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五经合集-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肯 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宫,夺 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站。望东方的不通,正视 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著西边说:‘恐怕 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我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 遇上狄人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萁、郜两地 ,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 之站。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 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 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 就去逝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有产生了不善之心, 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 是我们的姻亲。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 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 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 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 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 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 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 :‘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 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 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 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 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 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 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 诸侯退走了,我谨向全部意思都向 君王德左右执行宣布了,望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读解】
  照吕相的说法,秦国及其国君秦桓公真的是十恶不赦了,芑止 断交,就是亡国灭种都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这就是言辞的力量。
  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春秋时代的祖先。他们没有象索绪尔、乔 姆期基等人那样发明出一套深奥的语言学理论,没有象福柯那样 专心研究话语同权利的关系,也没有象咱们六朝时期的佛典翻译 家和文学家那样专门研究过语言问题;但他们是天才的运用言语 的人,是天才的演说家和雄辩家。他们凭天赋悟出了言辞懂得力量 说话的艺术和利用言辞的技巧。同时,他们也是天才的心理学家, 凭直觉把人心、人性摸了个透。因此,他们悟出锋利,有含蓄深沉; 指向明确,又无所不包;温文尔雅,却又处处逼人,把言辞的力量 发挥到了及至,无法再淋漓尽致了。
  他们达到的效果,是在不经意之中自然而然把白的说成黑的, 方的说成圆的,错的说成对的,反的说成对的,大的说成小的, 小的说成大的,让听者确信不疑,确信说者对了,自己错了, 确信真理和道义在说者手中,而不在自己一方。
  他们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达到某一实№目的,在此前提下,最妙 的是不经意和自然而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等明白 过来以后才大呼上当,他们充分利用了语言的张力,利用了语言 的模糊性,以及语言的开放性和遮蔽功能,再加上逻辑上 偷梁换柱的手法,制造语言的和思维的种种陷阱,让对手无法摆脱 语言的罗网。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说客并非易事。起码的条件是口齿伶俐,巧 舌若簧,天资聪颖,脑子灵活,悟性很高,工于心计。还要受过 良好的教育,有厂泛的阅历,天文地理、世事人情无所不晓,博 古通今。然后要有心得理素质上的优势,知己知彼,胸有成竹,随 机应变,在任何情况下都面不改色心不跳,善于控制喜怒哀乐,让 它们在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并且善于抓住对手的弱 点发起猛攻,夺取心理上的制高点。此外,还要借助权势,以某 君主、某实力派人物、某名人为靠山,以此增加话语的含金量和 穿透力,尤其是话语的权威性,居高临下地、游刃有余地进行表 演。
  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古人 早把这一套捉摸透了。聪明的君主深懂决战不止在战场,平时用 酒肉钱物蓄养各色人才,像孟尝君那样养上一群鸡 狗盗之徒,到 关键时刻就派上了用场。如今的一些大款们,也可以学学古人的 这种远见卓识,有余钱时,收养一些特殊人才,到时候就会受益 无穷。不要目光短浅,不要吝惜钱财,不要只盯住眼前一点一滴 的得失。胸有鸿鸿鹄之志者,大可以从古人那里学到不少法宝从 而使自己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不过,现在似乎是一个不大适合培养说客,或者叫优秀演说 家、辩才的时代。人们都很忙,或者忙于发财,忙于出名,忙于 做官,忙于出国,或者忙于生计,几乎很少有闲暇来培养这种特 殊的艺术才能。再说,现在的人更讲实№,更讲直来直去赤裸裸 地交往,都讨厌能说会道的花言巧语,把这种专利拱手送给了街 头骗子和“厚黑学”家们,让他们在现代化的繁忙之中转空子大 发横财,而上当受骗的人或者不会厚黑,或者不在乎,或者怕麻 烦,几乎不会同街头骗子和厚黑专家计较。
  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代的说客们水平固然很高,但 他们并非完全没有良心,也并非完全不讲道义。首无,他们绝对 忠于自己的主子。既然主子出血养了他们,主子就成了“有奶便 是娘” 亲娘,即使肝脑涂地,也不会背叛主子。其次,,他们有 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把自己的才华、天赋、技艺、精力,有 时甚至是生命,都用在维护他们所属的国家利益之上。 绝对不会用来谋取一己的私利。这就体现了很高的觉悟和教养,坑蒙 拐骗使用来对付敌人的,而不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的。对自己人要讲 仁、义、礼、智信;对敌人则在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氛围 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天赋。
  两相对比,说客与骗子、厚黑家的本质区别,便以一目了然了。
  

  晋楚鄢陵之站(成公十六年)
  ——对外扩张治不了政治病
  【原文】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1)。范文子不欲战。欲至曰:“韩之战, 惠公不振旅(2);萁之役,先轸不反命(3);泌之师,l B不复从(4);皆晋 之耻也!子亦见君子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也。”文子曰: “吾先君之亟战也(5),有故。秦、狄、  楚皆强,不尽力,子孙将弱。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惟 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6),外宁必有内忧。盍释楚以为外惧乎?”
