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川家康_2-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在广忠死前三天,织田信秀也中风而死。
  松平的家臣们七嘴八舌地建议:“广忠去世,后继的竹千代殿下在尾张,我等领土没有了主人,或许应投向织田,迎接竹千代殿下回来吧!”
  “不,这怎么能行!广忠殿下先前是投靠今川殿下的,如果真按其遗愿行事,应该投向今川方去才对。”
  “是极,是极。听说继承织田信秀衣钵那名叫信长的小子,是出了名的大傻瓜。这些传闻,恐怕谁都听到过。如果跟了这样的家伙,万一今川的大军来袭,我们可一下子就完蛋了。”
  可是,连这样的讨论也马上就没有了必要——今川义元闻得广忠已死,立刻派了信臣来到冈崎。作为义元的代理人,这名叫朝比奈和冈部的二人完全摆出了一副冈崎城主人的架子。
  义元知道他畏惧的织田信秀已死,大为欣喜,立刻以雪斋长老为总大将,发大军前往安祥。而在安祥城里,正有着信长的哥哥织田信广。城兵虽全力抵抗,怎奈今川方乃骏、远、三这三国的精兵强将的进攻,所以抵抗很快就被瓦解了。
  在攻入本丸之前,今川方向织田方写了一封信:“信广已是瓮中之鳖,请将竹千代归给我方,如若不然,我军立刻攻进本丸,杀了信广。”
  织田方的回答倒也干脆:“好吧!既然这样,就按你说的交换吧!”
  就这样,竹千代和织田信广进行了交换,终于能从尾张回三河的故乡了。竹千代那一年八岁。
  “少主回来了。”
  “不是少主,是幼君回来了!”
  广忠死后失去了主公的松平家臣们,全出城迎接从他国回来的幼君,喜悦之情难以表达。可是竹千代虽然已经回来,那个本会拍着他的头叫着“小家伙”的父亲,却再也不在这个世上了。

苦难

  竹千代并没有就此在冈崎待下去。仅仅过了十日,就不得不出发去骏府,这次,是成了今川的人质。
  三岁与母亲分别,六岁离国成了敌国的人质,八岁匆匆回家一探之后,又立刻成为新的人质,到他国去了。即使是战国的武将,小时侯就如此恶运连连、备受磨难的人,恐怕也难找出第二个。竹千代的经历,不知道对家康的人生修行起了怎样的影响呵!
  软弱的人会输给苦难,总是哭哭啼啼,悲悲戚戚地抱怨别人,这样就会丧失了本性,成了无用之人。坚强的人,即使受了磨折,也能忍耐,无论多苦也咬紧牙关,没有失去勇气,心里一直想着:记住现在,把磨难作为自己的经验教训。
  即使是寒冷的冬天,田里的麦子越来越枯黄,一到春天,不就又生长繁衍起来了吗!竹千代就好比那麦子。
  和竹千代一样,在冈崎守卫家园的家臣们也备受苦难,广忠的家臣——不,已经是竹千代的家臣,他们失去了自己作为俸禄的土地,现在的三河一国,所有的收入都交给了今川家,家臣们即使打了大胜仗也没有任何赏赐,俸禄也得不到增加,所以都很穷。家臣们提着镰刀和锄头,像百姓那样下地干活,勉强度日。
  今川家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也总说:“那个,让三河人去吧!”一直把竹千代的家臣们遣作战争的先发部队。因此打仗的时候,死的、伤的,大部分总是竹千代的家臣。今川的家臣们却撅着屁股,站在高处看撕杀。
  可即使这样,竹千代的家臣们也没有反抗或是背叛今川家。倚靠强国正是弱国的可哀之处,听了今川家的话,无论如何也要服服贴贴低头,“是,是,明白了。”这样说着并不折不扣地干。可是在内心想着:“臭狗屎,给我记着,这只是到竹千代殿下长大成人之前在那天来临之前的磨难罢了。”咬紧牙关默默忍受下去。就这样,自律自重,相互鼓励,他们愈发地紧密团结在一起。
  那么作为人质身在骏府的竹千代,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骏府,就是现在的静冈市,竹千代在这里,从七岁到十九岁,整整度过了十二年的时光。他所居住的地方,据说离现在的静冈火车站很近。在那儿,竹千代和同去的七八十个家臣一起同住,其中的几人,更成了他的玩友。
  骏府边流淌着一条名叫安倍川的河流。五月五日这一天,附近的孩子们分成两组,隔着河展开扔石子儿大战。竹千代正是刚到骏府不久,他在家臣们的簇拥之下,远观这一混战。
  以安倍川为界,一方是三百人左右的孩子们,另一方只有其一半,约一百四五十人。双方哇哇呐喊,互掷石子。竹千代凝神看了一会儿,向着侧旁的家臣们说:“你们认为哪边会胜?”家臣们用“那还用说”似的神情回答:“这个嘛,肯定是人多的那方胜罗!”
