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竹梦-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动作下来,院子里那种浮动的气氛顿时消弭了八成,雨竹心情舒畅,趁着日头还没有烈起来,便带着琴丝和银链去园子里采花——屋子里摆些花花草草是雨竹的习惯,这季节盛开的花朵品种繁多,所以隔两日就可以换一批。

程国公府里的园子很有了些年头,里头的一些参天古木甚至在国公府落成挂牌之前就有了,这么多年下来已是亭亭如盖,荫浓蔽日。快到盛夏,园子里花繁叶茂,郁郁葱葱,修剪的虽不甚细致,却别有一种生机自然之美。

缘岸植莲蒲,花骨朵亭亭玉立,碧玉叶片上露珠蒸发的只剩小小数点。雨竹很喜欢这儿,少了很多人工的痕迹,多了些野性,这是在其他公侯府邸很难见到的。

甚盈连正经的路都很少有,大多都是简单的鹅卵石铺就……

雨竹握着剪刀,从一株橘囊月季上剪下朵开的最浓烈的,递给身后拿篮子的琴丝,园子里的月季品种很多很全,而且一株株都长得极健壮,花开的也很多,这让雨竹剪起来丝毫没有心理压力。

可惜的是竹子在北方不能生笋,不然天气好的时候去园子的竹林里挖点笋回去煮汤喝倒是不错……

银链最是喜欢花不过了,每次给屋里的花换水的活儿都抢着做,此刻提着篮子兴奋的四处张望,看到开得好的就指给雨竹看。

真奢侈呀,雨竹笑眯眯的又剪下一朵金瓯泛绿,非常漂亮的半透明银粉红泛着嫩嫩的白青光泽,花瓣细润的像上好的丝绸,极其耐人欣赏的高雅脱俗,这个貌似是比较古老的品种,当然也可能是雨竹孤陋寡闻,反正以前是从没看见过。

边走边赏,待走到一丛极可爱的粉妆楼面前时,余光一扫,雨竹就敏感的觉得下头的土层有些不对劲,从外头咋一看什么都正常,可是对她这个前世热爱看侦探小说电影的人来说,这明显就是草皮被挖开然后又盖上去了,接缝处虽然经过了很仔细的修饰,但是雨竹还是越看越不对劲,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感觉。

“银链你去院子里找两个粗使的婆子过来。”雨竹沉吟了一下还是吩咐银链道。“对了别忘了让她们带上花锄。”

雨竹刚刚露了点威仪,下人正战战兢兢,一听太太有吩咐,周妈妈立马就选出两个最强壮的婆子,扛着东西往园子里赶,想想不放心,自己也跟着过来了,园子里有不少名贵的珍惜品种,万一太太玩心起了,挖死了一株两株的可怎么是好。

“就是那里,你们小心些,慢慢挖开。”雨竹见人来了,指着那块草皮指挥道,她用不着和这些婆子解释什么,即使没有挖出来什么,那也可以让她们将挖出来的土包一块回去搁花盆里养花去。

周妈妈还以为自家主子就看中了这丛粉妆楼,想要分一株带回院子里养着,只得连声吩咐动手的两个婆子:“小心着些,要是把主根挖坏了,卖了你们都赔不起。”

身材最为壮硕的婆子回头笑道:“您只管放宽心,小的从小在庄子上长大,即使是农活也做顺溜,手底下分寸准着呢。

另个婆子不乐意被抢功,率先就下了锄头,可是只挖了两下她就惊叫出声。

周妈妈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难道真的挖坏了?她抢步上前,不过同样的只一眼就忍不住后退一步,面色大变。

反应过来就赶紧挡住雨竹的视线,厉声冲那两个喝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把这东西裹起来。”雨竹好奇的从周妈妈后头探出头去,不过惊呆的两个婆子已经被周妈妈大声斥醒,肥壮的身躯将那一块遮的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见了。

周妈妈深深吸了两口气,这才转过身勉强和雨竹笑道:“太太,这东西不吉利,看不得,奴婢要去禀报老太太了,先让丫鬟服侍您回去吧。”

