念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绿池翻素影,青鱼戏莲间。愿得长相伴,欢觞终百年。嗯,很好的诗。不过你今天一大早守在我府邸门前,不是为了专门向我献诗来的罢?难道堂堂的廷尉右监竟是个风雅之士,朝廷派君去掌管刑狱,倒是委屈君了。

长公主取笑了,阎乐成道,臣岂敢觉得委屈,大汉以律令治天下,至于诗骚,不过是些小道。臣虽然素无大志,却也从来不屑这样玩物丧志。臣敢布腹心告知长公主,这块木牍是从豫章县那个叫妸君的女人住处搜来的。

一听这话,长公主立刻将那块木牍掷在地下,情绪也大为激动,阎君是什么意思,难道那贱人会弹点琴唱个歌就了不起么?若不是因为少君,我早就派人将她杀了。

阎乐成俯首谢道,请恕臣言语冒犯之罪。以长公主的万金之体,何必为了那个贱人而动怒。臣知道长公主素来奉行仁义,不过那贱人不除,将奈国法何?臣斗胆,前几天已经派人将她解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