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向左,江湖向右 作者:水月漪云(晋江2014.7.05完结)-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白天的视力便不怎么好,但这绝对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秘密。

  为了很好的掩饰这个秘密,流年有很多种办法。

  比如站在门口向正在抹灰尘的宫女丝丝大喝上一声:“龙椅左侧第二排第三片龙鳞里有灰尘。”

  正在抹灰尘的丝丝忙看向第龙椅左侧第二排第三片龙鳞,她揉了揉睛睛一瞧,果然是有灰尘的。

  丝丝一面嗔怪自己的粗心,一面又暗中佩服流年总管的那双眼睛可真贼。

  看着丝丝忙碌的样子,流年便在心里开始发笑了,他的那双夜眼哪里看的见龙鳞上的灰尘,他不过拈了几粒灰尘,趁着丝丝忙在别处时,把灰尘打在了龙椅上,这一招他试过很多次,且屡试不爽。宫女们中间关于他那双“神眼”的传说也就传的越来越不靠谱。

  金銮殿马上就要迎来新的主人了,这件事宫女们和内侍们都心照不宣。

  因为原来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明德皇帝患了不治之症。

  乾清宫内,大臣跪在皇帷外,众妃嫔和皇子公主跪在皇帷内。

  皇后正跪在明德皇帝床前抹着眼泪,大皇子胆怯的缩在皇后身后,大家都在等着皇帝宣布立嗣的人选。

  明德皇帝道:“朕的身体,怕是没有多少日子可捱了,朕若去后,朕的江山定要传给可靠之人。”

  “朕止今膝下只有一子二女,大皇子虽是嫡出,但毕竟才质平庸,恐不堪担此重任,所以……”说到此处,明德皇帝咳嗽一声看向站在旁边的朱承继道,“朕决定立朕的皇弟为皇嗣。”

  明德皇帝向站在一旁的朱承继一指道:“这是朕失散在民间的皇弟,朕和父皇多年来,一直派人在找他,咳咳,总算皇天不负朕,让朕在三个月前找到了他。”

  听到皇帝的这个诀议,跪在皇帷外的众大臣立刻炸开了窝。

  这个立嗣的决定,皇后第一个不服,皇后用丝娟拭了拭腮上的粉泪,把腰杆挺直,跪行到龙床面前泣声道:“陛下,立嗣之事关系国泰民安,怎可如此马虎,这位皇弟是不是先帝的骨肉,陛下的亲皇弟,目前尚无考据。且我朝自立国以来,便立下严律,皇位只可传子嗣,不能传兄弟。若是皇帝无所出,也可挑一位王嗣认于膝下。何况现在陛下的大皇子便跪于陛下面前,陛下怎可擅改祖宗律法。”

  明德皇帝略一沉默看向朱承继,朱承继眉头一皱,道:“我的身份确实没有验证过,今日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纯真,请皇上恩准滴血认亲。”

  明德皇帝点头恩准了。

  流年端着一个盛满水的玉碗走向明德皇帝。

  明德皇帝皱了一下眉头,把银针在指上猛的一刺,指尖上顿时落下一滴血来,鲜红的雪落在清澈的水中。

  朱承继也用银针刺了一下手指,指尖上的血也落在玉碗里,两滴血竟然慢慢的融合在一起。

  朱承继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挑衅似的看向大皇子道:“为防混淆皇室血统,微臣抖胆请大皇子不妨也来滴血验证一下是否为陛下亲生。”

  皇后瞥了朱承继一眼厉声喝道:“放肆!本宫和大皇子的清白,岂容得尔等宵小不良之辈污蔑!”

  皇后说完,便抓着明德皇帝的衣角泣道:“皇子怎会不是亲生?难道陛下也怀疑臣妾的清白?!”

