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砺刃-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来,共和国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很迅速,用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来说,共和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虽然我们在经济总量上仍然没有超过美国,甚至比日本、德国这些传统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要不了多少年,我们肯定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而按照乐观的估计,20年之内,我们在经济总量上就将超过美国,保守一点,也就35年而已。”黄龙飞的话没有半点的夸张,而且他的语气也很平和。“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学习共和国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对很多尚不发达国家的人来说,共和国就如同几年前我们眼中的美国一样。”

“那大伯的意思是……”

“组建一支与你们的性质比较类似的外籍军团。按照他告诉我的设想,在外籍军团里服役满了5年的官兵都可以获得共和国的国籍,并且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军团服役,或者是在共和国安家谋生。现在主要是外交部与民政部那边还没有答应,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这些加入了共和国国籍的外籍人员的亲属怎么处理。你大伯的意思是,给他们同等待遇,可民政部与外交部那边认为不能这么办。”

凌天翔微微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当然,这些事还轮不到我们来操心。”黄龙飞挪了下身子,“因为给你们订购的这艘游艇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其中很多是军用技术,所以我们不得不与海军签署了一项协议,除了为其提供5亿欧元的研究经费之外,在游艇建成之后,不会立即交付给你们使用,要先由海军对其进行一年的测试,主要就是那些新技术的实际性能,然后才会交给你们。”

“这不是问题,如果海军需要的话,就算送给他们也不是什么问题,反正我们已经有一艘游艇了。”

“海军当然不会要,再说了,那只是一艘游艇而已,很多建造标准都达不到军方的要求,给了他们,还不是拿给海军的将领去享受了?”黄龙飞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嘛,合作才仅仅开始,随着我们与江南造船厂合资建造的游艇生产基地正式动工,我们将向江南造船厂,以及海军提供更多的研究经费。”

“以你们的名义资助海军?”袁德良又惊讶了起来。

“当然不是,这说不通,说直接点,如果我们真用自己的名义资助海军发展的话,那我们今后就别想在其他国家做生意了。”黄龙飞的话说得很直接,可他随即又说道,“不过嘛,我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利用江南造船厂?”凌天翔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完全正确。”黄龙飞笑着点了点头,“我们与江南造船厂是合作关系,而且江南造船厂也不仅仅只承担军方的合同。现在,江南造船厂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造船企业了,每年为全球数十个国家建造了数百艘民用船只。既然是合作关系,我们自然需要投入经费搞技术攻关。同样的,江南造船厂本来就承担了海军的一些战舰的建造工作,也承担了海军的部分技术研究项目。因此,我们可以将部分能够利用到民用领域的项目,比如喷水推进系统、大功率永磁电机、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新型高速低阻的船舶外形设计等等方面都进行投资。这样一来,自然就分担了海军的负担,而且可以使这些技术尽快得到实用,从而帮助海军发展。”

实际上,这等于就是绕了个弯子向海军投资。凌天翔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想到黄龙飞等人能够为军队投资,他也很有兴趣,只是他觉得自己手里的那笔资金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再说了,黄龙飞他们没有提出要求,也就是说,没有想过要凌天翔也参加投资,因此凌天翔就没有主动提出来。

“还有一点小秘密可以告诉你们。”黄龙飞神秘的笑了一下,“上个月,共和国才确定了未来20年的海军发展计划。”

凌天翔、袁德良与连豫泯立即将注意力集中到了黄龙飞的身上,此时,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黄龙飞也泄密的嫌疑。

“当然,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得到这些消息的,究竟有多可靠,我可不敢做出保证。”黄龙飞笑得更神秘了。“这20年的海军发展计划将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期10年,后两个阶段各5年。”

海军与陆军不一样,如果说5年之内可以打造出一支强大的陆军的话,那么要想获得一支强大的海军,就至少需要50年的努力,因此这20年的发展计划并不长,甚至很紧促。

“在第一阶段,海军将着重解决有无问题,这不是海军的有无,而是海军关键打击力量的有无。其中主要发展的装备有航母、两栖攻击舰、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先进的舰载战机,以及反潜与防空护航战舰。其中,航母是关键,第一级航母已经在江南造船厂和大连、广州造船厂同时开工,一共三艘,而且准备采用电磁弹射技术,从而获得搭载常规飞机的能力。另外配套的舰载作战飞机,以及预警机这类辅助支援战机也将在5年之内具备服役的能力。两栖攻击战舰也准备在明年动工,准备第一批也造三艘。核潜艇的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现在缺的是数量。而护航战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也已经展开了,主要就是侧重反潜的驱逐舰,以及侧重防空的大型驱逐舰。这些工作都将在10年之内完成,到时候,海军的打击能力将延长到1500海里之外,也就是突破第一岛链的限制,具备冲击第二岛链,并且进入印度洋海域的独立作战,以及武装力量投送能力。”