  甲午晦(7),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范戤趋进(8),曰:“塞 井夷灶(9),陈于军中,而疏行首(10)。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 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弈书曰:“楚师轻佻(11), 固磊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 至曰: “楚有六间(12),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13)!王卒以旧(14);郑陈而不并不整;蛮军而不陈(15);陈不违晦(16);在陈而加嚣(17)。合而加嚣。各顾其后,莫 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18),我必克之。”
  楚予登巢车,以望晋军(19)。子重使大宰伯州犁待于王后(20)。王 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 “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21)。”“彻幕矣。”曰: “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 “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22)”“战乎”曰:“未 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伯州犁以公卒告王。 苗贲皇在晋侯之侧(23),亦以王卒告。皆曰:“国士在,且厚(24);不可 当也。”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25),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 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26),必大败之。”公筮之,史曰; “吉。其卦遇《复》(27),曰:‘南国蹴(28),射其元王(29),中厥目。’ 国蹴、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
  【注释】
  ①鄢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鄢陵。②范文子:即士燮。不振旅:军 旅不振,意思是战败。③先轸:箕之战中晋军主帅。不反命:不能回国 复君命。(4)泌(bi):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郑州西北。l B:即l L父, 泌之战中晋军主帅。不复从:不能从原路退兵,即战败逃跑。(5)亟 (qi):多次。(6)自:如果。(7)晦:夏历每月的最后一天。(8)范 戤(gai):范文子士燮的儿子,又称范宣子。趋进:快步向前。(9)塞:填。 夷:平。(10)行首:行道。疏行首:把行列间的通道疏通。(11)轻窕:即 轻佻,指军心轻浮急躁。(12)间:间 ,缺陷。(13)二卿;指子重和子 反。相恶:不和。(14)王卒以旧:楚王的亲兵都用贵族子弟。(15)蛮军: 指楚国带来的南方少数民族军队。(16)违晦:避开晦日。古人认为月末那 天不适宜用兵。(17)嚣:喧哗。(18)犯天忌:指晦日用兵。(19)楚子: 指楚共王。巢车:一种设有潦望楼的兵车,用以望远(20)伯州犁:晋国 大夫伯宗的儿子,伯宗死后他逃到楚国当了太宰。(21)虔:诚。卜:占卜。 (22)听誓:听主帅发布誓师令。(23)苗贲(ben)皇:楚国令尹斗椒的儿 子。(24)国士:国中精选的武士。厚:指人数众多。(25)良:精兵。萃:集中。@《复》:《周易》的卦名。@南国:指楚国。蹴 。窘迫。④元王:元首,指楚共王。
  【译文】
  夏六月,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在鄢陵相遇。士燮不想同楚军交战 。欲至曰:“秦、晋韩原之战,惠公未能整军而归;晋、狄萁之 战,主帅先轸不能回来复命;晋、楚泌之战,主帅l L父兵败溃逃。 这些都是晋国的奇耻大辱!你也见过先君这些战事,现在我们躲避 楚军,就有增加了耻辱。士燮说:“我们先君多次作战是有原因的。 秦、狄、 、楚都是强国,如果我们不尽力,子孙 后代就将被削弱。现在秦、狄、 三个强国已经屈服了敌人只 有一个楚国罢了。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国家内部和外部不存在忧患。 如果不是圣人’外部安宁就必定会有内部忧患。为什么不暂时放 过楚国,使晋国对外保持警惕呢?”
  六月二十九日,月末的最后一天,楚军一大早就逼近了晋军, 并摆开了阵势。晋军军官感到了害怕。范戤快步走上前来说:“ 把井填上,把灶铲平,在自己军营中摆开阵势,把队伍之间的行道疏通。 晋国和楚国都是天意所归的国家,有什么可担心的?”士燮 听了气得拿起戈赶他出去,并说:“国家的存亡,是天意决定的,小孩子 知道什么?”弈书说:“楚军轻浮急噪,我们坚守营垒等待著, 三天之后楚军一定会撤退。他们退走时我们再出击,必定会取得胜利。” 欲至说:“楚军有六个弱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