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别人随顺我,我不肯随顺别人,这叫坚固执著。不执著的人,他能够很随和,跟什么人都能合作,你干什么我都可以跟你一样做。做错了?做错了是你有错,我没有错,为什么?你有执著,你就有错,我没有执著就没有错;你有分别,你有错,我没有分别,我没有错。所以同样干的,你结业,我这里不结业。他有能力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里头不造业,这是本事,这叫功德。你作恶是有心作,我作恶跟你一样做是无心随,随,不作,心里不结业。你恨那个人,我在表面装那个样子,随顺你!内心里确实没有一丝毫怨恨心,就是你是真动怒,我是在唱戏,装的,那怎么会一样?明白人是游戏人间,在这个世间完全是表演的,所有表演,无论是顺境、是逆境,都是启发众生。根性利的,业障薄的,他一接触就看出来,一听他就明白过来,这是什么?这叫有缘人,佛度有缘人。没有缘的是业障很重,粗心大意,他看不出来,他也听不出来,他不会觉悟。
  我们要怎样才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总的一句话来说,必须要消业障。因为佛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能是圆满的,跟诸佛如来是相同的,没有一丝毫欠缺。我们今天所以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不能起作用,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这三大类的烦恼障碍了。《华严经》上说的妄想就是大乘教里面常常讲的无明烦恼,所说的分别就是大乘教上讲的尘沙烦恼,所讲的执著就是大乘教里讲的见思烦恼。这三大类烦恼就像乌云一样,云彩,三重的云彩遮盖住,你的自性透不出来。这个比喻现在人好懂,你看我们在阴天,非常阴暗,下雨。我们把太阳比作自性,确实不止一个云层遮住太阳,我们乘飞机上去,确实有三、四层的云层遮住太阳。现在飞机飞得高,飞一万多尺,往下看,下面三、四层的云层。你看飞机下降,穿云下降,穿好几层的云层。必须把这些障碍除掉,业障就没有了,业障就这个东西。
  所以《华严经》上说的我们好懂,妄想分别执著,我能不执著吗?真的放下,不执著,智慧就现前。没有放下,想放下,想放下还是执著。这桩事情我们一定要遵守佛菩萨的教诲,祖师大德的方法。我们的根性是中下根性,这个自己要承认,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根性,就晓得我应该怎样学习。这样的根性在六道里面是占绝大多数,那用什么方法?用学习。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初示现在人间,教学四十九年,完全是为我们这种根性表演的。上上根人不费力气,你看像六祖惠能那一流的人物,几句话人家就解决了,就大彻大悟了,哪有要这么长的时间!下下根人也好度,为什么?他老实,教他一个方法,他不会问你什么道理,他就能死心塌地的去做到,这很可贵!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一生不改变,他真的念上个三年五载,他预知时至,他真往生了,阿弥陀佛真的把他接走了。这种人也好办,都是容易得度,容易成就。最麻烦的是当中,而且他还是多数,上不上,下不下,我们属於这一类。这一类,佛祖告诉我们一个原理原则,「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行,你要能遵守这个原则,你在这一生当中很可能成就。你要记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为什么?这一个指导跟戒定慧三学的原理相应,你守这个规矩做,这是持戒。我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持戒。戒能得定,一般根性的人三年五载就能得定,得清净心;得到清净心,再过个三年五载,就可能开智慧。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就是悟。悟当然有小悟,小悟常常有;有大悟、有彻悟,彻悟是明心见性。不是没有方法。这个方法只要我们真干,不肯真干就没有办法了。所以凡夫成佛不难,天下事什么最难?求人难,登天难。为什么?你求,靠外面境界就难了,成佛作祖是自家的事情,往自己里面求有什么难处,就是自己愿不愿意、肯不肯干。自己不肯干那就难,自己肯干就很容易。这个不是求人的事情,是求自己的事情。
  再跟诸位说,有没有老师、有没有修学的环境都不重要。有好老师指导,有好的修学环境,你会提早得定,提早开悟;如果没有,得定、开悟晚一点,不是做不到,能做得到。我们看古人,世出世法里都有所谓私淑弟子,那就是没老师,没修学环境。世法里面代表的人物是孟子,我们读孟子的传记,你就晓得他幼年丧父,母亲把他带大的,童年、少年生活非常艰苦,母亲好,懂得教育。他能够私淑孔子,孔子过世也有几十年了,不在世了,孔子著的书籍流传在世间,他看到了欢喜,决心学孔子,以孔子为师,叫私淑弟子,依照孔子的教诲认真去学习。学习这两个字非常重要,「学而时习之」,习是真干,学了要真干,学了不干没用处,学而时习之才有法喜,才不亦悦乎。学了要不能做,不能把自己所学的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自性里面那个欢喜透不出来。所以这个悦,喜悦,是性德,跟乐不一样,乐是外面的五欲六尘的刺激,那叫快乐,跟喜悦不一样,喜悦是内心的,是性德往外面流露,那是真的欢喜。佛法里面讲法喜充满,《论语》上讲的喜悦就是佛法讲的法喜。常生欢喜心,那是待人,法喜充满是自己的享受,怎么会一样!这是性德流露。所以孟子能够专心学孔子,学得很像。
  夫子之德,那我们想孟子一定是圆满具足,夫子处事待人接物那个心态,这是他的学生对老师的赞颂,也是述说老师的德行。大家都公认的,老师有五德,温良恭俭让,我们有没有做到?温是温和,表现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良是善良,我们今天讲的爱心。恭是恭慎,恭敬、谨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细心,而不是粗心大意,都认真负责。俭是节俭,一点都不浪费。让是礼让,决定没有竞争的念头。见到别人好事,从内心里面佩服、赞扬、欢喜,没有丝毫嫉妒心,这是性德自然流露。所以真做到,真的把它学到了,你才会有法喜。念了,念了学不到,那有什么用处!所以《论语》头一句话是总纲领,总的教学指导的原则。学就是为了要做到,我不想做到,我学它干什么!
