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皇帝将这些异常之物都看作是长寿的象征了!有一大臣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跑到郊外找来两只小白鹿,谎称是宫中的白鹿所生,上奏皇帝表示祝贺。

  嘉靖皇帝心情一好,不再病态恹恹了。他得知自己喜欢的白鹿也添了两仔,顿时觉得祥瑞的光环罩在皇宫的上空,提笔在奏折上批道:“奇祥三赐,天眷非常!”这不同寻常的天赐,使皇帝受宠若惊,他特谕令礼部尚书高拱通知文武百官,在太庙举行感恩天赐祥瑞大典。

  文武百官出现在太庙前,有人抬头一望,惊奇地喊道:“快看哪,天坛接到了天神放下来的天梯!”众人抬头望去,果然在天坛园丘之上,有一座发亮的梯子直插云霄。

  海瑞一看到那拔地而起的天梯,找到徐阶讥讽地问道:“这就是严嵩罢相后,你辅佐皇帝做的第一件大事吧!”

  徐阶辩解说:“这是皇上自己定的事,谁也无法阻挡,除非你是神!”

  海瑞不满地道:“皇上,皇上?身为辅臣,应该对皇帝说明,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嘛,如果仍由皇帝的性子,那还要辅臣有何用呢?”

  徐阶被海瑞说得无言以对,反而激将他道:“你身为朝廷大臣,也可以直接上疏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呀,也许皇帝会听的。”

  在这次感恩祥瑞大典上,百官个个上表称贺,只有海瑞木讷讷地站在他们中间,望着那些繁杂的仪式发呆。

  八月初,皇帝的身体有很大的好转,他把这全归功于天赐祥物之上,每天祭神醮斋,都盼望能有仙物下降。但多日无果,皇帝便有些精神不振。德兴看在眼里,最怕皇帝急出毛病来。这天,他突发灵感,心生一计,将两颗皇帝常服的丹丸分别藏在龙床的两个角落里,等给皇帝整理床铺的时候,大惊小怪地叫道:“皇上,皇上,快来看啊,真是神哩,在龙床上竟有两粒仙丹。”

  皇帝疑惑地道:“真的吗?是你刚才在床上发现的?”

  德兴肯定地点点头。

  嘉靖皇帝又厉声对身边的其他侍从道:“你们说是真的吗?如有半句假话,朕要你们的命!”

  面对严厉的皇帝,侍从们早已吓得战战兢兢,但都一口咬定这是天上的神仙降临的仙丹。有一个侍从还站出来说亲眼看见早晨有一道亮光从宫殿划过,想必那是天仙送药丸来的吧!

  嘉靖皇帝信以为真,转疑为喜,洋洋自得地说:“这正是天梯接通了天堂,才有天仙下凡赐朕灵物。天意难违,朕只有笑纳了!”他生怕得罪上天,亲自到太极殿烧香拜神,感天谢地。然后又立刻谕令礼部道:“近朕床上有仙丹两粒,经查证这都是苍天所赐的呀!为谢上天的恩惠,再行庆典以告诸神。”

  礼部迅速将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小盒送到西苑,用红绫将丹丸包好放入盒中。在太庙庆典的那天,文武百官都跪在诸神的铜像前叩头三次,然后由皇帝亲口将两颗仙丹服用。皇帝还当场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在适当的时候,将亲自登天梯上天与诸神握手共贺佳节!到那时,大明王朝将迎来风调雨顺,盛世太平!

  户部主事海瑞一听皇帝的计划,气得浑身颤抖。他找到徐阶道:“你身为首辅,必须阻止皇帝的异想天开,否则,皇帝因为登天而亡,你首辅怎么向天下交代?”

  徐阶解释说:“造天梯是对皇帝六十大寿的献礼工程,现在天梯造好了,皇帝不去登,谁登?我说你也不要无事找事,去惹皇帝生气。”

  海瑞坚定地说:“不行,皇帝身体本来就不好,不能让他去冒险登天。”

  徐阶保证说:“那天梯的材料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最好的竹木,坚硬结实,万无一失。如果皇帝得以与神仙相见,肯定会长命百岁,我大明江山不就永远无忧无虑了吗?”

