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斯福传-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萨拉以种种理由试图阻止和拖延这门婚事。一向温
顺的儿子这次表现得比母亲还有主见。另外,埃莉诺哀婉的
来信也多少打动了萨拉的心肠。1905年3月17日,这对新人
特地趁特德叔叔来纽约度圣帕特里克①节之便举行了婚礼。
由皮博迪博士主持的婚礼进行得体面而隆重。总统叔叔亲自
将侄女交到新郎手中。总统的莅临引起了全国对婚礼的关注。
新娘带来了10万美元的嫁妆。他们依照旧时的奢华传统去欧
洲欢度蜜月,在那里他们分享着美国总统的殊荣。
  母亲萨拉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她实际上主宰了这个家
庭。入秋后他们回到纽约,先在母亲为他们租的一套房子里
住了两年。随后,萨拉在第65街购置地产并建成了两套紧邻
的住宅——中间有一条过道和一扇相连的门,富兰克林夫妇
和母亲各住一套,藉此她紧紧地监管着这对年轻夫妇。1906
年5月,女儿安娜出生。他们在以后的10年里又有了5个儿
子(其中第2个在8个月时死于流感)。孩子出生后,专制的
母亲更是插手一切,她总是绕过埃莉诺去负责孩子的教养。埃
①帕特里克(约390—460)是古代基督教爱尔兰都主教。纽约有很多爱
尔兰移民后裔。
莉诺多次试图反抗但每次都劳而无功。一直到1921年罗斯福
患了脊髓灰质炎,埃莉诺才成功地争脱束缚,并为丈夫创造
了一种积极向上,令人振奋的环境。


平静的六年


  在从哈佛毕业后的五年里,富兰克林·罗斯福一直游移
不定。他于1604年秋进入哥伦比亚法学院。情景一如既往,
他的学习成绩平均为3分,第一学年就有两门课——契约法
和诉讼程序仅得2分,只得补考。繁琐精细的法律条文令他
索然无味,比起此时与埃莉诺的热恋,法学概念抽象而枯躁。
他沮丧地给老校长期博迪写信说,“我正在试图对这种工作有
所了解〃。他没有参加毕业考试,所以在1907年离校时没能
拿到法学学士学位,他只是在此之前通过了纽约律师协会的
考试。
  罗斯福随即进入了座落在华尔街54号著名的卡特——
莱迪亚德——米尔本法律事务所,在这里充当一名初级书记
员。第一年见习期没有薪水,第二年开始拿微薄的工资。他
只能整天泡在办公室里打杂,间或受理一些小官司。他缺乏
经验,律师才能也不出众。有时他靠投机取巧,靠绕开实质
内容而专攻诉讼形式,也居然打赢了一些小官司。通过一些
不大的诉讼案件,尤其是通过在律师事务所里所接触的形形
色色的人才,罗斯福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国家。他后
来被调到该事务所的海事法律部,他才对工作有了些兴趣。此
外,每个周六下午,事务所年轻同事们的自由聚会也让他感
到些兴趣。同事们都视他为一个与自己没有利害冲突的乐天
派。
  这段时光平静而寻常。传记作家们一般称之为罗斯福的
〃静止阶段〃、〃社会心理发展的暂停期〃或〃韬光养晦的6
年〃。在海德公园,罗斯福承担了一些与其地位相称的具有献
身社会意味的义务工作。他参加了志愿消防队,成了一名义
务消防队员。他担任了赫德逊河水上游艇俱乐部副主席和圣
詹姆斯主教派教会的教会委员。此外,他还是波基普西第一
国民银行的董事。通过积极参加这些组织和协会的活动,罗
斯福初步掌握了同各阶层人士打交道的技巧,并很快成为该
社区中年轻活跃的栋梁。他乐观随和,同邻居搞得很熟,口
碑很好。这样,罗斯福已不知不觉中按着前人惯用的方式,为
日后自己在这个社区竞选某个职位打下了基础,这实际上等
于在他实现自己远大目标的征途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 政海初航