  明德皇帝瞅了皇后一眼,无奈的说道:“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既然内心无惧,那便认上一认,也好证皇后清白。”

  大皇子的手指也被刺了一下,指尖上沁出的一滴血滴在玉碗中的清水中,但这滴血却并不与碗中的那滴血抱团,而是与之渐行渐远。

  皇后愣在原地,额头上的冷汗已经冒出来一层。

  众妃嫔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向皇后和大皇子,低声窃窃私语起来。

  皇后终于不再镇定了,她觉得自己的头皮发麻,发丝一下子全都竖了起来,她发狂似的的扯着明德皇帝的衣角,悲泣道:“陛下,臣妾是清白的,大皇子确实是皇上的骨肉,请皇上再验,还臣妾与大皇子清白。”

  明德皇帝冷眼看了皇后一眼,向立在旁边的小内侍道:“把皇后和大皇子带下去吧,幽禁于景晖宫,派人严密看管,没有朕的命令,旁人一律不许探视!”

  皇后哀嚎着被侍卫拉扯了下去,大皇子稚嫩的哭声在宫闱内经久不散。

  立嗣的诏书草定后经明德皇帝御览无误,便要用玺了,流年捧出盛玉玺的匣子,轻轻的打开精美的匣盖。

  匣子里放的却并不是玉玺,而是一只茶杯,一只羊脂美玉雕成的茶杯。

  流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朱承继怒喝一声:“全是一群饭桶,还不赶快去查,十日内若不能找回玉玺,你们全都提头来见!”






第49章 以假乱真
转眼已是玉玺失窃后的第七天。

  六扇门的总捕头睡梦中都会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脖子,生怕脑袋会从上面不翼而飞了。

  这些天六扇门的总捕头一直睡在衙门里,他手下的兄弟们搜遍了四九城,连一只可疑的小猫小狗都不敢轻易放过,但玉玺失窃案却仍然豪无头绪。

  这一夜,总捕头房里的灯一直亮着,他怎么也睡不着,他一直用手不停的揉着自己的脖子。

  丢失了的东西,仔细的找过七天后还是没找回来,那么再找回来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六扇门的兄弟们还在绝望的搜索着,明知已没有希望了,可是还不肯放弃,因为放弃就是等死。

  他们想不放弃也许会有一丝希望吧,生死关头,就拼上一把勇气吧,就再豪气的睹上一回吧,反正已经没有比死更坏的事情了。

  流年在六扇门外的屋顶上盘踞着,放在以前,以流年清高的性格,他是死也不肯来六扇门这种酷刑林立的地方来的。

  在流年眼里,六扇门的捕快,不过是皇家的飞鹰走狗,“狡兔死,走狗烹”,他们的生死流年本不放在眼里。

  但是现在情况多少有点不同,因为玉玺失窃案关系重大,如果六扇门不能追回玉玺,那么不光六扇门的人会被砍头,还会牵连很多人,流年身为大内总管,这大内失窃案他定会受到牵连。

  当牵扯到双方利益时,即使平时互相瞧不上的两个人,也可以暂时和解一下,抱在一起共同御敌。

  珊瑚手杖把地面敲的笃笃的响。

  更鼓声响过后,珊瑚手杖的声音还在响,越来越响。

  流年在屋顶上远远望去,柱着珊瑚手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一位年轻的女子走在老妪身旁,搀扶着老妪。

  流年心里已可断定,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妪绝非泛泛之辈,就凭她手中那根血红的珊瑚手杖就可以推断出来。

  老妪手中的手杖是以整枝的东海血珊瑚雕琢而成,而长到可以做手杖的三尺以上的血珊瑚,已称的上是世间极品,能用得起如此手杖的自然非富即贵。

  且入这巡卫森严的六扇门,能如入无人之境,这老妪的身手想必也不会太差。

  老妪的衣饰并非华美,但蹒跚的步态与眉目间流露出的气势,恐怕天下至尊站在她面前都会怯色。

  流年从屋顶上跳了下来,冲老妪抱拳道:“老夫人,深夜造访六扇门,不知有何贵干?”

