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新篇-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鸣冤,如果说前次与英国人开仗是打出了帝国尊严,那这一仗,我就要打出民族精神,打出一个国家意识来,让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在支持他们,我要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抬起头来作人,”说着他顿了一下又道,“至于英、法、西的三国密约,咱们不要怕,打破了瓶瓶罐罐咱们从头再来,况且我认为这一仗规模有限,英、法受普鲁士的影响,未必敢出力应战。  ”
    李鸿章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王财摆了摆手道:“不用说了,朕即为帝国之首,自有权决定对外战和,伍凌心。  ”王财朝舆宣司看了看,伍凌心转出人群应了应声,王财继续道,“舆宣司马上调整国内舆论,将此番西人屠我数万华人的实情向天下百姓言明,将朝廷维护对外用兵地目的向百姓言明,务要让天下百姓知道。  朝廷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每一个百姓,此外……借机再进行一次国家意识的宣传。  总要让老百姓明白中华帝国是所有中华百姓共同的国家!”
    伍凌心欠了欠身,王财又看了看刘丽川道:“两件事,一是要通告各国,中华帝国此番用兵,目的是惩恶伐暴,可以让咱们各国公使联系各国媒体,将西班牙的暴行大大的宣传一番。  尽力阻止英、法参战,二是和西班牙断交,把他们驻华公使赶回去,以此表明我朝决心。  ”刘丽川无奈地点了点头。
    这场因为屠杀而引发的中、西大战随着王财一声令下立刻爆发了。  在随后发布地宣战诏书中,王财向全国百姓说道“朕闻此惨事,愤怒不能自制,海内臣民、四方豪杰,人人需存国家之权益。  民族之精神,誓为逝者复仇,誓为生者雪耻!古人云,兵者,凶器也,朕体恤百姓。  本不愿妄兴甲兵之利,然今日菲律宾华人之仇,乃我国人之同仇,今日死者之恨,乃我国人之同恨,朕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所有帝国百姓与海外华人的合法权益,此诏天下!”宣战诏书发布后,总理衙门马上派人将西班牙驻华公使礼送出境,正式宣布与西班牙断交。
    事实上王财根本不需要担心老百姓是否支持朝廷对西用兵,因为菲律宾华人的惨事传回国内后。  立刻引起举国百姓的愤怒。  特别是在福建、广东两省,这两省的百姓或多或少都有几个亲友在海外谋生。  因此他们更担心海外华人的安危,西班牙人的大屠杀几乎是让福建、广东户户批麻,家家戴孝,望海号哭者不知凡几,得知朝廷向西班牙宣战地消息后,当真是民心沸腾,投军效力者人山人海,全国上下都同仇敌忾的要为海外同胞复仇雪恨,犹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北、西南的自治区百姓也同声支持朝廷决策,中华帝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团结过,整个民族的凝聚力终于在外敌的屠杀面前爆发出来了。
    但是中华帝国的宣战决定在列强之间却引发了完全不同的反应,在接到帝国政府地宣战书后,西班牙也随即发布总动员令,向中华帝国宣战。  最尴尬的要数英、法两国了,西班牙搞大屠杀挑起事端让他们两国觉得简直不可思异,随着欧洲战云密布,他们实在不愿意打这一仗,几次派人调解,但是王财咬死了非要审判菲律宾屠杀事件的杀手,还一步不肯让的要让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偿命,这当然不可能了,于是中、西两国宣战后不久,英、法也依据三国密约向中华帝国宣战。  而此前一再表示支持中华帝国的普鲁士却出人意料的默不作声,相反一再向法国承诺他们绝对无意于利用这个机会挑起普法战争,甚至还故作姿态度将边境驻军后撤了十几里,这样一来情势立转直下,陡然间变成了帝**队独自应战英、法、西三大强国,当真是让王财吃惊不小,除了大骂俾斯麦背信弃义外,王财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总不能因为敌人实力强,就把宣战诏书给收回来吧?王财固然担心海战不敌,但更担心英、法两国在印、缅、藏和越南向中**队发起进攻,说实话现在帝**力、财力都不足以支持陆、海两个方向,战线如此长地全面战争,此时王财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但后悔也没用,唯有抛开一切应付了。
    按照总参谋部的部署,帝国将主要攻击方向摆在了西班牙控制的菲律宾,但考虑这到这帝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渡海作战,为了保证渡海登陆部队的安全,这就需要水师能够得到南海制海权,可是三国水师在南海的实力虽不能说远超帝国水师,但至少也是个旗鼓相当,万一交战,着实胜负难料,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宣战后,三国水师尚未及调动的机会先拿下西班牙那几要破船,此时英国舰队主要集中在孟买港,而法国舰队始终在越南部转悠,看样子似乎在等英军到达,只要能在英、法舰队集中之前打败西班牙舰队,然后将陆军送上菲律宾,那尚有一线取胜的把握。  但是王财却不同意这个计划,他担心如果陆军攻上菲律宾之后,海军却不敌随后而来地英、法舰队,那攻上菲律宾地陆军不是成了无根的浮萍么?制海权一旦失去,这支陆军不但得不到本土增援,万有战事不利,连撤都撤不下来,到时候英、法军队再攻入本土,那朝廷就真地要陷入全面背动了。  因此皇上主张在彻底得到制海权之前,陆军绝不冒然进行渡海登陆作战,帝国水师只需封锁菲律宾港口,打击三国舰队有生力量即可。  总参反复计划之后,仍然认为应当先发制人的将部队送上菲律宾,哪怕只是占领一个港口也有利于舰队后续作战,几次上奏后,皇上最终同意了总参计划,随着命令的下达,早已整装待发的帝国水师主力全部离港开赴南海复仇,三十多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直把法国人七条战舰吓得躲在港内根本不敢出战,而西班牙的那五艘战舰也是望风而逃,只把菲律宾沿海炮台留给中国人一通乱炮,直炸得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魂飞魄散,好在中**队并没有扩大登陆的打算,只是派出几批陆战队登岸将几批准备逃离菲律宾的华人接上了船,随后便全部驶往巴拉旺岛,派出两千人的部队登岛抢修起了一座座工事,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英国舰队主力。