  学佛,那我就想作佛。我们在历史上所看到的,真的,惠能大师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到黄梅,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你想求什么?他回答五祖,我想来作佛,不求别的,我到你这里来是想求作佛。我相信五祖一生接触大众,从来没有一个人是为作佛而来的。他心里想作佛,他真的作佛了,真的成佛了,这就是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一般在家人到寺庙里面来,见到老和尚,你想求什么?我想求升官发财,佛菩萨保佑我平安,求这个。你什么时候听到有一个人他要来作佛的,没听说过,所以他成不了佛,他不想作佛。你把你所学的统统兑现了,你就真作佛了。我真想作佛,我应该怎么学?有没有什么最简单的方法?有,佛在经上讲的,菩萨不学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那你就知道了,普贤行是成佛之道。普贤行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普贤行。这部经很长,内容非常丰富,它有纲领,你就好学了。纲领是什么?普贤菩萨的十条修学的纲要,就是十大愿王。十大愿王一展开是全部《华严经》,全部《华严经》浓缩就在十句,一句四个字,四十个字,全部《华严经》。你能做到,恭喜你,你成佛了。从哪里做起?记住,礼敬诸佛。在近代,有人向印祖请教,印光大师,向他请教怎样才能够契入佛境界,契入佛境界也就是作佛。印光大师回答两个字「诚敬」,一分诚敬你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你得十分利益。可见得诚是内心,表现在外面是敬。你看跟普贤菩萨的教化一个道理。
  普贤菩萨教人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什么?是一切恭敬,因为诸佛是讲三世,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是什么?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为什么?他有佛性,大乘教佛常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当来必定成佛,这是未来佛。那是一切众生都要恭敬的,一切人要恭敬。怎么恭敬法?我们对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恭敬,我们对阿弥陀佛是怎么恭敬,对一切众生同等的恭敬,不能有差别,有差别就不敬了。但是在相上有差别,心上没有差别。相上我们见到佛像,我们会顶礼三拜,我们见到一个人,我们不能顶礼三拜。见到一个畜生你也顶礼三拜,人家说你有神经病,你不正常了。你见个狗、见个猫你也顶礼三拜,哪有这种道理!蚊虫、蚂蚁、苍蝇、蟑螂你见到它也顶礼三拜,那就真的不正常。恭敬心没有两样,完全平等,在相上有差别。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这些小动物,我们合掌称它菩萨,这就不必拜下去,这就行了。要是对於一切人,不管他是中国人、是外国人,是男人、是女人,对於一切人,大人、小孩,我们都应当恭恭敬敬九十度鞠躬礼。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为什么?现代这个时代大家把礼丢掉了,诚敬没有了。这就是我们表演教诚敬,这是自行化他,自行就是教化他,教人口说不行,要做出样子出来。能以身教,这叫善教,感人至深,人容易受教。如果不是用身教,言教,教人怎么做,这个效果达不到,现在人不相信。所以常常心里要明了,要做最好的榜样给人看,这叫学而时习之。自己法喜,看到别人受教,你就会更欢喜,教学有了成就、有了效果。
  我们学了佛,就不能随著境界转,我们要知道转境界,转境界对自己来讲是自度,对外面境界讲是度他,自行化他这叫真正行菩萨道!所以不能有负面的样子给人看,我们不能学自私自利,我们不能够学傲慢,不能表演个自以为是,这都是烦恼习气。自己要断,要展示给别人看,帮助别人回头是岸,常常存这个心,这是好心;常常做这种表演,这是菩萨行。如果还是随境界转,那就是轮回心,轮回心所造作的都是轮回业,学佛还是轮回业。所以佛法是心法,在内,不在外。佛经称为内学,称为内典,经典,内典,不在外。佛菩萨所说的,说的是我们的自性,不是外面东西。佛菩萨是对我说的,这个认知,这种理念,比什么都重要。决定不可以说,佛菩萨这是为某人说的,他有这个毛病,对他讲的,不是对我说的。如果有这么一个想法,你在佛法里面学个十年、百年,你一无所得,依旧是轮回心造轮回业。如果说有好处,那就是佛经上常讲的,「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看经是一历眼根,阿赖耶识里落一个佛法的种子,除此之外,别的好处你得不到。
  这个种子,实在讲也很不容易,你在来生来世,或者是后生后世,乃至无量劫之后,遇到缘,你的种子会现行,你一定会有一天认真努力修学,你就成佛了。种子在现在种的,所以佛法比喻这个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你在六道里怎么轮回,在地狱、饿鬼、畜生受罪,这个种子不坏。可是你要晓得,三恶道长时间受苦,这是你不能够摆脱的,你一定要接受。这就说到因与果了,因果的存在,从你开始有一念那个时候因果就有了。你起一念是因,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