  竹千代摇摇头:“不,我认为人数少的一方一定会赢。”家臣们嘴上不说,心中想道:“哪会有这样的事,人数少的那一组只有人数多的那一组的一半人,不输才怪!”他们一边这样想,一边继续观战。这时人数多的那一组却渐渐形势不妙,接二连三地有人逃走,到头来终于一哄而散。见此情景,胜利的那一方孩子都举着手高兴地喊着:“噢,噢,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家臣们虽感到不可思议,可事实毕竟摆在眼前。为什么能知道人多的那一方会败呢?家臣们向竹千代请教。
  竹千代微笑着说:“看那场扔石子大战的时候,我发现人数少的那一方,人人团结一心,拼命地扔石子。可另一方,却仗着人多,不把对手当回事,根本没有团结起来,所以我认为人少的那一组一定胜利!”
  家臣们高兴地看着竹千代可爱的小脸蛋,不由心想:“真是好聪明的孩子啊!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员了不起的大将。”

  一年元旦,竹千代到今川的宅第去致贺新年。那天,今川义元的面前并列坐着一大串相当于他的家臣们的大、小名,众人都正襟危坐。这时竹千代突然起了便意,于是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廊檐下,解下裤子向着庭院沙沙地小便,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回到席上坐下,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旁边的大小名们都吃了一惊,在那么多正襟危坐,形容威武的武将面前无所顾忌地小便,真是个大胆的孩子。
  “那孩子到底是谁?”大小名们窃窃私语地向旁边的人打听。其中有认识竹千代的人说:“那是三河清康的孙子。”
  “原来如此,是清康的孙子啊!”听的人于是恍然大悟似地点头道。
  松平清康是广忠的父亲,也就是竹千代的爷爷,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将,竹千代被认为同他的爷爷十分相似。清康作为勇将的名号,甚至在骏河国也非常响亮,所以从竹千代的大胆无畏这一点来看,到底是清康的孙子,令人敬佩不已。
  竹千代很尊敬他的爷爷,后来元康这个名字就是从“清康”中取了一个字。
  竹千代非常喜欢鹰狩,所谓鹰狩,就是带着驯好的鹰去山野,惊起鹤和鹭鸶或其他之类的鸟,放飞猎鹰去捉,鹰捉住了猎物,就会飞回饲主(专职养鹰的人)的手上。那是当时的一项体育运动。
  因为鹰狩,竹千代在骏府附近的山野四处奔波,也许就在那时,锻炼出了强壮的身体吧!弓术也是在那个时候学会的。
  鸟居元忠比竹千代大三岁,是竹千代从冈崎带来的家臣。一天竹千代对元忠说:“你把伯劳象鹰那样训练一下。”可元忠的做法不对,伯劳鸟飞跑了,竹千代心中不快,他突然站起道:“这个笨蛋”说着,从走廊边上把元忠一把推了下去。元忠的父亲名叫鸟居伊贺守,是从广忠时代起的重臣。尽管元忠是他的儿子,可竹千代一点没有顾虑这些。伊贺守看到了,佩服地说:“哎呀呀,真是前途有望的年轻殿下啊!”
