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玲典藏全集10红楼梦魇 -张爱玲着-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楼梦新证〃第九二四页

这当然是强辞夺理。黛玉怎么会不关心宝玉将来的终身伴侣是谁,何况也是熟识的,与自己一时瑜亮的才女,即使他们的结合要经过一番周折。

但是一直有许多人相信〃白首双星〃回目是指宝玉湘云。因此脂批又代分辩,批回末一节:〃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表示这兆头应在卫若兰身上。

八十回内卫若兰只出现过一次,在第十四回秦氏出丧送殡的行列中。秦可卿的故事来自〃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书中才有秦氏大出丧,才有卫若兰其人。问题是秦氏丧事写进此书时就有卫若兰了,还是后添的,在吊客名单末尾加上个名字。

〃风月宝鉴〃一收入此书,书中就有了太虚幻境。太虚幻境的册子与曲文都预言湘云早寡:〃展[即'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厮配得才貌仙郎……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已经是〃斜辉〃,夕阳西下了,而且〃终久〃,显然并没有再婚。如果当时还没有卫若兰这人物,那么她嫁的还是宝玉──〃才貌仙郎〃不会是无名小卒。但是从来没有宝玉早死之说,而且曲文明言金玉姻缘成就,若是婚后宝钗早卒,续娶湘云后宝玉也早死,成了男女主角三人荚缢馈K曰故侵荒苁?风月宝鉴〃一搬过来就添写了个短寿的卫若兰,作湘云的配偶。从此湘云的命运就是早寡守节,不能与任何人偕老。〃白首双星〃显然是早本回目,因此冲突。这早本没有卫若兰,已有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当然就是指此回的宝玉湘云。

──〃四详〃认为〃白首双星〃原指卫若兰与湘云偕老,书中有了太虚幻境之后,十二钗都属薄命司,才改湘云早寡,是错误的。──

显然早本有个时期写宝玉湘云同偕白首,后来结局改了,于是第三十一回回目改为〃撕扇子公子追欢笑,拾麒麟侍儿论阴阳〃(全抄本),但是不惬意,结果还是把原来的一副回目保留了下来,后回添写射圃一节,使麒麟的预兆指向卫若兰,而忽略了若兰湘云并未白头到老,仍旧与〃白首双星〃回目不合。脂批讳言改写,对早本向不认账,此处并且一再代为掩饰。

畸笏嗟叹〃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该是整个一回本遗失,类似己卯本、庚本的第六十四、六十七回,都是写得相当早的,编十回本时找不到了,与借阅者遗失的那〃五六稿〃不同,不是遗稿。

第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黛玉看了他写的偈与词,告诉袭人〃作的是顽意儿,无甚关系〃。庚、戚本句下批注:〃黛玉说无关系,将来必无关系。余正恐颦玉从此一悟则无妙文可看矣,不想颦儿视之为漠然,更曰'无关系',可知宝玉不能悟也。盖宝玉一生行为,颦知最确,故余闻颦语则信而又信,不必定玉而后证之方信也。〃看这一段的语气,批者是初看此书,还不知道结局怎样。第二十二回来自极早的早本,这条批该是初名〃石头记〃时批的。

稍前宝玉填了词,〃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庚、戚本句下批注:〃前夜已悟,今夜又悟,二次翻身不出,故一世堕落无成也。〃在这最初第一个早本里,显然宝玉后来并未出家。

与湘云白头偕老,自然是没有出家。如果晚年丧偶后出家,那是为了湘云,不是为了黛玉了。

出家的预兆在第三十、三十一回,两次都是宝玉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你死了我做和尚〃,一次向黛玉说,一次向袭人说。第二十九至三十五回这七回是在书名〃红楼梦〃期前或更早,加金钏儿的时候改写的,除了几段保留下来的原文,都没有回内批。出家的预兆是否这时候插入的,不得而知,因为这几回后来又还改写过一次。反正预言出家这两段是后添的。

此书初名〃石头记〃,改名〃情僧录〃。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女儿站在门口,街上来了一僧一道,〃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哭起来〃。甲戌本批:〃奇怪。所谓情僧也。〃情僧原来是茫茫大士,二仙之一。这与楔子冲突。楔子里空空道人把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一部书抄了来,看了此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情僧是空空道人觉悟后的禅号。

空空道人入山〃访道求仙〃,似乎是个道士,而不是随便取的别号。道士改名情僧,非常奇怪。但是我们一旦知道情僧本来是茫茫大士,就恍然了。最初楔子较简短,石上刻的文字是茫茫大士录了去的,因此书名一度改为〃情僧录〃。此后添写空空道人这人物,与石头问答,借石头口中发挥此书与一般才子佳人的小说不同处。但是改由空空道人抄录〃石头记〃,不得不牺牲〃情僧录〃书名,因此使空空道人改名情僧,〃情僧录〃就仍旧保留在那一系列书名内。