奥尔巴尼的从政训练

  富兰克林·罗斯福成长于美国〃进步运动〃方兴未艾的
世纪之交。当时,边疆业已消逝的美利坚共同体正在走向
〃超出凡人眼力所及范围之外的命定之乡〃。伴随着工业化和
物质文明方面史无前例的进展,进入帝国主义垄断时代的美
国正如伍德罗·威尔逊所言,〃恶已随善而俱来〃。
  这些〃恶〃的突出表现有:日益勃兴的各种托拉斯和垄
断组织构成了全国工商贸易活动的心脏,其对自然资源和劳
动力资源的掠夺性滥用,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疯狂程度;社会
财富分配的极为不均引起社会差别、贫富等级的日益拉大;种
族平视和种族隔离现象依然如故,毫无改善的迹象;无节制
的城市化趋势不仅带来了迅速蔓延的与其民区相伴而生的肮
脏、疾病、骚乱、犯罪、恶习等社会问题,也给市政当局提
出了举办新型社会工程的严峻任务;处处受制于党魁的肮脏
政治使恣肆猖獗的腐败堕落充斥于各级政府,致使全国市、县
级和州级行政、立法机关成为无能者的天堂和特权阶层惬意
的争逐场所,而过时、老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仍被用于应付政
府所遇到的种种新问题;工业化时代日趋紧密的社会相互依
存性织就了一张硕大无朋而又疏而不漏的实业竞争体制网
络,而这个经营体制网络并未发育出它自有的一套社会道德
准则,相形之下,从前农业社会里的道德准则已显得单纯幼
稚和苍白无力了。
  当时著名的社会学家爱德华·A·罗斯认为,这些对社
会犯下种种新罪行的人深陷在一种经营体制的网络里,他们
大都是为人正派且高尚体面的绅士,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制
造罪恶,这种情形加上司法机制的迟钝,导致一种实际责任
无法确认和定位的〃社会罪恶〃。譬如制造和销售不洁的食品、
有害的药物、染菌的牛奶和贻祸儿童的玩具,可能会造成疾
病或死亡,而那些参与制造和销售过程的人——零售商、批
发商、制造商、广告人、公司董事——却没有哪一位意识到
自己是在谋财害命。又譬如对防火、安全规定不加遵守,工
厂、铁路和矿井没有安全设施,对不适于运营的交通工具未
能查处,都可能使许多人丧生,但那些当事者决不会认为自
己命案累累。还有如对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监察不当,
公司说明书弄虚作假,对股票、黄金或农产品进行投机,可
能会给成千上万人带来贫困和苦难,但有关的人都不会承认
自己犯了侵占财产罪。此外,收买选票,买通选举官员,贿
赂议员,进行院外活动以求制定特别法案,或者公然违法行
事或执法犯法,都有可能危及民主制度的根基,但有关人员
几乎无人认识到,他们的行为等于是对代议制政府的损害和
背叛。
  面对积恶深重的社会罪恶,肇始于1890年前后,旨在改
革现状的〃进步运动〃兴起了。随着〃伟大的平民〃威廉·
J·布莱恩以其感人至深的〃金十字架〃演说崛起于美国政治
舞台,这场运动迅速地在美国政治界、思想文化界和新闻界
展开。
  这场运动波及面广,内容庞杂,但其大致的共同点是显
而易见的。它要求由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集中掌握权力,对
工业、金融、货币、运输、农业、劳工,以及社会道德标准
实行有效的调控和引导。它的精神还体现在对社会中下阶层、
妇女儿童、印第安人、黑人,以及外来移民等有了新的关切。
它呼吁在政治中和商业中树立各种新的顺应时代要求的准
则,主张设计出足以保证民主制度实效而洁净地运行的新政
治方法和行政机构。它为争取就托拉斯、劳工、工厂、洁净
食品、住房等问题立法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场〃进步运
动〃蕴育着一种新的社会、政治哲学,或者是一种笼统的进
步思潮。这种哲学或思潮包含了对传统自由放任主义的扬弃,
倾向于论证应由公众依据自由民主制原则——对社会和经济
领域的各种体制结构加以调控。这一明显带有道德进化意味
的思潮显示了其深深植根于美国经验的持久生命力——布莱
恩、拉福莱特、西奥多·罗斯福、威尔逊等都是从不同侧面
和不同程度服膺于它的社会试验家、政治改革家或斗士,而
无论他们是民主党人或是共和党人。后来的学者们发现,即
令从最间接最微弱的意义上看,也难以否认,〃进步运动〃为
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提供或奠定了部分哲学
基础和某些立法基础。
  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曾多次聆听堂兄西奥多那
富于激情的政治改革演说,那时他只能产生一种笼统的好感
和肤浅的认同。后来这些改革的呼声透过大学的围墙隐约地
传入富兰克林的耳鼓,他才逐渐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了堂兄
西奥多等人刻意营造的改革气氛。他从哈佛大学毕业时,正
值〃耙粪者〃们淋漓尽致地揭露美国社会形形色色的〃黑
幕〃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之日。这些新闻记者和作家们将他
们的火力集中对准城市政治腐败、大公司与政客沆瀣一气等
现象并猛烈打击。在林肯·斯蒂芬斯的经典性著作《城市的
耻辱》中,就收录有题为《费城:贪污腐化的和心满意足
的》、《匹兹堡:一座感到羞耻的城市》、《圣路易斯的无耻》等
名片,而当时罗斯福置身其中的纽约更是等而下之。它成为
一切罪恶的渊蔽:这座近400万人口的大都市,有1/3的人
挤住在3万多处条件极其恶劣的经济公寓里,那里大多是
〃极不像样的老旧楼房、后院、黑暗潮湿的地下室、漏雨的阁
楼、店铺披间以及拴牲口都几乎不适合、却改为住人的厩
房〃。这些平民窟成为疾病和罪恶的孽生地。欧·享利发表于
1906年的小说集《四百万》逼真地反映了纽约市的贫富悬殊
程度——400万人竟然与400人所拥有的财富相等。坦慕尼
协会①及其头子墨菲几乎控制了这座城市的政治,损公肥私、
①纽约市实力最为雄厚的民主党组织,坦慕尼厅是该协会的总部所在地。该组
织崛起于内战后的〃镀金时代〃,当时的〃老板〃是威廉·M·特威德。其标志是老虎。
贪赃枉法的行为层出不穷。
  但是,纽约市也是全国大多数〃黑幕揭发〃杂志的总部
和酝酿进步改革运动的中心。富兰克林·罗斯福感受着这股
改革平息,也无法逃避曾被特德叔叔称之为〃公众心中的激
动和愤怒的情绪〃。他愈加觉得,特德叔叔有一种普通政治家
身上少见的广博学识和道德修养,因为他一直在主张纯洁政
治和社会改革。西奥多·罗斯福政治上的上升时期正值美国
经济的繁荣阶段,他目睹了工业化时代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
迅速发展和激化,其负面影响已使人民迷惑、愤怒、恐惧。作
为政客的西奥多正是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民情,试图以振奋人
心的改革行动来消除人民的上述情绪。他以主张增加政府对
经济生活的干预、以号召政治要摆脱对特殊利益集团的关切、
以权威的口吻谴责那些使美国人良心上的厌恶达到高潮的对
象等等手法而一跃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甚至部分下层劳工理想
的〃精神治疗师〃。一方面,特德叔叔的政绩和由此而来的声
誉,感染、激励、启发了富兰克林;另一方面,平淡无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