  海瑞激愤地道:“连号称能长命百岁的真人都一个个地死了,更不要说一般的人了。我看自古没有一个皇帝能长生不老的,所以皇帝也不必煞费苦心。”说完,气愤愤地走了。可是到哪儿去呢?海瑞想,哎,干脆去见见裕王,也许他能说服皇上改变主意的。

  自从景王病逝,裕王的皇太子地位便无人与其争锋了。嘉靖皇帝也有意识地锻炼他的能力,常常派他到灾区视察,在朝廷查账,所有的事情裕王都做得很出色,深得皇帝的喜爱。海瑞来到裕王府稍事寒暄,便对裕王道:“裕王爷,你就不能劝劝皇上取消登天祭拜,回到大臣中来吗?”

  裕王无可奈何地说:“父皇求仙求神是要达到一种境界的,这不仅对他的健康重要,同时也是为了天下社稷的平安啊!我只能在他登天的时候保护他,但不能阻止他。”他想到自己府上的侍卫良德,到那一天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海瑞无奈地退出王府,他想着自从严嵩被罢相以来,皇帝整天沉溺在修玄之中,根本无时间过问朝廷大事,如果长期这样,北虏南倭还会卷土重来。他注意到,由于嘉靖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对与自己意见有悖的言官都严刑拷打,发配边疆,有的甚至抄家杀头,以至朝廷大臣中没有一人敢于直言,皆随着皇帝的喜好而为。当务之急是要将皇帝从沉迷神道中拉回来,恢复朝廷的正常秩序。他为了惊醒皇帝,决定在奏疏中将语言尽量说得凌厉尖刻,以刺痛皇帝已经麻木的神经。

  海瑞的奏疏递上去后,估计自己的生命难保,带了二十两银子到同乡、礼部尚书王弘海的府上道:“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就拜托你给我料理后事吧!”

  同乡王弘海劝他说:“朝廷比你官大的人多得很,你何苦要冒这个风险呢?还是随大流吧,以免自己吃亏!”

  海瑞两手一摊道:“但我的奏疏已经递给皇帝了。”

  只见海瑞在奏疏中写道:

  前些时候严嵩被罢相,严世蕃被处极刑,百姓无不感到大快人心。但高兴过后,人们才发现罢了严相后,诸事并无改变。当今政治并不清明,比汉武帝时相差万里。现在吏贪官横,民不聊生,天下百姓不满陛下已经很久了。我听说古代君王有过,都依靠大臣们来匡正。而今陛下修斋建醮,群臣不但不反对,还竞相进香;陛下得仙桃、天药,群臣纷纷称贺;陛下将事做错了,而群臣也顺从陛下之意而做错。在满朝大臣中没有一个人敢向皇上说出真情实况的,实在是谄谀小人,犯欺君之罪呀!而陛下最大的过错莫过于醮斋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了。陛下是接受陶仲文的长生之术的,并称他为真人。然而陶仲文现在已经死了,他自己尚不能长生,陛下又怎么能独求长生呢?那些仙桃天药,尤其怪妄。桃必采摘才能得到,药必烧炼后才能成丸。今天无缘无故得之,是它自己跑来的,还是上天长了手送来的?其实这只不过是陛下左右的奸人欺骗所为。而陛下却信以为真,实为大错特错呀……现在有老百姓传言,说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嘉靖,家家财净!今群臣为保禄位而谄谀,百姓则惧怕责罚而闭言。臣实在是不胜愤恨,冒死上疏,以表区区微忱,敬希陛下垂听!

  嘉靖皇帝看罢这语言尖酸刻薄的奏章,气得暴跳如雷,将疏文啪的一下摔在地上,声音颤抖地喊道:“快,快把海瑞抓起来,别让他跑了!”