“看来,海军要投入的经费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差不多吧,光是采购这些装备的费用,政府就准备在前5年之内拿出850亿欧元,也就是说,每年海军的装备采购费用就将达到170亿欧元。”黄龙飞歇了口气后,又说道,“相对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技术攻关。虽然投入到技术研究的经费比采购费用低得多,但是其长远影响却大得多,甚至可以说,能否攻克那几项关键技术,直接决定着海军第一个10年计划能否顺利完成。这其中就包括了在你们那艘游艇上采用的好几项技术。当然,有些技术是不能用到游艇上的,比如航母上采用的电磁弹射器技术。现在,掌握了这项技术,并且正式应用的就只有美国人,其最新的一艘航母就将采用电磁弹射器。听说俄罗斯和英法两国都在研制电磁弹射器,但是进展却都不怎么样。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上面获得突破性的进步,那么我们就有能力建造大型航母了。”

“问题是,这些技术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取得突破吧。”凌天翔又问了一句。

“这是当然,所以才有10年发展计划。按照海军的规划,3年之内,就应该拿出第一台电磁弹射器,而三艘航母的建造工作也大概需要持续4到5年的时间,毕竟这是我们建造的第一种航母,工期能够控制在5年之内都算是非常不错的了。”黄龙飞摸了摸下巴,“除了电磁弹射技术之外,海军需要攻克的技术还有很多,比如电磁炮,这个美国人到现在还没有达到实用的水平。还有先进的海基相控阵雷达、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先进的制导弹药,包括高速巡航导弹,以及海基弹道导弹等等。这些都是纯军事技术,没有半点民用的可能。因此海军要集中经费与力量攻克这些技术难题,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帮助海军攻克一些具有民用价值,或者是潜力的技术,比如全电推进系统、三体船设计,以及复合材料在民用船只上的应用等等。”

这时候,凌天翔也完全明白了。黄龙飞他们早就与海军,甚至是共和国达成了相关的协议,而按照他们之间的约定,只要能够应用在民用船只上的技术都将由黄龙飞他们出资进行研究,而军队只负责进行军用技术的攻关。这样一来,就自然可以降低国家的军费开支了。说白了,就是把黄龙飞他们在日本赚到的钱还给国家。

当然,凌天翔也完全可以想象出,10年后,当共和国的三艘航母全部下水,当第一阶段的发展目的达到的时候,共和国海军将是西太平洋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海军抗衡的力量。可以想象,后面的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将更加的宏伟,而共和国需要的绝不仅仅只是一支能够在西太平洋上称霸的海军!

第四十节 腾飞之翼

接下来几天,凌天翔他们参观了黄龙飞等人在上海才买下的几家工厂,主要就是日资工厂。这些工厂都恢复了正常的生产,与以往不一样的是,工厂的招牌全都变了,而且所生产的产品也都与以前不一样。另外,凌天翔他们还遇到了一些留下来的日本技术人员,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设计师,另外还有一些营销方面的顾问。

这几天,凌天翔多留了个心眼,让连豫泯去大概估计了一下这些工厂的价值,同时他与袁德良则去旁敲侧击的从黄龙飞、袁鸿业等人嘴里问出了收购这些工厂的价格。而最终凌天翔得出了一个结论,黄龙飞他们不但在日本大赚了一笔,还利用从日本赚回来的钱,在国内又狠赚了一笔。当时,仅仅在上海附近的那些工厂的总价值就达到了500多亿欧元,而黄龙飞他们只花了大概150亿欧元就将这些工厂全都买了下来,其中还包括了好多项专利技术。如果算上专利技术的话,那黄龙飞他们只出了正常收购价格的四分之一的资金就买下了这些工厂!

放宽一点,当时几乎所有破产的日资工厂都是被共和国的商人收购了的,如果都与黄龙飞他们的收购情况类似的话,那么仅仅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共和国的商人就赚了至少上万亿欧元。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看,这对发展共和国的民族产业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商人赚到的钱。

到了第二周的第一天,黄龙飞带上凌天翔他们离开了上海,乘车向西而去。这次,袁鸿业、朱世宏与方兴国都没有来,大概是去处理他们自己公司的事务去了。

“今天我们去哪?”袁德良这几天也是大开了眼界,想到这都是他们在日本搞出那些事的成果,一股更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黄龙飞卖了个关子。

一路上,不管凌天翔、袁德良怎么问,黄龙飞就是不开口,反而是连豫泯比较老实,没有提问。

“老爸,好久没有见到明翰了,他现在在做什么?”见到问不出来,凌天翔就换了个话题。

“他现在负责打点我以前的产业。”黄龙飞的神色微微变了一下,“这一年多,我一直在忙日本那边的事,也没有时间处理公司的业务,就全交给他在处理了。”

见到父亲神色的变化,凌天翔就没有再问,毕竟黄龙飞手里的产业并不少,确实需要一个能力强,又可靠的人去负责处理。

车队在高速公路上向西行驶了大概3个小时,这才离开了高速公路,在一条质量非常好,路面甚至比高速公路还要宽的国道上又行驶了近1个小时,凌天翔他们才看到了一片规模巨大的厂区,在边缘地带,还有好几座正在修建的,而且一看就知道是非常大型的厂房。

等到车队驶近,凌天翔发现,那些正在修建的厂房与一般工厂的厂房有很大的区别,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比一般的工厂厂房大了许多倍。另外,从厂房搭起的框架来看,这些厂房的高度都有几十米,简直比得上摩天大厦了,而一般的工厂根本就不需要将厂房建这么高。这下,凌天翔猜到了这些厂房的用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