  可竹千代并不仅仅是顽皮而已,他在学问方面也是全神贯注地学习。有位相当于今川义元叔父身份的人,名叫雪斋,是位僧人,是骏府附近临济寺的住持。雪斋虽是位僧人,但深通军略,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义元经常和雪斋商谈要事,今川的军势之所以如此强,据说也是由于义元借用了雪斋智谋的缘故。就是这个雪斋非常喜爱竹千代,甚至手把手地教他写字。即使是顽皮到了极点的竹千代,但对雪斋却从来恭恭敬敬。
  直到今天,静冈市北面还有一座名叫临济寺的古寺。在这座寺里,据说还有着竹千代跟从雪斋手把手学习的房间,里面还存放着竹千代用过的砚台、墨盒等物。


成人
  弘治二年(1555年)三月,竹千代十四岁。按过去武家的习惯,男孩子到了十四、五岁,就要穿上成人的衣裳,剃去额发。这被称之为元服,名字也要改掉旧名,重起新名。竹千代取了义元的一字,起名为元信,从这以后,改名为松平元信。
  一日,元信来到义元面前恳求道:“托您的福,如今我已元服,想回一次故乡给祖先和父亲扫墓,想得到您的允许。”义元没有拒绝,答允了他。
  元信怀着激动的心情,出了骏府。从六岁离开故国,如今已是第十年了,思念和喜悦之情无以言喻。他看到了即使是在梦里也忘不了的冈崎城,山河都是昔日的模样,更令人感动的是,家臣们都到边境来迎接他。
  “您回来啦!您真是长大了。”
  “真令俺们想念啊!已经是一表人才了。”
  家臣们众口纷纭,高兴之极。大家眼中都流着泪。没有了老主君的他们,见了已长成一表人才的年轻主君,喜悦四溢。
  元信没有进城的本丸(主君所住的地方),而是进了二之丸(隐居的主君父亲或长男的居处),这样做是为了表示对今川家的谦让之礼。
  守卫冈崎的城代家老鸟居忠吉是元信祖父清康时代以来的重臣,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见到元信,满面的皱纹都笑了起来:“唷,您回来啦!长得真象您父亲啊!老头子我可真高兴。对了,我有想给殿下看的东西,请让我给您带路。”说着,他站了起来。他把元信带到城中一个秘密所在。“请您过目。”忠吉打开门,只见里面堆满了铜钱。
  “从今以后,殿下可以用这来召集大量的优秀武士,这对于您以后重振家业可是必需之物。为了这个,我老头子,瞒着今川家,每年偷攒下年贡藏了起来。”元信一看,地上果然堆着成串成串的铜钱。
  “大爷,为什么把钱堆起来呢?”元信问。
  “这个嘛,钱少倒没什么,可把钱串平铺在地上,绳子很快就会烂掉,所以就这样高高地堆着。”忠吉解释道。
  元信对老人的思虑之深相当钦佩,他一直记着这件事,后来他上了年纪,据说常常还对身边的人谈论这桩事。
  此外还有许多年轻的家臣们,自从被今川家治辖之后,连津贴都没有,不作老百姓就吃不上饭。
  元信出城巡游,时值五月农忙季节。元信看到有个非常象自己家臣的人混在老百姓中,一脸是泥地工作着。
  “那不是近藤吗?是近藤的话,把他叫过来。”他对旁边的人说。
  名叫近藤的那个家臣,知道元信要来,为不被认出,就把泥涂在脸上,没想到还是被认出了。没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来到元信面前,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元信难过地看着近藤:“为我松平家让各位吃苦了,真是抱歉。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请你们原谅。我会回来的,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