    就在全国上下全力以赴迎接即将来的到强敌时,国内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建国十一年以来首例民告官的案子让所有人都非常意外。  建国以来王财在吏制的问题上始终奉行恩威并重的原则,有功的官员,王财舍得封官进爵,可是有罪的墨吏,王财也从不手软,十一年来因触犯朝廷律法而被革职枭首的贪官愚吏几乎占到了帝国官吏总数的百分之七,可以说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但也正是朝廷严肃吏治,中华帝国的各级官员大多清廉守法,可这次却突然有一人跑到天京西华门68号直接捶大门的扯着嗓子告御状,而且要告的人还是一个掌管一省司法监察的正三品按察使——安徽按察使,当然是引起整个朝廷的震动。
    不过王财看到出首告状之人呈上的鸣冤状子,却是既吃惊又意外,原来这出首告状的叫张汶祥,而被告的却是安徽按察使马新贻!这清末奇案张汶祥刺马怎么变了一个调调,成了张汶祥告马了?王财当真是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分明记得当初好像是马新贻抢了他结义兄弟的老婆什么的,后来他结义兄弟咽不下夺妻之恨,将他当街刺死,不过现在历史改变,张汶祥弃武从文也没什么了不起,最奇的是马新贻什么时候混上安徽按察使了?王财搜肠刮肚的好像记得当年自己领兵北伐时,在皖中和这个马新贻还交过手,只是后来便没有什么印象,十几年后,此人居然混到了帝国正三品的官员,着实有些本事。
第260章:开庭
    第260章:开庭
    第260章:开庭
    原来时任安徽按察使的马新贻(见130章)在怀远被北伐军击败之后在他两个结义兄弟的保护下一路逃到蒙城,到达蒙城没多久,李秀成所部便追赶而至,蒙城之战拉开了关系到北伐胜负的“蒙城-大汶口”战役的序幕,李秀成所部在蒙城周围与淮军嫡系部队万人血战数日,最终将这支精锐清军给击溃,城破之时马新贻又和他两个兄弟一路狂奔,居然又让他逃出生天,从此这位清廷三品大员便不敢再回京师复命,只能寻了个乡村躲了起来,一直到新朝建立,王财宣布不再追究前朝官员抗拒之罪,有能者还可以留职续用后,马新贻才重新跑到京师投诚,考虑到此人确实有些能耐,当时的帝国吏部几番调查之后将其调往安徽六安州当了个正五品的知州,十余年来此人为官极为谨慎,和他同地任官的数名前朝官员一个个被白逸生砍掉了脑袋,唯独马新贻总是摇来晃去的就是不倒,不过马新贻确实有些本事,在他任职六安州知州期间,当地工商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他仿照上海洋人商行,帮助当地商人建立了皖西两个近代企业——寿州绿茶公司和亳州药材公司,将皖西特产绿产与中药材的加工、销售由原来的散户行为变成了企业行为,着实带动了皖西洋务的发展,因而官运享通,重新爬到了安徽按察使的位子,甚至王财找来内阁吏部官员仔细询问后才知道。  吏部官员还在考虑上报内阁为这个马臬台再升升官呢。
    如果马新贻在任期间地所作所为真的如吏部考核中说的那样,王财到有些舍不得这个人才了,毕竟张汶祥状子里面说来说去也无非就是马新贻罢占他的嫂子,谋杀了他的结义二哥,可是这谋杀二哥即无人证,也无物证,总不能仅凭你张汶祥一句话。  朝廷就拿了一员干吏吧?再说这罢占嫂子的罪名,王财看来看去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要是放在未来,最多也是个生活作风问题,更何况张汶祥口中受辱的嫂子据王财派人调查,似乎还是喜欢马新贻多一点,这实在是一个破除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地典型啊,无奈之下只得把案子转给法务部去审理。  考虑到此案被牛英久知道后,在天京议政院里大肆宣传了一番,已经成了帝国司法公正与否的焦点,国内那些改革派个个眼睛瞪着滚圆等着看结果,王财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了牛英久自告奋勇担任张汶祥“代理律师”地请求,结果这案子就变得有些奇怪,被起诉的凶手不但没有律师辩护。  反而要面对原告的代理律师和监察部公诉人双重的压力。
    牛英久到也称职,带着张汶祥跑到皖西搜集证据,而马新贻因为涉及刑案,也被法务部暂时免职,传到天京候审,与张汶祥到处呼天抢地的喊冤枉完全相反。  这个马新贻却是镇定自若,无论法务部询问什么,他都是一句话“请朝廷秉公执法”,消息传到王财耳朵,始终关注此案的帝国皇帝越来越喜欢这个颇有个性的马臬台,心中着实不希望仅仅为了什么生活作风问题而失却了一个能说能干地官员。
    一个月后,牛英久与法务部官员都认为此案已经完成调查,可以进入审判阶段了。  王财原本想打听一下他们都查出些什么了,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嘱咐他们在法务部公开审理此案。  同时允许天京议政院议员傍听。  之所以没有打听法务部调查详情。  是王财担心自己听到自己不想听的东西会忍不住去做些手脚,所以干脆狠了狠心不去打听了。  只是琢磨着等开庭那天自己也去听听,看看在容闳的领导下,帝国的司法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