雨竹心中纳闷,不过也知道自己是看不成了,只得怏怏的点了点周妈妈也顾不得许多了,迅速将婆子包好的小小一团往怀里一捂,急匆匆的往谢氏思谦堂去了。

谢氏正倚在榻上,将所有的丫鬟都打发了下去,只留着杨妈妈给她细细的揉着头侧,有些泛白的嘴唇抿的紧紧的,杨妈妈似乎还在苦苦的劝说着什么。见到掩不住慌张之色的周妈妈奔进来,谢氏皱了皱眉,挥手让杨妈妈停下,然后慢慢的坐了起来。

“出了什么事,这般慌慌张张的?”谢氏伸手揉了揉了揉眉心,“二太太打理院子出了篓子?”

“不是,不是,不过今儿这事还真是二太太无意间发现的。”或许是多年的积威下来,周妈妈对谢氏信服的紧,看到谢氏很容易就平静了下来。将一直让她心惊肉跳的那个小布包拿了出来,打开给谢氏瞧。

谢氏看到那刺目的一团,瞳孔缩了缩,颤声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杨妈妈猛给周妈妈打眼色,示意她赶紧收起来。

“今儿二太太来了兴致,亲自领着丫鬟们去园子里采花——这位主子喜欢在屋里摆些鲜花鲜果。奴婢也没在意,之后没过一会儿,二太太的贴身大丫鬟就回来让喊两个婆子带上花锄过去……奴婢怕太太贪新鲜,婆子手粗将那些名品折腾坏了,就跟着去了……”周妈妈边禀报着,边手脚麻利的将布包又包好了,“婆子两锄头下去,就扒拉出了这东西,唬的人不轻。

谢氏闭眼念了好几句阿弥陀佛才冷静下来,忽然想到什么,神色间有些急迫:“没叫二太太看见吧。”

周妈妈忙保证:“没有,这东西没生育过的妇人看了怕是会妨碍子嗣,奴婢不敢大意,不敢让二太太瞧见。”

“那就好,看看这府里,孙辈里一个能挑起国公府重担的正经血脉都没有,就指着老二家的了。”谢氏缓缓呼出一口气,疲倦的闭了闭眼。

“那,这个东西怎么处理?”周妈妈小心的打量着谢氏的脸色,低声道。

谢氏冷哼道:“拿去处理了,我要收拾人还需要证据不成。”

周妈妈捡起布包,应声而退。

打发走周妈妈,谢氏隐藏的疲惫一下子显露出来,她对着杨妈妈苦笑道:“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杨妈妈心疼道:“谁能一辈子都健健康康的呢,您这只是偶有不适,找个好大夫调理调理便行了,您看杨老太太前些日子不也病了么,现在早好啦。”

见谢氏眉宇间没有排斥,杨妈妈又试探着问道:“奴婢给您请个大夫来诊诊吧。”

“给人看笑话,府里府外不早知道有多少人盼着我生病,知道我叫了大夫还不一个个紧着蹦。”谢氏身子一向硬朗,极少生病,而且一向都是以强硬形象示人,所以请个大夫都有些顾忌。

不过终究是抵不住杨妈妈的苦苦劝说,点了头。

请的是程家专用的顾老大夫,须发皆白的老大夫面色凝重的收回了手,半响都没有言语。

杨妈妈急了,连声催到:“怎么不说话啊,老太太没什么大碍吧。”

“老太太脉常沉涩,色常晦暗,已隐气血衰败之机矣,老朽以往竟从未发觉征兆,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思及怕是老太太忧心过多,暗耗气血,加之烦扰颇重,虽大肉未脱,其虚必矣。”顾老大夫眉心都纠成一个疙瘩,连连叹气,老太太的脉案他以前就研究过,明明是长寿之相,这才过了多久,怎么肝气就郁塞如此之重,实在是古怪的紧。不过他常年出入程家,对程家那些个事,也是有所耳闻,难道是为那些事情思虑过度,伤了肝火?