  老妪旁边的女子上下打量了流年一眼道:“我们是来送东西的。”

  说着年轻女子从背上取下包袱,打开包袱最外面的一层,露出黄绫的一角。

  流年惊道:“是玉……”

  年轻女子点点头道:“不错,所以我们要见皇上。”

  夜半的皇宫,守卫森严,兵丁严密的巡视着。

  乾清宫内,明德皇帝正和朱承继在对弈。

  明德皇帝现在一扫病态,看起来气色极好,他拈着手中的白子无奈的向朱承继笑道:““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大哥的棋未免杀气太重了。”

  原来这明德皇帝竟然是林冲所改扮。

  朱承继道:“杀念一起,满地兵戈,不到血流成河,怎能善罢干休!”

  林冲轻叹道:“大哥如此执念,以后难免不为此呕心沥血!”

  内侍领着白发老妪与年轻女子走进,明德皇帝向她们瞧了一眼,便挥手令内侍退下。

  年轻女子把包袱皮一层层拆开,黄绫里面装的居然是一块方形的黑色石头。

  朱承继向老妪道:“母亲带来这一块大石冒充玉玺却是为何?”

  老妪笑道:“谁说这是假的,皇帝手中的玉玺怎么会是假的?!”

  朱承继笑道:“不错,不错,当大家都把这假玉玺当成真玉玺,那控有真玉玺的人便会按捺不住有所行动了。”

  萧瑶淡淡的笑了笑,目光中并无赞赏之色。

  林冲问道:“母亲这一路上,经过六扇门到皇宫,难道沿途没有人暗中捣乱。”

  烟儿轻笑道:“怎么没有,来了两三拨儿呢,不过幸亏我们带了样好东西。”烟儿说着把包袱皮一抖,在明亮烛光下,包袱皮上镶满了银光璀璨的的钢针。

  朱承继诧异道:“这暴雨梨花针却是从何而来,据儿子所知,母亲并不擅长制做暗器。”

  萧瑶叹息一声,轻笑道:“这便要多亏得你们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好姨娘。”

  烟儿笑着在一旁补充道:“三国时有孔明草船巧借箭,现今么,便有咱们娘娘陶俑巧借针啰。”

   





第50章 萧瑶叹
天上的云彩洁白的像一只只白色的绵羊,究竟是谁在放牧它们?

  萧瑶坐在金銮殿金色的琉璃瓦上,想起很多往事来。

  她明明二十多年前就想住进这里来,她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住进这里了。

  那年,李翰林的那卦果然打的很够准,她现在果真母仪天下了,她的儿子要成为一国之君了。

  萧瑶想,也许珍儿猜的不错,天佑太子那年便是为那一卦才选的她吧。

  烟儿立在旁边,默默的把一把明黄色的绸伞打开,遮在萧瑶的头顶。

  萧瑶转过头去,无言的瞅了烟儿一眼。

  烟儿眼里露出嗔怪的目光道:“娘娘的病哪里能受得住这么毒的太阳,娘娘多年夙愿终于成真,该好好珍重保养才是。”

  金銮殿殿上鼓乐喧天,明德皇帝正在进行“禅位”大典。

  萧瑶轻声叹息一声,喃喃道:“这便是我一直想要的吗?!”

  她的叹息声化在风中,连西面吹来的风也变的幽怨起来。

  “禅位”的主意本是萧瑶拿定的,朱承继和林冲手中已没了真的玉玺,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个穿着龙袍的皇帝的。

  真正的皇宫玉玺是用传说中汴和所献的和氏之璧所雕,当年楚汴和为这和氏之璧断手断足,后秦皇命宰相李斯将和氏之璧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世称为“传国玉玺”,现在摆在皇帝案上的是一块裹着黄绫的石头,知道这御案上摆的是石头的人并不多,原来一块普通的石头裹了黄绫后,也可以堂而皇之当成玉玺摆上御案的。

  萧瑶猜度到那控有真玉玺的人,不过是怕假的明德皇帝立出禅位诏书来。

  既然写不成书面的东西,便由明德皇帝亲自来主持这场禅位典礼最好不过了。

  周朝既有成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