先后两次〃情僧录〃都是指情僧作的记录。如果双关兼指情僧的故事,即宝玉为情削发为僧的故事,也是书名改为〃情僧录〃之后的事了。初名〃石头记〃的第一个早本内,宝玉没有出家。

楔子末尾那一系列书名,按照时序重排,是初名〃石头记〃,改名〃情僧录〃,十年五次增删后又改名〃金陵十二钗〃;增删时将〃风月宝鉴〃收入此书,棠村就主张叫〃风月宝鉴〃;最后畸笏建议总名〃红楼梦〃,但是到了一七五四年,脂砚又恢复〃石头记〃原名(见〃二详〃)。十年改写期间,大概前期仍旧书名〃石头记〃,后期已改〃情僧录〃。

楔子里后加的空空道人一节,内有:



空空道人听了此话,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名再细阅一遍。

加空空道人时,书名仍是〃石头记〃,但是作此批时,书名已改〃情僧录〃或〃金陵十二钗〃或〃红楼梦〃,因此在〃石头记〃下注明〃本名〃。但是此回回首还提起过〃石头记〃,并没有批注〃本名〃: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劈头第二句,批者决不会错过此处的〃石头记〃。唯一可能的解释是作批时还没有这一段。

第一、二回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是不可分的。显然自述一节起初并没提甄士隐贾雨村,而是这样:──括弧内文字是后加的──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当此则自欲将已(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氨柳庭花,亦未有防(妨)我之襟怀笔墨。[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初名〃石头记〃,就是指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记录。所以那篇楔子是一直就有的。楔子前的这段作者自述却与楔子冲突──楔子里这部书没有作者,是凭空出现,刻在大石上的。自述一节当是隔了个时期添写的,此后发觉矛盾,因又插入一段解释:是将真事隐去,所以〃借通灵(玉)──即石头──之说〃自譬。加解释的时候,已经添写了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趁此说明二人命名由来。畸笏把这篇自述收入〃凡例〃内,大概就是为了隔离作者自述与楔子,因为一旦隔开了,楔子是作者所著小说的一部份,楔子内此书出现的奇迹当然是虚构的,不必另加解释,因此删去〃借通灵之说〃这句,成为:〃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甲戌本)

甄士隐梦游太虚,〃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始有太虚幻境,因此是收并〃风月宝鉴〃后才加了甄士隐贾雨村二人。

第一个早本没有第一、二回,只有楔子;写贾家不似今本自黛玉来京写起,而先写湘云幼年长住贾家。今本自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上引渡到雨村送黛玉进京。第一个早本显然是从贾家的观点写黛玉入京,没有另起炉灶写江南那边。

〃四详〃分析第二回介绍三姊妹一段的改写经过,加了〃因史太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读书〃这两句,才删去贾政将迎春〃抚为己女〃句,因为不复需要解释迎春为什么住在贾政这边;但是此后又将惜春改为贾珍之妹──当然是因为有了宁府──以至于侄孙女也归入〃孙女〃之列。因此是先加贾赦夫妇,后加宁府。

甄宝玉家出现在下列诸回,各回定稿年份如下:

第二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一七五四本特征)

第七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

第十六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

第十七、十八合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仅只小字批注提起。元妃点戏,〃仙缘〃〃伏甄宝玉送玉〃

第五十六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

第七十一回(一七五四年──同上)

第七十四回(一七五四年──回内有〃〃字,一七五四本特征)

第七十五回(一七五六年──回前附叶有日期)

有甄家的这几回都定稿很晚,但是第五十六回梦甄宝玉一节有〃长安都中〃这名词,早本特征之一。这是因为甄家文字分两个阶段,本来用甄家抄家影射曹家,贾家并未抄没,自一七五四本起才改为甄家抄家是贾家抄家的预兆。

甄家是否书中一直就有的?

有甄家的八回,内容如下:

第二回: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

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甲戌本回目)──秦钟来自〃风月宝鉴〃。显然是〃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新写此回;香菱一节涉及甄士隐贾雨村故事。

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新写的。回内又有香菱一节。

第十七、十八合回:省亲──与王妃归宁不同,元春改皇妃后新写的。

第五十六回:第五十四至五十六回来自极早的早本,但是甄家一节是第五十六回回末一个后添的尾巴,一七五四年自早本他处移来(见〃四详〃)。

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嫌隙人〃指邢夫人陪房女佣。书中加贾赦邢夫人后新写此回。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抄园是后加的情节(见〃三详〃);宁府也是后加的。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上半回写宁府,下半回回目指贾赦视贾环的中秋诗为袭爵之兆。加贾赦与宁府后始有此回。

除移植第五十六回的一节无法判断外,其他七回在第一个早本的时候都还不存在。因此第一个早本没有甄家。

贾雨村是贾家获罪的媒介。第七十二回贾琏怕雨村贬降会连累他们,林之孝也担忧贾政贾珍与他太接近。凤姐又代雨村的好友冷子兴说过情。贾赦古扇案也是雨村经手的。太虚幻境的曲文画册又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