顾老大夫只得作此猜测,摇了摇头,大凶之脉啊。

“你再仔细瞧瞧,别是看错了,我们老太太身体一向好得很,这么多年来风寒都极少染上,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杨妈妈怎么都不相信,定要他再好好看看。

谢氏脸色冷的吓人,手里的帕子捏的紧紧的,语气倒是很冷静:“杨妈妈莫在难为他,顾大夫的医术哪有信不过的,你开药吧。”最后一句话是同顾老大夫说的。

“那好,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先以大补元气、益肝健脾,再佐以化邪逐瘀为法,吃上三剂试试,老朽改日再来。”顾大夫边嘴里不停,手上运笔如飞,片刻就写好了方子,背着药箱告辞了。

走到府邸大门前,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高阔威严的门楼,然后才叹息着坐进了门口等候的平头小轿,这繁华富贵下面的血泪恐怕没有人比他们医者看得更清楚了。

第137章天灾人祸

不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老太太是怎么处置的,反正那天发生的事情就像是梦过无痕似的,没有在程家掀起一丝波澜。

不过终究是有些事情发生了,雨竹注意到了谢氏近几日开始不间断的偏浓妆容,注意到季氏脸上越来越勉强的笑容,包括程巽勋晚上回来时眉宇间缠绕不休的沉肃……都预示着某样事情,或者某一些事情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向前发展。

**的同时又伴着天灾,当第四批举国征召的名医被送进宫中时,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打破了京中浮于表面上的平静。

——豫州大水,自古就不太平的壅河再一次改道,决黎阳及宋郡大堤。泛雍豫,入贵阳,鏶北、荆扬,灌三郡二十三县,淹地十九万余顷,深者二丈有余,坏庐舍五万余所……

消息传来,京师震动,如此大的灾祸简直是亘古少有,等反应过来了就要赈灾了,户部马上开始哭穷,不敢说国库被皇上折腾运河掏空了,反正户部尚书眼一闭,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豁出去了的模样,咬紧了牙关就是没钱,爱咋的咋的。

没钱那工部就是摆设,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哪样不要钱,没法子事情就只能搁议着。再过几日,不成了,加急奏折又送了进来,说是连降暴雨导致又溃堤两处,垣屋倾颓殆尽,溺死者不计其数,物价暴贵,开仓赈恤已到无粮有余,赈无可赈的地步。百姓饿死者以千数,已经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现在民怨沸腾,灾民怨声载道,灾情严重之地已是匪乱四起,当地官衙无奈迁徙,连做摆设都不成了。到处告急。急需朝廷一切支援……

牵扯到民怨这个敏感的字眼。还有闲工夫掐架的诸位大人皆端肃了面庞,不再吵些没营养的话题,开始正经寻找应对之策来。

皇上早就不能上朝了,天天窝在宫中“养病”。据说淑贵妃身子本身就弱,受不得如此打击一下子也病倒了,只有位份最高的安贵妃有资格随侍御前,亲手端药喂饭,赢得了前朝后宫一致赞扬。

于是早朝的时候就显现了比以往更加鲜明的阵营,明嘲暗讽。唇枪舌剑。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势要将对方扳倒。

这些年四皇子瘦了一些,不过也沉稳了许多。而且从以往的贵胄风华中衍出了淡淡的帝王威仪,穿着蟒袍在百官之中静静而立,身材修长,不怒自威,俨然已经一副监国皇子的气派。

五皇子仁善的贤名在外,微笑着表明自己的观点“寇匪亦为我子民,颠沛若斯,我等怎可不悯恻于心,Н嵲诒В恳烁е裟芨男肮檎慈现济瘢斡牖び樱惶迨招簟!

其后一党纷纷表示此乃宅心仁厚,百姓之福……就差没说是天命所归了。

四皇子剑眉一挑,不动声色,父皇当年继位的时候虽然靠的就是用仁来争夺民心,但是这是什么时候,“乱世”出的不仅有英雄,还有刁民……只能说,每一任帝王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

冲站在身边的林远之轻轻点了点头,林远之会意,马上上前一步笑道:“五皇子所言甚是,就是不知水涝灾祸后,田租必要减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