  站在皇帝旁边的宦官不慌不忙地道:“禀报皇上,我听说这个人是个出了名的书呆子、愣头青,他早知道触犯陛下活不成,连棺材也准备好了,还把老仆人打发回家,以免受到牵连。这个海瑞根本无逃跑之意啊。”

  嘉靖皇帝一听,愤怒中不免有些吃惊,这个人连死都不怕,还能说假话吗?他又将奏文捡起来细细看一遍。他边看边叹息,觉得海瑞的奏疏说得头头是道,句句有理,但那犀利的言语却像一束束闪光的锋芒,刺得皇帝睁不开眼睛。他心想这不是在故意糟蹋朕吗?对这又爱又恨的海瑞怎么办呢?他毕竟是唯一敢对朕直言的朝臣呀。皇帝对海瑞的处理犹豫不定,只得召见徐阶。

  徐阶素来了解海瑞的率直,虽然他曾经讥讽过自己,但心里对他还是很佩服的,也常常为他的率直而担忧。他在心里盘算着,皇帝对海瑞究竟怎么处置呢?

  嘉靖皇帝手里拿着一本奏疏晃着,咬牙切齿地对徐阶道:“徐爱卿,你看看这个海瑞,朕是白给他俸禄了!”

  徐阶接过皇帝手中的东西,故意看了看奏疏的内容,也恨恨地说:“嗯,这个海瑞太过分了,活该千刀万剐呀!”

  嘉靖皇帝惊奇地道:“徐爱卿,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徐阶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臣恨他难道不对吗?他身为朝廷命官,却用这么恶毒的语言咒骂皇上,实在是罪不可赦啊!”

  嘉靖皇帝对徐阶的回答甚是疑惑,不解地问道:“徐爱卿,你这是……”

  徐阶看皇帝迟迟不说要杀海瑞的事,知道皇帝对海瑞还是有所认识的,现在有必要再进一言,于是就说道:“臣以为海瑞的疏文尖酸刻薄,所议之事极尽诬蔑之能事,不杀不足以镇住鸡鸣!”

  嘉靖皇帝迫不及待地道:“徐爱卿所言差矣!其实海瑞的奏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况且朕一向提倡开通言路,哪能动不动就杀人呢?即使要杀也是杀鸡吓猴,岂能杀猴吓鸡呀?这样吧,你也不要与朕兜圈子了,把他逮捕关进大牢,否则,等到朕登天梯的时候,不知道他又要生出什么事来!”

  嘉靖皇帝走出宫殿,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抬起头,迎面而来的是明媚的春光,和煦的微风。他的心情变得开朗,放眼望去,天空闪着无数的光芒。他又抬抬头,不经意地看见与天相接的庞然大物,远远看去,就像天上挂下来的帘子,一褶一褶的。啊!那就是一步步踏入天堂的捷径,与玉皇大帝相约的纽带,重见仙女瑜妃的廊桥,它承载着皇帝一生的梦想啊!看着那雄伟矗立的天梯,皇帝展开了无边无际的想象,直把自己扔到缥缈无渊的梦中。

  修道一生的皇帝按照自己预定的日期,开始理想与现实的衔接。那一天,朝廷文武百官都被通知到天坛举行盛大朝拜,京城万民闻讯也像潮水般涌来。天坛里里外外都是朝拜的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裕王带着府上的侍卫良德也早早来到现场,他看到这直插云霄的天梯,身上禁不住打了个寒战,对良德道:“父皇上去,要是突然刮起大风吹倒了怎么办呀?”

  良德安慰道:“不会的,这可是天下能工巧匠几年的心血之作呀,哪能随便倒坍呢?就是万一倒下来,贫僧把皇帝给接着就是了。”

  裕王爱怜地将良德打了一拳说:“你就少说些不吉利的话吧,不过到时候你可要注意哟,身手放敏捷点。”

  良德不再说话,只是自信地点点头。

  忽然,司仪开始高声喊道:“皇上驾到,裕王就座……蓝道行……”裕王又叮嘱良德几句,匆忙赶到仪式台上按序入坐。他看到文武百官在台下列成队伍,庄严肃穆地站在那里,感觉高高的围墙外黑蚁般的人群在不停地攒动,他们希望看见皇帝的尊容,或是望着高不可攀的天梯感叹,或是对这种神秘进行膜拜。

  正在裕王遐想时,兵部调来的最先进的火炮“轰、轰……”地响开了,这标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