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时代-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随着事态升级,内地和香港的演艺圈,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记者们开始大规模撒网,逮住一个就问问感想,再胡乱水点字数,便是一篇新闻。

短短两天,娱乐界已是沸腾澎湃。

至于褚青和范冰冰,他们犯不着吃饱了撑的,主动去跟那帮人撕逼,只需在需要自己说话的时候,站出来就OK。

当然,褚青要困难一点,因为他正被一群港媒堵在茶室,逼迫表态。

第四百一十四章遭黑

港媒一向很疯狂,对褚青也尾行过几次,但并未做出太激烈的举动。

他身上的新闻虽然大,却不偏门,十分正规,属于多数人例行关注的东西,而非吸引眼球的劲爆八卦。只有他和林嘉欣的那次绯闻,才掀起了一定波澜,可很快被两口子扑灭。

所以当今天晚上,他见到擅自闯入的五六名记者时,感到非常的惊讶、恼怒。不仅是他,在座的关锦鹏和陈果也极其不快。

“青仔,你认可王晶讲的理念差距吗?”

“你觉得内地演员要强过香港演员吗?”

“王伯昭被打,是不是借机炒作,还是故意拖霆锋下水?”

褚青被吵得脑仁疼,又不便发火,只得道:“不好意思,我们是私人时间,不想接受采访,麻烦你们离开!”

“青仔!”

“青仔!”

他已经够客气了,那帮记者却逼脸不要,仍然吵吵闹闹。过了一会,许是瞅他态度明显,心里一掂量,立即Pass掉了这个问题,换了新套路。

“据说你当时在现场,能不能讲讲事情经过?”

“你未婚妻就在剧组,她有没有受到波及?”

“你个人对张卫健和谢霆锋的印象如何?”

“OK,OK!”

褚青实在烦得不行,伸手往下压了压,待众人安静,开口道:“我跟他们俩都不熟悉,所以谈不上什么印象。我当时的确去探班,可没亲眼看到事情发生,但我相信王伯昭老师不是借机炒作。”

“那就是说,你确定他们故意打人喽?”马上有记者追问。

“对!”他没丝毫迟疑。

“嗡!”

这下记者们兴奋了,虽然没抓到大新闻,抓到这条也不错,当即纷纷开炮:

“你既然没亲眼看到,怎么笃定他们打人?”

“你是不是对他们心存偏见,或者对香港演员抱有不满?”

“哎,别激动,别激动!”

褚青笑了笑,又示意关锦鹏和陈果放心,道:“因为我女朋友看到了,她不会对我说谎。”

“如果她看到,为什么不接受媒体采访,反而躲躲闪闪?”有人呛声道。

“拜托,她只是个小姑娘,要见了你们这架势,肯定害怕啊,那就得我来喽!”

“……”

丫如此光棍的一堵,对面瞬间没声了,觉着忒没劲。想走,又不甘心,一个个的纠结郁闷。

“OK,今天就到这吧,别搞得大家不愉快。再不走我可报警了!”他半开玩笑半认真,还作势往外边轰。

记者们一瞧,晓得不能再继续,便悻悻地闪人。

待他们出门,阿关不禁叹了声:“真烦啊!”

“真烦啊!”

陈果跟着凑热闹,又好心提醒道:“青仔,你这样讲,他们明天肯定乱写的!”

“没事没事,不理他们。”

褚青毫不在乎,给两人倒了茶,接着刚才的话题道:“果哥,我觉得你的土壤还是在香港,如果贸然来大陆拍戏,恐怕会水土不服。”

“就是嘛,我劝了都不听的!”

阿关也愁,道:“你看你的创作,全部是现实题材,你对内地根本不了解,怎么拍?”

“我知啊!可香港现在的样子,别提文艺片,连麦兜都扑街啊!”

陈果搓了搓黑胖的大脸,显得特糟心。

他呢,就像香港的贾樟柯,是少有的肯关注草根阶层的导演,也是本土独立电影的旗手。前面五年,是他创作的最高峰,佳作频出,什么《香港制造》《榴莲飘飘》《香港有个荷里活》等等。

可如今的世道,本土电影日薄西山,老板缩紧腰包,从业人员急剧下滑,大半个产业链都往内地偏移。那些商业片导演还能混口饭吃,陈果这种小众类的,就特别尴尬了。

有才华,没出路,连转型都转不了。

他压根不是拍商业片的料,愣把《饺子》那种惊悚片,鼓捣出点人文关怀的意思来,观众都闷啊!

而在历史中,04年过后,陈果这个辉煌一时的导演忽然就泯灭了,只靠拍短片和四六不懂的外语片混日子。直到2014年,才有了一部像样的电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阿关比他稍强,但也好不到哪儿去,自《蓝宇》之后,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几乎销声匿迹。

改革嘛,不光内地电影人苦逼,香港电影人更要面临阵痛。陈果想孤注一掷,去大陆发展,亦是被逼无奈。

至于褚青呢,看着两位老大哥,心中特不落忍。

可大环境如此,他个人力量微乎其微,只得道:“果哥,阿关,以后我多留意一下剧本,看有没有适合你们的。你们这边也多看看,如果缺资金尽管跟我讲,我能帮一定帮。”

“那就谢谢你了,青仔!”

两人顿了顿,同时慨叹。

……

“阿晶,你今次太大意了!”

“是啊,我也没料到会变成这样!”

王晶愁眉苦脸地打着电话,不敢反驳,一是自己真昏了头脑,二是对方的身份。

话说打人事件逐渐升级,闹得全国皆知,剧组每天光应付媒体就焦头烂额。而慈文也意识到了此前的行为有多么二百五,不再发表任何观点,只哼哼哈哈的和稀泥。

可惜为时过晚,那番关于两地观念的言论已惹了众怒,不断有国内的演艺圈人士加入进来,纷纷力挺小白龙,谴责张、谢、王三人。

没办法,都同仇敌忾了,此时不表态,就说明自己屁股不正。

演艺圈还算平和,网民却更加愤怒,疯狂地刷屏喷人,主要针对两点:一个是地域歧视,一个是当事人死不道歉。

说来挺悲摧的,剧组是走错一步,步步皆错。如果事件发生后,马上采取措施补救,诚恳道歉,绝不会搞得这么大。

但他们偏偏想了个狗屎一样的理由,主动把矛盾上升到理念高度,简直缺心眼。

再加上,张卫健同样脑残的言论,在接受采访时居然说:“这个人没有戏德,不值一提。大家只是做戏而已,这样都报警,真是一百岁不死都是新闻!”

这无疑火上浇油,不仅让大家更气愤,甚至惊动了好莱坞演员工会,特意委派一位华裔对王伯昭表示慰问。

好家伙,观众和媒体顿觉高大上,好莱坞诶!演员工会诶!慰问我们一个大陆演员!哇,好兴奋!

咦,这种莫名其妙地被宠幸感是肿么回事?

于是乎,媒体的注意力暂时歪楼,直奔人家老美而去。有家报纸还真采访到了,对方也没让人失望,全是惊天猛料:

“这样的事在美国从没发生过,算得上大丑闻。两个年轻演员目中全无长辈,蔑视法律,以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损害了演员这一职业的形象。这两个人的行为将会被好莱坞演员工会记录在案,以提醒他们的合作者。”

“全世界的打斗镜头都是统一规则,就是以生命为本。真没想到一个受人尊敬的导演,在对人的关怀上,是这样的态度。王晶的讲话是对王伯昭的二次伤害,必须道歉,没有任何余地!”

“香港演艺圈很团结,到好莱坞都是一个拉一个,很多香港明星都是我的朋友,如果他们为了保护谢霆锋等小辈,而不顾道义,这种团结就不是团结,是结帮占小便宜。如果这次是面对姜文、陈道明等大牌演员,他们敢这样做吗?王晶等人拒不道歉的话,我们就有权力向美国演员工会反应,将来他们到国际拍片,参与影视制作,好莱坞就会非常谨慎,不与他们合作!”

不晓得出于啥心理,反正国内网友是爽爆了,齐刷刷地开始自嗨:

“老美就是霸道!”

“跟人家学学,人家有工会哎,好牛逼的样子!”

“这下怕了吧,还不快点道歉!”

当然,也有少数泼冷水的,表示:“就像家里进了贼,自己撵不出去,结果一个不顺眼的邻居帮忙赶跑了,这特么有毛嗨皮的?犯贱!”

可不管怎样,经老美这么一炒,打人的性质又提升一个档次,直向娱乐圈年度盛典的层次狂飙。

这下,剧组完全Hold不住了,而谢霆锋的经纪公司也决定插手。此时,跟王胖子通电话的,便是公司老板杨受成。

“……现在的局面就是这样,褚青那边或许是避免跟慈文争斗,没对媒体提群架的事情。”

王晶擦了擦汗,仔细汇报着情况。

“如果他们没插手,那就有很大余地。这段时间你们不要讲话了,我们先把公众视线转移,然后再道歉。”

杨受成叹了口气,道:“闹到这种程度,道歉是肯定的,只是要挽回些脸面。”

“OK,我明白!”王胖子也特糟心。

双方策略已定,公司立刻着手实施,他们本来就善于炒作,制造各种八卦绯闻,而且经常不顾及艺人感受。阿娇便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经常跟师父抱怨。

他们的动作非常迅速,撒钱下去,水军齐上。第二日,网络就忽然冒出了各种新闻,明里暗里都指向王伯昭。

大意是说,这货品性奇差,平日调戏剧组小助理,张、谢是抱打不平,加上年轻冲动,才惹了这码子事。

网友的判断力一直很烂的,此消息一出,成功洗白了三分之一的黑子,再配合二人的疯狂粉丝,底气瞬间猛增,一时有反攻迹象。

可以说,公司的战术特成功,转移关注点,再挑个恰当的时机道歉,此事便不了了之。他们不愿意节外生枝,尤其不想让褚青掺和进来。

计划是好的,可水军奋斗的同时,偏偏自己的大本营里,港媒却来了个神助攻:噼里啪啦地开始喷褚青。

第四百一十五章丧家犬(1)

对于褚青,相当一部分的香港媒体和民众,是抱着一种很神奇的心态。

当年你走投无路,是我们接纳了你,让你有戏拍,有饭吃,现在你功成名就,也不要忘本,要感恩。

他们下意识忽略了,褚青得到的荣誉跟自己没半毛线关系,一方面因他的成绩而骄傲,一方面又在心里隐隐排斥。

所以,当他表示出某种立场时,那些人就非常不爽了。

第二日,不仅是那五六家媒体,包括电台,电视台等等,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他的言论,并且添油加醋,竭尽抹黑之能。

核心意思,大抵集中在“忘恩负义”“道德败坏”“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这几个词上。他的朋友自然不会相信,但张、谢的粉丝和那些脑抽的二百五,态度却极其叫嚣。

短短一天,褚青在香港的声誉,已经降到冰点。

他猜得到,可也懒得理,接了一大票人的慰问电话后,抖擞精神,准备晚上的金像奖颁奖典礼。

……

四月四日,夜。

香港文化艺术中心门前,已是明星华彩,气氛爆棚。今年金像奖的规模前所未有,光采访的各国媒体就达到了三百多人。而为了抢位置,从上午九点钟开始,各家记者便巴巴地前去控场。

央视电影频道也破天荒地派出团队,打算干场大的。去年他们就转播了,但滞后了十九天,今儿只需延后九十分钟,主要是处理信号接收、内容剪辑,以及粤语的同声传译问题。

毕竟是两地合作第一年嘛,作为龙头老大,总得放屁听个响。

而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